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IPV4地址逐步被用完,互联网转而使用NAT技术解决了的IP地址紧缺问题,但同时给P2P网络通信带了很大的困难.针对P2P网络中NAT穿越的问题,首先本文分析了NAT对P2P网络通信影响后,提出了几种穿越NAT的方法.其次运用UDP打洞技术使UDP协议来达到P2P网络穿越NAT.最后举例说明了UDP打洞技术的工作流程.结果证实UDP打洞技术可适用于P2P网络,可以很好地确保网络安全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2.
SIP协议的NAT穿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SIP协议是IETF定义的IP多媒体通信控制协议,也是下一代网络(NGN)的核心控制协议。SIP音视频通信应用的快速发展与IPv4地址资源不足的矛盾提出了NAT穿越问题。针对SIP信令和媒体流的NAT穿越问题,阐述了现有媒体流穿越的解决方案,介绍了基于STUN协议的企业网NAT穿越实现。  相似文献   

3.
SIP协议是IETF定义的IP多媒体通信控制协议,也是下一代网络NGN的核心控制协议SIP音视频 通信应用的快速发展与IPv4地址资源不足的矛盾提出了NAY穿越问题.针对sip信令和媒体流的NAT穿越问 题,阐述了现有媒体流穿越的解决方案,介绍了基于STUN协议的企业网NAT穿越实现.  相似文献   

4.
江潮 《科技资讯》2013,(22):14-16
随着Internet的高速发展,IP地址资源严重匮乏。在IPV6正式使用之前,NAT地址转换(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技术便是解决IP地址短缺问题的最主要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5.
Internet网络层安全协议IPSEC和网络地址协议NAT不兼容,这严重限制了IPSEC的应用范围.解决的方法必须是既能使IPSEC数据流穿越NAT,又不必修改路由器和NAT,部署方便.本文分析了现有解决方案的局限性,对IETF(因特网工程任务组)提出的基于UDP封装的IPSec穿越NAT方案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封装格式,即封装整个IPSec数据报,将主机自身的IP地址一同进行封装,经过UDP封装后,其源地址被更改为原始IP地址,保护了原始IP地址和端口号,了IPSec报文对NAT设备的透明穿越.该方案通过对IPSec协议的扩展,有效地支持了IPSec数据流传输路径中的NAT转换.  相似文献   

6.
网络地址转换技术的实现与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网络地址转换(NAT)技术是解决当前Internet网络IP地址匮乏的一种有效手段,同时又是一项网络国界安全防范措施,本文在分析了NAT基本原理基础上,详细阐述了NAT网关的注册地址分配策略、路由策略、IP数据的修改以及安全和加密等技术细节,给出了NAT在网络层的实现策略,包括TCP/IP驱动系统的结构、IP协议在Linux中的实现和NAT技术在IP层的实现,最后,文章展望了NAT技术的发展趋势:端口地址转换PAT和NAT的跨主干网技术。  相似文献   

7.
基于IPV4网络地址匮乏的解决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IPV4网络,因接入点大量增加而造成IP地址相对匮乏。针对这一问题,从IP地址的角度发出,通过使用C IDR、VLSM、DHCP、NAT等现行的几种解决技术,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利用IPV4网络地址,使得更多的计算机能连接上互联网。  相似文献   

8.
NAT技术及其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地址转换(NAT)技术可以隐藏内部主机,节约IP地址,节约IP地址,减少IP地址,减少ISP帐号花费以及提供完善的负载平衡和网络冗余功能,主要讨论NAT技术的模式,原理,特点及其在防火墙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孙盛源 《甘肃科技》2001,17(5):34-34,23
NAT(网络地址转换)通过将写在IP包上的未经注册的地址替换为合法的、已获注册的IP地址来解决地址冲突的问题。也就是说:在内部网络中使用内部地址,通过NAT把内部地址翻译成合法的IP地址,在Internet上使用,其具体做法是,给内部网络主机分配保留IP地址,在内部网络与Internet交接点设置NAT和一个由少量合法IP地址组成的IP地址池,在进行NAT转换时,将IP包内的地址域用合法的IP地址来替换,就可以解决大量内部主机用少量的IP地址访问互联网的需求了。 1 NAT分类 NAT技术有三种类型:静态NAT(static NAT)、ANT池(po…  相似文献   

