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本工程1 000 MW级机组湿法脱硫烟囱的运行工况、烟气腐蚀性,从安全可靠、经济适用角度,以及电厂重要程度,施工、运行经验等方面综合考虑,分别对不同的结构形式及其防腐蚀措施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优先推荐双管集束烟囱、悬挂式钛钢复合板内筒方案。  相似文献   

2.
陈清 《广东科技》2010,19(18):86-89
某电厂烟囱设计为套筒烟囱,外筒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筒体,内筒为钢内筒。内筒的安装采用气顶倒装法施工,气顶装置就是根据钢内筒内径及最小厚度等参数,将内筒用临时封头封堵,在其内设置一个密封内底座,内筒和密封内底座形成一个可伸的密闭容器,在其内充入压缩空气后,形成向上的顶升力,以此提升钢内筒。  相似文献   

3.
华夏阳西电厂烟囱内部结构形式为两个钢内筒,设计总高度为240m,内筒内直径6.20m,钢内筒的提升采用在184m层两根主钢梁上布置四台GYT-200型液压提升装置进行提升。本文介绍华夏阳西电厂烟囱钢内筒吊装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阐述茂名发电厂发电机组为600 MW超临界燃煤机组,该机组的烟囱为240 m的筒式结构。在该烟囟施工中采用气顶装置使烟囱钢内筒缓慢起升。介绍了钢内筒气顶装置的安装与布置,采用倒装法安装烟囱钛钢板内筒工程技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某高烟囱筒体采用"三节倒模"施工工艺。整个操作系统分为提升系统与操作平台系统。介绍了筒体施工工艺运行原理和具体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6.
以某240m高单筒式钢筋混凝土烟囱为例,通过ABAQUS建立模型,计算了自重荷载、风荷载、温度作用对烟囱的单独作用和组合作用效应。分析得知烟囱的顶点最大位移、承载能力均满足规范要求,烟囱裂缝除局部筒壁最大裂缝宽度不满足规范要求外,其余部分均满足要求。根据有限元计算结果,需对烟囱筒壁出现的损伤进行修复加固,以提高烟囱刚度以避免风振效应,消除烟囱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7.
就8度地震区,对带水柜烟囱构筑物提出了结构设计方案,探讨了处于倒锥壳水柜高度范围内一段烟囱筒壁与其它段筒壁,因外侧温度边界条件的差别而对筒壁水平截面应力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建立的烟囱的几何模型和力学分析,给出了烟囱倾倒过程中内力的计算公式,通过对工程实例的计算,进一步分析了烟囱的内力随烟囱筒身位置和随烟囱倾倒的转动角度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9.
采用钢筋混凝土和烟囱设计相关规范的设计假定,结合烟囱设计形式,对带孔洞钢筋混凝土烟囱筒壁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使相关参数的物理意义更加明确,简化了规范中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烟囱的结构型式发生着不断的变化,烟囱内衬材料技术经济的条件、运行安全可靠度、施工实现的可认度等也在限制与促进烟囱结构型式的选择。该文结合于山东费县县城西北某电场的烟囱结构选型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建议,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高耸烟囱筒壁开设烟道后对烟囱特性的影响,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计算软件ANSYS分别对120m、180m和240m 3种高度的烟囱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分析内容包括考虑和不考虑烟道2种情况下的重力、风荷载及地震作用下的应力、应变。通过计算分析得到了考虑烟道时对烟囱的影响:烟道周围应力变化复杂,考虑烟道后结构的最大应力、应变的位置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2.
