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打也难,不打也难。曾经以波黑问题攻击布什的克林顿,如今也陷入了两难境地。克林顿上台前曾经拿波黑问题频颇向前总统布什发起攻击,如今克林顿对复杂多变的波黑形势也应对不暇,要不要在那里打一场"克林顿的战争",成为对克林顿智惫和意志的考验。 5月1日,克杯顿与高级安全顾问们就波黑问  相似文献   

2.
幽默笑话     
身体好与不好克林顿:近来身体好吗? 叶利钦:不好。如果我的身体能像你的一样好,我就有能力处理我国内的问题了。克林顿:唉!如果我的身体能像你的那么不好,我国内就没问题了。总统出国访问编辑让摄影师选一张总统出国访问的照片。摄影师交来一张男  相似文献   

3.
有人认为知识经济提得太早,也有人认为是不是就要否定传统经济。我想回答这些问题。知识经济不是人创造出来的,而是客观存在的。我1996年看到联合国的报告——基于知识的经济(KNOWLEDGE BASED ECONOMY),1997年初,我第四次参加了克林顿总统的座谈会,在那次会上,克林顿正式提出了知识经济的名字。据我知道,国家领导人中他是首先提出来的。提出这个名字的同时,他说"美国要采取措施,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什么措施?科教措施,重视教育。"所以克林顿总统被称为教育总统。我先后听到总书记江泽民说的四句话。第一句:每个人读一读麻省理工学院出的《数字化生存》。第二句:《参考消息》有篇文章叫《无极至资本》。第三句:比尔·盖茨怎么成为世界第一大富翁的?第四句:是不是可以把知识作为资本来发展经济?这四句话我听到后,感到都是讲的知识经济。信息革命使创造财富的方式发生了变化,知识资本成为一个国家兴旺的关键。知识经济成了美国股市的发动机。300年前,农业经济被工业经济所取  相似文献   

4.
环球舆论     
尚慕杰大使谈中美关系美国《洛杉矶时报》我在北京的三年半任期中,克林顿总统、江泽民主席、戈尔副总统和朱镕基总理已经在中国和美国之间建起了联系的桥梁,与我到任前相比,现在将能够更容易地恢复一种正常的、富有建设性的关系。这些桥梁中的大多数仍然完好  相似文献   

5.
“我已经决定暂不授权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比尔·克林顿2000年9月1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华盛顿的乔治敦大学发表演讲,宣布推迟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将决定 NMD 的“生死牌”传给美国的下一位总统。  相似文献   

6.
福利政策推行50多年来历经四个阶段;成绩不小,问题不少。新的福利改革计划从三个层面展开;能否成功,关键在提高生产率。在美国,福利制度关系到侮个人的切身利益,一直都是人们关心的焦点之一。凡是想人主白宫、挤进国会、竞选州长的各路政客都要或多或少、或明或暗、或早或晚地对此有所表示,克林顿总统也不例外。克林顿在竟选中对此百般许诺自不必说,就是上了台也不敢松懈。克林顿就任总统第五天便任命夫人希拉里负责起草一项全面的医疗保健制度改革计划;  相似文献   

7.
克林顿轻松获胜正如预料,克林顿赢得’96大选胜利,成为自富·罗斯福之后51年来第一位竞选连任获胜的民主党总统。克林顿获胜的州分布在美国的各大地区。在纽约、新泽西、密歇根及加利福尼亚等工业州,克林顿从竞选一开始就遥遥领先于多尔;在东北部诸州,克林顿不仅拿下新罕布什尔和佛蒙特,还攻克了麻省、罗得岛  相似文献   

8.
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的性丑闻搅得美国政坛象开了锅一样,几个月来,随着事件的发展,热度不断上升,一时间,像整个美国没有其他事可做一样,报纸、电视,充斥着的都是克林顿和莱温斯基的形象。 自从被指与白宫见习生莱温斯基有染以后,克林顿开始并没有在意,大约以为还会如琼斯性骚扰案一样,会逐日平息。于是便极力否认与莱温斯基有性关系。然而独立检察官却似乎要穷追到底。直到得悉莱温斯基保存了一条与总统在一起时的蓝色裙子,而那裙子上恰有总统的遗留物,而且斯塔尔又要将那裙上的遗留物与总统的DNA进行比对时、克林顿才改口说与莱温斯基有“不适当的关系”.并不得不在联邦大  相似文献   

9.
1月14日,美国参议院就弹劾总统一案进行辩论,从而拉开了参院弹劾总统的序幕。另据美国最近的一次民意调查显示,有67%的人认为克林顿是一位称职的总统,有63%的人不希望参议院赶克林顿下台。美国到底怎么了,参院要弹劾总统,普通百姓不希望总统下台。贵刊第1期《就几个国际问题与专家对话》一文中,江凌飞老师就此问题谈到了-美国的“民意”与“法律”,读后深受启发,本人也想从弹劾案谈谈美国的“民意”与“法律”。  相似文献   

10.
希拉里要当女总统?"妇以夫显".希拉里当时出名是因为有"第一夫人"桂冠戴在头上,如今希拉里的名望大有超过过气前总统克林顿之势,身为联邦参议员的她不久前表示将争取姑2006年连任,有传闻说她有意在将来某个时候竞选总统,不知真假,倒是克林顿已发话:希拉里能胜任这个位置,成为一个优秀总统.最近的一项民意测验显示,60%的被调查者支持美国选出一位女总统,其中53%的人表示希望希拉里参加未来的总统大选,果真如此,说不定希拉里除了可能当上美国历史上第一们妇总统外,还会继续  相似文献   