10.
SIP作为下一代网络中的会话信令控制协议被广泛的得到应用,但是SIP在IP地址匮乏的IPv4网络中遇到的一个实际问题就是如何穿越NAT。本文将从NAT分类入手,分析SIP穿越NAT的问题,介绍目前出现的多种基于SIP的NAT穿越解决方案,列举出技术特点与适用范围,以及对它们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1.
SIP作为下一代网络中的会话信令控制协议被广泛的得到应用,但是SIP在IP地址匮乏的IPv4网络中遇到的一个实际问题就是如何穿越NAT.本文将从NAT分类入手,分析SIP穿越NAT的问题,介绍目前出现的多种基于SIP的NAT穿越解决方案,列举出技术特点与适用范围,以及对它们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2.
SIP作为下一代网络中的会话信令控制协议被广泛的得到应用,但是SIP在IP地址匮乏的IPv4网络中,遇到的一个实际问题就是如何穿越NAT。本文将从NAT分类入手,分析SIP穿越NAT的问题,介绍目前出现的多种基于SIP的NAT穿越解决方案,列举出技术特点与适用范围,以及对它们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3.
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IPV4下可用的IP地址越来越少,NAT(网络地址翻译)技术的实现除了能解决IP地址紧张的问题外,还可以完成隔离外网、保护局域网安全以及负载平衡等功能。本文主要介绍了网络地址转换技术的实现过程,并对NAT的负载均衡能力、加密与安全、优缺点等问题进行了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由于现行IP地址标准——IPv4的限制,INterbet面临着IP地址空间短缺的问题,从ISP申请并给每个客户端分配一个合法IP地址是不现实的。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技术能较好解决现阶段IPV4地址短缺的问题。本文将针对NAT的作用及NAT的实现方法:静态地址转换技术、动态地址转换技术和端口地址转换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网络安全协议IPSec和网络地址转换协议NAT之间的冲突问题,并对IETF提出的现有UDP封装草案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封装格式,将主机自身的IP地址一同进行封装,以解决不兼容问题.从NAT网关内部发往NAT网关外部的数据包,在经过UDP解封装后,其源地址被更改为原始IP地址,因此目标主机的IP层以上各层将以原始地址为目的地址进行通信.利用改进后的UDP封装方案,实现了IPSec报文对NAT设备的透明穿越.该方案通过对IPSec协议的扩展,有效地支持了IPSec数据流传输路径中的NAT转换.  相似文献   

16.
全球IPV4地址资源已经枯竭,IPV6整个网络架设和运营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够实现,NAT技术成为了缓解IPV4地址资源匮乏阻碍互联网发展唯一救命稻草。于是,如何部署NAT成为了各运营商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充分分析了典型城域网的特点和NAT建设会遇到的一些问题,设计了可行的方案,为运营商部署NAT提供了一些数据及理论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SIP是一个基于文本的应用层协议,但SIP协议本身无法实现让SIP消息安全地穿过NAT和防火墙。从SIP消息的特点出发,提出一种无需扩展SIP协议的应用层解决方案,引入STUN协议,取得IP地址和端口的映射关系,修改SIP和SDP消息的内容来保证通信连接,从而实现对NAT的穿越。  相似文献   

18.
IPV6技术尚在研究中且还未完全取代现有的IPV4网络的情况下,短期解决方案——NAT技术对于缓解目前的地址缺乏问题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NAT的详细技术原理分析,并结合具体的应用案例,对NAT的优点及缺点做了初步的论述。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新的实现网络地址转换(NAT)穿越的方案:利用邮件服务器的POP3和SMTP协议传递相关IP地址和端口等信息,并通过"打洞"技术,实现客户端和设备结点之间的UDP连接.相比于利用程序服务器进行"打洞"从而实现NAT穿越的方案,该方案运营成本更低,系统稳定性更高,系统可移植性更强.基于该NAT穿越方案,结合多设备结点、多种网络环境的情况,引入固件升级模块,设计与实现了一个物联网智能设备的远程升级和控制系统,并对系统的稳健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利用地址转换NAT技术把内部地址翻译成合法的公有IP地址,合理使用网络中的公有IP地址和私有IP地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