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天津市区县科技综合实力逐年提升,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但是,区县发展也面临一些制约因素,通过分析"十一五"期间天津市区县科技发展态势,总结区县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十二五"期间加快区县科技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十五"科技进步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信 《今日科技》2007,(12):5-6,10
《浙江省科技强省建设与"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2010年科技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2020年基本建成科技强省。为了确保这一目标顺利实现,有必要对上一阶段的科技进步态势进行客观分析,作为推进各项工作的参考依据。目前,我国科技综合实力评价主要依据国家科技部开展的全  相似文献   

3.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鄞州区实现"二三四"目标、加快推进"创新型鄞州"建设的根本之策和必由之路。鄞州区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重要战略位置,结合经济发展"1号文件",制定完善了10余项科技扶持政策,加大力度抓创新、促转型、谋发展。近年来,鄞州区科技综合实力稳居全省前两位,专利授权量连续三年全省第一,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进步示范区、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被列入省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区。一、政策引领促投入。突出政府主导。今年4月,区委区政府召开了科技创新暨人才工作大  相似文献   

4.
宫淼 《科技潮》1999,(6):18-19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正日益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问的经济竞争早已演变成为高科技的竞争.成为各国科技实力的大较量。我国经过改革开放20年的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深入人心,科技实力整体上也有了较大的提高,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按照"面向"、"依靠"、"攀高峰"的战略方针,在促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科技部朱丽兰部长对记者说,目前我国的科技工作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科技与经济脱节的局面尚未从根本上得到突破,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在经济和社  相似文献   

5.
《创新科技》2018,(11):21-24
科技服务业是衡量一个地区综合实力与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和关键因素之一。为对河南省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行有效的评价研究,以河南省18个地市为样本,采用经济发展环境、科技服务业资源投入、科技服务业发展规模和科技服务业服务绩效4个维度16个指标建立河南省科技服务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河南省各地市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利用评价结果对河南省科技服务业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欧盟的科技政策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有为 《安徽科技》2003,(12):50-51
在科技发展全球化的今天,科技政策已成为各国政府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欧盟为了谋求经济实力和总体实力的增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其科技政策导向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7.
《科学管理研究》2013,(5):108-112
作为二战的战败国,日本为了在短期内恢复国家竞争力,不断调整科技政策。从积极"引进国外技术",到"科技自主创新",再到"科学技术创新立国",这些政策的演变及其有效执行,不仅使日本从二战的废墟上迅速崛起,而且一跃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之一,许多做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北仑区以建设"创新型城区"和"创新强区"为契机,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扎实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区域科技综合实力。全区科技综合实力和科技进步水平连续5年进入全省前10,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全国防震减灾工作综合考核先进单位","浙江省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市(县、区)"、"浙江省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区"、"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基地"。一、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挖掘区域创新潜力一是完善科技投入体系。围绕全区科技创新工作重点,北仑区委、区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关  相似文献   

9.
"十五"以来,阜阳市各级各部门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大力实施科教兴阜战略,积极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综合实力明显提升,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科技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步伐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农业科技进步成效明显."十一五"期间,要实现阜阳市的跨越发展,必须加快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阜阳,努力实现奋力崛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0.
基于开放式创新的背景,分析了我国科技中介机构正在由"中介"向"服务"的角色演变、由知识转移向兼具知识转移和知识生产、知识应用的方向演化,提出了新的政策选择:由支持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转为促进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1.
运用SPSS统计软件和因子分析方法,对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综合实力进行测度。结果显示:城市综合实力排名依次为武汉、郑州、长沙、太原、南昌、合肥,而郑州的"经济发展实力"排名第二;"人民生活水平"排名第三;"科教水平和产业结构"排名第六。可见,郑州的城市综合实力在中原地区省会城市中相对较强,但科教水平较低,科技创新能力较差,企业竞争力落后,第三产业结构不合理,从而拉大了郑州与武汉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12.
<正>"十一五"期间,江干区大力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围绕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不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创新型城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⒈科技创新实力不断增强连续4届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区)称号,2009年科技综合实力列全省第24位,科技进步水平  相似文献   

13.
科技综合实力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表现,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对它的评价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是通过立法保障的、制度化的、经常性的工作行为。国内众多专家学者对于科技实力评价进行了不懈的研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和方法,而对于农业科技综合实力评价研究起步较晚,研究较为零散,目前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基于上述状况,本文在借鉴中外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农业科技综合实力做出较为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科技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我国30个省市的农业科技综合实力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4.
科技创新人才是科技活动的主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运用文本分析法、关键词分析法以及词云可视化的方法对1996—2016年浙江科技人才的创新创业共67条相关政策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探讨了浙江为鼓励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所颁布政策的热点及演变路径。研究发现,浙江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政策颁布数量呈上升态势,独立发文部门增速较大,政策热点主要聚焦在完善科技人才引进、培养与评价机制,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打造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平台,落实科技人才后勤生活保障等方面,且形成了"探索阶段-发展阶段-深化阶段-成熟阶段"的演变路径。  相似文献   

15.
前言     
当今世界,科技日新月异,各国之间综合经济实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科技和人才的竞争,科技进步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科技引进是实现科技进步的其中一个主要途径。改革开放20多年来,广东省凭着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通过积极创造优良的投资与政策环境,在科技引进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积累了不少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今年9月25日的全省科技引  相似文献   

16.
杭州市科技进步总体评价浙江省统计局、科技厅对2011年全省各市科技进步统计监测评价报告显示,杭州市2011年的科技综合实力和科技进步水平继续在全省保持领先地位,发展速度(相对于上年的变化情况)综合评价居全省第2位。⒈杭州的科技综合实力和水平稳居全省第1。全省各市科技综合实力评价得分,杭州市以27.78(即占  相似文献   

17.
今年来,奉化市政府围绕加快推进"实力城市、品质城市、文化强市"建设,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着力从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引进科技创新人才等领域求突破,全市科技创新能力得到快速提升,有力地促进了经济转型发展。一、大力营造创新驱动氛围奉化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奉化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扶持政策》、《奉化市科技创新示范企业管理办法》、《奉化市"风麓英才"计划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在财政科技资金使用上,重点向共性技术研发、  相似文献   

18.
面对新的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人类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把加大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投入作为促进科技发展的重要措施,无一不制定政府增加科技投入或鼓励非政府机构(企业、民间)增加科技投入的政策,达到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科技服务业发挥着实现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的纽带作用,受到徐州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从提升徐州市科技服务业水平的角度出发,分别构建了适合徐州市科技实力及科技服务业评价的指标体系,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分别对徐州市科技实力及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最后运用相关分析得出徐州市科技实力与科技服务业之间的相关性,即徐州市科技实力的提升带动了科技服务业的发展,科技服务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科技实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科技管理在高校自主创新和综合实力提升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对高校科研管理绩效影响因素的分析,进一步强化高校科研管理的现实内涵与功能定位,提升高校科技管理的理论水平与决策能力,促进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及科技政策的改革与创新,探索高校科研管理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为高校科技资源的科学利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