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7 毫秒
1.
从网上银行系统的设计目标、特征、优越性、功能及体系结构、安全机制等方面介绍了锦州市商业银行网上银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同时 ,阐述了网上银行是网络化金融领域的表现形式 ,发展网上银行业务对银行未来的业务发展和创新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网上银行安全运行管理和技术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振峰 《科技资讯》2008,(1):191-192
网上银行是银行柜台业务向家庭和企业的延伸,是在Internet上的虚拟银行。网上银行的高效便捷与风险是并存的,如何处理好风险,如何进行高效的安全运行管理,是保证网上银行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本文通过对网上银行安全运行管理方法及网上银行安全技术防范措施的深入分析,提出了网上银行安全管理的具体方法和技术防范措施,特别是对网上银行安全的主要技术防范措施进行了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3.
试论锦州市商业银行网上银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网上银行系统的设计目标、特征、优越性、功能及体系结构、安全机制等方面介绍了锦州市商业银行网上银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同时,阐述了网上银行是网络化金融领城的表现形式,发展网上银行业务对银行未来的业务发展和创新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网上银行,不仅是金融领域的一场革命,更是客户改变传统理财的一种生活方式。但在享用便捷的同时,安全风险也随之增加。如何运用高新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保障网上银行交易安全,是促进网络银行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戴元军  周娟 《科技资讯》2009,(11):212-213
网上银行在显示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的同时,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本文比较并分析了各种网上银行身份认证方式,提出了网上银行身份认证技术最新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窦夏阳 《科技信息》2012,(33):I0150-I0150,I0188
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的普及与应用,网上银行也随之迅速发展且使用越来越广泛,它为金融企业的发展带来商机并为众多用户带来了方便,但由于自身安全缺陷和外部攻击,其安全问题倍受关注。对网上银行安全性的分析,有利于更好地开展网上银行业务。  相似文献   

7.
浅析网上银行的使用与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的世界是信息大爆炸的世界,网络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给全球的经济带来了发展机遇。毫无疑问,要想在经济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资金使用安全,使用网上银行取代传统的货币资金流通乃是大势所趋。但是随之而来的网上银行资金安全风险问题也成为了全球所要面临的问题。只有在保证资金高效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让网上银行往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网上银行的安全事故频发,这一方面与用户安全意识淡薄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网上银行本身存在的安全隐患分不开。面对这种局面,我们不禁要探究网上银行百姓理财究竟安全吗?  相似文献   

9.
郑峥 《科技资讯》2009,(12):224-224
所谓网上银行业务,就是指银行通过因特网提供信息服务和金融交易服务。具体指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互联网站点向客户提供开户、销户、查询、对帐、转帐、信贷及投资理财等等各种形式的服务项目,使客户可以安全便捷地管理活期和定期存款、支票、信用卡及个人投资等。自进入21世纪以来,网上银行的用户也和互联网一样成几何级数增长,2005年全国网上银行交易金额达60万亿元人民币。网上银行占银行全部业务的比重越来越高,交易替代率也在飞速增长。据悉,工商银行和招商银行网银的交易替代率均已超过25%,也就是说,有1/4的银行支付业务是通过网上完成的。网上银行已经进入寻常百姓人家和普通企业。网上银行正在成为各家商业银行拓宽服务领域、实现业务增长、调整经营战略的重要手段;是维系现有老客户,发展新客户的重要工具;是服务创新和竞争的利器。  相似文献   

