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假定竞争对手的报价策略变量服从某种经验分布,基于贝叶斯博弈原理,运用次序统计量方法,分别对电力需求确定与不确定情况下的发电公司竞价构造了博弈模型,并通过模型的求解与分析,给出了发电公司的均衡报价策略;最后对由5个发电商组成的电力竞价市场进行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发电商的均衡报价要么接近报价上限,要么在较低价格水平上随成本呈正向变动.  相似文献   

2.
统一价格竞价机制下发电商报价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统一价格竞价机制下,考虑到电力需求弹性,建立了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求解得到了发电商的最优报价策略.通过分析,指出了发电商报价行为的特点以及统一价格竞争机制所存的缺陷,证明了该机制不是成功的竞价机制.  相似文献   

3.
随机需求下电力竞价市场演化均衡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基于2×2非对称演化博弈原理,分别针对电力市场中的MCP与PAB竞价机制,分析了随机电力需求下的电力竞价市场演化情况;在此基础上,从市场效率的角度对演化均衡进行政策分析,并给出了竞价市场收敛于报价下限处的条件;分析表明:①MCP机制相对于PAB机制更易使电力竞价市场收敛于报价下限处;②若报价下限一定,使电力竞价市场收敛于报价下限的报价上限要么较大要么逼近报价下限;最后进行算例分析。  相似文献   

4.
基于暗标拍卖理论,提出了一类电力竞价机制,然后运用次序统计量方法,分别对发电容量相同与不同的发电商组成的电力竞价市场,构建发电商的均衡报价模型;在模型求解基础上,分析竞价机制对市场清除价的影响,以从市场效率的角度探求最优电力竞价机制.论文最后对由5个发电商组成的电力竞价市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表明:在电力需求很少或很大的情况下,不同的电力竞价机制其市场效率几乎没有差异;而在一般的电力需求下,在由容量相同发电商组成的市场中,统一价竞价机制最优,但由容量不同的发电商组成的电力市场中,最优的竞价机制则是不确定的.  相似文献   

5.
基于信号传递的电力市场竞价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贞  任玉珑 《系统工程》2008,26(2):35-40
从博弈论中信号传递角度出发,分析了几种主要的电力市场竞价机制后认为,信息干扰程度是判断电力市场竞价机制优劣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上述思想,提出一种购电商准随机匹配竞价机制.然后采用Swarm仿真平台构建了基于多主体的准随机匹配竞价机制仿真模型,在仿真模型中,采用部分最优学习策略,允许发电商和购电商进行价格和产量调整,最后给出了一个仿真实例,为了便于比较分析,分别对高低匹配竞价机制和购电商准随机匹配竞价机制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在实施购电商准随机匹配竞价机制的电力市场中,发电商实施市场力的范围下降;博弈均衡后市场成交价下降,总成交量上升,发电商与购电商的利润差额减小.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需求不确定条件的换乘停车场与工作区中心停车场间的竞争经营与合作经营问题。将停车场运营商与出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表述为一个双层规划模型。其中,上层规划基于博弈理论,探讨了停车场在完全竞争与完全合作两种策略下的定价决策问题;下层规划考虑不确定需求,建立了多方式交通网络均衡配流模型。假定交通需求服从给定的正态分布,运用基于蒙特卡罗仿真的样本平均近似方法,构建了博弈模型的支付函数。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寡头发电商报价动态模型及其混沌控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寡头发电商报价古诺博弈模型基础上,考虑自适应报价动态与有限理性报价动态, 分别建立两发电商与三发电商报价动态系统模型, 并分析系统Nash均衡的稳定性,然后对Nash均衡的稳定域、分岔图、混沌吸引子进行了数值仿真;在此基础上, 运用状态滞后反馈控制方法,对报价动态系统的混沌控制进行了解析分析与数值仿真,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控制变量和控制参数,可使报价动态系统稳定在Nash均衡.  相似文献   

8.
基于上游发电商对剩余需求的古诺博弈和下游零售电价电量刚性模型,研究电力行业纵向分拆后发电商和售电商不能控制中游传输电网情况下的跨网络一体化.结果表明,跨网络一体化降低了发电商在上游的市场势力,市场剩余需求较大或发电商数目较少时,单个发电商一体化将提高产量和利润但降低批发市场电价,独立发电商利润下降而独立售电商利润上升;如果剩余需求不太大,所有发电商采取跨网络一体化虽然会降低批发电价,但利润反而上升.与契约关系相比,上下游跨网络一体化是弱占优策略,因而成为电力市场的主要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通过建立包含序贯进入阶段和竞价阶段的动态竞争并购模型,分析了不确定竞争环境和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主并企业竞争并购策略,重点求解了均衡状态下竞价阶段的最优竞价策略,序贯进入阶段后进入主并企业的进入决策、先进入主并企业的初始报价策略和进入时机. 研究表明,先进入的主并企业可以通过抢占式报价阻止竞争对手进入并购竞争,且存在随机冲击的一段区间,使其可以单方并购目标企业. 通过把模型扩展到进入顺序内生情形,确定了主并企业抢先进入的必要条件,并对主并企业的最优竞争并购策略及其相应的并购期权价值进行了求解. 结论表明,抢先进入威胁将加速并购的发生,并且竞争主并企业之间进入成本差异越小,并购竞争越激烈.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网络平台销售模式中的需求信息共享策略与博弈结构决策问题.在"电商-电商平台-物流"网络平台销售系统中,考虑电商拥有私有需求预测信息、电商平台拥有博弈结构的决定权,分别在三种博弈结构下(NASH均衡博弈、电商平台领导的Stackelberg博弈、3PL领导的Stackelberg博弈)建立了四种需求预测信息共享策略(不共享、只与电商平台共享、只与3PL共享、都共享)的优化模型,并通过模型求解得到了各方收益,并对电商需求预测信息共享策略与电商平台博弈结构选择进行博弈分析.研究结果发现:1)当电商平台服务效率较低时,零售商的均衡策略为不共享信息,而电商平台的均衡策略为先于3PL决策.2)当电商平台服务效率较高时,或当电商平台服务效率适中且需求预测信息准确性较高时,零售商的均衡策略为只与电商平台共享信息,而电商平台的均衡策略为后于3PL决策.  相似文献   

