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4 毫秒
1.
1995年12月28—29日,马来亚共产党总书记陈平同马来亚联合邦首席部长拉赫曼在马来亚北部的华冷举行谈判,以期结束已经进行了七年多的马来亚战争。谈判结果,双方没有达成协议,因此马来亚人民所渴望的和平未能实现。马来亚的战争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举行和平谈判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谈判没有达成协议?  相似文献   

2.
《大自然》2016,(5)
正为什么以肉食为主的西餐里有那么多调料?为什么欧洲人会疯狂追逐香料,以至于地中海地区的本土香料供不应求,还要千方百计地从遥远的东方获取珍贵的热带香料,甚至不惜引发残酷血腥的战争?这一切,皆因喜欢香料是人类的天性。不堪回首的"香料战争"那是发生在约400年前的事情了。1621年2月,荷兰人在今天印度尼西亚东部班达群岛中的伦铎岛进  相似文献   

3.
为什么要研究西班牙问题四班牙问题,是现在国际间一个令人大可注意的问题,因为它一日不解决,不仅关系西班牙的安危存亡,而且关系欧洲,甚至世界的和平。这个问题当然要以西班牙战争为它的中心,战争拖延到两年之久还没有结束,就可知道这问题是怎样严重,然则西班牙问题应当怎样解决才好呢?这在目下还不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无论如何,它如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彻底的解决,战争固不易结束,即使战争已告  相似文献   

4.
《第三帝国的兴亡》一书的副题是《纳粹德国史》。它记录了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后的国内混乱政局,希特勒匪帮的投机发迹、攫取政权,以及他们如何准备战争、发动战争,直到走向彻底灭亡;前后包括二十六年,全书约一百三十二万言,堪称臣著。这部书涉及现代史上的几个大问题:为什么德国能在短短的二十来年中接连发动两次世界大战?为什么希特勒这个集反动思想之大成的法西斯分子竟成为叱咤风云的一代人物?为什么当时国际上没有形成足够的力量去阻止纳粹德国的疯狂扩张,以  相似文献   

5.
日内瓦会议已经进行了一个多月。在两项议程的讨论中,人们十分注意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讨论。因为西方殖民者在印度支那所进行的殖民战争,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热战」;停止这一「骯髒战争」以促进国际紧张局势的进一步缓和,已成为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包括殖民帝国的人民在内的一致要求。但是西方殖民国家,特别是美国,却不仅千方百计地阻挠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而且还想进一步扩大印度支那战争。现在讨论印度支那问题的公开会议已举行四次,限制性会议(秘密会议)已举行八次。只是由于越南民主共和国、苏联和我国坚持不懈的努力,会议正在冲破和平的敌人所布下的重重障碍而缓慢地进展着。为什么会议会进行得这样缓慢呢?谁在阻挠会议的顺利进展呢?关键性的问题是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6.
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今年已经整整150周年了。它对我国社会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影响,使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近代史从此开始了。150年来,中国人民在探索、在思考,远在欧洲的英国为什么敢于对诺大的中国发动战争?中国为何在这场反侵略战争中失败?其根本原因是什么?从这场战争中,我们应吸取些什么历史教训?本文就以上问题,谈一点初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一西班牙战争是怎样扩大的法西斯德意对西班牙人民所掀起的罪恶的战争,已经延长到两年了.侵略者所放的这一把火,不但烧伤了伊卑里安半岛,而且灼伤了英、法,灼伤了地中海,甚至整个欧洲.在西班牙战争爆发之后,虽然有一些为法西斯侵略者的宣传所迷惑的人们,认为这次战争,是西班牙的内战,是一种思想的战争;但现在,侵略者已经公开的承认了它们干涉西班牙战争的罪恶,并且把战争的范围扩大到西班牙国境以外;就是最同情德意的人士,也不能不承认:西班牙战争,是德意对西班牙人民所进行的小规模的国际战争了.  相似文献   

8.
石油输出国组织创立20多年来,首次面临严重的挑战。科威特报纸甚至惊呼,这一组织有解体的危险。在1973年中东十月战争中,曾以石油武器团结阿拉伯世界,沉重打击西方国家的石油输出国组织,为什么今天会碰到这样严重的问题?原因在于世界石油市场近年来  相似文献   

9.
陈雯 《杭州科技》2016,(3):57-59
正以色列,这个位于中东地区的小国,给人更多的印象是宗教圣地、战争冲突和资源匮乏。然而,这里却孕育出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创业大国。为什么以色列能诞生那么多新兴公司?为什么以色列人有近乎不竭的创造力和创业热情?以色列有两次经济飞跃。第一次从1948年以色列建国到1970年,政府通过大规模基建投资,刺激经济发展。后来,随着基建项目饱和,经济增长停滞,以色列政府才开  相似文献   

10.
凯蒂,亲爱的朋友:谢谢你的来信.你信中说:"你问我为什么喜欢大自然,为什么喜欢和热爱大自然的人交朋友?怎么说呢,为什么热爱大自然?为什么不?人怎能不热爱大自然?人怎能不与热爱大自然的人交朋友?"你好像没有,实际上已经回答了我的问题.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历史渊源,不同的文化层次,对大自然的理解是不相同的.你认为不成问题的问题,在我们可能就是很大的问题.你也看到,在中国不爱护自然的现象是普遍的.这一点,生活在中国的中国人也有感觉,但不  相似文献   

