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儿保医生与脱贫交集:"那张曲线图深深刺激了我" 世界科学:江老师好,几个月前在对您做启明星采访时听您说起您很关注脱贫攻坚战的进展,而且您带领的团队前些年就已经与联合国有关机构和国外同行合作,针对中国深度贫困边远地区的儿童开展相关的队列研究,掌握这些地区0~3岁婴幼儿早期发展的第一手资料.作为一名儿保医生,您怎么会和...  相似文献   

2.
<正>中考后,虎彪整天与同学们一起骑车、爬山、旅游,活动项目丰富多彩,快活似神仙。这不,同学又来电话约他下午去骑车、游泳。他获得了妈妈的"恩准"后,立马跑出去了。当虎彪随同学们一起游完泳上岸时,一个同学突然指着他说:"大家快来看啊,虎彪要变性了。"虎彪一听羞红了脸:"谁要变性了,再敢胡说,看我不揍你。"几个同学纷纷围住虎彪想看个究竟,结果真的发现他的乳房明显肿胀了起来。  相似文献   

3.
距离与健康有关系吗?请看以下事例——唐宋八大家韩愈有诗曰:"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提示"距离"可给人造成不同的视觉观感;早春细雨后,大地悄然冒出青青的草芽儿,远望朦朦胧胧尤如一层绿毯,使人顿觉生意盎然,生机勃勃;然而近前一看,绿毯没了,只有稀疏的嫩芽。日常生活中有"远看象朵花,近看是个疤"现象——不少年轻女性,对镜涂抹打扮时,常会发现脸上的细小雀斑或鱼尾纹,于是进而叹老或哀丑,甚至抑郁成病。殊不知小镜子在近距离具有放大作用,那点雀斑或细纹在通常距离下是看不清的,其实,你还是那样年轻,那样美貌。这就是近距离可影响情绪的"小镜子效应"。  相似文献   

4.
<正>中华菜肴在烹饪中流派众多,其中最有影响和代表性且为社会所公认的有鲁、川、粤、闽、苏、浙、湘、徽等菜系,即人们常说的中国"八大菜系"。一个菜系的形成和它悠久的历史与独到的烹饪特色分不开,同时也受到了不同地区自然地理、气候条件、资源特产、饮食习惯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有人把"八大菜系"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为:苏、浙菜好比清秀素丽的江南美女;鲁、  相似文献   

5.
到底是谁?     
, 《科学24小时》2012,(11):41
科学家们在天堂相遇,上帝禁止他们再研究科学,无聊的科学家们只好玩起捉迷藏的游戏。伽利略先开始抓人。他数到100后睁开眼睛,只见伏特趴在不远处。伽利略走过去说":伏特,我抓住你了。"伏特说":不,你没有抓到我。"伽利略":你不是伏特吗?"伏特":我是伏特啊,但你看我身下是谁?"  相似文献   

6.
正你是不是一回到家就打开电视看那冗长而乏味的肥皂剧?或者马上打开电脑花大把时间上网闲逛或打电玩、和陌生人聊天、对八卦新闻津津乐道?那么很不幸,你可能染上了"软瘾"。接下来,我们就来扒一扒"软瘾"究竟有多"毒"。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总是不自觉地打开购物页面,哪怕什么都不买,也要机械性地反复浏览;明明没有想看的电视节目,却抱着遥控器直到深夜;手机不离手,甚至不玩手机就睡不  相似文献   

7.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商人要赚大钱,获暴利,消费者则要求"价廉物美",希望购到便宜而满意的物品。因此,购物砍价既是一种技巧,也是一门艺术,很值得研究和探讨。一次上街,在一间大商场门口见几位女士在一起展示新买的时装。一青年女士亮出一套刚从"精品店"买来的彩花衣裤得意地说:"瞧!从360压到160。"另一中年女士翻来翻去仔细看了看说:你上当了,我买的与你的一模一样,才用了40元,在批发市场买的。"青年女士看后当即傻了眼,真的完全一样。一套时装,从360压到160,降了一半还多;从360压至40,降到4/1;两者差距之大,悬殊之巨是相当惊人的。可见,购物砍  相似文献   

