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正"我们处在茫茫宇宙中本超星系团室女座星系团本星系群银河系猎户座旋臂上太阳系中地球的某一个角落里,恰如沧海一粟。"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浩瀚宇宙中,人类到底身居何处?这或许是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曾经有过的疑问。毫无疑问,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为第三,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天体。  相似文献   

2.
天体生物学研究生命在宇宙中的起源、演化、分布和未来.天体生物学在20世纪90年代初正式形成,是人类对地球上生命起源、演化的追问,对人类文明未来的思考,对环境变迁的忧虑,以及对空间和宇宙探索的结果.天体生物学整合了天文学、行星科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和空间探索技术等领域,并且一出现就成为这些学科的前沿.在天文学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天体生物学探讨对生命至关重要的非金属元素氢一碳一氮一氧一磷一硫,以及金属元素例如镁、铁等在宇宙创生、星系和恒星演化过程的核合成和分布,以及这些过程对宜居住行星在恒星系中的密度和分布的制约.在行星系统尺度上,天体生物学比较太阳系各行星的物理、化学和地质特征,并试图据此建立太阳系和其他行星系统的宜居住带的模型.地球上生态系统的起源和演化是天体生物学最重要的研究内容.地球从一个炙热的无生命世界逐渐演变成一个适宜生命产生和演化的宜居住行星,是了解字宙中生命的产生和演化的唯一例子.天体生物学比较现在地球上的极端环境、极端环境中的生命,并结合对地球历史上地质和生物事件的重建,试图建立字宙中生命在类似地球的行星上起源和演化的普适模型.寻找地球以外的生命世界是人类空间探索的终极使命.天体生物学根据对地球上生命的认识,确定了液态水、水-岩石相互作用化学是微生物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和证据,并据此确定了最近行星探索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到目前为止,地球是我们所知在宇宙中惟一一个存在生命的星球。"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地球生命的起源"、"是否存在地外生命"、"是否存在地外高等智慧生命",这些天文学家研究的课题,同样也是普通大众极为好奇、并给予极大关注的问题。在过去的20年里,对于前几个问题的研究部分别取得了突破。天文学家不但确定了宇宙的年龄是137亿岁,也意外地发现了字宙在加速膨胀。从天文学角度看,地球生命的起源可能与小天体撞击有密切的关系。通过行星际飞船对太阳系行星和行星卫星进行探测所获得的成果,使人们对地外生命充满期待。而地外高等智慧生命(外星人)的  相似文献   

4.
在2003年第4期中,我们剖析了太阳系中的诸多天体,结果表明,在太阳系中,除了我们地球之外,没有一个星球拥有外星智慧生物。那么,宇宙中究竟哪些天体才能拥有外星人呢?  相似文献   

5.
王洪鹏 《大自然》2013,(6):74-76
流星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受地球引力的影响,宇宙中每时每刻都会有一些天体碎片被地球引力“俘获”并进入大气层,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流星,那些没有燃烧分解完的微缩版小行星落到地球表面就形成了陨石。  相似文献   

6.
新兴的天体生物学,包括研究地球上生命起源与历史、其他行星与月球可能遇有生命、以及寻求地球以外的宇宙生命;它与生物学、生物化学、古生物学、地质学、行星科学与天文学等密切联系在一起。本书集合全球上述有关学科50位专家分别撰写最新内容与成果,既可供这一门新学科师生和有关研究人员学习和参考,也可供工程实践科技人员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人类在所有科学领域取得成果的速率在惊人地加快。当我们拓展对地球的控制时,同时也在准备重塑和改造地球上的景观,为自己到地球外居住作准备。几个世纪以来,我们已经花大力改造了地球,现在,我们正准备把宇宙转变成一个充满生命的有生气的实体。我们将通过把我们的意识、技能、智力以及我们自身扩展到其他行星上来实现这个目标。我们把人类改变和改善地球环境(最终是宇宙本身)的努力总称为“生命化”。生命化是调节人类行为的一种力量,赋予地球并最终赋予整个宇宙以意识和智慧,是全部人类生产活动背后的原动力。然而,为…  相似文献   

8.
焦健 《科学世界》2010,(5):66-75
需要测量的距离远到不可想象 仙女座星系是我们的“近邻”,距离地球230万光年。这就是说,即使宇宙中行进速度最快的光跑过这段距离也需要花230万年,真是不可思议。如本页图解所绘出的,宇宙中还有比仙女座星系更远的天体。那么,这些人类根本无法到达的天体,它们的距离是怎样测量出来的呢?测定天体的距离是天文学中一项困难的工作。测量天体的距离有许多种方法,不同场合使用不同的方法。本文就来介绍测量天体距离所使用的各种方法,从测量太阳的距离开始,一直到测量宇宙最遥远边缘的距离。  相似文献   

