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药已成为农业增产的重要因素,它像化肥一样被广大农民所接受,农药的使用能降低劳动强度,挽回产量损失,在农业抵抗病虫草害、农民增产增效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要全面认识药剂、农业病虫草和作物三者间的特性和它们相互的关系,科学合理用药,才能做到经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宜昌市耕地利用效益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基本条件.通过构建耕地利用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对宜昌市近20年耕地利用效益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近20年来湖北省宜昌市耕地利用效益总体不断提高.(2)耕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提高主要由于科技进步而耕地生态效益的下降主要由于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以及能耗的增加.因此,应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注意保护农业生态,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3.
农用化学品使用的环境效应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加入WTO,农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保护生态环境,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分析了化肥、农药、地膜等农用化学品使用的环境效应及成因;提出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不合理的化肥和农药施用、农膜的大量使用,工业“三废”污染、水资源短缺1自然灾害的日趋频繁、耕地数量和质量的下降农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主要环境问题,结合本国国情,大力发展绿色农业产业、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建立和脆弱生态系统的保护管理,提高化肥利用率,重视土壤有机培肥及发展节水型农业,是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对策。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中农用化学物质的大量投入以及不少菜农因缺乏科学用药知识,滥用农药,致使蔬菜的农药残留问题日趋严重。农药和化肥等农用化学物质的不合理使用是造成蔬菜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直接危害到人们的食用安全和身体健康。日前,由华南农业大学等研制的城市流通蔬菜污染检测预警系统,可快速、高效地对市场上的蔬菜进行检测分析.及时反映各个市场各种蔬菜的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政策和措施   总被引:74,自引:0,他引:74  
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从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与污染,以及湖泊富营养化等3个方面,阐述了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分析了导致污染的4个主要原因:化肥,农药投入的增加,肥料和灌溉水的利用效率低,养殖业有机废弃物的处理率低,以及缺乏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和公众环境意识,据此提出了包括政策,法规和技术等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农业污染及防治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农业污染的危害性和产生污染的原因进行综述,提出了运用绿色化工技术防治农业污染的相关措施: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大力发展有机肥料;着力开发低毒、高效、低残留的新农药;综合利用农业废弃物;创建生态园区.  相似文献   

8.
针对安徽省农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综合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时间序列预测等方法,分别建立多自变量与粮食产量回归模型、农药与化肥使用量零增长预测模型。利用MATLAB、EXCEL等软件编程求解,结果表明: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为农药使用量,其次为有效灌溉面积,再次为农业机械总动力;要解决到2020年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需使化肥利用率相比于2015年提高7.6%。最后给出解决农药、化肥污染问题,实现生态农业目标的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药作为特殊商品,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生态特色农业发展密切相关。在深入调研我州农业生产上农药使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农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旨在加强农药使用管理,发挥农药应有的作用,促进生态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A.国内外专家认为化肥农药能致白血病,即血癌。 农药化肥白血病,是美国《新·英伦医学》月刊杂志提出的新病名。国外资料表明,父母亲在工作中常接触有害农药化肥物,以及家庭中使用杀虫灭菌剂等,均会增加儿童患白血病的机会。据我国医药工作者观察,在农村,40~50%的白血病患者,其发病的诱因或直接原因,即为化肥和农药。 B.化肥农药会致操作者白血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国肥料农药高施低效的关键问题,以天然黏土为基础材料,建立了基于纳米网捕的化肥农药迁移阻控方法,研制出控失化肥和控失农药***并实现产业化。迄今,技术累计推广约2亿亩,创造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我国肥料农药双减提供有效科技支撑,对于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两大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对食品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苛刻了。于是“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有机农业”的名称就不断地见诸于各种宣传媒体上,而且合唱的调门越来越高,甚至不少从事农业的科学工作者也加入了这一大合唱。人们大有非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就不敢入口的架式了。至于什么是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则主要是定位于栽植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和化肥的农作物产品。在这里人们毫不含糊地将化肥和农药等同地看成了食品的污染源,这是否有点儿过于简单化了呢?农药的污染问题应该由农药专家去探讨,本文只想就化肥的污染问题谈一些看法。18…  相似文献   

