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恒星并不是永恒的,它们也会诞生和死亡。它们的寿命取决于其质量:质量越大,辐射能量就越快,寿命也就越短。像太阳这样长寿的恒星,其寿命在100亿年左右。一颗质量比太阳大10倍的恒星大约只能生存2500万年。相反,一颗质量是太阳质量一半的恒星可生存1万亿年以上。  相似文献   

2.
Q&A     
《科学世界》2011,(5):81-81
Q:假如太阳是蓝色的,那么天空会是什么颜色?A:太阳可能是蓝色的吗?当然有可能,虽然太阳是一颗黄色的G型恒星,但比太阳质量大上20~60倍的恒星(B型或O型)的恒星就是蓝色的。不过无论恒星是什么颜色,我们看到的天空都会是蓝色的,这是为什么呢?19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勋  相似文献   

3.
魏俊霞 《科学世界》2014,(11):18-67
几十亿年前,在由数千亿颗恒星组成的浩瀚银河系的一个角落里,一颗新的恒星诞生了——它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太阳。之后,在太阳周围形成了几颗行星,其中的一颗孕育了不计其数的生命,这就是地球。  相似文献   

4.
恒星风是恒星表面发出的物质流,是恒星质量流失的一种手段.恒星风在所有恒星中都普遍存在,但速度和强度有很大差别.太阳发出的星风通常称为太阳风,速度大约为每小时200~300km.从冕洞吹出的太阳风速度则要大一些,大约每小时700km.太阳通过星风损失质量的速率约为每年10-14倍太阳质量,在一生中通过星风大约会损失掉0.01%的质量,因此星风对其演化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行星同太阳地会合运动和行昨星在恒星之间的运动,揭示了行星的运动变化及出没规律,并对行星的辨认方法作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太阳的寿命     
<正>太阳是一颗普通的恒星。科学家研究后认为,大约60亿年后,太阳将会变成一颗红色的巨星,亮度增至原来的2.2倍。等到太阳膨胀到最大时,它将会变成一颗暗淡的白矮星。  相似文献   

7.
微聚焦     
《科学世界》2012,(10):94-94
【红巨星吞噬行星】 英仙座的BD+48740是一颗比太阳大11倍、年龄比太阳还大的恒星。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在对它进行光谱分析时发现其含有大量的锂。锂一般不会在恒星上长时间存在,因此这颗恒星很可能刚吞噬了一颗行星。这个过程相当快,难得一见。这可能就是地球将来的命运。  相似文献   

8.
《科学世界》2013,(2):30-31
在寻找与地球类似的行星时,应该观测什么目标才好呢?对观测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行星系统中心的恒星,也就是"主星"。太阳属于"G型星",开普勒卫星主要观测的对象,也是这一类型的恒星。根据现有的观测结果,在银河系的全部恒星中,G型星大约占8%。银河系内大约有1000亿颗恒星,也就是说,大约有80亿颗G型星存在。G型星的寿命大约是100亿年。地球上的生命诞生,发生在太阳和地球形成的约10亿年后。所以,G型星的寿命足够支撑其绕转行星(如果有的话)的生命产生和进化。作为类地行星的主星,如果该恒星远比太阳明亮的话,就会有问题了。越是明亮的  相似文献   

9.
雷铭奇 《科技信息》2008,(10):28-28
现太阳内核是一颗中子星,中子星是发育为恒星的恒星胚,恒星胚发育开始后,其中的中子经β衰变蜕变为恒星氢,氢核再蜕变为核中子、核质子组成各种元素,故行星卫星是太阳发育聚集的轻重元素物质依次抛射出的子体。  相似文献   

10.
太阳是一个相对孤独的恒星,在它的周围只有行星而没有其他恒星,但是根据天文学家的观测,宇宙中许多恒星有一个甚至多个伙伴,例如《星球大战》中的行星“塔图因”的天空中就有两个“太阳”,那么生活在拥有两个“太阳”的星球上的感觉究竟如何呢?天文学家将有两个恒星相互绕转的系统称为双星系统。如果两颗恒星间的距离比较遥远,那么彼此绕着...  相似文献   

