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基于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布谷鸟算法(CS)和支持向量机(SVM)构建了CEEMDAN-CS-SVM混合风速预测模型,实现了黄土高原陇东区风电场月平均风速的准确预测.首先,采用CEEMDAN算法对收集到的风速时间序列进行去噪,以避免直接采用收集到的风速数据进行预测将导致较大误差的缺陷;其次,采用布谷鸟算法对SVM的惩罚系数和核函数半径进行优化,以克服SVM参数选择敏感的缺陷;最后,用构建的CEEMDAN-CS-SVM混合风速预测模型实现了黄土高原陇东区风电场月平均风速的预测.数值结果表明混合风速预测模型CEEMDAN-CS-SVM能够实现研究区域短期风速的准确预测,预测精度比混合模型DWT-SVM、EEMD-SVM、CEEMDAN-SVM、CS-SVM、DWT-CS-SVM、EEMD-CS-SVM及SVM的预测精度高.  相似文献   

2.
为更精确地进行风速预测,提出一种利用带自适应噪声的完全集成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CEEMDAN)方法和蝙蝠算法(bat algorithm,BA)优化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的组合短期风速预测方法。首先用CEEMDAN对原始风速时间序列进行分解,得到一系列不同频率的子序列;其次,使用BA-SVM组合模型预测对分解后的各个子序列分别进行预测;最后,将各子序列的预测结果叠加得到风速预测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提高了预测精度,减小了误差。  相似文献   

3.
应用支持向量机的空中交通流量组合预测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提高空中交通流量预测的准确性,研究了将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应用于空中交通流量预测的方法,建立了基于SVM的自回归预测模型,讨论了模型参数确定等关键问题.在SVM预测模型基础上,将SVM与多项式和鲁棒自回归预测模型结合,提出组合预测模型.利用北京周边空域实测流量数据进行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 SVM预测模型的预测误差小于5%, 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误差小于2%, 均优于多项式和鲁棒自回归预测模型;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整体上又优于SVM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提高短期风速预测的精度,分析了一种改进的风速预测方法.该方法考虑风速发生变化的极值点对总体预测误差的影响,以及预测曲线较实际曲线产生的滞后,分别对预测数据进行了极值点修正和偏移量处理.在对未来1 h风速进行预测时,相比粒子群优化(PSO)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模型、未经优化的LS-SVM模型及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模型,所提出的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运算速度.算例结果表明,改进的LS-SVM算法是进行短期风速预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基于LIBSVM的风速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风速随机性大且影响风速大小的因素较多,为了提高风速预测的准确性,研究了将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应用于风速预测的方法,通过交叉验证选取LIBSVM回归机的最优参数组合并建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风速的实际预测中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在现有支持向量机(SVM)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对预测误差进行同步预测的双重预测方法,利用预测到的误差对初步预测值进行校正以提高预测精度.针对误差序列非线性、非平稳以及系统动力信息不足的特点,将经验模态分解(EMD)和支持向量机(SVM)方法结合引入误差序列的预测中.对误差序列的预测分别运用初步训练误差和测试误差对预测集合的误差进行预测,将所得到的误差序列分解为若干固有模态分量(IMF),根据各个IMF不同尺度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参数对其进行预测,最终合成原始序列的误差预测值,将所预测到的误差与初步原始序列预测值结合,得到最终的预测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很好地解决预测滞后性和拐点误差大的缺点,相对于普通的SVM预测方法具有更好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有的单一模型对PM_(2.5)质量浓度预测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组合预测的方法.首先,为了解决单核SVM泛化能力弱、学习能力差的缺点,构建基于线性组合的混合核SVM;然后,考虑到普通粒子群算法对SVM参数寻优存在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和后期震荡的问题,提出基于余弦函数的自适应惯性权重和增加动量项的改进粒子群算法;最后,以北京市某站点的PM_(2.5)质量浓度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的组合模型均方根误差较未改进组合模型和单一ARIMA模型分别降低了1.741μg·m~(-3)和6.720μg·m~(-3),具有更加良好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快速公交(BRT)系统公交站台停靠时间的可靠预测技术,对BRT车辆在站台停靠的物理过程进行分析.该过程既具有纵向时间相关性,又受到其他交通子系统的非线性作用,因此将BRT车辆停站时间拆解成线性部分和非线性部分.分别采用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 A)模型和支持向量机(SVM)方法对两部分进行预测,并将预测结果叠加,构成一种快速公交停站时间的组合预测方法.以常州BRT 2号线2个快速公交站的停站时间数据及其相关数据为样本进行建模,建模结果表明该组合预测方法行之有效.相较于单一的ARIMA模型和SVM模型,组合模型停站时间预测值的平均相对百分误差、均方误差均明显降低,误差1 s内命中百分率提高,且在训练数据足够时,组合模型的平均相对百分误差、均方误差分别为0.62%和4.05s2,误差1 s内命中百分率达到96.79%.  相似文献   

