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实现目标伪装效果评价的客观化和定量化,基于表征人眼视觉注意机制的特征描述子建立了特征相似度模型.人眼视觉注意机制模型量化了视觉注意焦点的转移过程.基于特征尺度值,提取了注意焦点的特征描述子.建立了基于特征描述子的特征相似度模型,实现了目标与背景在亮度、颜色和空间分布等方面融合程度的定量评价.拟合了特征相似度与目标发现概率的关系式.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可操作性强、量化准确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漳州市公园现有植物景观的调查,摄取相关景观的照片,采用风景质量评价法中心理物理学派的SBE法,对漳州市典型公园的植物景观进行评价,以寻求一种受公众欢迎的、具有闽南特色的最佳植物配置模式,为植物造景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人眼视觉系统对图像的结构信息高度敏感,且与色彩信息密切相关.但是基于结构相似性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大多是在不考虑颜色的情况下实现的,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首先根据人眼视觉系统特性提取彩色图像的亮度、色调和饱和度,将亮度分量与Scharr算子进行卷积,提取图像亮度通道的边缘特征得到亮度变化强烈部分的边缘特征,同时将色调和饱和度作为色彩特征进行处理;其次提取图像灰度化后的边缘特征以得到亮度变化缓慢部分的边缘特征;最后融合以上特征建立彩色图像质量评价模型.在LIVE数据库上进行的对比实验表明:和其他被广泛采用的图像质量评价算法相比,该算法评价结果总体上与主观评价结果具有更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人眼视觉注意机制用于伪装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客观、准确、便捷地评价目标的伪装效果,利用人眼视觉注意机制建立了伪装效果评价模型.提取输入图像的亮度和朝向特征,融合色差分布图,得到相应的特征显著图.根据竞争机制和禁止返同机制,计算出注意焦点.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了视觉焦点转移特性与目标发现概率的对应关系模型,从而准确地量化目标伪装效果.实验中选用44幅南方林地型图像进行BP神经网络训练和有效性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评价目标的伪装效果,并具有可操作性强、量化准确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给出了影响地铁项目建设决策的评价因素集,利用可拓学理论建立了地铁项目决策评价数学模型,各因素指标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模型将可拓学与AHP法相结合,既降低了决策评价中人为因素的影响,又建立了评价因素与评价结果之间的有效联系.以哈尔滨地铁一号线项目为例进行了模型评价,所得结论为需要建设.该项研究不仅丰富了地铁项目决策评价方法,而且对于哈尔滨未来其它地铁线路建设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双目立体视觉传感器的测量精度,采用最优回归设计,建立双目立体视觉传感器的结构参数优化模型,并运用遗传算法对建立的优化模型进行求解.通过GA算法的优化,双目立体视觉传感器的测量精度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优于传统方法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视觉词汇的区分能力,提出一种对视觉词汇过滤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对视觉词汇进行消岐,过滤大部分错误匹配的特征点.经实验验证本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拷贝图像的检索效果.同时,该方法可以和其他后验证方法结合使用,当与其他后验证方法一起使用时,不仅能够提高其他方法的检索效果而且能够提高其检索效率.  相似文献   

8.
基于灰色理论的图书馆电子资源绩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兰州商学院图书馆为例,应用灰色统计理论,计算灰类决策系数并确定决策向量,建立了图书馆电子资源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依据系统评价原则,通过实例对相关的指标体系进行了定量评价,证明评估模型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双摄像机三维成像系统参数的标定和优化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衡伟 《应用科学学报》2002,20(3):225-229
通过分析双摄像机三维视觉系统的成像视觉过程,建立了包括镜头畸变因素在内的成像过程数学模型,推导了模型参数的求解方法,提出了标定过程的具体实现方法.在此基础上,同时结合双摄像机系统的成像视觉两个互逆过程,提出了一种标定参数的快速优化方案,利用视觉过程所提供的更多信息,从标定的最终目标——提高视觉过程的角度,优化成像过程的模型参数,以更准确地反映视觉系统的信号变换过程,提高三维视觉精度.实验表明,上述方法可以有效地同时提高双摄像机成像模型的标定精度及提高三维视觉系统数据的采集精度,并且优化算法迭代收敛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10.
以一类组合养老保险模式为背景,初步探讨了其思维决策过程的输入输出信息,简要介绍了涉及的判断型和决策型思维过程,针对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三种思维形式的不同特征,运用各种方法建立起相应的模糊模型:采用模糊逻辑方法建立抽象思维的模糊逻辑推理模型,借助于模式识别的思想来建立形象思维的模糊模式识别模型,运用模糊数来建立基于L-R模糊数的直觉思维的模糊状态方程模型.  相似文献   

