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靳旭  侯朝炜 《科技潮》2004,(2):56-56
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馆,位于大兴区东北角,旧宫镇以南,瀛海镇以北,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以西的三海子,占地近千亩。这里,既是北京市科委系统的一个保护麋鹿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场所,更是一个以开展自然、  相似文献   

2.
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馆,位于大兴区东北角,旧宫镇以南,瀛海镇以北,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以西的三海子,占地近千亩。这里,既是北京市科委系统的一个保护麋鹿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场所,更是一个以开展自然、历史、文化生态探游及环境教育活动为特色的户外生态博物馆、国家级科普教育基  相似文献   

3.
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馆,位于大兴区东北角,旧宫镇以南,瀛海镇以北,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以西的三海子,占地近千亩.这里,既是北京市科委系统的一个保护麋鹿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场所,更是一个以开展自然、历史、文化生态探游及环境教育活动为特色的户外生态博物馆、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   ……  相似文献   

4.
靳旭 《科技潮》2003,(6):42-44
坐落于北京南郊的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馆(即北京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的游览路线上,有一块翻板问题牌。上面有这样一个题目,“北京市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吗?”。每看到此处,多数参观者答案都是一样的:“北京哪有!”是啊,像北京这样的大都市,从城市到乡村,到处是人类活动的踪迹。住在城里的人平时能见到的野生动物也只是麻雀、喜鹊、乌鸦等屈指可数几种鸟类,再就是苍蝇、蚊子、蟑螂等令人生厌的虫子。可当你翻开问题牌的盖板,却有十种动物的名字赫然出现在面前,但对于绝大多数北京人来说,它们是极为罕见的。这些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名录的动物,大都是数量极其稀少,有濒临灭绝危险的,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濒危动物。另外,北京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和北京市重点保护动物的还有数十种,它们数量正在急速减少......  相似文献   

5.
寒假里,我们参加了“生态、生活、环保”冬令营。北京市东城教研中心拟出16条考察题。我们对“麋鹿苑保护区有污染吗?”这个题目产生兴趣,也产生了疑问。麋鹿苑是麋鹿实验中心,是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它的周围难道会有污染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到冬令营营地——北京南海子麋鹿苑。来到麋鹿苑,远远望去,在黄色的草地上一群麋鹿静静地位立着。蓝天白云和那褐色的鹿群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画面。这里没有污染呀!你看白唇鹿多雄壮呀!普氏野马真是够野的,用尥蹶子来欢迎我们;鸸鹋高傲而儒雅地向我款款走来,饲养员把它们喂得多健康呀!冬天还不愿意离开北京的绿头鸭,不怕寒冷地在没有结冰的水面上  相似文献   

6.
郭耕 《科技潮》2009,(2):28-31
从灭绝动物公墓说起 几年前,我从曾经发生过的麋鹿灭绝事件入手,在北京麋鹿苑做了一个世界灭绝动物的公墓。我用了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游戏,叫多米诺骨牌。  相似文献   

7.
郭耕 《科技潮》2001,(8):43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京南10公里处,有一座在清代皇家猎苑遗址南海子故地建立的小型保护区:北京麋鹿苑.它以研究、繁育在中国曾一度灭绝、后又重返故里的我国特有动物麋鹿及其生态而蜚声中外.为使这一命运多舛、失而复得的物种能在麋鹿苑安顿下来,国家给予了高度重视,不仅从资金、科研上给以保障,而且设有"麋鹿苑派出所",全年驻有公安干警.忠于职守的干警日复一日地环绕千亩麋鹿苑巡逻,使这里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麇鹿从未有过任何被偷被猎的闪失.  相似文献   

8.
麋鹿是典型的湿地动物,俗称“四不像”,是中国的特产动物。北京南海子地区早在元代就放养着大量麋鹿,但在1900年由于战乱和洪水而灭绝。1985 年在国家环保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和英国乌邦寺主人塔维斯托克侯爵的共同努力下,先后有38头麋鹿重新回到南海子。在工作人员的精心饲养下,从最初的38头繁殖到现在的400多头,其中一部分已被送往全国14个省区。北京是一个自然条件相对比较好的地方,麋鹿生活在这里应该过得舒适而安全。但是,我最近听说麋鹿苑出现了一些问题,许多活泼可爱的小麋鹿突然死亡,糜鹿苑的围墙也先后几次倒塌,为此,我多次到麋鹿苑进行实地调查。此时正值炎热的夏季。在苑内我看到成群的糜鹿在人工湖里嬉戏游水,几只小鹿在岸边追逐野鸭。占地近千亩的麋鹿苑内,到处是郁郁葱葱的植被。但是,苑外的情况让我吃惊,除了苑西是庄稼地之外,北面、东北、东面、东南,近3/4的地方被砂坑和垃圾包围,简直不堪入  相似文献   

9.
2014年12月1日至2015年2月28日期间,对北京南海子麋鹿苑的冬季鸟类资源及其生境分布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42种,隶属12目25科,其中树麻雀和绿头鸭为明显优势种.对鸟类的居留型和重点保护鸟类进行分析发现:当地有冬候鸟9种、留鸟21种、夏候鸟和旅鸟11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5种,北京市重点保护鸟类22种.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冬季鸟类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H为1.226,Pielou均匀度指数J为0.328.  相似文献   

