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大技术"创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一些国有企业通过技术创新重获新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一些企业却在技术创新中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没有获得应有的效果。造成这种后果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或者说,究竟什么是技术?“技术”概念自产生以来发生了哪些变化?什么是技术创新?“技术创新”随着社会的发展被赋予了哪些新意?在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中,国有企业技术创新应汲取哪些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2.
此次“研修班”授课老师聘请了政府高层官员、高校知名学者和国外著名大企业高层技术管理专家,他们从政策导向、理论知识、自身实践等各个角度为我们演绎和阐述了技术创新管理的内涵、意义及做法,这场“头脑风暴”给我们带来了一顿丰富的技术管理的“大餐”,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部分观点。  相似文献   

3.
知识产权是指对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权利。上海企业是怎样不断提高科技原创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他们是怎样在企业界形成“靠知识产权打天下”,视知识产权工作为“一把手工程”的?其中有哪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各地借鉴?本期聚焦推出——  相似文献   

4.
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的真正确立关键也在人才。建立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必须以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为基础,这不仅包括一批优秀的专业技术创新人才,更重要的是要有一批高级技术创新管理人才。为了促进国有大企业集团科技领军人才队伍建设,构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挥国有大企业自主创新主体作用,6月20日至24日由上海市国资委党委、上海市国资委、上海市科委共同主办的“上海大企业科技创新管理高级研修班”在上海开课,为此我们专门采访了上海市科委人事教育处华庆城处长。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际权威机构——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对世界各国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成分析,“企业间技术合作”和“企业与大学间技术转移”是近年来衡量一个国家技术创新成效的关键指标,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在一个国家科技创新中发挥作用的效果,直接对这两项指标造成影响。那么我国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现状如何?发展过程中面临哪些问题?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本文将围绕以上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致读者     
一颗种子,只要一块土壤,它就能生长;一个企业,只要有合适的机会,它就有由毛毛虫向蝴蝶蜕变的能量。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深刻认识到,创新是企业成功的秘诀之一。一个企业需要很多的创新,而如果说到技术创新,它则不仅仅是对产品的革新。企业的思维创新、业务模式创新、态度创新、无论是流程上,还是战略上进行创新,都需要技术来支持,所以,技术和创新紧密相关。为帮助企业及时了解最新技术创新政策,通过技术创新理念交流、创新路径与模式研讨,破解创新管理难题,上海市科委与市国资委党委、市国资委共同推出“上海大企业科技创新管理高级研修班”,上…  相似文献   

7.
在过去的几年中,IT企业争相提升对员工的激励手段,以吸引和留住他们。最频繁使用的手段就是不断的加薪和股票期权。实际上,IT人才想要得到的仅仅是“钱”吗?答案显然有些牵强。IT企业在设计激励体系时要考虑哪些要素呢?通  相似文献   

8.
白云 《华东科技》2006,(7):21-22
对于企业如何实施创新,我是带着许多问题和困惑去上这次研修班的,通过上课虽然一些问题还是没有能够得到很好的解答,但是我仍然觉得这次班听下来很值得,收获颇多。我觉得研修班光这一期还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多举办几期,让国资委下面更多的大企业的主要领导和主管技术创新的领导参与进来,共同探讨、共同为技术创新努力。我最早是从做科研开始的,后来再一步步到技术和科研管理层,因此无论是科研技术人员还是管理人员他们的想法我都很清楚。我觉得现今国有企业的总工程师与CTO区别还是很大的,一个更多的是在微观层面的,而CTO是宏观层面的。因…  相似文献   

9.
企业“生命周期—技术创新战略”互动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磊  王淼 《科技与经济》2009,22(1):18-21
企业发展呈现周期性特征,可以采用的技术创新战略也有多种,企业根据自身的成长态势来选择合适的技术创新战略是其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企业生命周期与技术创新战略的互动机理是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的理论依据。探究企业生命周期与技术创新战略的互动机理.构建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轮式模型”与企业“生命周期-技术创新战略”互动机理模型,为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提供理论层面支撑。  相似文献   

10.
董德增 《科技智囊》2005,(11):80-81
企业应该如何设计“职工持股计划”方案?“照葫芦画瓢”是不行的。设计“职工持股计划”方案需要首先了解方案有哪些要件,然后要清楚设计这些要件时需要考虑哪些企业的内外部因素,还要了解与“职工持股计划”相关的工具。这三个方面是设计一套“职工持股计划”方案必须掌握的。方案要件设计以企业战略为前提不同企业的方案要件有不同的途径选择和实施方式,下面是要件的主要途径选择:股份来源:增量发行、存量转换。资金来源:职工直接出资、职工工资抵扣、企业资助、银行贷款。授予对象:全员持股、管理与业务骨干持股、经营层持股。授予时机:…  相似文献   