 自然通风是一种节能的被动式通风冷却技术,其原理是在由温差引起的热压或风压的作用下驱动室内空间的空气自然流动,与机械通风相比,自然通风具有显著的节能优点。太阳能烟囱利用太阳辐射加热烟囱通道内的空气,提高温差,从而强化自然通风。本研究介绍了太阳能集热墙体(Trombe)式和倾斜集热板屋顶式两种典型太阳能烟囱的结构及其强化自然通风的基本原理。详细讨论了影响太阳能烟囱通风性能的主要因素,并介绍国内外学者对太阳能烟囱的主要研究方法和相关研究成果。太阳能烟囱的高度和深度(玻璃盖板与集热墙的间距)影响烟囱内空气的温升以及空气的自然对流的流动特点,从而影响了太阳能烟囱的自然通风流量。空气流量随着烟囱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但烟囱深度超过一定值后空气流量不增反减。当烟囱的深高比超过2.5后,烟囱出口端会出现逆流,从而抑制了通风量的增加。集热墙的结构以及倾斜角度对太阳能烟囱自然通风效果的影响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等因素有关。研究太阳能烟囱自然通风的理论方法包括基于能量平衡分析的模型和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数值模拟。分析了太阳能烟囱自然通风研究中需要改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MW级太阳能热气流电站传热和流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基于Schlaich提出的太阳能热气流电站的概念以及集热棚的温室效应、烟囱抽力机制和蓄热层的蓄热原理,研究MW级太阳能热气流电站的性能特点.对集热棚、烟囱内空气的传热和流动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并分析了烟囱的抽力和系统做功能力,通过求取热气流的温度场、流场和压力场,分析了涡轮机负荷对烟囱抽力以及系统的做功能力的影响,最后,根据中国太阳能分布特点,分析了太阳能热气流电站发电技术在中国西北地区实施的前景,为太阳能热气流电站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建立耦合插板的太阳能烟囱模型并对其进行数值计算,调查了不同插板间距及插板数量对烟囱通风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透明插板将在烟囱通道中形成热边界层来提升热压转换效率,从而提高了太阳能烟囱的通风能力。耦合单块插板时,插板间距为d/D=3/5时烟囱通风量最大,此时如果改变插板材料的吸收率,烟囱通风效果会更好。此外,当插板数量增加时烟囱通风量呈现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对烟囱爆破参数的设计进行了说明,总结了烟囱拆除中对内衬的处理方法。在烟囱定向倒塌控制爆破基础上,采用了一种内衬处理法,并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综合分析了近几年国内高大钢筋混凝土烟囱施工中常用的5种工艺,结合神头第二发电厂二期研制出的多功能施工升降机电动升控烟囱施工新工艺的特点,提出了筒身重点部位的施工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烟囱爆破拆除中,现场实测数据表明爆破瞬时烟囱受到动荷效应的影响,若爆破切口角设计不当,会影响烟囱倾倒方向的准确性。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推导出烟囱爆破冲击动荷因数的计算公式,研究了烟囱爆破切口余留薄弱截面上的动应力。通过对爆破冲击载荷作用下切口余留部分应力的理论计算,得出保证烟囱不发生下坐切口角的上限值。结合工程实例和现场实测数据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复杂环境下55m砖结构烟囱定向爆破拆除工程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确保复杂环境下砖结构烟囱爆破拆除的安全倒塌,根据待爆烟囱结构特点与周围环境,通过人工预处理措施,在爆破正梯形缺口两侧底角对称开设定向窗,在烟囱倒塌方向中心部位开设导向窗.选择合理的爆破参数、切口参数、爆破网络,通过安全校核和安全防护措施,达到了预期爆破效果,保证了周围建筑物的安全,为类似爆破工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采用CATIA软件建立了烟囱的三维模型,利用该软件的有限元分析功能,对烟囱吊装时的应力强度和位移进行了校核计算。烟囱所使用的材料为Q345-B,材料的屈服强度为345MPa。计算时考虑了烟囱的两个状态:水平位置和竖直位置。结果表明,在两种状态下,烟囱本身、吊耳的强度均能够满足材料的屈服强度要求,因此不必修改结构,现有结构可以满足吊装要求。  相似文献   

20.
烟囱拆除爆破的安全及防护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静力学和动力学理论,分析了废弃烟囱爆破拆除过程中烟囱倾倒时支承体的作用机理,并结合工程实例,论述了支承体的有效长度及其对爆破效果和烟囱倾倒情况的影响,阐述了防止其倒向失控和保证施工安全的几项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