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母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能够获取境内稀缺资源、拓宽产品销售渠道、转移边际产业、学习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进而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升级,同时也会造成重合产业竞争、失业和投资挤出等负面影响,甚至导致母国产业空心化。随着“走出去”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迅速扩大,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和地域分布日趋合理。为强化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升级,避免国内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中国应当在持续优化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和区域布局并加快完善对外直接投资支持体系的同时,立足于“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引导东部地区边际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有序转移。  相似文献   

2.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外直接投资(OFDI)是国际R&D溢出的主要渠道之一,母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影响OFDI技术溢出效应的重要因素.运用中国1991-2010年的经济数据,实证研究了知识产权保护下的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R&D溢出能显著促进中国的技术进步,对外直接投资R&D溢出渠道是中国技术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径;知识产权保护的直接效应有利于中国的技术进步;知识产权保护与国内研发的协同效应显著促进了中国的技术进步,知识产权保护与OFD1渠道R&D溢出的协同效应对中国技术进步的影响显著为负.  相似文献   

3.
区位优势在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国经济学家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将区位优势作为影响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三大决定性要素之一。如果在国外生产比在国内生产能使企业获得更大利润,那么就会导致对外直接投资;如果在国外的甲地投资比在乙地投资能使跨国公司获得更大的利润,则选择在甲地进行直接投资。所以,对外直接投资的流向取决于区位禀赋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4.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国对外直接投资既与东道国的市场规模、汇率水平、工资水平、税收状况等因素相关,又会受到母国自身经济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出口、外汇储备等因素的制约。选取1986-2007年的统计数据对影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出口、GDP增长率和利率这三个因素是影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因素,而外商直接投资、外汇储备、固定资产投资、汇率这四个因素是影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次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跨国公司对华FDI就业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的就业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外资企业从业人数增长率与实际外来直接投资(FDI)存量增长率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而不同时期FDI存量对外资企业从业人数的影响各异;通过分析跨国公司固定资产投资与我国就业的关系可知,外商投资企业的直接就业效应远小于其他经济类型企业.  相似文献   

6.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宏观绩效的实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外直接投资绩效问题是进一步发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增强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核心问题.宏观绩效的实证分析表明,无论在长期还是短期内,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对增进出口的作用都没有显著影响.从长期来看,对外直接投资对外汇储备没有显著影响,而对外汇储备的短期影响显著且是负面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投资没有显著的长期或短期影响.对外直接投资对FDI流入以及对外直接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关系上,两者的长期均衡关系不成立,两者短期因果关系也不明显.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宏观绩效是不显著的.  相似文献   

7.
20年来,我国的对外投资从无到有逐步发展起来,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取得了积极成果。目前,我国经批准的对外直接投资大约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0.15%,若按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提供的数据,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也仅占世界投资存量的0.5%左右,在世界对外投资母国中居第20位,在发展中国家中已居对外投资母国的前列。根据外经贸部有关部门的统计,截止到2001年年底,我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协议总额123亿美元(金融类投资除外),其中中方投资额84亿美元。累计设立各类境外企业6610家(不含金融类企业)。我国对…  相似文献   

8.
在历次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成为主要的动力源之一。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跨国公司投资出现了两大新的对外投资趋势:跨国并购和科研投资国际化。跨国公司投资新趋势进一步推动了新一轮的经济全球化  相似文献   

9.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亦随着国际对外投资实践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但是这些长期占主导地位的理论是以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为研究对象,若按照这些理论来衡量,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资本缺乏、技术落后、企业竞争力不强,不具备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势和条件,似乎没有必要发展对外直接投资。这极易形成理论上的误区,政策上的误导,影响和制约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本文在对我国对外投资的历史和现状简要回顾的基础上,着重论述现阶段我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如何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邵燕敏  杨晓光 《科技促进发展》2018,14(11):1072-1080
对外投资是我国参与全球资源配置、推动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式。2017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首次出现流量负增长,预示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正在发生着结构性改变。本文首先分析了2017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总体态势,对比了中美两国双边直接投资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讨论了贸易战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基于这些分析,本文提出了进一步鼓励投资地区多元化,加强中美政府之间的对话和磋商以稳定中美双边直接投资,鼓励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外商直接投资的就业效应分析--以上海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就业问题日益凸现,然而外商直接投资却以较快的速度发展.本文以上海市工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为例,探讨了工业内外商直接投资对上海市工业内就业及第三产业就业的影响,并分析了产生影响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为了深入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就业数量的影响,从理论上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就业数量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以辽宁省作为实证分析对象,根据1985~2008年数据,建立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额和国内固定资产投资额及辽宁省就业人员总数之间的二元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区域就业数量的影响是积极的。提出了继续加大吸引外资力度同时重视内资对就业的拉动作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的就业形势及我国外商直接投资(FDI)的转移状况,指出吸引外商投资、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绿地投资是国际直接投资的重要进入方式之一,与跨国并购相比,外商绿地投资对东道国就业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为了考察外商对华绿地投资是否具有就业创造效应,以及就业创造效应受哪些因素影响,本文基于2003—2015年外商对华绿地投资项目数据,实证分析了外商对华绿地投资的就业创造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外商对华绿地投资不仅具有显著的直接就业创造效应,而且具有显著的间接就业创造效应;分地区来看,外商绿地投资的直接就业创造效应在我国东部地区表现最好,间接就业创造效应在我国西部地区表现最好。最后,本文提出了利用外商绿地投资促进我国就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13—2018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未含港澳台地区)的制造业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化对我国制造业就业的影响态势及影响渠道。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会导致我国制造业就业的总体水平出现下降。虽然人民币升值通过产业结构渠道和外商投资渠道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制造业就业,但同时,通过贸易渠道和劳动生产率渠道会负向影响我国制造业的就业水平,且负向影响显著高于正向影响。建议政府密切监测出口企业对人民币升值的承受能力,积极推动科技体制改革,突破核心技术瓶颈,制定和实施扩大内需的财政政策,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就业水平。  相似文献   

16.
证券投资顾问业务的适时推出有利于经纪业务从简单服务向专业化的增值服务转型,是券商经纪业务盈利模式的重大变革.从投资顾问概念入手,详细梳理国内投资顾问业务发展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国内券商投资顾问业务的功能进行定位以及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两岸"三通"将对厦门的投资产生长期而深远的影响:既有利于增强外商和台商投资厦门的信心,提高厦门的投资效率,也会导致厦门本地资金和外资大力投向服务业;当然在短期内也会对本地投资产生挤出效应,造成本地企业人才的流失,增加改造环境的成本等负面影响,应设法加强两岸合作,提高吸引台资的质量,建立厦门经济的预警模型。  相似文献   

18.
中国投资银行业是伴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而产生的,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不少问题。组建中国投资银行应该鼓励国内券商兼并重组并与国外投资银行合资成立现代投资银行,允许国内民间资本组建现代投资银行;发展中国投资银行业务应该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巩固和发展各种证券承销和经纪业务,着力拓展企业并购等资产重组业务,积极参与风险投资支持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经营管理上应该采取分业模式。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日本在持续对外贸易顺差的背景下,持续的出口减少直至出现持续的贸易逆差可能给其国内就业带来的影响,并指出其对中国发展对外贸易和经济的借鉴意义.基于一个C-D生产函数模型,结合日本1985-2011年的相关指标和数据,通过计量经济分析得出2个结论:日本的出口对其国内就业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进口对其就业有显著的负面影响.日本的出口减少对就业的负面影响明显,这提醒我们,中国应该稳定出口政策、继续鼓励出口的正常增长,防止出现中国出口大幅下降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