11.
本刊收到河北保定读者肖岩冰的来信,询问“贝类是如何分类的?我国海域分布哪些贝类及哪些是受到保护的?收藏标本有哪些注意事项?”我们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专家回答如下:  相似文献   

12.
在美国,有一股被称为“院外援华集团”的亲台势力,他们多年来一直从事反对中国人民和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活动,妄图阻挠台湾归回祖国,破坏我国统一的大业。1979年中美建交时,这股势力曾鼓噪过一阵,去年美国总统竞选运动中,他们又掀起过一阵风浪。这股势力是由哪些人物组成?又是怎样纠集起来的呢?  相似文献   

13.
对企业来说,一般很难直接找到适合自己的员工,作为一种替代方案,我们可能会接受哪些有潜力的人进入企业,并为他们培训,难怪有的员工说:有人说,培训是为企业“增值”,也有人说是“烧钱”。培训究竟是“增值”,还是“烧钱”呢?笔者认为培训是“增值”,特别是在共创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安全培训更是一种生命的对话。这种对话,既存在于教师与矿长之间,也发生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者与矿工之中。煤矿安全技术培训是一种继续教育的形式,但它的意义决不仅仅在于增长知识与技能,在教育实践中,我更愿意把它视为一种生命对话的载体。关爱矿工生命,张扬管理…  相似文献   

14.
梁东升 《科技智囊》2007,(11):32-37
9月,由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评选的"2007中国企业500强"新鲜出炉。今年的评选标准有哪些不同?哪类企业最强势?哪些行业最红火?哪些区域最风光?2007中国的500强,与历史相比、与世界相比,强在哪里?弱在哪里?500强的背后带给我们哪些启示?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全面透视07年中国500强。中国企业500强评选标准有哪些变化? 2007年中国企业500强申报表中,  相似文献   

15.
黄卉 《华东科技》2006,(6):18-19
“36条”里,“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再一次被提到一个全新的高度。“36条”能否真正促进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动力?而企业又能从“36条”里获取哪些方面的实惠?这些政策的实施又能否顺利实施?“36条”带给企业高涨的热情,而一系列的疑问和期盼又体现出企业对“36条”的关注。让我们来听听企业的声音。  相似文献   

16.
草山 《华东科技》2004,(4):32-34
近年来,随着知识经济竞争客观要求的不断强烈,全球企业界技术创新不断涌现新潮,呈现日新月异发展态势,特别是引领世界技术创新发展的国际大企业,更是不断鼎新革故,大胆变革传统技术创新模式,在创新技术创新上进行了积极探索。解读他们技术创新发展特点,清楚凸现以下模式变革轨迹: 模仿创造——青出于蓝胜于蓝 变革传统模仿型创新模式,从强化企业研发机构作用出发,重视原创性、独创性技术创新模仿创新并非中小企业“专利”,许多国际大企业,包括一些跨国企业集团,在多年的技  相似文献   

17.
为全面了解当前企业的技术创新状况,以制定推动“技术创新工程”的科技政策,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国家科委和国家统计局联合组织了对北京、辽宁、哈尔滨、上海、江苏、广东等六省市3841家企业的“企业技术创新调查”。本文根据对其中2932家大中型企业的调查数据,仅就当前大中型企业创新信息来源的构成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探究不同创新信息源在当前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企业技术创新调查”在“企业家技术创新问卷”里,将企业创新信息与构想的来源分为两大类共11项,即:“企业内部的研究开发部门”,“企业内其他部门”,“企业集团内部的其他成员”(以上属内部来源),“用户信息”,“政府计划和政府提供的信息”,“专利”,“文献资料、展览会、国外考察”,“大学、研究  相似文献   

18.
学界发力     
十八大报告指出,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十百千万工程”的宗旨是“创新发展、惠及民生”,那么,在这股创新的大潮中,广东省高校和科研机构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广东省的专家、学者对进一步推进这项工程,又会献出哪些善策呢?  相似文献   

19.
技术创新理论是在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熊彼特认为,企业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实现生产要素的一种“新组合”。关于技术创新有很多不同的界定,根据最新的理论规范:技术创新就是以先进理论与技术为依托,对生产要素重新组合,建立新的生产体系,进而获得经济效益的过程。企业技术创新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它的实现有其独特的机制: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依据市场规律和技术创新特性,形成推动技术创新的动力与压力,并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满足社会需求为目的,自主的采取技术创新的各种步骤、组织措施和方…  相似文献   

20.
<正> 京沪穗三地调查显示,近六成居民认为“入世”后的市场中中国加入WTO后,会给中国经济建设带来重要的发展机遇,当然也会带来很多挑战,但应当说,机遇大于挑战。那么,普通百姓如何看待“入世”后的中国市场?什么样的产品受欢迎?哪些产品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哪些产品将迎来更多的机遇?企业期待政府做什么? “入世”后,谁更具市场竞争力加入WTO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谁的市场竞争力将会更强呢?据调查显示,有58.5%的被访者认为,与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