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采用分布参数模型,精确计算分析了同杆双回线单线高阻接地的特征.研究表明,同杆双回线的单线高阻接地保护可用于在高阻接地故障的初始阶段,在常规线路保护动作之前切除故障.  相似文献   

2.
针对选煤厂660V供电系统采用变压器中性点高阻接地方式的特点,研究了选择性漏电保护的判据、整定值、具体装置的实现等问题.通过分析高阻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漏电故障时零序电压、零序电流的分布规律,验证了零序电流方向型漏电保护原理在高阻接地系统的有效性;通过自行编制的漏电计算器,分别计算了每条出线的动作整定值并在现场进行了整定.所研制的漏电保护系统已在现场运行3年多,从未发生过误动和拒动现象,实践表明所提出的保护原理和软硬件设计均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3.
杨维建  尹骁骐  陶骏  王静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32):13872-13880
为解决小电阻接地系统高阻接地故障选线失灵问题,本文依据故障馈线与健康馈线在其始端本地测量的零序电流相量实部符号差异,提出了一种基于本地测量的高阻接地故障选线方法。首先,建立了小电阻接地系统的故障零序等效网络,对故障零序电流特征进行理论分析;然后,推导了故障馈线与健康馈线的零序电流相量实部特征,并利用其符号差异作为选线依据,避免了时间同步精度的影响。最后,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对高阻接地故障选线的有效性,且验证了所提方法对电弧故障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混凝土接地棒在通入工频电流和冲击电流时的接地降阻性能.分析了混凝土接地棒降低工频接地电阻和冲击接地电阻的原理,以及工频电流和冲击电流下的接地体间的屏蔽效应.分别给出了混凝土接地棒工频接地电阻和冲击接地电阻的测量方法及减小测量误差的措施.采用上述方法对混凝土接地棒进行试验验证:得到良好的工频接地和冲击接地降阻的性能,使接地体通入冲击电流时有更强屏蔽作用.  相似文献   

5.
电力系统中性点采用小电流接地方式供电,可以允许系统短时间内带故障运行,但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长时间运行很容易发展成多相短路,不利于系统的安全运行,因此选择正确的接地选线方法十分重要。列举了电力系统传统小电流接地选线方法,分析了系统接地后选线不准确的原因,由此引出了最大增量法小电流选线方式,并以兰州石化公司1号中央变电所6k V系统为例,论述了最大增量法小电流选线的原理及特点,为中低压配电网小电流接地方式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天生桥-广州(天广)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已经多次发生的高阻接地故障下行波保护拒动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了高阻接地故障下电压变化率与电压幅值差小于区外接地故障时电压变化率与电压幅值差的最大值是导致保护拒动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地模极波与线模极波比值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单端行波保护方案.该方案采用模量分解的方法将故障行波分解为地模极波和线模极波,并基于PSCAD/EMTDC仿真计算平台分析了不同故障条件下地模极波特性.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很好地响应各种高阻接地故障,灵敏度高,优于现有工程上使用的保护方案.  相似文献   

7.
补偿电网增量函数法接地选线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入分析了补偿电网单相经电阻接地的现象,利用消弧线圈支路阻抗变化前后的系统零序电压、第j支路零序电流及常态下不平衡电流,定义了零序电流增量函数的概念.建立了增量函数与消弧线圈支路阻抗变化前零序电压百分数和该支路电流变化量之间的关系.构建了零序电流增量函数法接地选线判据,该判据既可用于随动式补偿系统,又可用于预调式补偿系统.研制出基于上述原理的接地选线装置,给出了装置的硬件结构图及软件流程.经1年多的样机现场运行表明,该装置选线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直流牵引供电系统馈线保护的配置,指出了其中电流上升率保护和电流增量保护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将两种保护相结合,提出了电流上升率与电流增量综合保护,分析了该综合保护的整定原则和保护原理,以北京地铁系统为例,结合牵引网模型,分析了电流上升率与电流增量综合保护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9.
传统电流差动保护需要同时考虑区内故障时的动作灵敏度和区外故障时的保护可靠性,其制动系数不能设置太低,以致其对于微电网区内高阻故障的识别灵敏度较低。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提出了采用双制动斜率的电流差动保护方法,通过分析故障时被保护线路两端电流的变化情况,基于延时判据,实现对线路高阻故障的检测。最后进行了PSCAD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正确识别线路中的区内低阻、区内高阻故障,满足微电网对继电保护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针对配电网中发生高阻接地故障(high impedance fault, HIF)进行特征提取时,人为构造的特征量或特征向量难以充分体现高阻接地故障区别于其他事件的特征问题,提出一种波形隐含特征提取方法.通过连续小波变换将零序电流转换为时频谱图,并分割为正方形切片,然后使用卷积神经网络辨识高阻接地故障特有的“齿”形特征.结果表明:文中所提方法能由波形中的高频分量得到可视化的时频谱图,省去了人为构造的特征量的步骤,避免了特征量难以准确表征HIF特征的问题,其可靠性在仿真及现场样本测试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