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012年10月31日,西安外国语大学举行“文学人类学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叶舒宪教授和该校校长户思社教授出席揭牌仪式并讲话。揭牌仪式由该校中文学院院长张保宁教授主持。  相似文献   

2.
卷首语     
“文学人类学研究”栏目中,叶舒宪《人类学与文学的互惠——小议列维一斯特劳斯在中国的传播》体现了他对人类学与文学关系的有趣而深刻的思考。张玉《关于“四重证据法”之学术考察——从国学到文学人类学》是对叶舒宪先生“四重证据法”的再评述。张丽红《打开一个新的世界的钥匙——评叶舒宪先生的〈文学人类学教程〉》是一篇书评,其将叶舒宪先生《文学人类学教程》比做一把打开新的世界的钥匙,认为它使人们看到了文学研究的未来景观。  相似文献   

3.
卷首语     
本期叶舒宪先生主持的“文学人类学研究”栏目主题是“文学人类学:理念与方法”,共刊发四篇文章。叶舒宪《文学人类学的学术伦理》指出的是,文学人类学不只是研究文学的跨学科方法,也是一种指向未来的文学理念。  相似文献   

4.
11月lO日,上海交通大学举行博士后唐启翠出站报告会。唐启翠是上海交大文学人类学研究中心第一位出站的博士后。答辩主席为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主任臧克和教授,答辩委员分别为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研究所所长田兆元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所、《中国比较文学》副主编宋炳辉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王杰教授、中文系主任许建平教授,合作导师叶舒宪讲席教授等。  相似文献   

5.
反映1998年10月在厦门召开的中国文学人类学首届学术研讨会学术成果的《文化与文本》一书,作为“文学人类学论丛”的一种,最近已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主编叶舒宪,24.5万字,定价19.80元。该书由李亦园、乐黛云作序,并附有1985~1997年国内文学人类学研究论文汇目。叶舒宪主编的《文化与文本》出版@大禹  相似文献   

6.
2013年6月22日至23日,文学人类学前沿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陕西师范大学召开。结合研讨会主题及文学人类学近期研究动向,综观研讨会全程,可归纳为超越文字限制的跨学科范式,N级编码理论,玉石文化,神话(兼原型)、族群(兼民族)、仪式(兼民俗)、生态、宗教信仰等文学人类学研究热点以及文学的人类学批评等五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7.
由人类学高级论坛组织,宁夏大学、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宁夏社科院主办的人类学高级论坛2 0 0 4年5月2 9日~31日在银川长相忆宾馆举行。本届论坛聘请了中国文学人类学的领军人物、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叶舒宪研究员、美国华盛顿大学人类学博士、南京大学范可教授、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博士张应强副教授为观察员,他们在闭幕式上从不同的视角,对本届论坛作了观察述评。此外李亦园院士,本届论坛峰会上新当选的论坛副秘书长、四川大学文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徐新建教授对论坛作了述评。一、第二届中国人类学高级论坛观察员评论  叶舒宪教授:经过了…  相似文献   

8.
《文学人类学教程》的意义大大地超出了教材的范畴,是一部奠定文学人类学学科基础的著作;《文学人类学教程》最突出的创新和主要建树,就是文学人类学新研究范式的建构。百年来,虽然有不少近现代学者探索文化人类学方法的文学研究,但是明确作为一种整体新研究范式的提出,确实是由叶舒宪完成并由《文学人类学教程》集中体现出来的。对什么是"文学"本体论的反思和建构,是继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后最重要的文学思想。从对王国维"二重证据法"的继承到"四重证据法"的提出,叶舒宪以他倡导的新兴交叉学科——文学人类学,完成了一种对国学传统方法的现代衔接与更新。从这些角度看,《文学人类学教程》无疑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  相似文献   

9.
正2019年6月11日下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编委会换届大会在长安校区文汇楼召开。陕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光旭教授、校长游旭群教授,宣传部、人事处、学科建设处、社科处、科技处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文理科学报编委等50余人出席;大会还特别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知名教授陈其泰先生,陕西师范大学赵世超教授和马耀峰教授等3位顾问出席。会议第一阶段为文理科学报编委会换届大会,由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党怀兴教授主持。学报编辑部主  相似文献   

10.
卷首语     
本期“文学人类学研究”栏目刊发了三篇文章。叶舒宪《戏剧文学的救灾解难功能——〈俄狄浦斯王〉与(窦娥冤〉对读》旨在探讨传统社会关于灾害和禳灾的神话观念,以希腊和中国的经典戏剧作品《俄狄浦斯王》和《窦娥冤》为例,展开文学人类学的跨文化透视,  相似文献   

