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突现与还原的关系问题是复杂系统科学哲学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突现与还原的传统论争出发,审视Jaegwon Kim这一代表性人物对突现思想提出的新挑战,进而从复杂系的突现性对这种新的挑战作出回应,阐释层次之间存在着协同进化的复杂因果关系网络,而不是简单的线性还原,突现是对还原的超越与补充。  相似文献   

2.
整体论在当代意义日益凸显,不同学科都在努力开拓整体论进路。面对不断扩张的整体论版图,"什么是整体论"成为一个基础性困惑。如何整合不同领域整体论思想也成为当下的迫切任务。当代整体论思想的整合不应停留于整体论不同题材的汇集,而应展开更为深入的整体与部分的形式分析,以探寻当代整体论的普遍形式。  相似文献   

3.
迪昂-奎因论题与整体论密切相关.莫里涅斯提出一种整体论图式,认为库恩-斯太格缪勒的整体论最为可行,他甚至否认迪昂-奎因论题的存在.库恩对以迪昂-奎因论题表达的整体论持否定态度,认为只是逻辑经验主义的副产品.实际上,库恩早期思想中以格式塔转换、世界改变等来论证科学革命和范式的不可通约,具有全面整体论色彩.后期的库恩提出分类学范畴或词汇系统(lexicon)[注释1]、局部不可通约和不可翻译,词汇系统中的关键词项相互定义,难以用相继理论的词汇系统翻译,形成一种局部整体论.从整体论角度,我们可以把库恩的思想发展脉络归结为从全面整体论到局部整体论.  相似文献   

4.
论复杂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复杂性研究是21世纪科学关注的中心议题之一。复杂性是动力系统演化的固有属性。层次结构的形成及其转捩既是复杂性的表现,也是系统整体性质的实现形式。非线性非平衡系统是复杂性研究的难点所在。复杂性研究应以整体论为原则,整体论与还原论相结合,以多尺度建模和有效数值计算为手段,努力探求物质世界运动的根本规律。  相似文献   

5.
军事系统研究的综合集成方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分析战争复杂性的基础上,从系统学的角度出发,描述了军事系统的开放性、复杂性、突现性以及巨量性等重要性质,剖析和揭示了军事系统的本质,论述了军事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从而得出结论:处理军事系统中复杂军事问题应该采用综合集成方法.  相似文献   

6.
突现是复杂系统的首要特征,理清突现的概念是研究复杂系统科学哲学的首要问题之一。通过亚里士多德等人对整体的描述、邦格与贝斯对突现的表达,将自组织、观察机制及层级的思想纳入突现的概念分析中,提出关于突现的观点与概念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7.
系统生物学:走向整体论的生物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海龙 《系统科学学报》2009,17(1):46-49,92
从分子生物学到系统生物学实现了由还原论向整体论的转变。整体论的研究理念与方式开始渗透到生命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并对整个生命科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整体论不可能是一种纯粹的整体论,而应该是兼容还原论的整体论。  相似文献   

8.
谢爱华 《系统科学学报》2009,17(3):15-19,41
复杂性理论与后现代主义有深刻的内在联系。德里达(Derida)的后结构主义语言学与关联论模型也有着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它们在反人类中心论、强调个人自由与责任、追求人与自然的新联盟的价值观方面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本文认为,后现代主义为复杂性科学和突现论提供一个可理解的哲学框架,而复杂性科学和突现论也为后现代主义思潮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发展系统整体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系统整体论出发 ,论述了可持续发展认知的系统整体过程及思维方式的变革、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构成与特点、可持续发展系统整体大协调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系统动力学是一种以整体论为视角的系统思维方式,提倡从整体上辩证地研究复杂系统内部因果反馈结构。在应对复杂系统管理问题时,系统动力学需要以创造性整体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各种系统方法论,参考复杂性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从过程与动力学角度共同促成系统学习,重视计算机建模以及不要过分追求最优解。  相似文献   

11.
复杂性科学及其演变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复杂性科学是研究复杂系统行为与性质的科学,具有统一的方法论——整体论或非还原论。复杂性科学诞生的标志是一般系统论的创立。依据研究对象的变化,我们可把复杂性科学的发展历史大致划分为3个阶段,它们分别是:第一阶段,研究存在;第二阶段,研究演化;第三阶段,综合研究阶段。在国内,钱学森学派为发展复杂性科学做了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40年代以来,复杂性系统科学的研究,揭示出从无机的物质世界到有机的生命世界,再到复杂的社会经济生活,都是从无序走向有序,而对称性破缺是系统走向有序的重要机制。突现与分层是对称性破缺的表现形式;物质系统在分层的过程中“涌现”出一些新质,并使物质系统的丰度和结合度呈递减状态。本文通过对非线性、突现、分层等现象的考察,指出每一次对称破缺都可能有新质的突现,从而使自然系统的层次结构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3.
美国圣菲研究所的宗旨和理念就是开展跨学科的复杂性研究,认为一种新型科学正在从这种跨学科综合中涌现出来。系统思维和系统科学实际上就是跨学科研究的结果,而跨学科研究也是系统科学的基本研究进路。其中,类比、隐喻与模型是系统科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复杂性科学研究的一个前沿与创新,就是在跨学科的视野下,运用隐喻与计算机模拟探索复杂系统突现的动力学机理。  相似文献   