9.
风速性质直接影响风力发电的功率,确定性预测在很多方面无法满足当前需要,而概率性预测比较符合实际,具有更强的实用性.采用以当前时段实测风速和下一时段预报风速为联合条件的离散预报误差概率统计模型(forecast error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FEPD),从而预测短时(功率预测前几小时)风速,通过得到风速数据,在短时时段覆盖内,就能够预测风力发电的功率.实例证明,以风速为基础从而预测风力发电功率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基于充填钻孔是充填料浆从地表输送到井下采场的咽喉工程,是矿山正常运转的保障,对矿山充填钻孔使用寿命进行预测十分重要,建立支持向量机(SVM)回归预测模型,用训练集对模型进行训练,以验证集预测值的均方误差作为适应度函数,通过遗传算法(GA)对SVM模型参数进行优化选择,应用优化得到的SVM模型对预测集进行预测。以某矿为例,通过GA得到SVM模型最优参数:适应值(均方误差)为0.011 1,惩罚系数C为47.076 8,核函数参数σ为2.263 8。采用优化的SVM模型对预测集充填钻孔寿命进行预测,预测结果的最大预测相对误差为8.6%,平均相对误差为5.2%。对比BP神经网络(最大相对误差为13.6%),优化的SVM模型预测结果更加理想,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11.
基于遗传算法的支持向量机短期风速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风电场风速实现较准确的预测,可以有效减轻并网后风电场对电网的影响。支持向量机模型的预测精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模型参数的选择,为提高预测模型的泛化能力和预测精度,应用遗传算法选择支持向量机的模型参数,再根据选择的参数对小时风速进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获得较高的风速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2.
基于蚁群优化支持向量机模型的公路客运量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公路客运量预测难以建立精确预测模型的问题,文章引入基于蚁群优化的支持向量机算法对公路客运量进行预测。由于支持向量机的预测精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参数的选取,因此利用蚁群算法来优化其训练参数的选择,以得到优化的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利用其对小样本及非线性数据优越的预测性能进行公路客运量的预测。以北京市的数据作为应用算例,并与BP神经网络及传统SVM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蚁群的支持向量机模型的预测精度更高,误差更小,可以更有效地对公路客运量进行预测;也说明利用蚁群算法进行支持向量机参数优选的方法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作为一种新颖的机器学习方法已成功应用于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然而应用研究发现SVM算法性能参数的设置将直接影响负荷预测的精度.为此在对SVM参数性能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SCE-UA(shuffled complex evolution University ...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实现对风速范围区间的准确预测,提出一种基于模糊信息粒化和灰狼优化-支持向量机(GWO-SVM)算法的风速预测模型.该模型首先利用模糊信息粒子,从一段连续时间的风速值提取出最大值、最小值及大致的平均水平值;然后,采用时间序列风速输入模型,构建输入支持向量机模型的标签向量与特征矩阵;最后,通过灰狼算法进行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的参数寻优,实现对风速范围区间的准确预测.在实例验证阶段,将风速历史数据进行模糊粒化,采取4种不同的参数寻优方式对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进行参数寻优.结果表明:GWO-SVM算法可以有效地提高风速范围预测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15.
基于自适应粒子群支持向量机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粒子群优化算法存在易陷入局部最优点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平均粒距的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ASPO).该算法利用种群多样性信息对惯性权重进行非线性调整,并在算法的后期引入速度变异算子和交换算子,使算法摆脱后期易于陷入局部最优点的束缚,同时又保持前期搜索速度快的特性.将该算法应用到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中,对支持向量机的参数进行优化.对某电网的短期负荷预测实际算例仿真分析表明,所提出的基于APSO-SVM方法的预测精度明显优于传统的SVM方法,且速度较快,因此,该算法用于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针对随机森林(RF)算法在风速预测中存在参数选择困难及预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果蝇优化算法(IFOA)的随机森林回归(RFR)模型.在果蝇优化算法(FOA)中引入指数函数和三角函数实现搜索步长的自适应更新,增强全局寻优和局部探索的能力.结合RFR算法对噪声和异常值具有良好容忍度的优点,利用IFOA优化RFR主要参数,将优化后的模型应用于风速预测.实验结果表明,IFOA-RFR组合模型相比于其他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验证了该方法在风速预测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风电具有波动性、间歇性、随机性等弊端,故而较为准确的预测风电功率是提高电力系统安全性与经济性的重要手段。利用遗传算法对支持向量机参数寻优,据此建立功率预测模型进行仿真,最后与标准支持向量机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预测方法在短期风电功率预测中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负荷预测时因数据量大、数据种类繁多带来的计算速度慢、预测精度低等问题,在MapReduce并行编程框架下,提出基于小批量随机梯度下降法的线性回归模型.首先,为清理智能配电终端产生的重复数据和不良数据,提出利用自适应近邻排序算法清除重复记录的数据,并利用K均值聚类的方法剔除异常数据和记录不完整的数据,然后利用F检验法来检验该数据集能否线性表征负荷,再利用T检验法检验特性向量与负荷间线性关系的显著性,并剔除与负荷线性关系较弱的特性向量.根据以上方法建立短期负荷预测模型,并将其用在甘肃武威某区域配电网短期负荷预测中.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短期负荷预测模型的平均绝对百分误差为2.043%,均方根误差为3 112.62.这些预测误差满足负荷预测的要求,极大地提高了负荷计算的速度,缩短了负荷预测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