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博士到哈佛大学做了2 年博士后,准备换个地方做博士后。临行前,她和我话别。  相似文献   

2.
 一位博士到哈佛大学做了2 年博士后,准备换个地方做博士后。临行前,她和我话别。  相似文献   

3.
 一直以来,大家对做博士后的争论不少。有一部分人认为博士后是比博士高一级的学位,也有很多人认为博士后只是一个临时的工作,甚至认为博士后岗位一定比正式的教职岗位差。特别是现在,当一个刚毕业的博士有机会在当讲师和做博士后之间选择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当讲师。然而,我个人认为,一个青年学者如果希望在科研道路上获得长远发展,做1站或者2站博士后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4.
《科技导报(北京)》2009,27(22):133-137
博士后岗位,博士研究生岗位,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岗位,博士后/资深研究员岗位.  相似文献   

5.
正博士毕业生/博士后出站人员[北京]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科研岗位面向海内外招聘博士毕业生、博士后出站人员若干名。主要专业:地球物理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质学、地磁或空间物理、大地测量或重力学、土木工程、电子工程及仪器研发等。要求:年龄不超过40周岁,在相关专业领域的核心期刊发表过科研论文。下列情况将优先考虑:在国外大学或研究机构获得博士学位或具有博士后工作经历  相似文献   

6.
正博士毕业生/博士后出站人员[北京]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科研岗位面向海内外招聘博士毕业生、博士后出站人员若干名。主要专业:地球物理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质学、地磁或空间物理、大地测量或重力学、土木工程、电子工程及仪器研发等。要求:年龄不超过40周岁,在相关专业领域的核心期刊发表过科研论文。下列情况将优先考虑:在国外大学或研究机构获得博士学位或具有博士后工作  相似文献   

7.
学士、硕士、博士,一听就知道是“高校产物”。曾几何时,“博士后”也与“高校”有了密不可分的关系。于是乎,街头巷尾我们可能听到过这样的问话:“读完博士,你还读博士后吗?”似乎博士后也是一种“学历”,是像前面的那么多“士”一样要经过“考试”然后来“读”的! 这真是天大的误会!博士后其实已经可以算是一种职业,他们是“博士后流动站”这种科研基地里的工作人员。“博士后流动站”并不天生就是“高校”里的东  相似文献   

8.
 2011 年在华东理工大学博士毕业前夕, 我又一次面临重要选择。国内大多数理工科博士的就业选择, 无非是去工业界和学术界两种。我根据兴趣毅然选择了后者。对一个刚毕业的博士生来讲, 要想走学术道路, 如果没有机会留校任教, 就大概只剩做博士后这条"临时"的道路可走了。通常我们认为, 出国做博士后相比留在国内做博士后, 在经历、阅历和知识学习等方面总体上更有优势, 也或许有更大的锻炼价值。作为一个"过来人", 以下我结合自己的经历来谈谈出国做博士后的一些心得体会, 以便给有类似志向的年轻人参考。  相似文献   

9.
肖波 《科技导报(北京)》2015,33(14):111-111
 我于2011 年在华中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博士毕业后,到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生物医学科学研究所做博士后。2014 年应聘到西南大学清洁能源与先进材料研究院开始自己的独立科研生涯。见有不少国内博士生困惑于申请海外博士后的种种,在此我简单介绍一些申请的经验和看法。  相似文献   

10.
正博士毕业生/博士后出站人员[北京]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科研岗位面向海内外招聘博士毕业生、博士后出站人员若干名。主要专业:地球物理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质学、地磁或空间物理、大地测量或重力学、土木工程、电子工程及仪器研发等。要求:年龄不超过40周岁,在相关专业领域的核心期刊发表过科研论文。下列情况将优先考虑:在国外大学或研究机构获得博士学位或具有博士后工作经历(2年以上)者;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者;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联系方式:  相似文献   

11.
正博士毕业生/博士后出站人员[北京]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科研岗位面向海内外招聘博士毕业生、博士后出站人员若干名。主要专业:地球物理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质学、地磁或空间物理、大地测量或重力学、土木工程、电子工程及仪器研发等。要求:年龄不超过40周岁,在相关专业领域的核心期刊发表过科研论文。下列情况将优先考虑:在国外大学或研究机构获得博士学位或具有博士后工作经历(2年以上)者;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者;全国百篇优秀  相似文献   

