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日前,英国林肯大学研究人员合成一种抗生素,能够杀灭"超级细菌",治愈实验鼠的细菌感染。研究论文刊载于最新一期《医学化学杂志》。这种抗生素名为Teixobactin,由美国科学家2015年在土壤中发现,是近30年来第一种新型抗生素,可以杀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  相似文献   

2.
《科学大观园》2010,(19):11-11
<正>近期,一种对大部分抗生素均具有抗药性的"超级细菌"现身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引起广泛关注。对此,国内权威专家表示,超级细菌大范围暴发流行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3.
文文 《科学大观园》2014,(18):79-80
<正>提到抗生素问题,失灵的不仅仅是药物,还有市场。当原本几天之内就能被消灭掉的微小细菌开始绝地反击并取得胜利战果之时,所有的现代化医疗措施和赖以生存的人们就陷入了麻烦。例如,全球每年约有超过1亿人感染淋病一种性传播疾病。原本很容易治疗的淋病细菌,而今演变出了具有耐药性的超级菌株,并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同样出现耐药性的还有肺结核。几年  相似文献   

4.
美国和英国医疗官员先后发布报告称,公众健康面临一个灾难性威胁:致命的超级病菌正在医疗机构肆虐,这些具备极强耐药性的病菌能使现有的抗生素失效。人们如今只有有限的能力去阻止这些超级病菌的传播,这是一场"药物治疗速度"和"疾病发展速度"之间的竞赛。  相似文献   

5.
<正>据英国爱丁堡大学官网近日消息,该校科学家公布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免疫系统中一种特殊的白细胞——巨噬细胞可能是治疗高血压的关键,这一发现有望改善现有治疗高血压的方法。巨噬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核心。在最新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了这种免疫细胞的一项新功能:它会寻找并"蚕食"一种名为内皮素的强效激素分子。通过监测  相似文献   

6.
《科学大观园》2010,(19):10-11
<正>据美国媒体报道,在印度、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出现的一种新型细菌变种基因有可能在全球蔓延,拥有这种基因的细菌似乎对所有的抗生素都有耐药性。有报道称,这种变种基因目前已经传播到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等国家。  相似文献   

7.
在人体的"宇宙"中,居住着数百万种微生物.它们相生相克、相互制衡,维持着人体健康的微生态平衡. 很多常见耐药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等都是人体共生的"原住民".而人体中同样存在着克制它们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找到这些耐药菌的"克星"作为药物是当前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英国《自然》杂志近期发表了一项微生物学新发现:arylomycin一类的天然产物经化学优化后,能够成为对多重耐药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感染具有强效、广谱抗菌活性的化合物。多重耐药菌日益增多。目前,临床遭遇的"超级细菌"一般指的就是ESKAPE,这6个字母分别代表了6种著名的耐药菌。其中又以革兰氏阴性菌的威胁尤甚——其双层外膜让很多抗生素都无法接  相似文献   

9.
正说起抗生素,大家第一个想起的可能就是青霉素。青霉素杀菌靠的是破坏细菌的细胞壁,让细菌吸水把自己由内而外地炸死。而最近,来自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Elizabeth J·Culp和Gerard D·Wright等科学家,发现了一种与青霉素作用机制完全相反的两种抗生素——complestatin和corbomycin。它非但不会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反倒让细胞壁变得稳固无比,把细菌活活困死在其中。这一研究发表在Nature上。  相似文献   

10.
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目前正在推进两个项目,其中一项计划名为“快速轻型机器人”.其目标是设计一款旋翼机,其能够在没有外界操控的情况下,以极高的速度在城市环境或建筑物内部敏捷地飞行.另一个项目则名为“敌对环境下联合作战”,即研制出一种超级智能无人机,它们将能够在完全与总部失去联络的情况下完成一整套完整的攻击程序——搜索目标、锁定、跟踪、攻击打击效果评估.  相似文献   

11.
《科学大观园》2016,(5):22-23
微信朋友圈中前几天疯传:"我国专家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的研究显示:广州地铁出现超级细菌,感染可致死。"这几日又疯传:"广东有个8岁小孩患普通感冒而死,尸检报告表明,孩子感染了至少不少于两种以上的耐药菌,即超级细菌!"其实感冒是种"自限性疾病",即疾病在发生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能自动停止,并逐渐恢复痊愈。其原因是,人体经过自然界亿万年的洗礼,不断地锻炼而形成  相似文献   