8.
随着影视高科技的迅猛发展,未来的观众如何看电影呢?在英国小说家奥尔德斯·赫胥黎的作品《美丽新世界》中,未来世界的电影是可以通过人体的一切器官去感知的.也就是说,你不仅可以"看"电影、"听"电影、"触摸"电影,甚至还可以"闻一闻"电影的味道.  相似文献   

9.
关于两头蛇,有一个古老传说,传说中的主人公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孙叔敖。孙叔敖小时候听人说,有一种两头蛇,只要遇见,就得死。有一天,他哭着回来,对他母亲说:"妈妈,我活不成了,不能给您养老了!"妈妈问:"是怎么回事?"他说:"我真的看见两头蛇了。"妈妈问:"两头蛇在哪里?"他说:"我认为它是个害人的东西,让别人看见了也要死,我就用锄头把它打死,埋在土里了。"他妈妈高兴地说:"好,好!你不要怕,蛇没有咬你,怎么会死呢?再说,你除了一条害虫,做了件好事,不仅无祸,还会有福呢!"  相似文献   

10.
正哪怕你不是一个环球旅行者你也知道,印度人的英语口语听起来与英国国内的英语口语听起来是不一样的,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说的英语与美国纽约所说的英语听起来也完全不是一回事。英语起源于5世纪时古老的日耳曼原始语,从大航海时代的1600年代开始在全世界传播开来。"从历史上看,英国人的冒险主义、扩张主义以及奴隶贸易和基督教福音传道者的工作导致英语在全球传播开来,并出现多样化的形式。"尼日利亚拉各斯大学的英语语言学教授约瑟夫·奥索巴(Joseph  相似文献   

11.
<正>有许多人每日服药,但这些药可能害你生病。请看来自《新科学家》杂志记者克洛伊·兰伯特(Chloe Lambert)的报道。你上次吞下药丸是什么时候?不管你有多健康,你恐怕也会回答"我最近才吃过药"。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每天吃药,并非因为生病,仅仅只是为了预防它。最近一项调查发现,英国43%的男士和50%的女士在上一周服用过处方药,其中有一半的人吃了三粒药。  相似文献   

12.
车祸的启示     
一百多年前,一辆受惊的马车在美国波士顿到纽约的铁路线上乱跑。火车司机发现后,急忙去拉闸。只听"哐啷"一声巨响,车翻人亡。乘客们看到这一惨景,都感到非常难过。乘客中有一位铁匠的儿子,22岁的佐治·维什廷豪斯责问司机说:"难道你就不能让火车很快地停下来吗?"司机摇了摇头,年轻的佐治回到家  相似文献   

13.
有两个画家相约各画了一幅画,主题是"风雨中的宁静".第一位画家选择了一个湖泊作背景,风平浪静,湖面无波.他很得意地介绍其中的意境,说:"你们看,这个湖面平静如镜,飞舞的蝴蝶也栖息在树枝上停止飞舞,没有风没有雨,又远离尘世喧嚣,呈现出一派宁静之景."  相似文献   

14.
正我们的身体内外"寄居"着种类繁多的微生物,它们个体微小、毫不起眼,却对我们的健康影响巨大。"粪便移植"疗效好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自愿捐献自己的血液、组织或器官,但你听说过捐献粪便吗?这听上去似乎令人难以置信,但事实上,粪便的价值也许远超你的想象。美国一家名为"开放生物组"的非营利机构  相似文献   