10.
网上银行促进了金融业的快速发展,为通过网络进行各种交易的用户提供了方便,但同时网上银行也存在本身的安全性问题。在越来越多的网上交易过程中,交易信息传递的安全性已成为网上银行业务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分析这些安全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一些防范对策,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1.
在充分研究现有题库系统后,本文提出了基于B/S模式下的网络化题库平台(Item bank online platform,IBOP)的实现方案。IBOP平台是基于ASP.NET的4层结构模式分层设计开发,使平台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随后,结合Web2.0技术对题库系统中的关键功能模块(组卷策略模块、Word的Web访问模块等),详细阐述采用0/1背包模型的组卷算法、SOAOFFICE中间件等实现模块的思路。文中提出的网络化题库平台和资源建设思想,对其他院校题库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数据中心系统管理安全模式存在高风险的安全隐患,而VPN是一种建立在开放的Internet并适合于系统管理的安全技术.通过对传统数据中心系统管理方式的问题分析,提出了基于VPN技术的系统管理模式,并以此设计出基于角色的安全策略,解决了传统管理模式安全性问题,通过在重庆工商大学数据中心的部署和实施,验证了该模式的系统管理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根据混沌理论和混沌安全技术的特点,针对教学素材安全管理,提出了基于混沌的数字水印技术;针对资源安全访问系统,设计了基于混沌的OPT认证技术;并采用基于混沌的视频实时保密通信技术,应用于在线视频课堂教学系统.各项实验结果显示混沌技术在教育资源保护应用中具备适用性广、保密性高和灵活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为虚拟磁盘提供完备的身份认证和内容安全是安全虚拟磁盘系统的重要研究内容.论文设计和实现了基于PK I体系的在线认证安全虚拟磁盘系统,应用PK I安全体系和标签机制实现了在线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应用密码技术实现了虚拟磁盘的内容安全,从而实现了虚拟磁盘的在线安全应用.描述了该系统的总体框架、安全机制,详细阐述了实现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技术.系统作为某省级认证中心的增值服务之一,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寇新民  彭浩  潘晓勇 《科技信息》2012,(7):181-181,144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安全不仅是军事外交领域独有的东西,更变成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我们现在的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在和密码以及信息安全打交道,而密码作为信息安全保护的一把钥匙,在其中扮演着"守护神"的角色。所以,密码的安全使用或者说不被窃取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像诸如各种银行卡、网上银行、门禁卡以及各种购物卡会员卡等的密码保障都在其中。本文着重就密码传输方面的安全性来讨论其对系统信息安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在线藏文虚拟键盘为例,描述了在线民族文字虚拟键盘的实现技术,并在字符编码、键盘布局、浏览器兼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在线民族文字虚拟键盘为用户提供一个与国家标准键盘布局相对应的民族文字虚拟键盘,其具有直观、形象、易操作的特点。民族文字的在线虚拟键盘技术的实现,改善了B/S模式下民族文字输入不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三峡库区库岸公路路基安全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风险分析角度,展开对三峡库区库岸公路路基安全风险的研究.构建了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库岸公路路基安全风险单因素估计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针对特定路段的具体情况得出适合于本路段的各风险因素权重;进而通过对库岸公路路基各安全风险因素的分析,构建了安全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且以渝巴路云阳境内白水滩至南溪段库岸公路为背景,根据该段公路的实际工程情况,对库岸安全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运用已建立的数学模型对渝巴公路白南段路基进行了安全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18.
交通线路要人安保是大型政治活动及重要外事活动安保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非同小可。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要人安保工作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与日俱增,传统的依靠全警力投入与全交通封闭管制模式,不仅造成警力及社会资源浪费,且无法保证安保对象绝对安全。从技术视角,结合武汉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智慧交通线路警卫安保系统的成功运用效果,阐述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交通线路要人安保,重点论述北斗高精定位与智能视频接力技术在要人安保中的创新应用,并结合要人安保实际需求进行关键技术设计研发,实现智慧化精细化交通线路要人安保。  相似文献   

19.
Web服务中UDDI安全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综合考虑UDDI服务的特性及安全需求的基础上,针对UDDI的服务机制及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定义了一个UDDI安全服务框架.该框架针对UDDI服务过程的各阶段提供了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XML签名和XML加密、多层数据过滤等多项安全保障措施,详细考查了SOAP消息的双重过滤等安全处理过程,并提供了负载均衡策略以保障系统实施的整体性能.该框架为UDDI服务中各相关组成部分及其交互过程提供了可接受范围内足够的安全保护,可在异构网络环境下提供更为安全的UDDI服务,同时与Web服务的其他安全模块一起保障整个web服务的安全,使Web服务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Internet和信息安全技术的蓬勃发展,网上银行已成为一种切实可行的银行运营模式。在网上银行发展的过程中,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网上银行系统的安全问题,包括如何进行用户合法身份的确认,如何保证账户资料和交易信息在保存和传输过程中不被窃取或更改,以及如何阻止非法侵入银行主机和核心资料系统等。利用数字证书和数字签名等方法对用户身份进行鉴别以及利用加密算法对信息进行加密,是非常安全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