12.
有人认为性交后服用抗生素,或者定期使用抗生素(有人每月打一针青霉素,还有人定期吃红霉素或外用抗生素药膏),可以预防性病。这种做法是错误的,甚至是有害的。首先,性病的种类多,不可能有哪种抗生素对所有的性病都有效。病毒引起的性病(生殖器疱疹和尖锐湿疣)使用抗生素根本无效。其次,即使是细菌引起的性病,抗生素对其有效,但是,如果是为了预防的目的,用哪种抗生素、剂量多少,都没有严格的论证。自己随便用药,不仅不能杀灭病菌,反而会诱导病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使得以后的治疗更加麻烦。最后,性交后使用抗生素,万一感染了性病,所使用的抗生…  相似文献   

13.
<正>根据美国科学家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我们在吃生菜或者其他蔬菜时,也应考虑一下它们的感受。因为这项新研究发现,植物不但能够感知到自己被昆虫撕咬咀嚼,有些甚至能够判断出向它们发动攻击的是何种昆虫。科学家在对拟南芥属植物进行检测之后得出了这一结论——研究指  相似文献   

14.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现已统计人体肠道内存活着14万多种病毒,其中一半以上(7万多种病毒)是之前未发现过的,它们生活在人类肠道中,感染吞噬着人类肠道细菌,但迄今为止,这些神秘病毒如何影响人类身体仍是一个谜团. 肠道微生物群,即人体消化系统中携带的微生物群落,它们在食物消化和调节免疫系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许多研究也将肠道微生物失衡与肝病、肥胖和神经性过敏等疾病关联起来,近年来人体肠道微生物研究已经成为一个热门领域. 但令人震惊的是,科学家对肠道微生物群了解甚少,尽管该微生物群包括各种微生物——细菌和病毒等,但之前的研究主要聚焦于肠道细菌,因为肠道细菌更容易被检测到.  相似文献   

15.
<正>美国伯克利劳伦斯国家实验室和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电子显微镜首次拍摄到了一种极小的细菌,该细菌的平均体积只有0.009立方微米。因而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小的生命形式,是自然界可能创造的最简单生命体。尽管科学家们对于是否存在这类组织已经争论了20多年,但此前却因没有用于发现它们的技术。据西班牙《阿贝赛报》报道,研究人员是在地下水样本中发现了这些细菌,并且认为它们既常见又奇特。这么说是符合逻辑的,  相似文献   

16.
<正>癌细胞难以被彻底消灭,那么是否可以退而求其次,通过使它们进入永久"冬眠"状态来拯救病人呢?澳大利亚研究人员日前发现了一种有这样功能的免疫细胞,有望为治疗癌症提供新思路。澳大利亚泰莱松儿童研究所等机构研究人员在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发现一种名为TRM细胞的免疫细胞能让黑色素瘤细胞处于"冬眠"状态。黑色素瘤是由皮肤上的色素组织发生病变引起的一种癌症,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7.
我们体内的细胞有一种特殊的模式识别受体,当它们识别出常见微生物的分子特征时,就会激发免疫系统.这些常见微生物的分了结构特征之一是脂多糖(LPS),这是一种锚定在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上的长链糖. 脂多糖具有标志性的特点,以至于很多研究人员以为我们的身体可以识别任何微生物上的脂多糖.但近日发表在《科学·免疫学》杂志上一项新研究表明,有一些深海细菌的脂多糖是我们身体的模式识别受体无法识别的.  相似文献   

18.
<正>癌症致命的原因之一是癌细胞能避开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肿瘤也因此得以肆意生长和扩散。为此科学家尝试利用免疫疗法,诱导免疫系统对癌细胞发起进攻并建立持续的免疫抵抗机制,其中哈佛大学维斯生物工程研究所和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的研究者们就展示了一种新的方法。这是一种非手术注射的可编程生物材料,能够在人体内自发地组装成三维结构,对抗甚至帮助预防癌症和类似艾滋病的传染病。研究作者、维斯研究所核心成员、哈佛大学工程与应  相似文献   

19.
<正>一项新研究首次量化了长跑和自行车等耐力运动不可逾越的"上限",同时发现,怀孕的代谢量与一场超级马拉松相似。马拉松运动员似乎有使不完的劲,然而事实证明他们最大的障碍恰恰是自己的身体。新研究首次量化了长跑和自行车等耐力运动不可逾越的"上限",同时发现,怀孕的代谢量与一场超级马拉松相似。长期以来,生理学家和运动员都对人体自身的极限很感兴趣。  相似文献   

20.
《科学大观园》2023,(1):32-33
<正>华丽硫珠菌的发现颠覆了人们对细菌的认知,但是人类对于微观世界的探索却从未停止。我们的身边充斥着无数的细菌,然而我们却看不见它们,因为细菌个体非常小,绝大多数细菌的直径大小在0.5μm~5μm之间,只能在显微镜下一窥它们的真容。然而,最近有科学家发现了长达2cm的“巨型细菌”,改变了人们对细菌世界的认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