15.
一天,我在门诊值班时,见李才的女儿慧慧推门进来,她脸上起了许多小红疙瘩,想治一治。我点点头,让慧慧坐下,仔细观察了一番,又问了问她日常护肤及使用化妆品情况。慧慧说平时对面部是注意保养的,一般白天使用"日霜"类化妆品,晚间搽点"晚霜"类的护肤品。听了慧慧诉说后,我说你脸上长疙瘩的原因找到了。其根源是你不论白天还是黑夜,一天24小时里都往面部涂上一层的油脂,将皮肤护得严严的,不让皮肤呼吸,这咋能受得了?又怎能不出疙瘩呢?"皮肤也会呼吸?"慧慧惊愕地望着我。"是的。"我说,并讲了如下道理。在皮肤表面布满了200多万个汗腺以及皮脂腺,这就是皮肤呼吸的"窗口"。须知,人体之所以保持37℃左右的恒温状态,与皮肤不断地蒸发水分与散热有关。皮肤上的皮脂腺会分泌皮脂,润泽皮肤。你看,皮肤  相似文献   

16.
随着影视高科技的迅猛发展,电影的未来形态究竟如何,或者说,未来的观众究竟如何看电影呢?在英国小说家奥尔德斯.赫胥黎的作品《美丽新世界》中,未来世界的电影是可以通过人体的一切器官去感知的。也就是说,你不仅可以"看"电影,"听"电影,"触摸"电影,甚至还可以"闻一闻"电影的味道。可以想象,电影在未来将会成为光影技术登峰造极的科技载体。  相似文献   

17.
<正>时下类似瑜伽、舞蹈等健身运动在民间广为流行。很多普通人在长期锻炼之后竟能做出许多高难度动作,更别说那些专业运动员和杂技演员了。那么人体的运动极限到底有多大?人体是否还有潜力当你看了奥运会刷新纪录的运动健将,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挑战者时,或许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他们的运动项目成绩是不是"封顶"了?世  相似文献   

18.
<正>"看看隔壁家的某某某,学习多自觉啊,你怎么还有空看电视呢?""谁谁谁今年考上重点中学了,你要向他靠齐,学习再努力一点!"……你是否经常听到父母唠叨这些熟悉的话语,是否经常为这些"别人家孩子"躺枪、中枪?这个世界上,有两种孩子——自己家的和别人家的。别人家的孩子,  相似文献   

19.
"那你肯定没戏."我给他泼了一盆凉水. "为什么?"尼尔愣愣地看着我. "地球上之所以有生物,"我笑着指出说,"大气,特别是氧气固然重要,但却只是条件之一,你怎么能得你诺贝尔奖呢?" "还有水啊!"尼尔举起茶杯,轻轻地晃动着说,"你知道地球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水吗?" 不等我的回答,尼尔就已经开始自信满满地说着:"地球上的水,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首先是火山活动.火山喷出来的气体,有80%多是水蒸气.可以想象,地壳形成初期,地球上是没有水的,但却到处有火山爆发.火山喷发出来的水蒸气,一遇到冷空气,就会变成乌云,下起暴雨.雨水顺流而下,冲刷出了江河.河水流到低处,聚集起来,越积越多,就变成了湖海.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上,火山活动非常多,水也就越积越多,覆盖了地球71%的面积.所以,从太空看地球,大部分都是蓝色的."  相似文献   

20.
刘墉 《科学之友》2013,(2):94-95
我小学的时候因为演广播剧,有一天自己也试着写了个剧本。写好,很得意地拿给老师看,哪里知道老师才看一眼就说,"你写坐火车去阳明山?阳明山根本没有火车,你这不是乱写嘛!"我当时好伤心,但仍然继续写,由剧本写到散文,写到小说,一直写到今天。我刚上高中的时候,学国画,总是临摹老师的画稿。但我有我的想法,就自己创作。我的母亲看了说:自己画得不好看,还是临摹老师的吧!当时我听了也很伤心,但是坚持自己画自己的,没多久就得了全台湾美展的大奖,评审还说我画得不凡。我30岁的时候,写了一本寓言故事,写成,正好有位文坛的朋友来,就拿给他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