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邵隽 《科技信息》2010,(23):J0009-J0009,J0036
在中国风大热的今天,中国元素作为传统文化的象征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建筑设计、室内设计、视觉设计中。作为一个建筑设计师,是对传统的再复制做纯粹的中式风格,还是将中国元素与传统符号以现代的手法与现代的材料表现出来,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朵云轩艺术中心与上海京剧院迁建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解读中国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以现代建筑设计工作为基础,提出了应该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融入现代建筑设计的思想,在阐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核心和要点的基础上,提供了传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形式,体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精神,延展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技艺,开拓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方法,关联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意识,建立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设计共存联系等措施,希望对建筑设计工作的创新和更好地继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冯卫  谢一鸣 《工程与建设》2011,25(5):596-598
通过提炼传统徽派建筑群的特征元素,在研究地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对传统徽派建筑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尺度及造型元素等的借鉴和运用作以研究。对新徽派建筑设计的进一步发展从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杜海斌  林涛 《工程与建设》2008,22(2):188-190
现代建筑体系迅速在中国建立并发展的过程中,建筑从业者应该重新重视民族传统与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同时正视西方现代建筑体系并结合自身传统文化实现超越,文章旨在从在本土化的高度上挖掘民族传统文化的观点出发,探讨富有民族传统文化韵意的现代建筑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解析,从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涵入手,分析传统建筑文化与当代建筑创新的关系,试着探析可能的中国建筑之路,如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体现传统的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6.
新中式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出现在现代设计领域,在诸如室内装饰、室内陈设设计等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大量传统中国艺术、中国文化的细节或者构成部分,例如中国传统建筑的建筑构件、传统家具的样式、传统服饰的图案等等,被大量地运用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以此表达对传统文化、传统艺术及其元素的重视和发掘,以期在现代的全球设计大潮中,重建中国设计的独立性和独特性,从而确立中国现代设计应具有的本民族、本国的特质。本文从利用传统元素的室内装饰设计入手,试剖析在新中式风格之下可能的设计心态和理念。  相似文献   

7.
李丽博 《创新科技》2014,(16):125-125
新中式风格是在后现代建筑基础上适用于现代居住理念的中国风格,是中国传统风格文化意义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的演绎,是对中国当代文化充分理解基础上的当代设计。新中式风格不是纯粹的元素堆砌,而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将现代元素和传统元素结合在一起,以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来打造富有传统韵味的事物,让传统艺术的脉络传承下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风格。  相似文献   

8.
闽西客家培田古民居的建筑与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思言 《科技信息》2010,(8):I0132-I0132
培田古民居是中国建筑文化地域性特征的代表性作品。中国传统文化对培田古民居的布局、建筑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上对培田古民居的保护与研究,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及中国现代建筑艺术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徽州建筑是徽州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带有浓郁的地域性色彩和强烈的符号印记.如何传承和运用徽州传统建筑文化和元素是现代建筑设计中研究的主题.基于安徽省"美好乡村"的建设背景,以六安独山镇独山·桂园规划建筑方案设计为例,分析了其在选址、空间布局、建筑特色、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核心理念,尝试更为整体和综合的探讨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及发展和传承"徽派文化"在现代建筑中应用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现代建筑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对现代建筑过分追求个性、摒弃传统、技术万能的倾向,在建筑设计中引入地区主义精神,则有助于把建筑活动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建筑与其所在地区的环境、技术、文化传统相适应,以创造一个富于情感的连续和谐的环境.为此,本文特介绍建筑设计中地区主义的基本精神,供建筑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1.
建筑符号学在现代建筑设计领域中应用日趋广泛.建筑符号凭借其象征性、隐喻性和标志性,被组织为一种建筑语言系统,从而表达建筑师的理念与思想.研究、提炼以及合理应用传统建筑符号,有利于达成现代建筑的"中国性",亦有利于表达不同地区的地域性特征.本文对当代建筑师的相关设计实践进行归纳分类,并从符号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旨在为民族传统的、地域性的建筑设计提供一些经验方法或参考.  相似文献   

12.
2010年上海世博会核心建筑之一--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中国馆以其独特而又大气的造型,将中国传统建筑符号运用到展馆建筑中,让全世界通过这次世博会更好地了解中国.从这次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中可以看出,建筑师们越来越注重传统建筑符号的运用,许多新建筑已不仅仅一味的采取国际主义风格,而是与地域和文化更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找到现代与传统的结合点.该文通过一些实例的分析与总结,希望从中能得到一些指导建筑设计实践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13.
李斌 《工程与建设》2006,20(5):433-434
加快推进高技术建筑的中国化是极为迫切的,同时也需要做出更为艰巨的努力。为此首先要正确理解高技术建筑地域化的本质,它要求建筑师将建筑所处基地的地域元素贯穿于建筑设计之中。其次,应继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实践中继承与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此外,还应进一步加强对中国传统建筑技术的挖掘与现代化运用,传统技术的现代化能促进地方特色、传统文脉的有机生长,使高技术建筑在中国能发展为一个新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有机体。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作者结合现代城市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对现阶段城市建筑设计中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强调了建筑设计时以人为本,遵循建筑的演变规律,继承和发展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性.以此促进城市建筑的健康发展。并阐述了生态建筑设计的概念.对当今比较关注的、与生态有关的建筑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生态建筑设计的几点原则性看法。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建筑的传统性和民族性的表达,需要跳出具体形象,跳出习用词语,在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审美意识进行深入的批判性认识基础上,要作抽象的思辨和精神的凝练,探索能和现代建筑艺术和审美意识契合的在精神层面上表达中国的创作之路.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运用中国传统元素能够提升现代室内设计的档次,能够丰富现代室内设计的内涵,同时还能够提升现代室内设计的整体水平。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元素,既包括物质方面的元素,同时也包括精神层面的元素。通过科学合理地运用与借鉴中国传统元素,能够综合性地丰富现代室内设计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在今天世界文化交流的舞台上,如何将中国元素与现代平面设计相结合,从而更好地展示我们独特的传统文化和民族个性,已经成为平面设计师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构成元素中的中国书法、传统吉祥图案、民族色彩三方面,阐述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情况,探讨如何吸收传统文化元素,应用于现代平面设计之中,形成具有民族化特色的,中国式风格的现代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地域文化的相关概述,指出物质元素、民俗元素、建筑元素和历史元素是地域文化的四大构成元素,进一步从物质环境和人文精神两个层面对其进行特征表达,并通过延续传统信仰、满足生活习俗、凸显建筑特色和体现视觉效果等方法来表现出地域文化.最后,具体从地域传统历史、地域民俗特色、地域建筑文化和地域材质利用4个方面,对地域文化在北川巴拿恰商业步行街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通过与当地地域特征的融合而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太原近代学校建筑发展的历史背景,并对太原近代学校建筑特色进行了分析,提出其特色:首先是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的延续;其次是西方古典建筑形式与现代建筑的结合;再次是中国传统建筑设计手法与西方现代建筑的结合.三个方面的融和形成了兼容并序的近代太原学校建筑的特点.通过回顾整理近代学校建筑的特色,以期对当前的学校建筑设计有所帮助和启迪.  相似文献   

20.
图形语言生动、直观的特性使得其作为视觉语言在信息传递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和审美价值。图形设计的表现形式灵活多样,不变的是其文化固有的属性。随着对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关系的重新思考,对传统元素文化价值如何在现代图形设计中以现代审美眼光对传统元素进行传承与应用,实现两者的完美结合,成为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思考和努力的方向。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字、图形、民俗图案和文化四个方面,就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图形中的传承与应用进行了一些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