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王亚非 《科技信息》2010,(17):J0304-J0304,J0215
回顾国有企业改革走过的30年,它所取得的成就及对国民经济所具有的战略性意义的作用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国有企业改革仍然面临着严重困难。本文认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是推进垄断行业的国企改革,难点就是要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资源利用率低下,劳动关系不和谐。从而提出要想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支柱作用,就要增强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让国有企业成为市场的竞争主体,那么根本出路就是对国有企业进行分类改革。  相似文献   

2.
股份制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通过股份制改革,国有企业由单一主体转变为多元化主体,给企业发展壮大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从财务管理对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重要性和股份制改革后国有企业如何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两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国有企业是伴随新中国的诞生而产生的,国有企业在建国后的五十多年里,为祖国工业化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国有企业的改革成为这场经济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国有企业在过去的二十五年发展历程中一直是围绕着改革这条主线,因此,本文将按照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进程,介绍国有企业在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探索未来改革的道路。历史篇国有企业改革历程大事记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开始于1978年,至今已经走过了二十五年的历程。在这二十五年的…  相似文献   

4.
<正> 在我国,国有企业在公有制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国有企业的兴衰关系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否牢固,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因而为尽快改变国有企业低效率状况,就必须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而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就是产权制度的改革。一、产权制度的涵义和功能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经过了"放权让利"、"承包经营责任制"等一系列的改革  相似文献   

5.
产权改革是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口。国有企业面临的诸多问题,要求产权改革必须深入,必须进行综合配套改革。十五大的召开,标志着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制度创新阶段。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引用对英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分析和研究资料,对英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做法和成效进行了相关阐述,并充分借鉴英国国有企业改革经验,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进行了启示.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文从大理州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践出发 ,阐明了改革国有企业产权制度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意义以及应该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我国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务院关于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大力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正确把握和全面落实这些精神,需要了解我国企业在改革和发展中的一些新趋势。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制和民营企业建制的共同方向我国企业改制和发展是分两条线路来进行的。一条线路是国有企业改革和改制。改革开放20多年来,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到今天的国有企业改制———股份制改革,反映出我们认识的深化,以及对国有企业深层次制度问题的触及。国有企业改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延续和发展。所谓延续,是肯定20多年来国有国有企业改制这个议题。改制是在改革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所谓发展,是说改制不同于过去的改革,它涉及国有企业在制度方面的根本性问题。提出改制以前的国有企业改革措施,归纳起来有三类:第一类是70年代末至90年代国有企业债务免除、减税免税、亏损注资、不良资产注销、债转股等一系列优惠、倾斜、扶持的政策。这些措施在不同历史阶段推进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巩固了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但尚未解决国有企业的根本问题,有的企业甚至清了旧债又欠新债。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国有企业的根本...  相似文献   

9.
自1979年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从政府对国有企业放权让利到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再到今天的转变企业经营机制、将企业推向市场等改革措施,已大大增强了国有企业的活力。但综观这十几年的改革过程,不难看到,对于国有企业的改革,至今仍未形成一个战略性的总体构想,有关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些重大问题也未得到解决。这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是极其不利的。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进行深入的探讨。本文着重讨论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从二十世纪后半期开始,全球经济掀起了改革浪潮。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在以利润最大化为导向,寻求新的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国有企业改革又称为私有化或民营化,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国有企业改革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借鉴国外经验,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1.
李爱军 《科技信息》2011,(7):I0403-I0403,I0414
产权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国外资本主义企业的产权的运行为我国的产权改革提供借鉴经验。我们选择法人财产权的概念来代替经营权,作为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进路,以达到产权清晰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工作中心,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日渐发展,国有企业固有的一些制度与经济改革的不和谐开始体现出来,由于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不坚决推进改革,国有企业就没有出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就难以深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推进,特别是近五年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对此,笔者探讨了国企改革的方向以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论述了国有企业所有权和国有企业改革中受益权淡化问题,阐述了国有企业改革仍需从需从利益入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进程的深入,改革速度的加快,国有企业面临的思政工作环境出现了急剧变化,这就给相关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极大挑战。对此,该研究以为需要深入研究企业思政工作和国有企业改革的联系、国有企业思政工作面临的新挑战等相关问题,以使思政工作与国有企业发展更加协调。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我国国有企业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化过程中人事制度改革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从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人力资源发展的过程,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和国有企业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推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旨在引起对这些问题讨论的深入,促进包含人事制度改革在内的国有企业改革步伐的加快。  相似文献   

16.
国有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国民经济的支柱。因此,搞好国有企业改革,是搞好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完全正确的和必要的。我们应该深入系统地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本文拟就物质利益原则与国有企业改革目标模式选择问题谈些看法,作为学习《邓小平文选》过程中一个方面的体会,与大家一起共同探讨我国国有企业深化改革问题。  相似文献   

17.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取得长足发展,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核心的党中央对进一步加强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行了顶层设计。推进我国国有企业新一轮改革发展亟需企业文化的引领。该文简要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的文化建设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与意义,论述了国有企业产权主体多元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难点及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9.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全部内容都应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离开企业制度的创新势必无法达到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的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和改革开放成败的关键.我们应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去认识国有企业的改革.作者将文章的主要篇幅内容分成四部分: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公有制的论述;二、前苏联及东欧公有制模式的失败;三、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历程;四、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展望.论文的写作目的是通过理论上做到正确认识,坚定人们对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信心和决心,从而有利于在实践中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