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万凤英 《贵州科学》1992,10(3):70-73
赣南即江西省南部,介子北纬24°29′至27°09′、东径113°54′至116°38′之间。东接福建省三明市和龙岩地区,南邻广东梅县和韶关、惠阳两地区,西连湖南郴州地区,北靠江西吉安、抚州两地区。土地面积39379.64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3.6%;人口664.2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8.9%,是一个山多田少的地区。赣南山区的开发建设,对全省以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赣南是全国闻名的严重水土流失区,在开发建设山区时,必须将水土保持工作放在首位,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建立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才能保障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
浙江的生态环境总体上是比较好的,但在青山绿水背后,水土流失问题实不容忽视。然而这一严峻态势尚未引起上上下下的足够重视。浙江是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山区省,水土流失面积达25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4,占丘陵山地面积的36%。曹娥江、浦阳江、西苕溪、灵江始丰溪、瓯江、飞云江流域、钱塘江中上游,水土流失都比较严重。在水土流失面积中,轻度侵蚀占707%,中度侵蚀占251%,强度侵蚀占42%。此外,全省至今仍有267万公顷荒山、荒丘,有些地方已出现类似黄土高原上坡坎似的沟沟壑壑。全省26…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喀斯特地貌发育,喀斯特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73%,生态环境非常脆弱。贵州矿产资源丰富,其矿业经济产值占全省GDP的48.8%,是全省经济的支柱。分析了贵州喀斯特地区矿产资源开采造成的土地占用和破坏、水体环境的污染、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提出了解决矿产开采与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草地不仅是草原畜牧业的生产基地,而且是重要的生态屏障。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据1990年遥感普查结果,我国风力侵蚀面积188万km2,目前全国荒漠化面积已经达到262.2万km2,占国土面积27.3%,是全国耕地面积的2倍多;草地的沙化、退化、碱化面积1.35亿hm2,约占草地面积1/3;每年全国新增沙化土地2460km2,相当于一个中等县的面积;新增草地沙化200万hm2,由此造成环境恶化,干旱风沙灾害频繁发生。甘肃处在一个高山———荒漠系统中,生态环境脆弱。…  相似文献   

5.
本区包括安徽境内长江(干流)平原以南的广大山地丘陵。在行政区划上辖徽州地区的全部、宣城地区的宁国、泾县、青阳、广德以及宣城、南陵等县的一部分。土地总面积2.6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9%。林地2681.4万亩,占全省的61.8%;茶园面积91.3万亩,占全省的64.6%;但耕地较少,约354万亩,仅占全省的7.1%。林地与耕地之比约为7∶1,一向是省内最重要的林业基地和全国著名茶区之一。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山区面积广阔,除嘉兴、嘉善、桐乡三县(市)外,其它各县、市都有一定面积的山地。其中,永嘉、文成、泰顺、龙泉、云和、遂昌等28个县的山地面积占全县土地面积70%以上,属山区县或全山区县。山区资源状况总体说来虽较丰富,且有一定的经济开发潜力,但由于我省山区的山坡度大、土质薄,生态系统又不稳定,加之缺少丰富的矿产资源,尤其是工业用的煤、铁资源较为贫乏,储量有限,而且山区的交通运输极为不便,所以我省山区经济的发展还较为落后。由于人口分布受自然环境、经济开发的历史条件和经济条件,以及现实的经济社会条件对人口数量的承受力等因素的影响,山区人口自然较平原、河谷、盆地地区的人口要少。  相似文献   

7.
我国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等12个省、市、自治区。西部地区拥有辽阔的疆域,其土地面积687.1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面积的71.6%。一、西部地区概况西部地区土地面积大,但土地总体质量较差,可利用土地少,自然条件较为恶劣。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分布极不  相似文献   

8.
我国西部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云南、贵州、四川和重庆等10个省区市,拥有土地面积53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56%:西部地区目前有人口2.87亿,占全国人口的22.998%。 西部地区疆域辽阔,人口稀少,是我国经济不发达、需要加强开发的地区,全国尚未实现温饱的贫困人口大部分分布于该地区;西部地区也是我国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但西部自然资源丰富,其中水能蕴藏总量和开发水能资源分别占全国  相似文献   

9.
“山光水尽地瘦人穷”,这是湖北省宜昌县的同志就该县山区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后果严重而作的总结.一句八字,言简意赅,融自然经济为一体,全面联系山水地人,因果相照,尤为深刻.而一语道破山区的人地关系,辩证思想最为可贵.凡山地占当地土地总面积较大的地区称为山区.我国是多山之国,山地占国土总面积的2/3.湖北是多山之省,山地占全省面积56%,若加上丘陵共占73%,作为农业自然资源,山是主体.探讨山区人地关系,合乎国情省情.研究山区,振兴中华,富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建强 《甘肃科技纵横》2002,31(6):20-20,11
1、甘肃省的比较优势表现 甘肃省土地资源总量为4544.02万公项,人均占有量2公顷,居全国第5位.现有耕地面积348.8万公顷,占可用土地面积2731.41万公顷的12.77%,人均耕地2.08亩,居全国第6位,尚有近186.67万公顷土地可供开发复垦利用.省内各种林地资源面积396.65万公项,有白龙江、洮河、祁连山脉、大夏河等地的成片原始森林,森林中的野生植物达4000余种,野生动物中列入国家稀有珍贵动物的达54个种或亚种.甘肃省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草业资源丰富.各类草地资源面积1575.29万公项,其中天然草地1564.83万公项,占草地总面积的99.34%.多种类型的土地资源与特殊的气候、生物资源相结合,形成了发展甘肃特色农业的巨大潜在优势.  相似文献   