12.
 2001年9月,我到美国加州大学河边分校读博士。科研上手后,陆续发表了几篇学术论文。由于挑容易实现的实验点子先“挖掘”,“挖”到后来,感到越来越难。导师显然不满足于在二、三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便催我研究一些看似不可能实现的实验点子。时间一天天流逝而没有新发现,我很难受。见此情形,导师希望我提前毕业。这又使我为难,因为妻子比我晚一年进该校读博士,我想等她一起毕业。我对导师说,想把博士论文做得更完整才毕业。导师说,想做完整,是没有止境的,时候到了,就该跳出去,这样他也算又产出了一个博士。我问:“跟你继续做博士后行吗?”他说,做博士后是为了学习新东西,我已经跟他研究了几年,很难再学到新东西,还是应该到别处去学。我问:“想跟从几位学术大师做几轮博士后,行吗?”他说,博士后不是正式工作,如果做博士后超过5年还没找到教职,就很难在美国找到教职,因为会被认为缺乏潜力。他建议找到博士后职位后马上申请教职,如果不中,以后每年都试。我问:“如果最后还是没有中怎么办?”他说,还有别的职位,比如国家实验室研究员和工业界研发人员,最后总得接受现实,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问:常听人说"(博士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只好做博士后",能否谈一下为什么做博士后,做博士后有什么意义?答:做博士后指的是,博士毕业后在科研院所从事临时性学术研究工作,美国也有少数工业界博士后职位.要说明的是:如果希望去工业界或商业企业工作,那么能直接去这些单位就直接去,没有必要做博士后.不同的人做博士后有不同的原因.有些在美国的博士毕业生暂时没找到工业界工作(这也许是因为那个专业不好找工作,也可能没把心思放在找工作上或者不熟悉求职方法),只好通过做博士后过渡一下.这样,暂时留在了美国,每年还有几万美元收入.有的人尚未想好将来究竟要从事学术研究还是工业研发,因此想先做博士后,把选择留到将来.还有的人博士毕业后留在课题组做博士后,或许是想延续博士期间的课题以多发些论文,或许习惯了大学"象牙塔"的氛围…….也有些人梦想着进入学术界,做自己喜欢做的科研,那么做博士后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4.
 问:我在国内攻读博士学位,想去国外大学体验科研活动,博士毕业后,应出国重新攻读博士学位还是出国做博士后?答:在国内读了博士,一般不应到国外再读同一专业的博士学位,原因是浪费教育资源。如果你考其他学科的博士,倒是可以的。问题是,是否有必要再读1个博士学位?无论你将来准备在国内还是国外就业,都讲究博士毕业后的“工龄”的。你读了2个博士,“工龄”还是零。和“工龄”类似的是头衔(或职称)。博士后的头衔比博士的头衔高,而如果你在国外能有固定的工作(例如研究科学家、资深工程师),对你在国内还是国外找工作,都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5.
正日前,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博士后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创新人才集聚机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支持创新创业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海纳百川,实施"万名博士后集聚计划"江苏省将大力吸引优秀海外博士来省从事博士后研究,建立健全更具竞争力的优秀留学回国博士招收引进机制,扩大外籍博士后招收规模。同时,还将引进的40岁以下在国(境)  相似文献   

16.
博士后研究人员绩效激励机制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面对博士后待遇优势逐渐丧失,难以吸引优秀博士的新情况,结合广东增拔博士后日常经费之机,运用激励理论,探讨博士后的绩效激励机制,提出设立博士后研究津贴,并与月度考核结果挂钩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7.
博士毕业生/博士后出站人员[北京]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科研岗位面向海内外招聘博士毕业生、博士后出站人员若干名。主要专业:地球物理学、地探测与信息技术、地质学、地磁或空间物理、大地测量或重力学、土木工程、电子工程及仪器研发等。要求:年龄不超过40周岁,  相似文献   

18.
《长沙大学学报》2014,(4):F0002-F0002,F0003
薛其林,男,1966年12月出生,湖南桃江人。中共党员,学术思想史博士、政治学博士后,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 1989年6月于武汉大学历史系毕业,1993年1月于湖南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硕士结业,2001年6月于湖南师范大学博士毕业,获学术思想史博士学位,2007年1O月于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博士后出站。  相似文献   

19.
马臻 《科技导报(北京)》2009,27(16):127-127
美国是盛产博士后的科技大国.很多中国留学生在美国拿到博士学位后接着做博士后,也有些是从其他国家到美国做博士后.对于当今理科博士来说,要当上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助理教授或者被国内一流大学引进为教授、副教授,一般需要有博士后经历.本文从申请博士后、科研生活和职业发展三个方面做些介绍.  相似文献   

20.
王丽耘,女,1976年生于上饶,江西临川人,文学博士,上饶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上饶师范学院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员,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员,《燕山大学学报》外审专家。王丽耘博士先后师从福建师范大学陈凯教授、葛桂录教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2014年7月至今,师从中国社会科学院陆建德教授进行博士后研究。从教以来,王丽耘博士系统主讲过《综合英语》《经贸英语》《英美文学》《中西文化对比》等专业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