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大自然探索》2014,(5):9-9
有不少的在心跳停止后幸存的人都报告了自己的“濒死体验”,例如看见耀眼的白光,看见自己飘起来进入无尽的通道,诸如此类。心跳停止后大脑也濒临死亡,因此科学家一直对濒死的大脑是否以及怎样产生意识活动争论不休。而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对实验鼠实施麻醉,诱导其心跳停止,然后运用脑电图记录老鼠的大脑活动。  相似文献   

2.
龙虾和树有什么共同点?研究发现,它们都是通过身上的年轮来体现年龄的。科学家第一次找到判断一只龙虾年龄的方法——像数树木的年轮一样。此前,人们一直不知道龙虾能活多久,但一些专家认为,它们有可能活过100年。知道龙虾和其他甲壳动物的年龄有助于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它们的保护状况,并为利润可观的海产食品行业制定有效的规则。在此之前,科学家一直试图通过龙虾的大小来判断其年龄。但最新研究显示,龙虾和蟹、虾之类的其他甲壳动物每年在其体内某个部位都会生长一圈。加拿大新不伦瑞克大学的拉乌夫·基拉达在俄勒冈州波特兰召开  相似文献   

3.
人类的大脑一直是科学家研究的重要领域。脑科学家们公认,人的大脑还有大量的潜力可挖。不久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布鲁斯·米勒博士在人的大脑内成功地发现了“天才按钮”。米勒对72名因各种原因使大脑受过损伤的病人进行研究,发现了一个规律:一旦人的右颞下受过伤,就有可能变成某个领域的天才。比如,一名9岁的男孩在部分大脑受损后,竟成了一名天才的力学专家;还有一位56岁的工程师,大脑右半球皮质的部分神经元因病受到损伤后,却激发出了绘画天分,成了一位大画家。米勒博士认为这是因为受损神经元坏死后,大脑“天才区”长期被压抑的天分…  相似文献   

4.
《大自然探索》2011,(12):5-5
一项新研究表明,在认知能力测试中,生活在交通高污染区、年龄在51岁以上者的得分,明显低于生活在交通低污染区的同龄人。另一项研究结果显示,由汽车发动机释放、通过空气传播的微粒会减缓动物大脑的神经元生长,从而损害学习和记忆能力。科学家指出,与交通相关的空气污染看来会在大脑中造成发炎和氧化压力。还有证据证明,汽车排出的超细微粒会进入动物大脑,造成大脑功能失调。  相似文献   

5.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散步半年可让大脑敏锐20%。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的研究者们在城市和农村招募了一群年龄在60到75岁之间、长期久坐不动的老年人,其中一半的人分到有氧运动组,每周散步3次;另一半的人不做运动。在为期6个月的实验中,科学家们对于试验两组人群前后的认知能力进行了检测和评估,结果发现那些参与散步活动的人认知力有所提高。此研究显示定期的体育锻炼可以改善大脑功能,这种功能的改善一方面是通过增加大脑的血流量,  相似文献   

6.
正嗅球是大脑前部的结构,通常被认为对嗅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现在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些例外的情况——少数具有全部正常嗅觉的妇女却似乎缺少嗅球。每1万人中就有1人缺乏嗅球。之前以为,没有嗅球就意味着没有嗅觉。研究人员偶然遇到了一名与众不同的29岁女性:尽管她没有嗅球,但对她进行的每项测试都表明,她确实具有很好的分辨异味的能力。研究人员扩大了调查范围,结果发现了更多这样的女性,但完全没有这样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自信 “自信”这一个词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查一下词典,上面写着:“相信自己”。但在这里,我想加上一句:“所谓自信,就是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确信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它,并积极地去利用它,而且确信任何失败都可以变为成功。” P·T·巴拿姆是一位著名的马戏团团长,一天夜里,他在熟睡中被突然叫起。原来他的马戏团正在佛罗里达进行冬季演出,却因一场大火而全部被烧光。巴拿姆坐在床上听到来人报告了这一消息。  相似文献   

