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美英3位科学家发现至关重要的氧气感知通路。获奖原因:瑞典卡罗琳医学院10月7日宣布,将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威廉·凯林、格雷格·塞门扎以及英国科学家彼得·拉特克利夫,以表彰他们在"发现细胞如何感知和适应氧气供应"方面所做出的贡献。评奖委员会说,动物需要氧气才能将食物转化成有用的能量,人们了解氧气的基础性重要作用已有数个世纪,但细  相似文献   

2.
动物的梦乡     
人类有1/3的时间在睡梦中度过,常常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动物们是否也会和人一样,会做梦?科学家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动物入梦科学家一直对动物是否做梦颇感兴趣。科学研究证明,大部分爬虫类动物不会做梦,大多数鸟类只做短时间的梦,各种哺乳动物都会做梦。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代表的脊椎动物是怎样演化来的?后口动物的起源是什么?生命大爆发和进化论矛盾吗?……这一系列早期生命演化的重大难题一直困扰着人类,成为科学界的难解之谜。近年来,有一位长期致力于早期生命科学研究的中国科学家,相继发现了"云南虫"、"华夏鳗"、"西大动物"、"昆明鱼"、"海口鱼"、"长江海鞘"等奇特动物活化石和灭绝动物类群"古虫动物门",提出了脊椎动物起源"五  相似文献   

4.
这一天,数学城堡的明珠塔下聚集着很多动物,热闹非凡。这些动物都是各小学三、四年级的数学尖子生,他们是来参加数学城堡夺明珠大赛的。第一层上午八时,参加比赛的56个小朋友都已经进入宝塔的第一层赛场。大家坐定后,扬声器里发出:"同学们,现在开始考试,请你打开试题信封,首先在答卷上填写你的姓名、编号、学校地址和  相似文献   

5.
苍蝇总是不受人们欢迎的,但现在,美国五角大楼的高级官员们和许多生物研究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来关注这种不起眼的动物。日前,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科学家们宣称,他们已经利用仿生学原理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只能飞翔的“机器蝇”。  相似文献   

6.
仿生润滑剂     
动物的关节是靠一种叫“滑液”的物质来进行润滑的。如在人的膝关节里,这种液体约有2立方厘米,它含有的蛋白质有减少磨擦的功用。基于自然界的这种启示,法国科学家提议将动物蛋白的这种功能用于生产技术。他们将骨胶原蛋白掺入用粉末冶金制造的轴承  相似文献   

7.
孝文 《前沿科学》2013,(1):89-90
近日,一项新研究发现,把人脑细胞植入老鼠体内可使这些动物更快学习新事物。科学家表示,他们把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胶质细胞植入动物体内,发现这些人体细胞影响动物大脑的通讯能力。他们说,这一发现可能对了解人脑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化播报     
<正>蒙娜丽莎的着色之谜"蒙娜丽莎的微笑"至今对全世界来说都是一个谜,但法国科学家7月16日宣布,他们经过研究,破解了这幅名作的部分"秘密"。法国博物馆和修复中心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卢浮宫收藏的《蒙娜丽莎》等七幅达·芬奇作品,试图分析达·芬奇在作品创作中所使用的  相似文献   

9.
海外链接     
英国储存濒危动物DNA英国科学家去年宣布将建立一个名为“冷冻方舟”的基因银行来储存濒危动物的DNA。科学家们将把濒临灭绝动物的DNA样本永久保存在温度低于-80℃的冷库内,以期将来可以通过克隆技术复制这些物种。这个项目由英国自然史博物馆、伦敦动物学学会和诺丁汉大学基因研究所共同参与。项目负责人表示,建立“冷冻方舟”并不是为了“复活”那些已经灭绝很久的动物,他们将优先考虑保存在野外已经难觅踪迹或将在5年内灭绝的濒危动物的DNA样本。黄海马、玻利尼西亚树蜗牛等将首批“入库”。由于气候变化和居住环境遭到破坏,现有很…  相似文献   

10.
据西德《明镜》周刊报道,不久前美国生物学家从冬眠动物的血液中提炼出一种引起动物冬眠的蛋白质。它可能是在大脑中制造的,类似一种荷尔蒙,科学家称之为冬眠激素。科学家们在盛夏把冬眠激素针剂注入土拨鼠、蝙蝠身上,这些动物则有规律地长时间沉睡。他们又在根本不冬眠的猴子身上作试验,  相似文献   

