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高师声乐教学中,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增设声乐理论大课,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声乐理论教学,以清晰的理论指导学生的演唱实践,将有利于学生理论水平和演唱技巧的不断提高,把高师声乐教学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2.
歌曲演唱的整体布局是对歌曲演唱各种技巧、各种因素的总体把握和综合调度。培养学生演唱的整体把握能力是提高声乐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有效途径。整体布局的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熟悉歌曲内涵,把握风格特点,正确运用情感,恰当使用演唱技巧,对演唱进行宏观布局和构思,指导学生加强实践锻炼,培养整体布局的习惯,提高演唱水平。  相似文献   

3.
在高师声乐教学中,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增设声乐理论大课,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声乐理论教学,以清晰的理论指导学生的演唱实践,将有利于学生理论水平和演唱技巧的不断提高,把高师声乐教学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4.
张力泉 《科技信息》2009,(25):I0129-I0129,I0043
声乐演唱不仅是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更是一门涉及声乐教育学、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多门交叉学科的科学。本文通过简要介绍在演唱中,演唱者应该怎样正确的处理生理机能与心理活动、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关系,探究在声乐演唱中产生的“协同效应”,对于我们更加全面地、系统地、正确地认识声乐演唱、全面揭示声乐演唱科学的客观规律有着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在声乐学习中,模仿是学习者获得声音要领,掌握歌唱技法的一种最直接的手段。教师要正确地引导学生通过模仿找到发声的正确位置和方法,培养学生自主理解、消化和吸收的能力,增强声乐学习的有效性,提高声乐演唱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高校声乐专业课程中学生的心理困惑,根本原因在于教师对"积极心理学"教学要素的忽视。声乐课程学习和学生积极心理激励之间的关联紧密,高校声乐教学积极心理暗示、内在声乐学习技巧的引导,包括个体发声训练技巧、积极情感要素的强化教育,会对学生声乐练习的心理状态、演唱效果产生促进作用,从而达到定位学生声音形象、发挥其内在声乐演唱天赋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歌曲的情感处理在声乐演唱中占重要的地位,训练学生唱歌时的情感处理,应从熟悉歌曲风格、理解歌词、掌握歌曲旋律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充分运用演唱技巧和丰富的感情对歌曲进行艺术再创造。  相似文献   

8.
从高师音乐声乐培养目标与现行教学模式、声乐技能训练与“以审美为核心”的中小学音乐教学要求的角度看,高师声乐教学不仅要训练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教育能力,更应重视声乐审美意识的培养。而高师声乐审美意识与审美品格的提高,既是对声乐艺术审美属性的张扬,又是对声乐教学目标的执着追求。  相似文献   

9.
尹湘云 《科技信息》2013,(14):318-318
目前我国高师声乐教学中,学生学业评价主要偏向于歌唱技能的评价,导致学生在声乐基础理论等方面知识结构的单一和狭隘。高师声乐课学生学业评价可以按照声乐学习的顺序和声乐学习的基本过程,在发声练习阶段、演唱阶段与演唱结束后的总结交流阶段,开展有针对性的评价。采用课堂教师观察、论文测试、非正式评价、问卷调查、学生档案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等方法,对学生的声乐学习能力和水平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评价可以对学生过去或当前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情况作出判断,还能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0.
在时代发展的今天,传统民族声乐单一的演唱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大众对听觉艺术的审美需求。文章以中国民族声乐演唱及其多元化发展为研究点,论述了中国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提出了高校声乐教育立足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声乐演唱形式的基础上,打破传统的唱法分类,改变教学模式,为声乐艺术的演唱形式向多元化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民族声乐艺术具有“重字”的传统,演唱时要充分展现字的表现力,对歌唱咬字吐字发声技巧的美学追求是其重要特征之一。在演唱实践中,要在科学发声的基础上,力求咬字准确、吐字清晰、依字行腔、字正腔圆,保持发声清晰性、共鸣性与连贯性的统一,同时根据歌曲表演的情境,采用一些字的特殊的表现技巧,来展现民族声乐“字”的韵味和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12.
现代声乐艺术领域中的一种发展趋势,就是越来越重视学习和研究歌唱过程中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规律。在声乐教学中,注重声乐表演时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与训练,建立良好的歌唱心理状态,对现代声乐表演艺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这方面往往被教师与学生所忽视。为此,笔者对声乐表演时遇到的心理障碍和克服这些阻碍进行日常的心理训练和培养,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声乐技巧训练是专业声乐学习的必经之途。人声作为声乐艺术的载体,要完成从技术训练到艺术境界的过程,既要有科学性的技术训练,也要有个性化的情感和审美融入,两者结合才能使歌唱艺术达到一定高度。  相似文献   

14.
声乐演唱艺术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对一首作品的演唱处理必须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和音乐修养.  相似文献   

15.
人的行为都是在心理活动的支配下进行的。歌唱者无论在演唱技巧的表现上还是在歌唱艺术的表演上,都贯穿着复杂的心理活动。歌唱心理是学唱入门的钥匙,它在声乐演唱和教学中的位置非常重要。歌唱心理很复杂,它受情绪、性格、意识、气质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演唱一首声乐作品,要求演唱者不仅要掌握歌唱的各种技巧,还要分析作品,理解作品的感情基调和发展,尊重作曲家的创作思想和语言,对作品给予准确的解释。通过演唱者的诠释和表演,充分体现音乐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7.
民族声乐现代性是指当前的民族声乐歌唱技法、演唱风格、咬字吐字、民族语言等的方式符合当代人的视听习惯和审美需求等特征。中国民族声乐从最初的传统戏曲、曲艺和民间原生态歌曲演唱,历经百年的发展、改革、创新,它的内容和形式已经较为完整地形成了具有现代性的中国特色的民族声乐文化。  相似文献   

18.
浅谈歌唱心理素质在声乐教学及表演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乐艺术是一门知识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学生掌握的知识本领要通过艺术实践来验证和提高,而舞台演唱——声乐表演就是一种最好的艺术实践。声乐表演既是声乐教学成果的展现,也是声乐教学更高层次的提升,它要求表演者有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为此,本文从声乐教师的角度,就歌唱心理素质在声乐教学及声乐表演中的作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