8.
长久以来,延年益寿一直是人类的终极梦想。如今,科学家指出,人类有望突破生命固有的生物学极限,不仅可以知道何时停止衰老,还可以改变衰老停止的时间。也许你会斥之为荒诞之言。但这并非异想天开,而是治学严谨、训练有素的学者经70余载总结出的金玉之言。19世纪初,许多生物学家都将死亡率随年龄增长稳步上升的现象视为生命的普遍规律。他们在研究人类死亡率时经常引证冈佩兹定  相似文献   

9.
白发的真相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大约只有23%的人在25岁时出现一些白发,但95%以上的人在55岁后头发要发白。头发颜色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头发内的黑素细胞起作用。黑素细胞生长在每一根头发的根部。当一根头发的黑素细胞减慢生成色素的速度时,这根头发就会显得灰白。接着更多的头发失去原有的色素。最后黑素细胞完全停止  相似文献   

10.
直到不久以前,人们还仍然认为,人的大脑神经元是随着人的年龄增长而开始枯萎死的。这一理论是美国组织学家加罗尔特·布罗特提出的。他于1951年证实,在滋养和维持大脑的神经质细胞中,神经细胞的分布密度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的。他甚至还列举了具体数据:大约从25岁起,大脑每天要损失几万个神经元,而到40岁后,则要损失约10~200万个。  相似文献   

11.
正将人类大脑类器官移植到小鼠大脑后,类器官发育出了血管并融入神经元网络内部。研究人员在《自然-生物技术》杂志2018年第4期上提出:小鼠大脑成为人类大脑类器官的良好生长地。大脑类器官,也就是所谓的"迷你大脑",是从干细胞中生长出来的微小大脑细胞丛,正在被研究人员用来研究自闭症和其他神经疾病的神经基础。但是,这些类器官在培养物中通常只能生长数月就会死去,这大大限制了其作为真  相似文献   

12.
"绝对哑巴"能说话 荷兰鹿特丹大学医院的一名医生发现了一个十分惊人的事情:他在对一名患有扁桃腺炎的7岁女孩进行检查时,发现其大脑左半球空空如也,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填充物.按照大脑左右半球的大分工说法,人类大脑的左半球控制语言能力和右半部肢体;右半球主管形象思维,控制左半部肢体.如果人的大脑左半球不存在了,那么人肯定会丧失说话能力,成为"绝对哑巴",而且右半部肢体失控.但眼前的这位小女孩尽管并不能完全控制右半部肢体,但却熟练地掌握了荷兰语和土耳其语,过着和其他正常儿童几乎一样的生活.  相似文献   

13.
人类对大脑结构的研究把时间上升成为一个更为广泛的问题:到底什么是时间?2007年6月,马来西亚人年轻人(19岁)阿尔伯特·曹(Albert Tsao)在挪威特隆赫姆的卡夫利系统神经科学研究开始了他的工作。曹当时2是梅﹣布里特·莫泽(May-Britt Moser)和爱德华·莫泽(Edvard Moser)实验室的一位暑期实习生,这对夫妻搭档是当时神经生物学领域声名显赫的科学家,他们发现了神经系统中的"网格细胞"(这是一类特殊的神经元,可以通过追踪我们的位置在人类大脑中生成导航地图)。网格细胞位于大脑内侧的内嗅皮层区。曹对于相邻但未  相似文献   

14.
天文学家一直迫切希望找到一种确定宇宙年龄的新方法。宇宙年龄——从宇宙由超密态经所谓大爆炸而产生起所经过的时间——与宇宙膨胀减慢的速度有联系。再者,这种联系将有一天告诉我们宇宙是否将永远膨胀下去(宇宙是开放的),或者宇宙最终将停止膨胀,然后经“大坍缩”收缩到原来的超密  相似文献   