11.
卷首语     
本期“文学人类学研究”栏目主题为“文化大传统研究”,是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所引发的热烈讨论的成果。叶舒宪《文化大传统研究及其意义》一文重新界定大小传统,指出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的大小传统的划分带有殖民主义/精英主义的偏见,文章以反思人类学的立场对此进行批判和改造,显现出人类学转向后的学术范式的革新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双向汇通的理论视野作观照,叶舒宪在与中国传统考据学的结合中提出了中国视角的原型研究.从汉字到图像的转变,体现出叶舒宪研究理念与论证途径上的新变化.不论是汉字-原型还是图像-原型的研究,叶舒宪依据的都是“三重证据法”.由于“三重证据法”的“互文性”内涵,这使得叶舒宪的原型研究在实质上是一种本文人类学的研究.这样,叶舒宪在探究中国文化及文学方面,就难免出现以普同的现象来替代特殊性与多样性的毛病.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要打破小农经济时代那种坐井观天、画地为牢的狭小格局 ,文化人类学的“跨文化研究”方法、“地方性知识”思想、“深描”理论以及“主位”和“客位”视角等众多的理论 ,可以为此提供宏观的视阈和有力的武器。许多文学公案、学术死结 ,均可借助文化人类学的强大解构功能获得解读。而叶舒宪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实绩更为学界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14.
卷首语     
叶舒宪主持的“文学人类学研究’’栏目共刊发3篇文章。李祥林《多民族·小传统·形而下——对中国美学研究视野拓展的再思考》从“多民族视野:从中心到周边”,“小传统视野:从精英到民间”,“形而下视野:从文字到器物”三方面切入,对中国美学研究的视野拓展问题再作思考。  相似文献   

15.
卷首语     
本期“文学人类学研究”栏目刊发了一组文章:叶舒宪《〈阿凡达〉与卡梅隆的“人类学想像”》、刘慧《〈阿凡达〉:博取东西,再造神话》、王婧《“繁华落尽见真纯”——电影〈阿凡达〉中伊娃原型的神话学解读》,他们透过光艳的视觉冲击和神奇的想像,对电影《阿凡达》进行了深入的人类学解读,体现出极强的学术敏锐。  相似文献   

16.
卷首语     
“文学人类学研究”栏目本期主题“文化大、小传统的神话编码”,本期的三篇文章分别探讨神话研究的三种媒介载体,或称文化编码方式,即语言文字叙事、图像叙事、物的叙事。米尔恰·伊利亚德(著),王伟、王乐琪(译),叶舒宪(校)《铁器时代的神话》对今日从事神话学跨学科研究提供非常重要的启示,对大、小传统再划分的文化符号理论,具有宝贵的借鉴作用。安琪《神话的图像叙事:明代丽江壁画研究》显示文学人类学研究者如何从图像叙事的神话进入对本土文化的再认识。王宪昭《感悟神话:激活人类文化传统的基因密码——读叶舒宪先生主编“神话学文库”》文章从中国本土文化的神话学建设方面着眼,指出叶舒宪主编的“神话学文库”(第一辑)具有在百年学术史梳理、母题索引数据编码模式的建设性以及在大小传统的划分与文化符码的编码等理论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17.
卷首语     
本期“文学人类学研究”栏目的导言对栏目的宗旨做了明晰的说明。本期的主题为“神话历史”,共刊发4篇文章。其一为(英)卡伦.阿姆斯特朗著、叶舒宪译的《神话的史前史(公元前20000-4000年)》,对神话的定义及不同时代的神话进行了精彩的解读。  相似文献   

18.
卷首语     
本期叶舒宪先生主持的"文学人类学研究竹栏目的主题是"神话历史",这是对之前两期主题的进一步深化.他的<神圣言说--从汉语文学发生看"神话历史">从早期文字的使用中,寻觅来自口传文化和宗教神话观念的三组关键词--"告"(诰)字组与"各"(格)字组;"假"(嘏)字组.……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文学人类学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于2008年5月13日至17日在湘潭举行。文章从人类学视野下的文学研究、从文化看文学、学科建设:中国文学人类学的可能未来等三个方面对本届年会的交流论文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20.
从区域史研究重新解读中国历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12月17~18日,由广东历史学会中国社会经济史专业委员会、香港科技大学华南研究中心、香港华南研究会、中山大学历史系及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区域社会之建构”学术研讨会暨2005年华南研究年会在广州中山大学永芳堂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中国区域社会之建构”,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22位学者提交了报告。会议开幕式由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陈春声教授主持,广东历史学会中国社会经济史专业委员会会长叶显恩先生、香港华南研究会会长张瑞威先生在开幕式上作了发言,发言回顾了10年来华南研究会的发展情况,也表达了他们对今后年会发展的期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