10.
张林源 《大自然》2010,(2):38-41
麇鹿是中国特产的鹿科动物,从元朝开始,麋鹿就因专供皇帝狩猎之用而被放养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中。19世纪末的战争与自然灾害.使野生麋鹿彻底在中国消失了。一百多年前,中国最后一批圈养麋鹿种群在北京南海子灭绝,仅有被西方列强运到欧洲的部分麋鹿保存下来。为了在中国重新建立麋鹿种群,1985年,我国在麋鹿的最后灭绝地南海子原皇家猎苑的中心区域建立了麋鹿苑。  相似文献   

11.
归客的生活八月的北京.座落在南郊的南海子麋鹿苑草木繁茂、水鸟云集,湖光树色相辉映.这块旧日麋鹿游息的地方已准备好接待归客. 八月二十四日,20头年轻的麋鹿回到了它们祖先的故居.这群出生在异国的归  相似文献   

12.
消息     
2010年7月20日,首届“中国麋鹿保护奖”新闻发布会在国家林业局隆重召开。2010年是麋鹿回归中国25周年。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遵循“拯救、保护、科研、发展”的科学定位,使麇鹿种群由当年回归时的39头发展成目前的1618头,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糜鹿种群。  相似文献   

13.
北京麋鹿苑脊椎动物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麋鹿苑脊椎动物173种,隶属63科,29目.其中鱼类5目,9科,20种;两栖、爬行类3目,5科,8种;鸟类15目,4l科,133种;兽类6目,8科,12种.麋鹿苑脊椎动物的分布类型中,古北型41种,东洋型22种,东北型(东北地区及附近地区)22种,全北型15种,季风型9种,东北-华北型7种,华北型(主要分布于华北区)2种,东北型(东部为主)1种,中亚型(中亚温带干旱区)1种,喜马拉雅-横断山区型1种,南中国型2种,不易归类的,其中不少分布较广泛的29种.麋鹿苑鱼类以江河平原鱼类为主,其次还有东洋区印度平原鱼类,缺少北温带北部的北方平原鱼类.麋鹿苑脊椎动物的适应类型中,依赖湿地的41种,部分依赖湿地的有8种,不依赖湿地的有103种.麋鹿苑及其附近地区分布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1种,国家Ⅱ级保护的16种,北京市一级保护的14种,北京市二级保护的51种.  相似文献   

14.
麋鹿苑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麋鹿苑种子植物246种(含栽培植物),隶属182属,69科.其中裸子植物3科6属11种,双子叶植物56科132属182种,单子叶植物10科44属53种.麋鹿苑种子植物区系包含15个分布区类型及10个变型,麋鹿苑种子植物属的分布类型中,温带性质的属有46属,占主导地位;除世界分布属及热带分布属,所占比例达57.3%,反映出该苑的种子植物的分布与本地所处的气候带相适应;该苑种子植物世界分布属有33属,占总属数28.1%,也是湿地植被的主要组成或关键属.该苑特有属匮乏(均为栽培种).  相似文献   

15.
项目简介:北京08数字博物馆综合应用了图像、三维图形、交互游戏、动画、特效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展现“奥林匹克运动”、“奥林匹克与中国”和“魅力北京2008”三大主题,并提供奥运场馆虚拟漫游、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北京历史古迹与文物藏品展示及奥运比赛项目三维仿真模拟及交互体验等服务。现已申请国家专利保护。  相似文献   

16.
田凤兰 《科技潮》2011,(10):58-58
近日,丰台区科委邀请北京文博交流馆、北京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北京古代钱币博物馆等多家市级博物馆到长辛店镇李家峪村举行了“博物馆科普活动下基层”活动。  相似文献   

17.
麋鹿     
郭耕 《科学世界》2007,(6):27-27
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 Milne-Edwards)又名“戴维鹿”或者“大卫鹿”,俗称“四不像”,是中国特有的物种,在分类上为单独的一个属——麋鹿属。该属共有5种,已灭绝4种:双叉麋鹿、晋南麋鹿、蓝田麋鹿和台湾麋鹿,现仅存达氏麋鹿,即大卫鹿。  相似文献   

18.
由非遗保护中心和门头沟文委发起,文化局、文物局、北京博物馆学会、北京工美学会等单位联合主办,《全国皮影传统流派雕刻精品邀请展》日前在门头沟博物馆展出。  相似文献   

19.
在江苏省南通市城区东南濠河之滨,有一片风光秀丽的园林建筑群,这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国著名的爱国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于1905年创办的南通博物苑。作为中国的第一座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名声遐迩。然而,也许人们还不知道它同时还是我国最初的自然博物馆。1894年,张謇(读jiǎn)在北京考中了状元,但当他目睹了  相似文献   

20.
三维扫描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立体测量技术。麋鹿苑运用三维扫描技术初步完成了对馆藏鹿角藏品的数据采集、加工工作。三维扫描技术与鹿角藏品的结合对麋鹿苑的科研、科普、旅游产品开发,以及未来鹿角比对系统的研发工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