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由美国加州理工学院领衔的天文学家小组使用美国哈勃空间望远镜发现了7个迄今已知最原始、距离最遥远的星系.其中一个星系可能是我们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星系,其形成于宇宙大爆炸发后仅3.8亿年.所有7个最新发现的星系的形成时间都在130亿年之前,当时的宇宙年龄仅相当于其目前年龄的4%,那个时期常常被天文学家们称作"宇宙的黎明",宇宙中最早的一批星系在这一时期开始形成.目前,宇宙的年龄约为137亿年.而本次的研究所发现的星系年龄涵盖了宇宙年龄在大约3.5亿年至6亿年之间的时期,其代表的是宇宙极早期形成的首批星系的确凿证据.天文学家们认为随着宇宙年龄的增长,其中的星系形成数量也会稳定增长.由于光需要花费数十亿年时间才能穿越如此广袤的宇宙空间,因此天文望远镜就像一台时间机器,可以让我们看到数十亿年前宇宙的景象.我们看得越远,回溯的时间便越久远.  相似文献   

2.
穆雷的X行星情结2001年11月的一个深夜,澳大利亚皇家天文台的一批天文学家们从正常的工作中挤出了一个小时,来为他们的同事约翰·穆雷的一项独一无二的搜寻工作援手。穆雷所进行的,是如同搜寻赫尔曼·梅尔维尔小说中神秘的白鲸一样的一项天文学探索,因为他一直坚信,我们的太阳系里还有一颗尚未发现的第十大行星,这个巨大的星体在距离太阳为3万亿英里的地方默默地绕着太阳转动。  相似文献   

3.
大多数天文学家都坚信,在恒星世界中,行星系的存在是宇宙的普遍规律.然而用天文方法发现和检测太阳系外行星(extrasolar planet),也就是"外星行星"(exoplanet)却是一项艰巨的观测难题.天文学家都知道行星在它所从属的恒星引力作用下,围绕恒星运行.同时还知道,行星质量比恒星小得多,引力也比恒星弱得多,但对恒星同样也有影响.在行星引力作用下,恒星随着行星的公转而作周期摆动.天文学家将因行星的存在而叠加在恒星空间运动上的附加值,称为"反映运动"(reflex motion).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科学家在认真寻找外星人俄罗斯不久前召开过一次以《天文学的前景:寻觅地外文明》为题的科学讨论会,宣布天文学家已在144个星系中发现168颗行星,而且这些行星绝大部分都是类似木星的大家伙,还处在高温之下,大气层中所含的氧几乎是微乎其微。但是,在科学家们看来,即使这种炽热的世界也还是能给地外生物提供栖身之所。地球原来也是“无氧”星球俄罗斯科学院生化研究所固氮作用生化实验室主任、生物学博士阿列克塞·托普诺夫以地球为例来进一步说明这个  相似文献   

5.
英国爱丁堡天文技术研究中心的一个研究小组宣布,他们在南鱼座的北落师门星系中发现了类似土星的行星留下的飞行痕迹,这可能是迄今为止在太阳系以外有行星围绕星球飞行的最清晰的证据。  相似文献   

6.
暗物质之谜     
正暗物质的发现1933年,加州理工大学的瑞士天文学家茨威基在研究星系团时,发现了奇怪的现象:星系相对于星系团中心的运动速度似乎太快了。星系团是可以包含数百个星系的集合体,这些明亮的星系由共同的引力场束缚。茨威基研究的星系团是距离银河系3亿光年的"后发座星系团(Comacluster)"。茨威基的同事史密斯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望远镜收集了星系团中成员星系的速度。天文学家利用引力理论,通过星系的运动速度推断星系团的总质量,  相似文献   

7.
一项新研究显示,天文学家们最有可能先在围绕垂死恒星运行的行星上发现地外生命的迹象。这项有关围绕白矮星运行的类地行星的理论研究发现,与围绕像我们的太阳一样的恒星运行的行星相比,我们更容易在围绕垂死恒星的行星的大气里发现氧气的迹象。一颗遥远行星的大气含有大量氧气,则暗示着有可能存在生命。这种推测是根据地球上的生命得出的,即如果地球上的生命全部消失了,我们的大气将会变得不再含有氧气,因为这里的氧气是通过植物生命的光合作  相似文献   

8.
在那遥远的数千万千米之外,一颗红色的行星正在吸引着无数天文学家热情期盼的目光,来自美国、欧洲和日本的数个探测器正在竞相奔向那颗神秘的星球。那就是火星--在地球运转轨道外侧的陪伴了我们亿万年的邻居。火星是除金星之外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与地  相似文献   

9.
<正>科学家发现了非常古老的类太阳恒星系统,它在宇宙产生之后不久就诞生了。整个恒星系统包括了5个地球大小的行星,科学家认为它孕育着远比我们的预期还要古老的星球生命。这个类太阳系统中的恒星名为开普勒-444,距离地球17光年,112亿岁。当这个类似太阳的恒星由原始气体和尘埃形成时,宇宙的年龄只是目前的五分之一。2015年1月,英国伯明翰大学的物理和天文学学院博士Tiago Campante领导的星震学科  相似文献   

