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民间剪纸艺术作为我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它的价值已远远超越了其自身,在民俗文化及其传承中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文章以民间剪纸在民俗文化及其传承中的价值为研究对象,以山西民间剪纸为例,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归纳总结了民间剪纸艺术在承载民俗文化内涵,发挥民俗文化的社会功能,推动民俗文化活态传承中的价值。通过研究,旨在提高世人对民间剪纸艺术的关注,唤起对民间剪纸艺术保护的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2.
皖西民间剪纸丰富了地域民俗文化的内容,它的审美文化要素是民众理解皖西剪纸艺术美的有形载体,也是解读皖西民间剪纸、发展民间剪纸艺术、提高民俗研究水平的重要基础。皖西民间剪纸的图形审美要素、色彩审美要素、构图审美要素为皖西地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间剪纸是一种民众艺术 ,是一种物承文化现象。本文从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深层内涵所  反映的心理特征、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等方面 ,以及它在我国民间 ,以至社会各阶层的实用性进行探讨 ,以说  明我国民间剪纸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民间剪纸,包括“刻”的形式在内。在我国各地流传甚广,并有悠久的历史和民族传统。每逢过年过节、婚嫁、喜庆都要用上它。剪纸教学,在中小学的美术教学中以及师范院校的美术教学中都当作一门重要的内容来上。由于剪纸的材料与制作较为简单易行,加上民间到处易见,所以学生对剪纸课极感兴趣。剪纸教学可以成为农村学校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指导学生收集和学习民间剪纸不仅能加强审美教育,还能培养学生的群众观点。在剪纸教学中如何把民间剪纸结合起来。本人几年来作了如下的尝试。一、搜集民间剪纸并进行归类:通过学生广…  相似文献   

5.
分析民间信仰的时代特征和民间信仰变迁对传统剪纸艺术的民俗文化和审美意趣的影响,提出剪纸艺术在新时代环境下,应寻找适合现代民众的信仰需求,保留传统信仰文化的情感气质,将剪纸艺术融入现代艺术载体,进而推动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使剪纸艺术在新时代环境下依然绽放光彩。  相似文献   

6.
剪纸在中国民间是最具普遍性、广泛性、象征性的一种艺术形态,吉祥剪纸是一种观念艺术,也可以说是一种民俗生活的实现.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是用剪纸的方式把一些文化内涵流传到了现代,因而剪纸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剪纸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动物图形寓意是民间剪纸的一种题材,它的存在反映了人们长期形成的观念和意识.民间剪纸里的动物图形所包含的寓意是通过象征、比喻、谐音等形式来表达的.  相似文献   

7.
燕小英 《科技信息》2010,(33):I0261-I0261
当代剪纸艺术的创作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作出适合时代需要,思想性强、艺术性高的作品。把源远流长的民风民俗紧密相连的中国古老民间剪纸艺术融入现代文化,用民间美术理论指导剪纸创作,追求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即钟情于民间剪纸风格,注重弘扬时代作为精神。  相似文献   

8.
长沙望城民间剪纸体现着一个完整的中国史前本原哲学体系,其基本图案是体现史前哲学观念的文化符号。楚俗尚巫,表现在望城民间剪纸的题材上,有着浓厚的祭祀色彩。剪纸作品中用于祭祀和祈祝的神怪形象,五花八门,无奇不有,不但反映了剪纸艺人大胆而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反映出望城民间剪纸神秘、浪漫、多元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9.
安塞民间剪纸的特色王晓时民间剪纸艺术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产物。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民间剪纸艺术,无论从艺术风格、艺术内涵以及其它方面都保持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道理和审美情趣,它是中国民俗文化世代相传下来的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在哲学、美学、...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都市设计文化的发展进程中久被遗忘的民间剪纸艺术被融入现代设计文化之中,剪纸艺术以其自身古老的原始稚拙之美而显示出其视觉的张力,它们那独特的原始美常常让现代都市人为之留恋往返。民间剪纸艺术以其独特的美而受到了现代都市设计人和普通大众的青睐,也渐渐通过设计人的传承、交融、变异等手法融入到都市文化生活之中,它们被作为当下时尚设计的新元素和新素材而广被拓展和创新。但是,在实际的设计推广中对民间剪纸艺术元素的提炼和展示是有一定难度的。为了在现代都市设计文化的发展中既顾及到保护和传承又顾及到发展和创新,文章对民间剪纸艺术元素在现代都市文化中实际使用的层面和渠道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中华民族文艺百花园中,剪纸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民间艺术风格,艺术家们飞剪走纸,将自己的情思、才华和美好的心愿都倾注在了朝夕相伴的剪纸中,构成了特有的地域习俗与人文心态,并显示出极高的审美价值。千百年来,剪纸艺术像开放在山野间的小花一样默默地植根于广大农村,作为一种装饰品、吉祥物,它以其特有的魅力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体现着中国普通民众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  相似文献   

