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离子束生物工程与植物改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离子束生物工程学是一门首先兴起于中国的生物物理交叉新学科。1986年,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所余增亮研究员发现,离子注入对生物具有诱变效应,井成功地将之应用于诱变育种。从此,离子注入就作为一种新的诱变源和生物改良方法被应用,随之而来的便是离子束生物工程学的迅猛发展。离子束生物工程学从诞生至今的十余年中,已在生物诱变育种、植物转基因、生命起源和进化以及环境辐射与人类健康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阶段性成果,特别是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离子束生物工程学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近日在合肥通过专家验收。  相似文献   

3.
《合肥科技》2007,(2):9-9
长期以来,由于大量化肥挥发和流失,化肥的农田利用率仅为30%左右,不仅造成每年1000亿元的巨大损失,而且造成水体、空气、食物污染,严重威胁到人畜安全。日前,合肥市科学岛离子束生物工程学重点实验室研制出新型氮肥载体材料,使氮肥利用率提高了20%。  相似文献   

4.
离子束材料改性,合成及辐照模拟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概述了离子注入,离子束混合,离子束增强沉积等离子束材料改性和合成技术的基本原理、发展趋势及当前研究动向,同时对离子束材料辐照模拟的特点和研究意义以及武汉大学加速器实验室的近期研究工作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福建师范大学生物工程学学科简介生物工程(Bioengineering)是以生物科学为基础,利用生物体的特性和功能,设计构建具有预期性状的新物种或新品种,以及与工程原理相结合进行工业生产的一个综合体系和工程体系.福建师范大学生物工程学学科1995年被评...  相似文献   

6.
在氮氧混合气体中,通过离子束辅助,采用真空电弧沉积了氮掺杂的TiO2薄膜样品,研究了离子束流对掺氮二氧化钛薄膜的结构、光学性质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离子束辅助沉积的薄膜为非品态结构,薄膜经500℃热处理后向锐钛矿转变,且锐钛矿的(101)面的峰最强。通过UV分析发现离子束辅助沉积的掺氮二氧化钛薄膜的吸收峰发生红移,其光催化活性随着离子束流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7.
聚焦离子束系统对于理解和掌握纳米级的材料结构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将这个系统和电子束结合起来组成一个双束系统,这个独立体系可以用来成像、分析以及作为样本修改工具。本书讲述了聚焦离子束系统的原理、性能、挑战与应用,全面覆盖了离子束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包括双束系统。  相似文献   

8.
Rita R.Colwell教授对海洋生物工程学定义,遗传工程、海洋生物工程学研究领域,海洋分子微生物生态学,海洋生物分子遗传,海洋污染的生物治理,以及产业化和应用等方面作了较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武汉大学物理系加速器实验室近年来在离子束技术和薄膜功能材料研究方面的主要成果,包括;大型离子束及薄膜研究设备的建造和改进,非晶合金,高温超导,C60,β-C3N4等多种新型薄膜功能材料的离子束合成和材料改性研究。  相似文献   

10.
离子注入在生物和农业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几年来在离子束与生物体相互作用研究中所做的工作,包括机理研究和应用研究,文中具体叙述了实验过程,并充分说明了离子束对改变种子细胞的生理特性是有效的,为离子束诱变育种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了几年来在离子束与生物体相互作用研究中所做的工作.包括机理研究和应用研究文中具体的叙述了实验过程,并充分说明了离子束对改变种子细胞的生理特性是有效的,为离子束诱变育种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采用直流气放电活化反应蒸发法,沉积成SnO2超微粒子薄膜。以不同能量的离子束轰击薄膜表面,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俄歇电子能谱仪等,分析了离子束作用对SnO2UPF表面形貌和化学组成的影响,同时研究了离子束作用前后,SnO2UPF对乙醇的气敏性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强流离子束物理问题及其束晕-混沌的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强流离子束在国防和国民经济领域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前景。特别是强流加速器驱动的放射性洁净核能系统。比常规核电更安全、更干净、更便宜,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但是,处理强流束产生的复杂时空束晕-混沌现象已经成为强流离子束应用中的关键技术之一,需要有效地控制束晕才能确保强流离子束的许多重要应用。在此对强流离子束的主要用途、物理技术问题、宏观粒子模拟的基本方法,尤其是束晕-混沌的控制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评述,并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氩离子束轰击法,对不同晶体学表面形貌的CVD金刚石膜进行抛光处理。结果表明,对不同表面开貌的金刚石膜,应合理选择离子束轰击入射角,提高离子束加速电压有利于提高抛光效率,(100)择优生长的金刚石膜最容易得到高的表面平整度。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行Si聚焦离子束微细加工技术的研究,研制了AuSi液态金属离子源制备设备及其分析设备,制成了实用化的AuSi合金源,得到了制备该合金源的成熟工艺,利用E×B质量分离器分离出Au和Si离子束,对源的一些特性如电流—电压曲线、加热功率—发射电流曲线、束流质谱及源的寿命作了分析。该源结构采取同轴针型,合金槽的材料为钼,发射尖为钨丝。源正常工作时的加热方式为间接加热式。该源与带质量分离器的聚焦离子束系统结合,将迈开亚微米Si离子束加工的第一步。并为今后研究其它合金源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学院和安徽省离子束生物工程学重点实验室利用该所自行研制的国内第一台单离子微束装置,通过大量实验,创建了精确个数离子对植物个体的定点照射实验技术体系,实现定点定量辐照模式生物拟南芥种胚茎端分生组织,以根的发育模式为生物学检测终点。结果显示,在茎端分生组织受到辐照损伤后,主根伸长,根毛发育分化以及侧根发生均受到了显著的抑制,该实验表明在植物个体水平上存在辐射的长程效应。在国际上首次证实了辐射损伤信号在植物个体水平上的转导,为个体水平研究辐射损伤信号转导和解释低能离子的作用机理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和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简要分析了海南大学生物工程学科的现状,并从科研开发、课程建设、人才培养、学科基地、学科队伍和学术氛围等方面提出了生物工程学科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宽禁带半导体材料SiC的晶体结构,材料特性及制备方法。同时综述了离子束技术在SiC研究中的应用。其中包括SiC的离子束合成,掺杂,器件隔离与钝化。  相似文献   

19.
离子束溅射沉积薄膜技术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离子束溅射技术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制备高质量薄膜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它具有其它制膜技术无法比拟的优点,在制膜过程中,由于沉积速度慢,膜的厚度及质量容易控制。目前国内对这方面研究和介绍甚少。本文主要介绍离子束溅射技术的原理、基本规律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纯铁表面沉积Ti和Al膜的同时,用N^+离子束注入增强沉积,成功地形成了性能优越的表面改性层。与ZrO2陶瓷球对磨结果表明,经Al+N^+AK I+n^+离子束增强沉积后,纯铁的表面显微硬度及磨损性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磨痕形貌和元素分布观察结果表明:离子束增强沉积处理前后,磨损的机理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