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盐城工学院秸秆生态建材研究所现有研发人员2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含高级工程师)6人,有博士学位者12人。秸秆生态建材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为秸秆生态复合墙板、秸秆装饰板材、生态复合胶结材料研发,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等。研究所拥有2800多m~2研发创新基地,研发设备总值近4000万元,可开发利用的发明专利60多件。研发团队近年来开发的技术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核心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其中"利用秸秆和卤水制备高性能建筑保温材料关键技术"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利用盐田卤水开发高性能氯氧镁胶凝复合材料关键技术研究"获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利用秸秆和卤水研发生态防火保温建筑材料"获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二等奖,"装配式建筑生态新材料和新技术及其应用"获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相似文献   

2.
正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在我市挂牌,下面继续关注参加实验室建设的研发"梦之队"。这次,广东工业大学派出了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在我市组建绿色化工与环境保护两个研发团队,同时还与我市合作共建"汕头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全力投入省实验室建设。广东工业大学的化工等四个学科是广东省"211工程"三期重点建设  相似文献   

3.
<正>在汕头挂牌的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吸引了内地和香港的众多高端研发团队,共同组成实验室建设的"梦之队"。其中中山大学阵容鼎盛,有三个研发团队参与实验室建设。他们分别是毛宗万教授"生物与医药无机化学团队",童叶翔教授"电化学团队"和陈水挟教授"环境材料创新团队",他们的研发成果既有前瞻性,又惠及民生。  相似文献   

4.
<正>为增强江苏省高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集聚、培育和建设一批优秀科技创新群体,根据江苏省教育厅相关通知要求,在学校推荐基础上,经组织专家评审并公示,以南京林业大学周宏平教授为团队带头人的"林木保护技术与装备及其智能化"科技创新团队获得批准,成为南京林业大学第4个省级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南京林业大学"林木保护技术与装备及其智能化"研究团队立足于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以国  相似文献   

5.
正江苏省教育厅公布了2019年度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立项名单,我校化学化工学院蔡照胜教授作为团队负责人的"生物质与化工三废资源化利用技术"科技创新团队成功入选。据悉,今年全省共遴选了57个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其中本科院校37个。蔡照胜教授领衔的"生物质与化工三废资源化利用技术"科技创新团队于  相似文献   

6.
研发团队创新是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方式,其创新绩效除了受人力和资金投入的影响外,还受团队创新气氛的影响.通过深度访谈,应用扎根理论对研发团队的创新气氛维度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成员互动、风险保障和任务导向是中国研发团队创新气氛的3个主要维度.将所开发的维度与现有的团队创新气氛维度研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维度构成更加符合中国研发团队的实际.  相似文献   

7.
<正>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在汕头挂牌,参加实验室建设的"梦之队"包括众多高端研发团队,其中,代表香港大学参与省实验室建设的是支志明院士团队。这支"重量级"团队将重点在铁催化、创新发光材料、抗癌药品研发方面做研究。香港大学有亚洲"常春藤"之称。支志明是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是港澳地区第一位获得中国科学院院士殊荣的科学  相似文献   

8.
充分发挥粉煤灰、炉渣在绿色低碳建材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当今我国绿色建筑材料可持续发展状况,以科技为先导,加快技术升级,发展低碳经济,综合利用城市固体废弃物,研发出"积辉牌"JH系列绿色建材产品,为倡导绿色低碳节能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广东科技》2011,(15):6
继引进首批11支创新科研团队和15名领军人才之后,我省引进的第二批创新科研团队和领军人才于6月2日正式亮相。"基因沉默技术与治疗研发团队"等20个团队入选我省引进第二批创新科研团队,杰马里·莱恩等17人入选我省引进第二批领军人才。在引进的  相似文献   

10.
<正>11月初,泰州市江苏美时医疗技术有限公司的马启元团队被列入"2010年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并获得省2100万元资助,其中省重大成果转化计划支持1500万元,省双创人才计划支持600万元。"2010年度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引进计划是省委组织部、省科技厅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创新型经济、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战略部署,大力引进和重点支持海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而作出的重大举措。今  相似文献   