10.
<正>美国芝加哥大学天文学家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行星系统,300光年之外d该系统中的主恒星与我们的太阳极为相似。但是这颗死星的怪异之处在于,它有时会吞噬自己的一些行星。研究人员认为,从这颗死星身上或许可以了解行星系统早期进化的过程。研究项目负责人、美国芝加哥大学天文与天体物理学家雅各布·  相似文献   

11.
<正>如今,天文学家们在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的帮助下发现了数千颗行星。据估计,在我们的银河中可能有上千亿颗与地球大小相当、存在液态水的行星,这些世界可能有生命的存在。2016年8月,天文学家报告称,在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半人马座比邻星周围发现了一颗类地行星。但20多年前,两位瑞士天文学家奎洛兹和他的导师米歇尔·梅杰在1995年10月宣称,发现首颗系外行星"飞马座51b"时,没人会想到20多年后的今天天文学会取  相似文献   

12.
姜琪 《科学大观园》2011,(18):69-70
科学家或许正在类似我们太阳的恒星周围寻找类地行星,但一项新研究指出,也许寻找能支持生命存在的行星的最佳地点是名叫白矮星的垂死恒星。事实上,我们星系里超过90%的恒星  相似文献   

13.
周博 《科学大观园》2005,(22):44-45
据美国宇航局说天文学家在我们所在的太阳系里新发现了一颗星体,它比冥王星还要大,并把它称为第十大行星,可是这一声明立即在天文界引起广泛争论。这颗新UB313,它与太阳的距离是冥王星与太阳的距离的3倍,也就是大约97个天文单位,一个天  相似文献   

14.
《科学大观园》2014,(11):35-36
正据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网站,借助美国宇航局开普勒空间望远镜的数据,天文学家们首次发现一颗地球大小,且位于宜居带中的系外行星。所谓系外行星是指围绕其他恒星(而不是太阳)运行的行星,而宜居带则是指恒星周围距离适中的位置,在这样的距离范围内行  相似文献   

15.
大多数天文学家都坚信.在恒星世界中,行星系的存在是宇宙的普遍规律。然而用天文方法发现和检测太阳系外行星(extrasolar planet),也就是“外星行星”(exoplanet)却是一项艰巨的观测难题。天文学家都知道行星在它所从属的恒星引力作用下,围绕恒星运行。同时还知道,行星质量比恒星小得多,引力也比恒星弱得多,但对恒星同样也有影响。在行星引力作用下,恒星随着行星的公转而作周期摆动。天文学家将因行星的存在而叠加在恒星空间运动上的附加值,称为“反映运动”reflex motion)。  相似文献   

16.
<正>多年来,加州理工学院的天文学家一直在搜寻宇宙最原始的物体,他们于近日公布了一项发现,宇宙中已知最遥远的一个星系距离地球有132亿光年,而且在大爆炸之后的6亿年时就已形成。研究者称,这个名为EGS8p7的星系已经有超过132亿年的历史,而宇宙本身的年龄为138亿年,因而这次发现将提供了解星系年轻时在宇宙中如何形成的难得过程。在发表于《天体物理杂志》的一篇论文中,美国航空航  相似文献   

17.
正不久前,天文学家们发现了一个不活跃的质量巨大的星系,而且这个星系所处的宇宙年龄仅有大约16.5亿年。研究发现在一个极短的时间窗口内,这个星系内便通过一次星暴事件迅速形成了大量恒星。但在宇宙大爆炸之后10亿年左右,这个星系便己经基本不再有新的恒星形成,变成了一个"安静的红色死亡星系",这类星系是首次在如此早的宇宙时期被发现。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小组发现的这个巨型星系内,有超过  相似文献   

18.
晓龙 《科学大观园》2011,(14):72-72
科学家或许正在类似我们的太阳的恒星周围寻找类地行星,但一项新研究指出,也许寻找能支持生命存在的行星的最佳地点是名叫白矮星的垂死恒星。事实上,我们星系里超过90%的恒星(包括我们的太阳),最终都将变成白矮星。这些冷却恒星的质量一般是我们的太阳的40%到90%,但是体积只有地球那么大,它们像类似太阳的恒星一样普遍。  相似文献   

19.
<正>不久前,美国芝加哥大学天文学家发现一个奇怪的行星系统,该系统中的主恒星与我们的太阳极为相似,这颗位于300光年之外的怪异死星有时会吞噬自己的行星。研究项目负责人、美国芝加哥大学天文与天体物理学家雅各布·比恩说,"这并不代表太阳也会随时‘吃掉'我们的地球。但这一发现可能给我们带来许多提示,这种野蛮的历史可能普遍存在于绝大多数行星系统中,包括我们所处的行星系统。"  相似文献   

20.
晨风 《科学大观园》2012,(19):33-33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站报道,一个天文学家小组研究显示,大质量星系内部恒星形成时会形成剧烈的星风,这些星风将气体物质吹出星系内部,从而反过来阻止新生恒星的继续形成。该天文学家小组借助3台望远镜获取的数据和图像发现29个天体拥有速度高达每秒2500千米的外向星风,这一速度是在之前的其他星系中所未见的。加州大学南加州星系演化研究中心的研究员亚历山大.戴蒙德-斯塔尼克说:"这些星系几乎要将自己吹散了。大多数星风就像是一个喷泉,喷出去的气体最终还是会回落回星系内部然而对于此次我们所观测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