12.
从构图、造型、色彩等方面阐述了民间剪纸特有的构成形式;其构图形式不仅具有二维的装饰性,也反映了独特的民间习俗;净化夸张、高度归纳的造型手法更具纯粹的艺术特质,形简意赅是其造型的最大特点;色彩对比强烈,突出地反映了民间大众的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13.
民族民间美术是我国传统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同民族的审美观、情感以及思想的表现,更是丰富民族文化内涵和美学思想的具体展现。然而,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民族民间美术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甚至面临着消失的困境。通过有效利用现存法律制度构建民族民间美术的法律保障体系,培养民间美术继承人、发展活态保护方式,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创建民族民间美术数据库,发展民族民间美术教育,推进民族民间美术大众化等路径,进一步强化民族民间美术的传承与保护。  相似文献   

14.
地方高校民间美术教学体系的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禾 《泰山学院学报》2005,27(2):108-111
民间美术是哺育滋养华夏民族文化艺术的母体艺术,理应成为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方高校建立民间美术教学体系是对中国美术教育的补充和完善,有利于促进民间美术的保护和发展,有利于促进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也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建立民间美术教学体系是地方高校办学定位所决定的应有之举,当地丰富的民间美术教学资源为地方高校提供了坚实的办学基础,生源本地化使地方高校更容易得到当地政府和各界人士的支持。民间美术教学体系主要有四部分构成:非美术专业的民间美术教学、美术专业的民间美术教学、建立民间美术研究室和建立民间美术陈列室。民间美术教学需正确处理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关系、继承保护与发展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剪纸镂空艺术在现代日常实用女装、礼服、舞台表演装及情趣内衣中的运用现状进行分析,认为目前剪纸镂空运用存在设计的直接挪用、与传统设计脱节及衬色运用的单一性,对比可以从“借景”设计、图案与色彩结合设计、中西技法融合的设计方向进行创新.最后以“隐藏的风景”为设计主题,进行纯色面料、花色面料、闪光面料、图案“借景”搭配方法进行服装实物制作,得出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推陈出新”是毛泽东为延安平剧研究院题写的题词,其精神实质是强调“批判地继承”与“创造性发展”相结合。延安艺术家们就是在“推陈出新”原则指导下,从利用民间艺术到改造民间艺术到创制出具体鲜明民族特色的新艺术形态,最终实现了对民间艺术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其中,以对秧歌的利用、改造、创新最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上,"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一叙事题材曾同时使用民间口头叙事方式和戏曲曲艺等多种俗文艺样式在全国各地广为流播,这种民间故事与俗文艺之间的互动关系不但有力地促进了梁祝题材的繁荣,也对民间故事和俗文艺本身造成了不可低估的影响。本文试图以梁祝传说为例,对这种文化现象加以检讨。  相似文献   

18.
民间美术是民间艺术和民间文化的表现形态,是历代劳动人民在民俗生活中创造、应用并融入生活当中的美术形式。民俗生活是民间美术的基础,民间文化趋同影响着民间美术的创作和发展,形成了对同一文化现象的不同表现形式。研究民间美术综合造型能够深刻体会出劳动人民的审美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