11.
冯喆 《河南科技》2013,(11):149
苏州是我国古典园林的萌发地之一,聚集了江南私家园林的精神,具有悠久的历史,造园技艺精湛,"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的造园手法体现在对各种造景要素进行构景的环节里,采用对景、敞景、分景等处理方式将景物与视线巧妙地组合起来,苏州园林的造园手法极大的体现出视觉传播艺术的环境认知和符号传达的优势,是最能体现视觉传播艺术的典范之一。  相似文献   

12.
在改进灰色多层次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应急预案实施效果评价模型,并辅以算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改进主要体现在:一是引入专家权重,对AHP群决策中不同专家确定的指标权重进行加权修正;二是构建了基于AHP-熵权法的组合赋权法计算指标权重,避免了传统AHP过于依赖专家的不足;三是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计算评价对象单项指标得分的方法.改进后的方法更加严谨,方法体系本身更加完善.根据模型计算结果,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应急预案进行改进,提升其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商业银行信贷决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贷管理事关银行的生存和社会的稳定,各国的商业银行对信贷管理都极为关注.综合运用了主成分分析方法创建了信贷决策的模型,并从企业的盈利情况、偿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负债管理能力和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等几个方面设计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将此模型在实例中进行了应用,解决了贷款对象选择这一信贷决策中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为了尽早检测出原发性肝癌患者,辅助医生进行医疗决策,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提出一种基于临床常规检验指标的筛查方法。该方法使用支持向量机建模,采用差异进化算法进行参数优化,以接收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的值作为模型评价测度,将得到的最优模型用于检验数据识别,以判断该数据属于健康、良性病变还是原发性肝癌。此外,还根据临床需求绘制分类模型的性能指标曲线和阈值查找表,由用户选择阈值,使预测性能进一步提升。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5种分类方法相比,该方法建立的模型具有更好的性能,其准确度可达0.94,Kappa系数可达0.90。研究结果可辅助医生进行原发性肝癌早期筛查,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大学生党员的政治素质、日常表现、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评价指标,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考核原则,分解为一些二级评价指标,建立大学生党员评价指标与量化考核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变异系数法、双权法和参数分类等方法,对大学生党员评价指标的模糊综合模型进行求解,得出了大学生党员评价指标量化的相关结果.  相似文献   

16.
当前人脸识别方法对采集环境要求严格,多是基于不变特征格,普适性不强.提出一种基于分块SIFT和GMM的人脸识别方法,首先在人脸整体和各分块图像上分别提取SIFT特征,并采用PCA方法进行降维处理,得到鲁棒性强和区分能力好的人脸特征;然后借鉴假设检验的思想,用通用的背景模型描述生物特征识别问题,并通过GMM方法和本文提出的成对模型构建人脸的背景模型和个体模型,据此计算待识别样本与注册样本之间的相似度,求取分类指数,采用分层决策框架实现人脸识别.仿真实验表明,本文方法对环境变化的识别鲁棒性强、识别性能好.  相似文献   

17.
构建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在建立了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的基础上以梅州市为例进行了评价分析,最后对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理论与实际应用价值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构建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在建立了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的基础上以梅州市为例进行了评价分析,最后对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理论与实际应用价值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结合我国的实际,对铁路客站的应急能力评价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模糊综合评价研究中,改进了确定单指标隶属度的圆形分布隶属函数法,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可靠性.通过实例将该方法运用于评价具体过程,得出客站的应急能力属于较强状态.  相似文献   

20.
点云模型质量的客观评价是三维几何模型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作. 根据显著性能够较好地反映人类视觉系统的特点,提出以点的法向量与其邻域点法向量的差异作为该点的显著性计算依据,利用原始点云模型和处理后点云模型在显著性上的差异判断点云模型质量的变化,实现点云模型的质量评价. 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客观评价模型和主观的人工评价得出的结果基本一致,且比信噪比方法更能体现人的视觉感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