11.
总统推销忙     
海湾战争已经过去三年了。3月份对美国来说是这场战争的胜利纪念日。谁会想到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全球销售计划中将此作为“助销强心剂”。2月16日,克林顿总统会晤沙特驻美大使班达尔亲王时,虽未直接提及美国在海湾战争中的功劳,却旁敲侧击,话里话外流露出不要忘了老朋友之意,并大谈生意经。“说话听声,锣鼓听音”。沙特大使自然心领神会。果不其然,会晤一结束,克林顿便满面春风地宣布,沙特已经同意购买波音公司和麦道公司的商用飞机。这位“总统推销员”  相似文献   

12.
追风人物     
克林顿要当滑稽节目主持人“拉链门”事件后,克林顿和希拉里曾闹起婚姻危机,并一度接受心理治疗。今年六月,新书《我的生活》出版后,克林顿先在美国做巡回宣传,而后又马不停蹄地在欧洲秀了一把,所到之处,上演左手签名售书、右手与读者握手的绝技,克林顿着实当了一回“万人迷”。此书不仅在美国、英国、法国卖得火热,还一举成为德国第一畅销书。各大媒体纷纷炒作,克林顿频频出镜。更引人关注的是,克林顿受到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青睐,将出任滑稽节目“星期六夜话”的主持人。这份差事真是给克林顿锦上添花——不但吸引众多女性的眼球,还赚个盆…  相似文献   

13.
弹劾克林顿     
美国人在开会——共和党终于要对克林顿下手了。先是众议院司法委员会在12月11日-12日接连开会,完全按党派划线,以(共和党)21票/20票对(民主党)16票/17票一鼓作气通过了指控克林顿总统  相似文献   

14.
标签新闻     
新事新言“我认为布什是自20年代以来最为腐败的一个美国总统”,“他不是个合法总统”,“我期望着这个政府被推翻,就像我当时希望萨达姆的政府被推翻一样。”———令美国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谩骂布什的言语竟是出自伦敦市长利文斯通之口。“如果不赶紧采取行动,希拉里·克林顿将会一路上升,直至华盛顿权力的顶点。那时,我们看到的将是一个新的、更加自由的‘克林顿时代’。”———美国共和党总统竞选班子在《洛杉矶时报》上呼吁阻止希拉里参加2004年总统大选。这位前第一夫人现已成为民主党的“头等筹款高手”、“头等理论家…  相似文献   

15.
标签新闻     
新事新言"我要去演讲,充实一下我的保险柜。我不知道老爸(老布什)挣了多少演讲费——一场演讲的收入有5万至7.5万美元吧。克林顿就通过演讲发大财了。"——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的任期将在2009年1月结束。近日,他在椭圆形办公室里接受作家罗伯特·德雷珀采访时透露了离任心声:赚大钱!  相似文献   

16.
事已至此,共和党行得上,不行硬着头皮也要上;有利条件多,不利因素少,总统能否“安全着陆”?克林顿性丑闻越闹越大。10月5日,美众议院司法委员会通过了对克林顿进行弹幼调查的决议案后,  相似文献   

17.
几经周折终未幸免近几个月来,关于葆拉·琼斯诉克林顿性骚扰一事,在美国再次闹得沸沸扬扬。这次人们感兴趣的是,不管克林顿是否亲自出庭,此案明年都会有个说法。5月27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作出裁决,9名大法官一致拒绝了总统提出的推迟葆拉·琼斯指控克林顿对她进行性骚扰的民事诉讼的请求,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裁定,在职总统的非公职行为可以被起诉。8月22日,阿肯色州联  相似文献   

18.
一、国际人才竞争的态势与引进、开发国际人才资源的必要性 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源泉已不再是物质资本而是技术和人力资本。高层次优秀人才已成为经济、科技领域国际竞争的焦点。美国总统克林顿曾经说过,要提高美国产品的竞争力,提高美国企业的竞争力,提高美国  相似文献   

19.
美国总统克林顿今年1月建议联邦政府在下一个财政年度预算中增加28亿美元的科研经费,主要用于生物医学、基础科学、纳米技术和信息技术等领域。克林顿的建议告诉我们美国政府已将纳米技术与当代科技的三大支柱,基础科学、生物医学、信息技术相提并论了,由此可见随纳米材料制备和应用研究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纳米技术很可能成为下一  相似文献   

20.
绯闻占据了主要舞台,总统行使职权的能力受到伤害;公众的主流思潮明显趋于中间化,未来的领导人纷纷向中间路线靠拢。基本特点1998年的美国政局演变可谓一波三折。这一年美国政治中最主要的内容有两个,一是克林顿总统的绯闻案,二是中期选举。从时间上讲,绯闻案这出政治肥皂剧从年初一直闹到年终,还占了大部分场景。与此相对应,1998年美国政局的基本特点也可以归纳为两个:首先,总统的个人生活问题在国家政治中占据如此突出的地位,克林顿最终还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二位遭到众院正式弹劾的总统,这在美国政治史上是头一次。其次,中期选举的结果告诉人们,与绯闻案中的激烈竞争不同,公众的主流思潮呈现出明显的中间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