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辑室     
读者的要求 1958年即将过去,我们全国人民正在以更大的跃进来迎接新的一年。一年来在东风继续压倒西风的形势下,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社会主义阵营各国在经济上取得了极其重大的成就,民族主义国家和争取民族独立各国人民也在同帝国主义斗争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因此,有好多读者要求我们就一年来国际斗争中的各个方面,刊登一些综合性的文章。这些意见很好,虽然我们力量有限,但一定全力以赴。在本期和明年第一期都组织了这样的几篇文章,供大家参考。意见一束一年来,我们在刊物上曾试用专辑或座谈会的方式进行国际时事宣传,这一尝试受到读者的欢迎。例如,最近四川省蓬溪县委宣传部唐正伦、刘世悌两同志的来信说:“第二十二期的‘学习毛主席论纸老虎的政治文献的体会’和‘日  相似文献   

2.
今年我们增辟了“问题讨论”这一栏,以供读者就大家所感兴趣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展开讨论,求得更明确深入的认识。这是很多读者曾经来信要求的,我们謹在此盼望读者们能踴跃提出问题,自由参加讨论。当然在这里发表的意见不一定代表本刊编辑部的意见,编辑部也不一定对所讨论的问题作出结论。这次讨论的问题是:“现阶段国际局势是趋向缓和呢,还是紧张?”本期先发表李敏求同志关于这个问题的意见和看法。  相似文献   

3.
编辑室     
1957年第一期出版了。在这一期里,我们发表“敬告读者”一文,把本刊的方针、任务和我们努力的方向告诉读者。从本期起,我们把“半月述评”改为“半月谈”,对于介绍半月来的国际时事的写作方法有了些改变。为了说明沙文主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区别,我们发表了“从沙文主义谈到国际主义”一文。为了介绍各国学者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问题的学术讨论,我们发表了“最近关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的看法和估计”一文。本期新辟了问题讨论一栏,讨论的题目是“现阶段国际局势是趋向缓和呢,还是紧张?”关于读者提出的文章写得短小些的要求,本期尽量注意到了。此外,本期尽量充实问题解答,国际点滴;  相似文献   

4.
编辑室     
本期我们特转载了“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关于在莫斯科举行的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的决议,发表了报刊摘要“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继续批判南共纲领草案”以及一篇批判南斯拉夫修正主义的文章“大是大非之争”。最近以来,国际局势的发展再次证明了,东风正继续压倒西风。社会主义阵营各国团结合作更加加强,并且对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作出了新的贡献;亚非地区和拉丁美洲各国的反美  相似文献   

5.
编辑室     
最近两个月来,我们陆续收到了读者寄回给我们的“意见表”八百七十二份(截至2月10日)。在这些意见表中,读者们就我刊的内容、形式、以及同读者的联系等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议和批评。这表明读者对我们工作的热心关怀和支持,我们在此表示感谢。对于这些意见,我们将加以整理分析,以进一步提高刊物的质量和全面地改进我们的工作。这一期,为了配合读者学习周总理在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的讲话,我们除了在半月谈中阐述以外,还刊出了纪隆同志的“我国和平外交政策和坚定不移的立场”、正庄同志的“民主朝鲜的和平建设与和平倡议”等文章。此外,读者也可参考自去年第二十四期起,我刊曾先后发表的下列一些文章:“世界新形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表现在那里?”“和平力量胜过战争力量”、“亚非人民的大团结”、“和  相似文献   

6.
半月谈     
东风继续压倒西风早在去年莫斯科会议期间,毛主席就正确地指出了当前世界形势发展的特点,是东风压倒了西风。这半年多来国际局势的发展,正是证明了,东风已经压倒西风,而且将继续压倒西风。帝国主义集团的首脑美国,现在已经陷入新的严重的经济危机,生产猛烈下降,失业大量增加;帝国主义国家内部的矛盾日益加深,帝国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扩大了。中立主义的倾向继续在许多资本主义国家中发展着;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继续高涨。全世界人民热烈地要求和平,要求召开最高级会议、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裁减军备、禁止使用和试验核武器,要求结束殖民统治和制止干涉别国的内政。而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集团却顽固地反对这一切,还在继续进行战争威胁和准备新的战争,  相似文献   

7.
有毒的鸟类     
沈阳的一位读者—赵丰同志来信说:“我是一名动物爱好者,也是《大自然》杂志的一名忠实读者。我读过很多有关鸟类的文章,从未听说任何一种鸟有毒,今天读了《辽宁日报》一则消息:‘巴布亚新几内亚有一种剧毒啄木鸟。’请贵刊代为解释:世界上是否有有毒的鸟,如果有,有多少种?中国有无分布?”根据赵丰同志要求,我们请庞秉璋教授撰写了《有毒的鸟类》一文,以答读者问。  相似文献   

8.
很多读者朋友来信希望我们多增加一些有关世界经济方面的文章。我们常说读者是杂志的“上帝”,也算是遵照“上帝”的“旨意”吧,在岁末年初之际,我刊请世界经济问题专家以笔谈的形式对1995年的世界经济情况作了一个概括并对1996年的情况作了一些展望。——编者  相似文献   

9.
很多读者朋友来信希望我们多增加一些有关世界经济方面的文章。我们常说读者是杂志的“上帝”,也算是遵照“上帝”的“旨意”吧,在岁末年初之际,我刊请世界经济问题专家以笔谈的形式对1995年的世界经济情况作了一个概括并对1996年的情况作了一些展望。——编者  相似文献   

10.
很多读者朋友来信希望我们多增加一些有关世界经济方面的文章。我们常说读者是杂志的“上帝”,也算是遵照“上帝”的“旨意”吧,在岁末年初之际,我刊请世界经济问题专家以笔谈的形式对1995年的世界经济情况作了一个概括并对1996年的情况作了一些展望。——编者  相似文献   