11.
陇中黄土高原丘陵区的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一、陇中黄土高原丘陵区的生态环境现状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地跨山西、内蒙古、河南、陕西、甘肃、宁夏和青海等7省区,共287个县旗,总土地面积为62.68万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53万km2,水土流失较严重的面积达43万km2,占黄土高原总面积的68.6%;水土流失严重的面积达28万km2,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达16亿t(需要400亿t水冲刷),是中国乃至世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陇中黄土高原(甘肃黄土高原)地处黄土高原西部、甘肃省中东部,地跨7个地州市48个县市区,面积约11.3万km2以上,占全省总…  相似文献   

12.
湿地和《拉姆萨尔公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原,湿地跨越各种气候类型,从寒温带到热带均有分布.全世界湿地面积86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全世界土地总面积的6%.我国沼泽和海涂面积12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3%.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湿地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 我国南方诸省区,有大量荒山急待绿化。如何利用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加速荒山绿化,发展林业,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为此,我们于今年五、六月前往闽东南的仙游县进行实地考察,初步探讨了荒山绿化的有关问题。 仙游县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全县土地面积273.73万亩(1824.85平方公里),现有人口766,700余人。境内多山,属戴云山系。北部山区地势较高,海拔高度一般为600—800米,山峰多在1000米以上。山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81%。中、南部为平原丘陵区,海拔高度为50—100米,约占总面积的19%。县内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温度20.2℃,月均最高温度33.3℃,月均最低温度7.3℃。常年降水量在1,400—2,300毫米,雨量多集中在3—9月,约占年雨量的85%。夏秋季常有风暴雨,冬春少雨,形成明显的干湿季。常年霜期约二个月。气候温暖,雨量充沛,优越的气候条件适宜于多种农作物和草、木本植物的生长繁衍。现有耕地面积为36.9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3.5%。林业用地190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69%。林业发展潜力极大。原来森林茂密树种繁多,绝大部分山地均为森林所覆盖。现在除一般用材林、经济林树种外,还散生有樟、花(木吕)木、红豆杉、建柏等珍贵树种,森林覆盖率大约为22%左右。  相似文献   

14.
发展多熟制棉田,提高棉田总体经济效益,已在我国大部分棉区蓬勃兴起。据阜阳市统计,1996年全市植棉119.72万亩,其中两熟制棉田92.07万亩,占76.9%,多熟制棉田10.958万亩,占9.15%。发展多熟制棉田,主要在于充分利用本地现有的土地、温、光、水、肥等自然生态资源及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建立以棉花为主体的间作套种共生群体,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或产值,实现多熟、高产、优质,以达增产增收之目的。  相似文献   

15.
《广东科技》2010,(1):50-51
<正>广东省28个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总人口约为1062.13万,约占全省总人口的11.23%;实验区土地面积约为27584.51平方公里,约占全省土地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位于我国东部,地处北纬29°41′—34°38′及东经114°5°′—119°37′之间。面积13.9万平方公里,人口5000余万。一、安徽国土资源的基本特点国土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安徽省域面积偏小,只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45%,在各省(区)中居第23位。但因地理位置优越,地质过程复杂,地貌类型多样,气候温和湿润,河流、湖泊众多,开发历史悠久,国土资源比较丰富,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可概括为以下几个特点。 (一)类型多样安徽国土资源类型多样,除无海洋资源及海涂(土地资源组成之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山区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北京山区具有面积广阔,地貌类型多样,土地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等特点,是北京的生态环境保护屏障,水源涵养地,旅游度假胜地,绿色食品产地和矿产建材基地。针对山区存在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源缺乏,旱灾严重,环境污染等问题,提出了山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战略与区域布局,以及加快山区生态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大力发展林果业,开发和建设生态经济沟;发展生态旅游和观光农业旅游;发展绿色农副产品加工业和适度采矿业,加强矿区生态环境重建。  相似文献   

18.
刘信中 《江西科学》1994,12(4):248-254
江西省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森林覆盖率达43.5%,野生动植物种类占全国16%,其生物多样性在我国占有重要位置。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世界公认的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然而,目前江西的自然保护区面积仅占全省总面积的1%,大大低于全国5.7%的平均水平。本文根据江西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发展目标的需要,提出全省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的建议,规划建设6个系列的自然保护区,到2000年,保护区面积达170万hm2,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0%。  相似文献   

19.
张贯生  王兴国 《贵州科学》1992,10(3):122-124
河北省山区位于河北省的西部和北部,东径113°27′—119°45′和北纬36 15′—42 37′。面积114032km~2,约占全省总面积的61%,其中坝上高原面积18391km~2,约占山区面积的16%,山地面积95641km~2,约占84%。水土流失是制约山区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 1、水土流失现状及其成因分析  相似文献   

20.
张建峰 《今日科技》2001,(10):21-21
在当前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竹业作为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农村和山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浙江省以毛竹为代表的散生经济竹林主要分布在浙西南和浙北山区,其中丽水区域竹林面积10.5万公顷,是我省主要产竹区。遂昌县又是丽水市的主要产竹区,竹林面积1.33万公顷,占全市竹林面积的12.7%,而且,遂昌县的野生经济竹林资源极为丰富,据调查,全县成片分布(0.2公顷以上)的优质野生竹达到4000公顷以上,开发潜力极大,发展竹产业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1.竹类资源丰富,为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