14.
技术系统复杂性研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系统哲学观点 ,从复杂性科学理论视角 ,分析了技术系统复杂性的来源以及技术系统所具有的整体性、层次性和高度的自组织等特征 ,指出了技术系统的演化是一个非线性的复杂过程 ,探讨了技术系统复杂性研究的渠道与方法以及所具有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经典科学认知范式已然无力引领科学技术知识的发展潮流,伴随着复杂性科学和复杂性思想的兴起,当代科学主体认知范式有了复杂性转向的必要和可能。法国著名学者埃德加·莫兰从哲学与科学、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及各门学科知识相互渗透的角度展现了他的复杂性思想体系,基于此,深入挖掘复杂性思想的当代内涵,把握科学主体认知范式从简化范式到复杂范式的转变,从而使我们意识到科学主体认知范式进行转向的重要意义。这是一场预示着人类理性新觉醒的思维变革。  相似文献   

16.
围绕“科学终结论”所展开的讨论,使我们看到科学本身是复杂的,因此,需要探讨科学本身的复杂性。由于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一个系统,因而研究科学本身的复杂性,就必然要研究系统的复杂性。系统的复杂既是差异性的复杂,也是同一性的复杂。系统的同一性、同一性分布和同一性结构的复杂使科学表现出了科学现象和规律的复杂性、科学领域的时空复杂性和科学发展的时空复杂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科学终结论”出现的原因,认为“科学终结论”的产生是由于人们基于一种简单的同一性思维方式,因而是对于科学的复杂性认识不足所致。最后,对当代科学发展的广阔空间进行了简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英国突现主义学派为代表,在哲学层面上构建了一个层次突现进化论的体系。这个重要的哲学学派力图在反活力论与反还原论之间寻求一条中间道路。他们提出的许多观点已触及了突现的主要问题,对复杂性科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英美科学哲学中的以南茜.卡特赖特为代表的史坦福学派新经验主义(斯坦福学派是一个强调从哲学上来研究实际的科学实践,否定科学统一或科学整合可能性的新经验主义的松散联盟,成员包括John Dupré,Ian Hacking(哈金),Margaret Morrison(莫里森),Peter Galison(艾莉森)和Nancy Cartwright等人,其中以南茜的观点最为激进。Nancy Cartwright(1944-)伦敦经济学院哲学系教授,前任美国科学哲学学会主席。英国科学院院士。曾经任教于许多大学包括美国斯坦福大学。)提出批评、剖析和讨论,认为南茜否定基本物理定律的普遍性的观点以及她的"斑杂破碎的世界"是对一般科学方法论和系统科学方法论的一种颠覆性的论证。清华大学吴彤教授根据新经验主义提出的《破碎的系统观》是我国系统哲学的一种新见解,也是很有启发性和颠覆性的,无论你赞成还是反对面对,都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讨论。本文认为系统科学的发展实际上已经正面解决了"南茜的质疑"。系统科学哲学研究的关键问题在于采取跨学科研究方法,具体地研究不同类型的系统。当今的主攻方向是要研究复杂系统的普遍规律及其突现行为,并用于解决我国开放改革遇到的各种全局性和局域性问题。世界是有系统的和有规律性的而不是斑杂破碎和无规的。  相似文献   

19.
复杂性研究用还原论与整体论统一的方法即系统方法探索复杂性,以辩证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世界范围的复杂性研究的兴起和高涨,是辩证唯物主义运用和发展的大好时机。辩证唯物主义对复杂性研究的指导作用,有两种形式:一是间接的指导作用;二是直接的指导作用。复杂性科学对辩证唯物主义的推进是多方面的。如有,复杂性科学进一步论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复杂性科学进一步充实了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  相似文献   

20.
概述笔者从事两项复杂性问题研究的认识与实践 :一是辩证唯物论认识论的指导作用与系统科学的中介作用 ,不容忽视 ;二是在预测和控制某些复杂系统行为的研究中 ,还原论与整体论结合的一个切入点和一种有效形式 ,是典型信息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