9.
间有一种人们尚且不了解的发能方式,它远远超过核能。这种现象离我们并不十分遥远。人类的地球所在的银河系以及每个银河系的中心,所含的能量比类星体只小了100倍左右,这说明宇宙普遍存在着非核能的存在方式。而对其它情况,现在人类仍一无所知。 其二是暗物质,人们发现,在银河系里有一个叫星系群的圆球,在星系群里有3/4的物质,人们用光学、红外、放射等手段看不见,这就是暗物质。,它占据了人类所在的宇宙的绝大多数质量,有很高的能量,人类现在不知其为何物,来源如何,, 以上两个谜是当代天体研究上的两大问题.当代人研究天体问题的方法,一是…  相似文献   

10.
王渝生 《科学世界》2012,(12):84-85
毛泽东有诗云:"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地球自转一次,其赤道长约4万公里,可谓"日行八万里",当然,太阳系所在的银河系以外的河外星系有上千亿之多,不止"一千河"。如诗所说,我们坐在地球上观测深邃的星空,不断地探索遥远宇宙的奥秘。人们通过观测发现,"河外星系"是与银河系类似的天体系统,都是由上千亿颗恒星、星团、星云和星际物质组成的天体系统,目前已发现了100亿个以上的河外星系。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宇宙之中有生命的生物和无生命的天体普遍遵循的生存法则,以及恒星的诞生与消亡过程。  相似文献   

12.
茫茫宇宙无垠无际,星移斗转深邃神秘。地球这颗孕育着万千生灵的自然天体蕴藏着巨大的资源财富。它的形成,它的变化,它的历史这一切都引起了人类的不懈探索。从远古的早期人类到今天拥有先进科学技术手段的我们都从来没有停止对地球的疑惑、思考和探索。在长期的探索中,崔文元教授就是其中出类拔萃的杰出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13.
如今,在太阳系之外发现行星已经不是稀奇的新闻,事实上,宇宙中存在着大量的行星。在如此众多的行星当中,当然也应该有像我们地球这样存在着生命的行星。那么,行星具有生命的必要条件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
引潮力的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起海洋潮汐的动力并不是引潮天体对地球引力的本身及其大小,而是引力在地表上分布的差异,即引潮力.潮汐是一种普遍的宇宙现象.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世界》2023,(6):54-55
<正>你认为宇宙中诞生我们人类这样的智慧生命是一个奇迹吗?我们生活的宇宙中,仅可观测范围(光在宇宙138亿年的年龄中抵达地球的范围)内就存在数千亿个星系。每个星系中都有数千亿颗恒星,而数不胜数的恒星周围又诞生了行星。既然存在如此庞大数量的星体,那么,存在像地球一样生活着智慧生命的行星似乎也不奇怪。但是,  相似文献   

16.
在本刊前几期中我们谈到,许多科学家都相信,宇宙中存在着外星世界和外星人,而且这些居住外星人的外星世界,在宇宙中数量非常少,只是凤毛麟角。有人估计,每100万颗天体中,平均可能只有1.8个拥有文明世界。但鉴于宇宙中天体数量是如此之庞大,仅我们的银河系就有约2000亿颗天体,所以外星世界的数量仍然不是一个小数。  相似文献   

17.
《科学世界》2011,(4):11-11
月球是地球最近的天体邻居,长期以来,通过对月球进行火懂研究,也使得我们更了解自己所在的星球。科学家们对月球的内部结构有很大兴趣,还因为那里有许多有关远古时期月球的研究线索。  相似文献   

18.
《世界知识》2010,(14):70-70
欧洲航天局7月5日宣布,该机构的宇宙探测卫星“普朗克”根据此前收集的数据,绘出了首幅宇宙全景。它将有助于科学家了解宇宙大爆炸后各种天体的形成过程。欧航局当天发表公报说,这幅图的珍贵之处在于捕捉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它形成于宇宙大爆炸时期,经过137亿年的漫长旅行才到达地球,对研究人员而言,  相似文献   

19.
在浩瀚无际的宇宙中,有一颗美丽的淡蓝色星球,这便是我们的家园——地球,也是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惟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生命究竟是怎么来的?谁是最早争霸海陆空的开路先锋?曾经不可一世的怪兽为什么会从地球上消失?打开这扇生命之门,我们将一同经历地球的生命之旅。  相似文献   

20.
巨生物假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假说也可称之为“地活说”。从“地静说”经“地动说”到“地活说”标志着人类对 宇宙认识的深化。地活说的核心概念是“巨生物”即将宏观天体认作是具有生命基本特征的巨大系统。动用“巨生物”1“巨细胞”这些新概念,可把生命“地球、”“上帝”和“人类”都纳入一个有机的大一统的概念系统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