15.
科学之窗     
科学家揭示大脑怎样恢复和存储记忆大多数人把记忆看作是人生经历的集合 ,因为记忆使我们的人生变得丰富多彩。然而一直以来 ,大脑如何存储和恢复这些记忆对我们仍然保持着神秘。2004年5月7日 ,《科学》杂志发表了一项新的研究发现 :多伦多市儿童医院的科学家宣布 ,他们已经首次确定了大脑中存储和恢复记忆的区域 ,该区域被称为前扣带脑皮质。多伦多大学生理学副教授弗兰克兰说 ,人脑中的海马体可以处理新近的记忆 ,但不能实现永久储存 ,记忆的存储与恢复工作是在前扣带脑皮质里进行的。记忆的形成被认为是与神经细胞之间的突触连接加固的过…  相似文献   

16.
大脑开始衰老的时间:20岁 随着我们年龄越来越大,大脑中神经细胞的数量逐步减少.我们降临人世时神经细胞的数量有1 000亿个左右,但从20岁起开始逐年下降.到了40岁,神经细胞的数量开始以每天1万个的惊人速度递减,从而对记忆力、协调性及大脑功能造成影响.因此,成年人的记忆力往往不如小孩,中年之后记忆力更是大大减退.除了神经细胞数量减少之外,神经问质细胞的功能退化也是大脑衰老的重要原因.这些细胞的衰老导致神经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不通畅,协调合作的能力大大减弱.  相似文献   

17.
正研究人员最近发现,脑部疾病、多发性硬化、运动神经元疾病和其他大脑疾病存在性别差异。当大脑中某些神经细胞停止工作并最终死亡,阿尔兹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疾病就会发作;而这些神经细胞的异常变化与血脑屏障的损坏有关。血脑屏障是一种选择性阻止各种物质由血液进入大脑的屏障。最新研究表明,男性和女性的血脑屏障构建情况和功能可能也有差异,导致男性和女性关于上述疾病的表现也不同。  相似文献   

18.
正有两项研究发现,癌细胞和免疫细胞通过颅骨骨髓的秘密通道到达大脑周围的保护层。杜克大学医学院的多萝西·斯普金斯(Dorothy Sipkins)和哈佛医学院的范妮·赫利森(FannyHerisson)在职业生涯早期的临床医学工作中就开始独立地提出类似的问题。斯普金斯博士一直在研究转移到中枢神经系统的那些癌症,她想知道癌细胞如何进入大脑。赫利森不知道头骨的骨髓是否与脑炎有关。两名研究人员都研究了以前未被人关注过的血管——微小的血管穿过颅骨的骨髓,到达大脑的外层,即脑膜。  相似文献   

19.
人们往往会有这样的感觉,那就是女性的声音听起来较男性的声音更清楚,而男性的声音则会让人出现幻听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近日,英国科学家惊奇地发现,原来大脑在对待男性声音和女性声音时,反应的区域是不同的。这个发现也同时解释了为什么人们通常在听男性说话时会产生幻听的现象。女性的声音刺激大脑的听觉区,而男性的声音则刺激大脑后部的逻辑思维区。据英国媒体报道,近日,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科学家对大脑处理男性声音与女性声音的不同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大脑对不同性别的声音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译解。科学家对12位参试者的脑部活…  相似文献   

20.
社交动物,从人类到猫咪,似乎都喜欢被温柔的抚摸,但这种感觉背后的神经回路一直是个谜。科学家对老鼠进行的最新研究或可能发现人类喜欢温柔抚摸的真正原因。这项研究发现了皮肤里对柔情抚爱有所回应的特殊感觉细胞。皮肤是人类最大的感觉器官,它能帮助人类区分温柔的接触,例如抚摸和消极的感觉,例如刺痛感和灼烧感。之前的研究显示,这些感觉是由不同类型的感觉神经元传递给大脑,而这些感觉神经元末端位于皮肤。然而,目前只鉴别出非常少的神经元类型,而这些神经元大多数都可以感知痛苦等的刺激。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生物学家在小白鼠实验中鉴别出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