11.
如何评判一个投标人的报价是否低于其成本是合理低价评标的关键因素之一. 论文首先运用博弈理论思想分析了二级密封拍卖招标模式投标人的最优竞标策略是按其成本报价. 然后针对投标人在二级密封拍卖招标模式下的最优竞标策略是按其真实成本报价这一特点, 利用假设检验理论结合竞标人报价数的样本容量, 建立了基于竞标人报价样本容量的工程成本概率判断模型. 在 α置信水平下, 竞标人报价是落在拒绝域还是接受域以判断投标人的投标报价是否低于其成本. 该模型既解决了如何判断施工企业投标报价是否低于成本的难题, 又丰富和充实了工程评标理论.  相似文献   

12.
具有多类资源多类用户智能电网实时定价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能电网中的实时定价问题,对于当前正处于全面建设阶段的我国智能电网建设进程的后继顺利发展以及经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都将产生重要影响.基于反映智能电网中电力需求或电力消耗动态变化需求侧管理(DSM)思想,利用动态博弈理论研究了实时定价和电力采购决策问题.该研究创新性地考虑了电力零售市场中零售商通常需要采购不同电力资源然后将其销售给不同类型用户这一现实,改变以往研究电力市场中零售商和用户之间策略互动时仅研究单一类型用户和单一类型电力来源局限,使用特殊的效用函数来模型短期用户的偏好和消费模式,将采购不同类型电力资源零售商与其服务的不同类型用户之间的策略互动构造出一个五阶段动态Stackelberg博弈模型,最终使用逆推归纳法求出博弈解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从而为零售商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电网DSM实时定价的新型博弈决策机制,既为零售商提供了一种最优采购和定价机制,也通过实时定价为不同类型用户提供电力消费的不同最优反应模式.数值仿真表明了所提出的机制的有效性及系统参数变化对决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考虑微电网参与配电侧电力市场投标竞争,并引入一个中间商来实现日前批发市场与配电侧电力市场之间的电力交易.基于该市场交易架构,建立了微电网参与投标竞争的电力市场供应函数均衡模型.然后将该均衡模型转化为凸优化问题,在理论上证明了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并考虑到实际电力市场中信息的不对称性,采用分布式优化算法进行求解.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该均衡模型和求解方法的有效性,表明在微电网参与的配电侧电力市场和日前批发市场之间引入中间商,会平滑日前批发市场电价的激烈变化,缓解市场力滥用行为,有助于整个电力市场的高效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4.
针对决策矩阵元素为区间数的不确定多属性决策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决策方法。该方法视决策者和自然为博弈的双方,构建了区间值两人零和博弈。根据区间数不同的序关系,将区间值两人零和博弈转化为清晰值两人零和博弈,再通过求解对偶线性规划问题,得到博弈的最优策略,进而得到方案的预期得分,并给出各方案的排序结果。应用实例表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博弈论的发电厂商竞价策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陈其安  杨秀苔 《系统工程学报》2004,19(2):121-127,187
利用博弈论方法在比较宽泛的假设条件下建立了发电厂商的竞价策略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当电量市场需求小于等于每个发电厂商的申报上网电量时,发电厂商的最优报价将围绕其单位发电成本与电力市场最高限价之间的平均值小幅波动;当电力市场存在相对垄断的发电厂商时,非垄断厂商会以单位发电成本报价来博取上网售电机会,而相对垄断厂商会利用其发电主导地位提高边际上网电价;当电量市场需求大于每个发电厂商的申报上网电量而小于所有发电厂商申报上网电量之和时,若不受管制,双方出价将趋于无穷大,若受管制,每个发电厂商的最优均衡报价可能是下列三者之一:该发电厂商的单位发电成本、市场最高限价以及单位发电成本与市场最高限价之间的某中间值。  相似文献   

16.
针对分享型合同节水管理的利益分配问题,提出了基于讨价还价模型的动态博弈利益分配方案.考虑到出价顺序对博弈均衡结果有着显著影响,以双方分别先出价时的均衡出价作为各自的分配额,对比分配额之和与总"蛋糕"的大小,构建了分情况讨论的利益分配博弈模型.其次,为使分配结果收敛,引入分配差额及消耗因子,在利益分配博弈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差额分摊博弈模型,使得研究结果更为完善.结果表明:1)参与者的利益分配额与贴现因子、固定成本及消耗因子密切相关;2)当分配额之和不大于总"蛋糕"时,利益分配方案可在利益分配博弈中求解,否则,利益分配方案的求解需要结合利益分配博弈和差额分摊博弈;3)分享型合同节水管理模式下,节水服务公司享有较多节水收益.  相似文献   

17.
二层对策模型在电力市场交易模式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一种二层决策系统提出了一种二层对策模型 ,并把它应用于电力市场交易模式的分析 ,提出了交易中心成功的诱导策略、市场成员的最优报价策略 ,并得出结论 ,当交易中心的诱导策略可以保证单个成员的报价策略改变不足以左右市场电价时 ,就可以诱使成员按真实边际成本报价 ,从而保证全局利益最优 ,因而是成功的诱导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