11.
美国俄勒冈国家灵长类研究中心的科学家11月宣布,他们利用一项新技术成功地克隆出20个成年恒河猴(rhesus macaque)胚胎。这是科学家首次成功克隆出可存活的灵长目动物胚胎。  相似文献   

12.
神奇的拟态     
陈颖 《大自然》2015,(2):82
广袤的自然界中,生活着纷繁复杂的各类生命。有些动物的形态、斑纹或颜色等跟另一种动植物或周围物体相似,借此保护自身、免受侵害,这就是拟态。除了被动防御,拟态还能让捕食者的攻击更加猝不及防。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康乐院士称拟态为"神奇的自然礼物"。拟态究竟有多神奇?本刊第3期将专栏介绍有关拟态的知识,敬请期待。本页两幅照片中各有一只动物,您找到了吗?请把您找到的动物名称、位置,以及您想与大家分享的话一并告诉我们吧。我们将在下期公布答案和竞猜优胜者。  相似文献   

13.
<正>人类的智力由何决定?数百年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无数的科学家。在漫长的科学历程中,有许多做出了重要发现的科学家,都曾被人们誉为"天才"。但是,"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辛劳一分才",在科学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的科学家们,几乎无一例外,都付出了数倍于常人的努力与汗水。从这个角度看,说"他们都是天才"好像有些不太公平。那么,他们之中是否真的有天才?人类的智力水平高低,真的是天生的吗?  相似文献   

14.
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和化学奖日前揭晓。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雷蒙德·戴维斯、日本科学家小柴昌俊和美国科学家里卡尔多·贾科尼;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分别授予了英国科学家悉尼·布雷内、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霍维茨和英国科学家约翰·苏尔斯顿;将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和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他们的研究为什么能够获得大奖?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请看特约记者的解析。  相似文献   

15.
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分别授予了英国科学家悉尼·布雷内、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霍维茨和英国科学家约翰·苏尔斯顿,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在器官发育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中的基因规则.  相似文献   

16.
《青年科学》2013,(8):56-57
那些电影作品中走在人类最前沿的天才科学家们,他们追求真理的心情往往压倒了一切.他们的心态也许我们这些普通人无法理解,但至少,我们可以了解一下他们“毁灭世界”的方法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当人们为克隆动物的出现而欢欣鼓舞,并盼望着克隆技术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实惠之时,科学家们最近的研究成果无疑给他们浇了一盆冷水。科学家们说,克隆技术缺陷太多,离投入实用还远得很。  相似文献   

18.
<正>"人脑的大小"与智力的关系一直是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现在,经过一系列突破性研究,科学家认为,他们已经找到了可以让人类大脑变大的方法,未来大头人将比现代人更聪明。人的大脑是人体中最微妙的智能器官。人脑和动物脑有着很大的不同,虽然从解剖学上看并无太大区别。首先,与其它几乎所有的动物相比,从大脑在体重中所占的比率来看,人类的大脑是比较大的;其次,人脑虽然只有1.5kg,但是却由140亿个神经元组成,极其复杂细致;第三,人类大脑的结构也远远比其它动物的复杂,大脑成比例地拥  相似文献   

19.
科学家在许多研究中发现,某些植物也有记忆能力,也有脉搏。有些植物的确像动物一样有记忆能力。这项实验是由法国科学家设计进行的。他们选择的是一种名叫三叶鬼针草的植物。当幼小的三叶鬼针草刚刚发芽的时候,总共只有两片很嫩很相似的子叶。一开始,科学家们故意用几根长针来扎破靠近左边的子叶,目的是破坏两片子叶之间的对称性。5分钟之后,他们又用锋利的刀片同时把左右两片子叶全切掉。然后把光秃秃的植株放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中,以便它们能很快地长出新叶。大约过了5天,科学家发现十分有趣的现象,曾经受到针刺的一边萌发的幼叶,生长速度完…  相似文献   

20.
声音     
《科技潮》2012,(10):5
1"无论科学家们个性如何不同,他们从事的专业领域如何不同,他们都迫切需要时间上的保障。大部分科学家都很内敛,不愿张扬和暴露在聚光灯下。在某些时期他们甚至也需要在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