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谁也不能准确说出地球上究竟有多少左撇子。如果取所有统计数据的平均值,大约有5%-15QrIg人是左撇子。但这远不是个部,其此科学家认为,20%的人是明显的左撇子,另有20%的人是隐蔽的左撇子一即他们能同样灵活地使用双手。因此,真正不拆不扣的右撇子并不占绝大多数,而只占一半左右。1992年,一组美国科学家在调查厂150多万人之后,向世界发表f出乎一般人意料的结论:在男性中,左撇子比左撇子还多3}此外,科学家还查明在内研方*统民族和*洲人中问左撇子较少,*反,八公*拜1讣L小车撇子N多”’俄罗规的调查结果显示了自己民族…  相似文献   

2.
杨芳 《科学之友》2007,(9A):28-28
里根、提线木偶、蔓花生和氨基酸L-丙氨酸——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却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左撇子。不要以为有手才能称为“左撇子”,以蔓花生为例,和其他众多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豆类植物不同,它是顺时针盘旋的,在植物学中,这种现象叫作左旋缠绕茎。大多数提线木偶也习惯用左手,因为它们被幕后人的右手操纵。  相似文献   

3.
一般来说,动物使用爪子不像人使用手那样有偏侧性,一般动物在活动时都是前面两爪并用,有时甚至是四爪并用。而人呢,大多数人常用右手,少数人常用左手,这就是所谓的左撇子。而近年来的一些研究发现,某些动物在使用爪子时也具有偏侧性,一些动物群体中也有左撇子或右撇子。比较典型的左撇子动物世界中的左撇子,最常见的是猫,大多数猫偏向用左前爪捕食,扔一个线团给小猫,它多用左爪去玩。另一个有名的左撇子是北极熊,这个庞然大物总是用左爪拍死猎物。因纽特人提到"熊的左爪",意思就是有力和凶残。  相似文献   

4.
如果你稍加注意,就会发现绝大数人用的是右手,只有极少数人是“左撇子”。这一现象是否在动物中存在?动物是否也有“左撇子”? 以前大量的证据表明,黑猩猩、猕猴、凤头鹦鹉、座头鲸甚至蟾蜍喜欢用一侧的上肢、手爪、脚爪或者鳍。最近,科学家还发现一种称之为新喀里多尼亚乌鸦也有这种现象。这种乌鸦分布在澳大利业以东太平洋上的新喀里多尼亚格兰特坦勒岛上。它们非常聪明,会将树枝精心制作成一个带钩的工具,将它从树上切下,然后用它拨拉出藏在树缝中的蜘蛛、昆虫和蟑螂,进行捕食。科学家发现,与人类一样它们也擅长用右侧的肢体…  相似文献   

5.
←很多动物常用右侧肢体→ 科学家观察到,许多脊椎动物在获取食物或进食时都更喜欢使用右侧肢体,或优先选择右侧的食物. 人类:大约90%的人更喜欢并习惯于使用右手;只有大约10%的人,他们的左手更为灵巧(即我们俗称的“左撇子”)或两只手同样灵巧.  相似文献   

6.
法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表明,现有人口中左撇子所占的比例和3000年前左撇子在当时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几科一样.他们是在对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者和现代学生进行对比后得出这个结论的.  相似文献   

7.
一般来说,动物使用爪子不像人使用手那样有偏侧性,动物在活动时一般都是前爪并用,有时甚至是四爪并用。而人呢,大多数人常用右手;少数人常用左手,这就是所谓的左撇子。而近年来的一些研究发现,某些动物在使用爪子时也具有偏侧性,在一些动物群体中也有左撇子或右撇子。  相似文献   

8.
与左撇子打拳击比赛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正如阿波罗·克里德 (ApolloCreed)在大型系列片的第一集中与洛基·巴尔博亚 (RockyBalboa)搏斗时所发现的那样。虽然“洛基”是虚构的 ,但作为左撇子在搏斗中的优势却是实实在在的 ,原因很简单 ,因为大多数惯用右手的人很少有与左撇子打拳的经历 ,而且同样的竞争优势也为左撇子在其他运动项目中所享用 ,例如网球和板球。对人类用手习惯的传统看法认为 ,这与大脑的左右两半球专门化有关系 ,这种专门化把语言处理的功能集中于大脑的左侧。因为在很久以前的进化过程中 ,人类 (以及所有其他脊椎动物 )的…  相似文献   

9.
最近,科学家发现在口吃患者的大脑中,控制听觉、运动、说话功能的区域、表现不寻常的活动。这一发现迫使科学家们重新考虑过去理论的完善性。科学家们对这个问题曾经争论了很长时间.一些人说口吃是由于听觉缺陷造成的;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是大脑中支配会话功能的区域有缺陷,但仍旧还有人相信是左半脑的语言区衰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些看法都是片面的。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语言病理学家罗戈说他们将做全面的研究。他们的研究小组接受了26个志愿者参加测试O其中10个是口吃患者,另10个是正常人,而且他们均侧重右手。科学家们借助正电子发…  相似文献   

10.
生活     
《科学之友》2005,(3):16-17
中国与中亚联合“丝绸之路”有望再现,美研究小组证实绿茶提取物能遏制癌症,俄科学家发现右撇子比左撇子易戒毒,氟含量过高 喝茶过多可能导致骨节疼痛,钟鼓楼将再现漏刻计时演绎记忆中的“北京时间”  相似文献   