11.
正武汉大学吴传清教授团队著的《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与绿色转型发展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全书二十六章,共计45.7万字。全书分为两个板块,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问题研究部分包括第一章至第八章,重点关注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问题;长江经济带"绿色转型发展"问题研究部分包括第九章至第二十六章,主要研究长江经济带"绿色转型发展"问题。该书是吴传清教授团队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研究的代表性成果之一,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研究领域的基础研究著作,也是一部专门研究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和绿色转型发展"问题的学术著作。该书是吴传清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  相似文献   

12.
国际视野     
《广东科技》2013,(19):39-39
欧盟启动全光宽带研发带动国内产业链发展欧委会近日宣布,欧盟8个成员国的主要电信科研机构、大型跨国集团和数1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将组成研发团队,启动更廉价、更快速、更绿色的全光宽带研发创新项目。  相似文献   

13.
<正>在我市挂牌的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目前已云集众多高水平研究团队,他们将构成省实验室的"梦之队",为省实验室科研攻关、成果转化、创新发展带来强大动力。今天一同走进汕头大学,探访省实验室启动区和背后的研发团队。汕头建设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具有良好的科研基础。汕头大学"化学与材料学"作为省级重点优势学科,研发团队  相似文献   

14.
<正>"重质油高效转化的绿色化学与工程"创新团队2007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该团队依托化学工艺国家级重点学科、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油气加工新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屮心,以重质油化学、新材料合成、过程强化研究为基础,通过对重质油结构和转化机制的新认识、催化剂制备和过程强化方法的创新,瞄准  相似文献   

15.
<正>在汕头挂牌的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吸引了众多高端研发团队,共同组成实验室建设的"梦之队"。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团队将派出多个课题组,在汕设立独立研究机构,助力省实验室建设。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研究所拥有一支1700余人的科研队伍。团队负责人邢建民是研究所绿色化工研究部研究员、  相似文献   

16.
正记者从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我市在2013年省"珠江人才计划"引进第四批创新创业团队、领军人才和"扬帆计划"竞争性扶持市县重点人才工程、引进创新创业团队、引进紧缺拔尖人才、培养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技能人才等项目评审中,实现较大突破,取得良好成绩。目前,相关入选项目已在媒体公示。据了解,在省"珠江人才计划"的评审中,我市广东益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淀粉功能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团队"和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印制电路特种电子化学品创新团队"入选省第四批"创新创业团队",这是省"珠江人  相似文献   

17.
正潜心原创技术研究开发;情系新型绿色高效储能与动力系统产业"核芯"如果把新型绿色高效储能与动力系统比作一辆高速行驶的跑车,那四川能宝电源制造有限公司的创新技术及产品——超级电容电池就是这辆跑车的关键部件——"发动机",也就是整辆车的"核心"。自2003年以来,大英聚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自筹资金3000万元借助于科研院所的先进研发与开发资源和一流科研人才团队,自主研究开发的高表面功能化活性炭材料、特种石墨烯等先进能源材料的生产技术,利用高表面功能化活性炭材料、特种石墨烯等先进能源材料,与拥有  相似文献   

18.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轻元素先进材料与器件团队(以下简称"轻元素材料团队"或"团队")依托其在轻元素薄膜材料制备领域的技术优势,瞄准高柔性、高导电、低损耗单晶材料方向布局,解决能源交通、高速通信、柔性电路等领域关键核心材料的"卡脖子"问题,打造国际一流水平的轻元素材料研发和产业基地。在第五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广东.东莞松山湖)现场赛(以下简称"创新挑战赛")上,轻元素材料团队联合大连交通大学连续挤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承接了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出的"高强高导铝合金结构与器件一体化制造技术",并荣获一等奖。该技术的成功研发,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实现科研成果有效转化,提升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正5月22日,贵州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贵州大学牵头承担的"贵州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项目进行验收。验收会上,专家组通过听取项目汇报、审阅相关资料,经过质询和讨论,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验收。"贵州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是贵州省科技厅围绕打造贵州"干净茶"重大科技需求而立项支持的重点成果转化项目。经多年攻关,项目团队研发出适应不同茶区的绿色防控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0.
<正>在汕头挂牌的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是我市补齐科技创新能力短板的重要抓手,来自北京、广州、厦门、香港、汕头等地的众多高端研发团队,共同组成实验室建设的"梦之队"。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其中最年轻的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今年7月,广以理工组建"绿色环境化学及制造团队",集聚20多名中外的专家教授,全力投入省实验室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