11.
编辑室     
自从德苏战争爆发以后,我们常常关心着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苏联同德国究竟打到什么地步呢?第二个问题是,德苏战争对于中国究竟会发生什么影响呢?本刊在这一期中对于这两个问题都可算有了答复。羊棗先生的「德苏战争的新阶段」及金仲华先生的「德苏战争的再检讨」,是答复了第一个问题;韬奋先生的「德苏战争与中国  相似文献   

12.
黎巴嫩难民营悲剧可以追溯到1982年。巴解武装的返回触发了这场战争,它的返回是杰马耶勒总统开的绿灯。他为什么开绿灯,阿迈勒为什么死咬住巴解武装不罢手?黎巴嫩几多矛质盾,几多派别,几多纷争,还有以色列在兴风作浪……  相似文献   

13.
一德苏战争发生以来,已经快有两个月了,这两个月来的变化发展的局面已充分证实,苏联人民及其红军的最后胜利的把握.而德苏战争引起的全世界范围的巨大影响,及由而引成的世界政治的新形势充分地展开在我们的眼前了。于是,站在中国抗战的立场,我们对德苏战争应该抱有何种态度也已更加明白了。我们的态度应该是怎样呢?这是我们在一开始时就已明确地指出来了的。我们的同情毫无疑问的是在苏联的一面,这还不仅是因为苏联是被侵略者,而且是因为苏联向来是国际间的正义的进步的力量,向来是  相似文献   

14.
Global Warming:Global Warning——警惕:全球变暖.这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制定的1989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地球气候为什么会变暖?变暖为什么要警惕?这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众所周知,在包围地球的大气圈中,含有微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有一个特性,  相似文献   

15.
已经延续了十几年的浪漫主义育儿潮流已经到了退潮的时候。现在,以结果为重的传统教育方式重新得到了家长的青睐。为什么即使是一个正在学走路的孩子发起小脾气,他的父母也要赶紧在自己的身上找原因?为什么所有父母在养育子女这门课程中都要得到满分,而不能苛求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  相似文献   

16.
是谁在主导美国对外政策——新保守主义的能量和局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伊拉克战争遗留的问题不但远远没有解决,反而还在不断发展。本届联合国大会上布什发言的内容和调子以及许多国家对美国的批评十分耐人寻味。回过头去审视五个月前那场战争,许多疑问还没有得到解决。在和平手段尚未用尽的情况下,在联合国拒绝授权的情况下,在美国内外反战呼声不断的情况下,美国为什么执意发动战争?个中缘由是多种多样的,本刊以前的众多文章也都给予了分析介绍。但是,透过那些表面的现象,深入挖一挖布什政府的“思想根源”,我们会感到一个“幽灵”的存在:这就是近年来在美国崛起的新保守主义思潮。新保守主义是什么?新保守主义者是谁,他们有什么主张,他们想干什么?看起来他们只有区区二十几个人,那为什么能有那么大的能量?他们已经干了什么、还会干什么,他们干成什么、干不成什么?他们能主导美国的对外政策吗?他们将把美国和世界引向何方?——让我们了解一下这股势力。——编者手记  相似文献   

17.
随着创新方法的培训在各地开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这四个字所包含的深意.为什么我们需要创新方法?创新方法在我国面临怎样的现实?从国家层面来看,政府已经并将为创新方法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18.
欧战两周年     
在一九三九年九月初,由於德军侵略波兰,爆发了德国与英法集团间的第二次大战。两年以來,这战争已由欧洲大陆向全世界扩展。在两年來的战争中,大半个欧洲的地图已经變了颜色,世界上的一个个国家都已变成了一座座兵营,这是一个历史上空前的激变!然而,在战争继续扩大中,还有更大的激变在后面!  相似文献   

19.
当初是要打两场战争,眼下却频频做出“危机反应”;师老兵疲,自相矛盾。去年此时,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对南联盟大打出手,颇有些其奈我何的霸气。然而,一年后的今天,正是这场令美军“耀武扬威”的科索沃战争,却给自己留下了一个棘手的“后遗症”——对于喊了十年之久的“同时打赢两场大规模地区战争”的军事学说,到底是该维持还是该抛弃?随着五角大楼开始着手制订将于明年出台的下一个《四年防务评估报告》,这一问题已经引发一场激烈的辩论。应“霸”而生  相似文献   

20.
一十一月五日,美国大选就将开始,决定掌握美国今后四年政权的白宫主人。这次大选为什么特别惹人注意?这是由于下列两种原因: 第一、从美国国内的观点来看,罗斯福总统参加第三次竞选,是打破了美国一百多年来的传统的习惯。第二、就目前国际的形势来说,罗斯福总统和威尔逊总统一样,已经成为一个国际的人物,他象征着今天美国的全部外交政策,他竞选的成功和失败,多少足以反映美国统治层对于干预欧洲战争的新意向——前进一步或后退一步。英国要求罗斯福总统联任,轴心国家反对罗斯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