11.
里根、提线木偶、蔓花生和氨基酸L-丙氨酸——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却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左撇子。不要以为有手才能称为"左撇子",以蔓花生为例,和其他众多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豆类植物不同,它是顺时针盘旋的,在植物学中,这种现象叫作左旋缠绕茎。  相似文献   

12.
《科学之友》2013,(1):35
科学家通过深入研究发现,7年前在太阳系边缘附近发现的一颗"矮行星"是个没有大气和生命的冰冻世界。虽然科学家于2005年就发现了以波利尼西亚神命名的"鸟神星",但直到现在才首次对这颗遥远行星的大小、形状和表面进行了详细研究。鸟神星的大小是冥王星的2/3,距离太阳更远,是5个环绕太阳运行、被认为是矮行星的遥远世界之一。恒星掩星现象让欧洲南方  相似文献   

13.
列奥纳多·达·芬奇是个集画家、雕刻家、建筑师、工程师及科学家等多种才艺于一身的文艺复兴巨擘。他不但是个全才,还是个怪才。有人说他是最缺乏耐心的艺术家。据说他有多动症,注意力不集中,对任何东西的兴趣都不能持久.一件事没干完就去干另一件事了。他喜欢穿粉红色外套.毫无顾忌地把胡须涂成五颜六色。他甚至解剖过不下30具死尸。他还是个左撇子,习惯从右到左倒着书写,别人要借助镜子才能渎出他写的东西。  相似文献   

14.
张日鉴 《科学之友》2001,(11):12-13
今年8月12日,比利时左撇子协会在布鲁塞尔举办了"左手创作艺术品展",展出会员们创作的雕刻、绘画、书法等各种作品,以纪念8月13日"国际左撇子日"。同一天,新华社从哈尔滨发出专电:这里有位叫张树成的57岁老者,居然用左手写反字录书,共抄写39首诗词。工整的字迹,让人很难想象是用左手反写的。据他自己讲在5岁时,右  相似文献   

15.
谢雨桐 《世界科学》2014,(10):58-58
<正>伴随着博士后在高校中大量涌现,即将毕业的博士生必须做好心理准备:他们可能无法从事研究事业。什么时候科学家就不能被叫做科学家了?对很多普通人而言,任何一个核物理或分子遗传学博士都可以被冠以这个称号。对内行人来说,科学家这个称谓只为那些以科学为事业的人而留。科学在于"做",而不仅在于学。对强硬派而言,那些经历过研究生训练后又离开实验室去别处工作的人被认为是迷失了方向,或者是误入歧途。研究生从事的研究之外的工作常常被冠以"替代"职业的标签,这不是巧合。  相似文献   

16.
驾驭激光     
<正>近100年来,激光是继核能、计算机、半导体之后,人类的又一重大发明。它被称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和"最亮的光"。自激光发明以来,科学家就在提升其性能和开发新功能方面不断努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成果。美国科学家阿瑟·阿什金、法国科学家热拉尔·穆鲁和加拿大科学家唐娜·斯特里克兰是激  相似文献   

17.
视野     
《大自然探索》2012,(9):4-7
科学家找到了"上帝粒子"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工作的两个独立团队的科学家,2012年7月4日分别宣布了同样的结果:他们99%地相信自己发现了希格斯玻色子(所谓的"上帝粒子")。这种科学家寻找已久的粒子,或许能通过解释我们宇宙中的物体为什么会拥有质量(因而星系、行星甚至人才有了存在的权利),从而使得粒子物理标准模型变得完整。上述发现被认为是"一座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但要最终证实  相似文献   

18.
正伊莉莎·纽与阿尔·戈尔关于"土地、海洋和天空之诗歌"的一场对话。对于那些1834年之前研究科学的人,仅仅一个称号往往是无法概括他们的:博物学家、哲学家,甚至四处收集标本、记录天体运动或在实验室点燃各种化学物质的怪人,但他们还未被称为科学家。于是,威廉·惠威尔(William Whewell)提出了"科学家  相似文献   

19.
正从多年前开始,美国科学家针对2300多名女孩进行研究,她们当中有58%的人在10岁时被告知自己太胖(告知者包括家人、朋友等)。在这些女孩10岁时(即研究开始时),她们的身高、体重被记录。9年后,她们的这些情况再度被记录。总体而言,到19岁时,那些10岁起就被称作"胖妹"的女孩变得肥胖的概率是非"胖妹"的1.66倍。此外,告诉10岁女孩她是"胖妹"的人的数量越多,这个女孩9年后肥胖的可能性越高。在研究中,科学家排除了实际体重、家庭收入、人种、  相似文献   

20.
<正>几乎可以肯定,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右撇子,科学家称之为右偏手性。之所以这么肯定,不是因为惊人的预言,而是有科学证据:约有90%的人都是右撇子,即每有一个左撇子,就有九个右撇子,这个比值是相当稳定的,不仅跨越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地理区域,而且可能还贯穿了人类进化的整个历史。考古学记录表明,古人类以右撇子为主的历史可回溯到200万年前。2010年一项对3.2万年前尼安德特人牙齿磨损模式的研究发现,在这一支已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