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定义了壮医"毒"的概念,分析了壮医毒病类型,研究了不同毒病的病因、病理、临床症状,介绍了壮医毒病预防、治疗方法及其常用解毒药.指出了毒病是壮族地区第一大病类,壮医具有丰富的诊治经验,但需要系统化的总结与理论上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定义了壮医"虚"的概念,分析了壮医虚病类型,研究了不同虚病的病因、病理、临床症状,介绍了壮医虚病诊断、治疗方法及其常用补虚药.认为虚病作为壮族地区重要病类,壮医具有丰富的诊治经验,运动与动物药构成的动动二法具有民族特色与地域特色,但需要系统化的总结与理论上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
从病因、病理、诊断、治疗、用药等方面总结了侗医对滑塞病的认识视角与应对方法.认为滑塞病是由人体内各组成部分间物质、能量与信息传递中过于不及的两类极端表现,水的溶解性与流动性使水成为气血津液的承载物,水的承载与气的推动是滑塞病的内在病因,阻塞与泄泻是其外在的病理表现.诊断依照病人滑塞的感受并通过看、闻、问、摸、算收集相关信息,治疗依据塞者散之、滑者收之的原则,选用香味散性药治疗塞病,酸涩味收性药治疗滑病,同时通过调理气血,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围绝经期综合征(MPS)是围绝经期女性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围绝经期女性的健康及生活质量。著名老中医刘绍武先生所创立“三部六病”学说中阐述的枢部—心血管—气血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与现代医学研究的成果。枢部—气血理论阐述MPS的病机及部位,与现代医学提出的内分泌理论中雌激素减少所致的心血管系统改变的论述有相同之处。本研究基于三部六病理论从枢部—气血理论探讨枢部—气血与MPS的相关性,重视枢部—气血理论在MPS发病的作用,以期为MPS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6.
庄子美学的本质是人生美学,是建立在庄子哲学基础"道"之上的一种指向人生对个体生命进行终极关怀的美学.因此,"道"是其人生美学的基础和核心.以"道"的人生审美精神为轴心,研究、剖析了达"道"者形象的美学象喻.这些形象群诠释着庄子对美的认识和追求.蕴涵着庄子丰富而深刻的人生审美感受.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庄子将自己对审美境界的体认与追求融入到形象体"道"的心灵状态的描绘中. 相似文献
7.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57-59
阐述了壮族医药文化的基本内涵,总结了近10年来研究取得的成果,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其现状及趋势,提出了壮族医药文化研究新的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8.
MENG Yuan-yao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8,(2)
壮语里t-(t‘-)>s-的音变现象是存在的,不论是汉语,或者是壮语,它们的内部或两者之间都存在着s-与t-(t‘-)对应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廖建夏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4,(3):40-46
疾病史视野中的广西是一个疾病丛生的区域,无论是乡村,还是城镇,许多传染病都存在或者盛行,构成对人们健康和生命的危害,对广西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影响.壮医在长期的劳动生产和医疗实践中,通过探索和实践精神,对近代传染病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对传染病的传播规律和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对传染病防治的特色,对近代广西传染病的防治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林辰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35-37
经过10多年的潜心钻研及反复临床实践后,首次提出了一种以外治为主的壮医综合疗法—多维联用壮医外治疗法.对多维联用壮医外治疗法的定义、治疗机理、应用原则、应用方法等逐一进行了阐述,旨在为该疗法在临床推广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王西维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7(3):254-257
对《庄子》中的“也”进行了穷尽式考察,发现其“也”在句中和句末,主要作用是表示语音停顿,同时根据所处位置不同,配合上下文表示判断、陈述、解释、说明、感叹、疑问等各种语气。现代汉语中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语气词。 相似文献
12.
壮医药思想内核与理论框架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宗国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1(2):45-49
回顾了壮医药理论发展历程与思想嬗变,描述了壮医药思想的基本形态,阐释了壮医药理论框架及其特色,讨论了壮医药发展的方向.认为壮医药作为中国南方民族医药的代表,具有深厚的发展潜力与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3.
论壮族口述作品中的壮族形象书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宗启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1)
壮族口述作品所塑造的壮族形象概括起来大致有6种,它们都属于正面的形象,是壮族人民根据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念以一种个性化的方式塑造出来的。 相似文献
14.
王皓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5):85-88
颜色词作为色彩的载体,受各民族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审美观念和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对不同民族的人们来说,其象征意义、联想意义及其运用均具有一定的差异.英语和壮语中红色的不同象征意义,凸显出英、壮两个民族文化的异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