11.
很多读者朋友来信希望我们多增加一些有关世界经济方面的文章。我们常说读者是杂志的“上帝”,也算是遵照“上帝”的“旨意”吧,在岁末年初之际,我刊请世界经济问题专家以笔谈的形式对1995年的世界经济情况作了一个概括并对1996年的情况作了一些展望。——编者  相似文献   

12.
很多读者朋友来信希望我们多增加一些有关世界经济方面的文章。我们常说读者是杂志的“上帝”,也算是遵照“上帝”的“旨意”吧,在岁末年初之际,我刊请世界经济问题专家以笔谈的形式对1995年的世界经济情况作了一个概括并对1996年的情况作了一些展望。——编者  相似文献   

13.
很多读者朋友来信希望我们多增加一些有关世界经济方面的文章。我们常说读者是杂志的“上帝”,也算是遵照“上帝”的“旨意”吧,在岁末年初之际,我刊请世界经济问题专家以笔谈的形式对1995年的世界经济情况作了一个概括并对1996年的情况作了一些展望。——编者  相似文献   

14.
很多读者朋友来信希望我们多增加一些有关世界经济方面的文章。我们常说读者是杂志的“上帝”,也算是遵照“上帝”的“旨意”吧,在岁末年初之际,我刊请世界经济问题专家以笔谈的形式对1995年的世界经济情况作了一个概括并对1996年的情况作了一些展望。——编者  相似文献   

15.
八十年代已进入了第二年。回顾过去的一年,国际形势有哪些特点?当前世界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苏美争霸的态势如何?欧洲和亚非拉的局势发生了哪些变化?1982年的前景如何?这些都是人们关心的问题。本刊编辑部于去年11月底邀请国际问题研究所几位专家就上述问题举行了一次座谈会。会上大家各抒己见,提出了不少很有启发的问题和见解。现将他们的发言摘要刊登,供读者参考。由于发言内容比较丰富,分两期刊完。本期先发表张明养同志、蔡培田同志总论国际形势、金君晖同志关于里根上台后美国的内外政策、以及荣植同志分析苏联和平攻势的发言。下期将刊登李岱同志阐述世界各国独立自主问题、郭丰民同志关于东西欧相互关系和“欧洲化”问题、薛谋洪同志关于苏美争夺中东的态势、林孝锃同志关于亚太地区形势等问题的发言。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同志: 你刊1982年第21期所载《古巴经济不妙》一文中谈到,“苏联不用可兑换外汇支付,而是使用记账货币支付”。这两种支付方式有什么不同?请拨冗予以解释。安徽读者陈丽华82.11.16.陈丽华同志: 对你来信所提的问题简复如  相似文献   

17.
应读者要求,我们增辟《国际问题学习与研究》这一栏。不少对国际问题有兴趣的读者来信问:在如此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如此众多的国际问题中、“从何处开始学习和研究呢”?“入门需要些什么条件”?“该读些什么书和积累哪些资料”?“怎样去观察和分析”?有的读者还问,“怎样才能持之以恒和进行深入的探索”?等等。就这些问题交流心得和经验,无论对“新手”或“里手”,都会有相互启发和借鉴作用的。所以,我们特约请一些老前辈和目前正在从事国际问题研究的工作者、作者,分别撰文,介绍他们各自的体会和心得,不定期地在本栏刊登,供有志于此的读者参考,并欢迎广大读者投稿。我们要申明的一点是,这些各抒己见的文章,将会各有不同的侧重面和不同的观感,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涉及一些带普遍性的问题和体会,从而表现为共同的经验。我们相信,读者将会依据自己的情况和认识来加以判断和取舍。  相似文献   

18.
致读者     
亲爱的读者同志们: 《世界知识》于今年一月复刊以来,深受广大读者同志的关怀。有的同志来信鼓励我们做好工作;有的同志指出我们工作中的缺点,并提出良好的建议;有的同志寄来了作品。所有这一切,都给我们增添了力量,鼓舞和鞭策我们不断改进工作。我们特在这里向广大读者同志致以深深的谢意。《世界知识》杂志与读者重逢已经半年了。为了进一步办好杂志,编辑部正在回顾和总结半年来的工作。为此,我们殷切希望广大读者同志对我们  相似文献   

19.
下面的文章,摘译自今年3月25日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文章里宣揚美国“防务”的变化,是虚伪騙人的。文章所暴露的美帝国主义推行“遏制”战略的困难,却多少反映了事实。读者可以参阅本期吴楚同志《“美国堡垒”战略还是“前进战略”?》一文。——编者  相似文献   

20.
早在一年前,就有读者希望我们谈谈“将来的世界上哪个国家能够与美国抗衡”(见2001年第7期“读编往来”)。正当我们准备约请专家谈谈这个问题的时候,有人建议我们,不妨对世界主要国家(及国家集团)的实力对比进行一次讨论。这与上述读者的希望不谋而合。于是,我们约请专家写成了这组文章。但就在此时,9.11事件爆发了,这一事件对美国的经济实力和世界经济发展将产生怎样影响,人们一时议论纷纷。鉴于这种新的变数带来的不确定感,我们这个话题暂时搁置下来了。9.11事件过去半年了,它的影响人们是不是已经看得更清楚了?现在又该怎样来看大国(集团)的实力?我们请这组文章的作者们根据新的情况重新审视。他们在认真研究后认为:这些文章的基本观点依然成立。也就是说,9.11事件没有对大国实力对比产生根本的影响。于是,我们在本期推出这组文章,让这个候时一年的选题画上一个句号。由于资料来源不同,各位专家研究的侧重点也不同,在具体数字上可能会有些出入,但大的框架和方向却是基本一致的。———编者手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