11.
以X-ray亮度为标准,选取了16颗G型的年轻类太阳恒星进行了测光观测,并通过眦软件经行了测光处理,获得了9颗年轻类太阳恒星的自转周期.结合一些T Tauri型星、零龄主序恒星的自转周期,X-ray亮度得到自转较快的类太阳恒星与自转较慢的这些恒星比较,前者具有更强的X-ray辐射.但是,当恒星自转极快时,却并未发现自转和X-ray辐射强度之间的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天文学家在新近出版 的《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发现天鹅星座中 的HD188753星系中有3颗恒星。处于该星系中 心的一颗恒星与太阳系中的太阳类似,它旁边 的行星体积至少比木星大14%。该行星与中心恒 星的距离大约为800万千米,是太阳和地球之间 距离的二十分之一。而星系的另外两颗恒星处 于外围,它们彼此相距不远,也围绕中心恒星公 转。 银河系中的星系多为单星系或双星系,具 有三颗以上恒星的星系被称为聚星系,不太多 见。 恒星并不是平均分布在宇宙之中,多数的 恒星会受彼此的引力影响,形成聚星系统,如双  相似文献   

13.
若问夜空为何是黑的?人们自然会说,因为夜晚没有太阳照耀。实际上,问题并非如此简单。人们知道,在无限宇宙中有无数个恒星构成的星  相似文献   

14.
正科学家们坚信,太阳将在50亿年后毁灭。但是,太阳死后会变成什么呢?一项于2018年5月7日发表在Nature Astronomy上的研究给出了答案:太阳会变成一个由星际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发光圆环,即行星状星云。在众多的恒星中,太阳的尺寸和质量都只能算是平均水平。当太阳的核心因燃料耗尽而开始坍缩后,  相似文献   

15.
计算了7颗类太阳恒星(带有类似太阳的行星系统)的大气参数和多种金属无互的丰度,所有样本星的金属丰度平均值为0.101,其中HD98230的值为-0.271,相对其余6颗星的值小很多(其余6颗星的平均值为0.184),比银盘附近类太阳星的平均值([Fe/H]≈-0.3)相对较高,计算结果表明行星系统的形成与恒星的富金属丰度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正恒星是能自己发光的天体,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在晴朗的夜晚,我们坐看璀璨星河,其实那都是银河系内的一颗颗恒星,甚至是恒星组成的星座和星群。出生是个技术活在太阳系内,太阳一向是说一不二的绝对"老大";太阳永远被群星环绕在中心,像拥有庞大的粉丝团的天王巨星,又像雄踞一方星空的帝王。但是最近木星似乎一直在私下抱怨,它到底是因为什么不服气呢?  相似文献   

17.
<正>假设宇宙中的恒星就像你家里的灯泡一样,可以由总电闸一闸拉灭。啪——(请想象一只看不见的"宇宙黑手"拉灭了总闸),所有的恒星都停止发光发热——包括我们熟悉的太阳。那么,地球会怎样?一片漆黑,冷到极致,所有生命就此终结,包括人类。啊额!光是想想就牙齿打颤,还是重新开闸吧。哼,急什么,答出我的问题,我才重新开闸("宇宙黑手"低沉的冷笑声在漆黑的宇宙中回响)——恒星的能量从哪儿来?这……家里的灯泡靠电力来发光发热,恒星靠啥?难住我了。但我们可以从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太阳身上找  相似文献   

18.
正A:质量在0.012~0.08倍太阳质量之间的星体,不能发生氢聚变反应,只能发生锂聚变反应,属于棕矮星(褐矮星);质量超过0.08倍太阳质量的星体可以产生氢聚变为氦的反应,提供能量,成为恒星,这个阶段的恒星是"主序星"。主序星的聚变反应产生向外的辐射压,抵抗自身引力,星体处于二力平衡状态。并不是所有恒星都会在晚期成为红巨星。质量小于0.5倍太阳  相似文献   

19.
宇宙中大多数恒星都至少拥有1颗伴星,比如离我们太阳最近的6颗恒星中,就有5颗拥有伴星。那么,我们的太阳有没有伴星呢?天文学家曾有过太阳具有伴星的想法,这是很自然的事。当人们发现天王  相似文献   

20.
文化播报     
《世界知识》2023,(13):76-77
<正>中国科学家实现人类首次大质量恒星死亡瞬间天文现象全过程记录6月9日,中国科学家实现人类首次大质量恒星死亡瞬间天文现象全过程记录的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科学杂志《科学》。据了解,一颗质量是太阳20余倍的“超级太阳”恒星,在约20亿年前其核聚变燃料燃烧殆尽,在坍缩的瞬间引发了巨大的爆炸火球,产生了一个持续几百秒的巨大“宇宙烟花”伽马射线暴。火球与星际物质碰撞产生的大量万亿电子伏特高能伽马光子穿过茫茫宇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