13.
肥沃、无污染的土壤是整个农业发展的基础,科学的合理的施肥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因此,土壤肥料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本文针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情况下的土壤肥料存在的土壤质量降低、土壤质量降低、农药农膜使用不规范、有机肥与无机肥施用比例不协调等问题进行了论述,从建立污染防治体系、化肥和农药的科学施用、有机肥和无机肥混施及农膜回收机制等提出建议和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投入产出法的基础上, 采用结构路径分析的方法, 研究2012年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对碳排放的拉动作用。结果显示, 2012年城乡居民消费碳排放以间接排放为主, 拉动作用靠前的路径有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其他服务业, 农、林、牧、渔、水利业, 食品制造业, 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由于使用化肥、农药和饲料造成农业的碳排放较为突出, 所以农业政策应合理地限制这类化学制品的使用, 以期减少“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部门因制造化肥农药所排放的CO2。研究结果还表明, 收入水平及消费结构的差异是造成城乡居民消费碳排放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白钰  杨宁  钱喜友 《中国西部科技》2011,10(14):53-53,51
安全使用化肥、农药,防止药害,是我们林业苗木生产单位应当认真对待并需切实解决的问题。目前的林业苗圃化学化程度有显著提高,经常使用化肥、农药,但在其使用上一些地方却出现了比较混乱现象。本文作者首先对林业苗圃使用化肥、农药通常产生的药害及其症状做了简要的分类介绍,对产生药害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并紧密结合实践给出了防止药害的具体方法,为黑龙江省林业苗圃在苗木生产中实现安全用药用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据国外报刊报道,在环境保护和回归大自然潮流的推动下,“有机农场”正在全球迅速崛起。据美国加州农业技术研究中心调查,目前全世界“有机农场”已超过1万个。“有机农场”顾名思义就是在耕作中不施用任何化肥、农药。它的出现始于70年代中期。当时美国兴起一股“回归大自然”的热潮,一些农庄主开始抵制使用化肥和农药,认为这些化学品的成分中含有对人体不利的物质,而且长期使用化肥会导致土质的恶化。80年代末,美国中部、西部的不少农庄发起“有机种植”运动,其中不乏事  相似文献   

17.
农用化学品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化肥、农药和农膜是当前我国用量最大的农用化学品 ,是不可或缺的农业生产资料 ,它们对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正因如此 ,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 ,上述农用化学品的使用量呈急剧增加之势。部分地区还因使用量过大或使用不当等原因 ,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污染 ,且这种现象随农用化学品用量的不断增加而逐渐加剧。因此如何合理利用农用化学品 ,在充分发挥其对农业的增产作用的同时 ,防止其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 ,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我国农用化学品使用状况1.化肥我国从1935年起就开始生产化肥 ,但到…  相似文献   

18.
水稻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一个大宗作物,当前常规的水稻栽培是靠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而获得水稻高产。长期施用化肥、农药等人工合成化合物给农业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亦是十分严重的,如土壤结构和理化性变坏,容易板结,肥力下降,甚至造成农村环境污染和破坏农业生态平衡,十分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着耕地资源锐减、水资源短缺、农业部门资金和劳动力外流、化肥和农药使用效果降低、农业科技应用转化率低等资源约束以及农业环境污染问题。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的发展目标,各地区应根据时代特征和资源禀赋选择不同的发展道路。东、中、西部地区可分别发展集约型、产业化型、特色型现代农业。大中城市的郊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发展休闲农业。  相似文献   

20.
西安地区农作物生产过程中碳排放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西安地区农作物种植过程中投入方面所产生的碳量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差异,为发展低碳农业提供科学依据,从化肥、农膜、农药和农业机械的使用4个方面对西安1989年、1990年以及1995到2011年农作物生产过程中碳排放量以及碳排放强度进行了估算,修正了碳排放强度计算方法,提出了发展低碳农业的措施.结果表明:从1989年到2011年,西安地区农作物生产过程中碳排放总量成增加趋势,碳排放强度也成增加趋势,化肥的使用是西安农作物生产过程中碳的最主要来源,2011年西安碳排放总量及碳排放强度空间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