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博览》2010,(2):5-5
按照《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时间框架,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2010年1月1日全面启动。这标志着由中国和东盟10国组成、接近6万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4.5万亿美元贸易额的区域,开始步入零关税时代。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自贸区建成启动后,中国与文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六个东盟成员国间,将有超过90%的产品实行零关税,中国对东盟的平均关税将从目前的9.8%降至0.1%,  相似文献   

2.
构建广西与东盟农业科技合作平台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与东盟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构建广西—东盟农业科技合作平台,努力推动广西与东盟国家的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是为广西乃至我国农业企业、农产品走向东盟市场,为我国农业持续发展提供支撑的重要内容。文章在分析了广西与东盟国家农业科技合作的有利条件和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合作的目标、原则、策略、重点和方式及其平台的基本框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跨境农产品供应链联盟绩效评价对推进中国—东盟农产品流通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参考既有文献成果并重点考虑广西—东盟跨境农产品供应链(联盟)的运作特点,构建跨境农产品供应链联盟绩效评价体系,指标体系由财务绩效、运营绩效和绿色绩效3个一级指标及其对应的12个二级指标组成;选取结构方程模型作为评价方法;以200个广西一东盟跨境农产品供应链联盟作为案例展开分析,结论支持该联盟绩效评价模型和所选取的评价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改变亚洲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力 《科技智囊》2001,(12):77-77
这既是巧合也不是巧合。在中国加入 WTO 的多哈仪式举行的前4天,中国与东盟宣布将在未来10年内建成世界上最大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我认为,这是一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事件。按照中国和东盟达成的协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和东盟之间实现零关税,减少关税壁垒和技术壁垒等,加强沿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开发,  相似文献   

5.
利用2007~2011年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数据,运用GL指数与MIIT指数测度了中国-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结果显示:从静态看,中国与东盟农产品整体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而动态分析则表明产业内贸易对双边贸易的增长起到重要作用,产业内贸易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提高中国-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需要加强投资合作、加快产业转移并创造产品的差异化。  相似文献   

6.
2008年8月1日上午,中国-东盟法律培训基地第二期研修班和中国-东盟法律培训基地中国学员首期研修班筹备工作研讨会在广西民族大学国际交流处举行。中国法学会外联部主任、中国法学会学术交流中心主任谷昭民,广西法学会专职副会长、秘书长陈锋,广西民族大学副校长、广西法学会副  相似文献   

7.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从2004年起每年在南宁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召开给广西饭店业旅游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今后广西饭店业要做大做强、突破地域经营思想,定位全国,面向全球,饭店业的发展同样要走营销创新,提高饭店经营附加值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广西-东盟大旅游圈的构建及互惠一体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大背景下,探讨广西与东盟的旅游合作与发展,既关系到东盟各国旅游业的协调发展,又关系到广西能否成为中国打开东盟的国际旅游大通道,实现旅游强省、建设富裕广西的目标。笔者通过对旅游圈理论的分析,首次提出广西-东盟大旅游圈的概念和发展格局,并在此基础上对广西-东盟大旅游圈的互惠一体化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刘珊 《科技信息》2011,(12):83-84
本文主要首先是利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出口产品相似指数对中国与东盟之间农产品贸易竞争性进行了分析;其次利用贸易互补指数对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互补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构表明:中国与东盟农产存在竞争关系,但是贸易互补指数在增加,这说明中国与东盟农产品在世界市场上专有化程度和市场的细分正在不断地增强。  相似文献   

10.
广西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阵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给广西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使广西与东盟各国的贸易越来越健康地发展,使广西与东盟双向投资越来越频繁,但也带来了挑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就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的广西经贸发展面临的大课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东盟区域内水果贸易步入零关税时代后,如何利用现行愈演愈烈的贸易便利化来维护水果贸易持续健康发展,成为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关注的现实问题。采用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中国与东盟贸易便利化对区域水果贸易的影响。研究表明:运输设施和电子商务水平的提升对中国—东盟水果贸易总额影响最为突出。进一步完善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既可以调整双方水果贸易结构,又可以拓宽水果贸易增长空间。  相似文献   

12.
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基本建成,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的发展。本文以广东省为视角,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广东省与东盟国家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并提出促进广东—东盟双边贸易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人们普遍对中国—东盟的经贸关系持乐观态度。中国—东盟的经济贸易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依然处在较低的经贸水平。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中国应进一步加强与东盟的经贸关系。广西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与东盟各国发展经贸往来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广西应该采取加强与东盟各国的经济关系,与东盟各国发展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14.
《广西科学》2013,(3):247
新闻时间:2013-8-28在一年一届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即将到来之际,以"美丽中国·美丽湾"为主题的国内第一家专业的东盟电子商务平台"美丽湾"(www.meiliwan.com)也于8月23日在南宁举行启动仪式。"美丽湾"是目前第一家专业服务于中国-东盟间的B2B2C电子商务平台,其宗旨是立足广西,借助东盟区域优势、生态优势、资源优势服务于中国与东盟间的贸易,解决和提升中国与东盟间的物流、信息流等贸易配套  相似文献   

15.
浅议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珊 《科技信息》2011,(10):99-99,101
本文阐述了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现状,从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对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影响,最后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广西东盟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针对目前广西东盟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建设中国—东盟科技文献馆的必要性,并提出中国—东盟科技文献馆资源建设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中国高校对外汉语专业在近24年中有飞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对高校的对外汉语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该专业的培养方案就必须随之变化。基于广西高校与东盟各国联合培养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有利条件,提出了3+1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充分发挥广西位居泛北部湾的地域优势,充分利用与东盟各国联合进行人才培养的有利条件,减轻学生的学费负担,扩大就业途径。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推进发展,中国与东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不断深入。由此,中国对东南亚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正在从过去的冷门开始变成一门"显学"。广西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自2008年成立以来,紧紧围绕"一体两翼"(以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为主体,以东盟教育研究和民族教育研究为两翼)的思路,把东盟教育作为重点研究领域,相继承担了"东盟高等教育系列研究""东盟高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中国一东盟背景下广西高校图书馆国际化信息服务所具有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广西高校图书馆开展国际化信息服务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广东科技》2008,(15):14-14
由科学技术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农村科技司、火炬中心及广西科技厅承办的第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于2008年10月22日至25日在广西南宁举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