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9823和9优418为材料进行超高产栽培,测定了稻米的主要品质指标.结果表明,超高产栽培可以显著降低稻米垩白度与垩白粒率,增加稻米的糙米率和整精米率,对直链淀粉含量和稻米RVA特征值没有显著影响;超高产栽培显著提高了稻米的蛋白质含量、总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和非必需氨基酸含量.表明超高产栽培可以改善稻米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2.
水稻品种植酸含量与稻米碾磨和外观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品种植酸含量不同,稻米的碾磨品质,外观品质存在差异,在早稻、中稻、晚粳类型品种和籼型杂交晚稻中,植酸含量与整精米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碎米率、垩白率、垩白度、乳白米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其中籼型杂交晚稻的垩白率,乳白米率未达显著。  相似文献   

3.
以湖南、四川、广西、浙江等省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组合进行米质状况分析表明,当前三系杂交水稻的米质问题主要表现在整精米率低、垩白粒率高、垩白度大和胶稠度低。在杂交稻育种中,我们根据多年实践总结,提出了降低杂交稻垩白,提高胶稠度的新理论、新方法,并提出了具体的育种思路,以提高杂交稻整体品质水平。  相似文献   

4.
设置了0、120、240、360kg/hm~(2 )4个施氮水平,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优质食味粳稻品种南粳9108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氮肥用量增加,产量呈增加趋势,在施氮量为240kg/hm~2时,产量最高,达到9868.20kg/hm~2.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稻米品质评价指标中的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大小、垩白度、蛋白质含量、胶稠度、峰值黏度、崩解值呈增加趋势;而垩白粒率、直链淀粉含量、热浆黏度、最终黏度、消减值、回复值、糊化温度则表现出降低的趋势.食味方面,外观、黏度、平衡度以及食味得分均是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只有硬度呈上升趋势.综合考虑不同施氮水平下的产量和品质表现,把施氮水平控制在240kg/hm~2左右时有利于优质食味粳稻品质南粳9108在豫南地区实现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5.
杂交水稻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杂交水稻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小区产量和穗着粒数对各品质性状具有一定相关,但未达到显著水平,其它农艺性状均对不同品质性状相关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其中穗实粒数对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长宽比正相关达显著水平以上,结识率对整精米率、蛋白质含量、胶稠度、长宽比正相关达显著水平以上,株高对整精米率和蛋白质呈负相关达显著水平以上,播始历期对垩白米率、垩白度、蛋白质含量负相关达极显著水平,千粒重对整精米率负相关达极显著水平.通过对外观品质与其它品质性状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长宽比与蛋白质含量、整精米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直链淀粉含量呈负相关,垩白米率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胶稠度呈负相关,垩白度与与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呈正相关,与胶稠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黑龙江省8个主栽水稻品种(系)稻米的碾米品质,外观品质,蒸煮味品质等9项指标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达国家部颁优质米一级标准最高的是直链淀粉含量(达标率100%),达标率最低的是胶稠度和垩白米率(达标率12.5%)。  相似文献   

7.
优质稻株的农艺性状与稻米品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测定桂花香等4个优质稻品种的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农艺性状中的穗枝梗数和穗总粒数、穗实粒数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成穗率与穗长之间,穗复枝数与穗总数数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而有效穗数与茎宽之间,千粒重与穗复枝数、穗实粒数均呈显著负相关。稻米品质中的糙米率与精米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精米率与整精米率、蛋白质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整精米率、碱消值与直链淀粉含量之间,垩白率与糙米率、蛋白质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精米率与垩白率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农艺性状与稻米品质之间不呈显著相关。单株生产力对蛋白质含量的直接影响是负值,而生产力对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是正值,直接影响比间接影响大。  相似文献   

8.
以豫南稻区引进的38份云南软米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利用砻谷机、精米机和近红外谷物分析仪等仪器,结合生化和理化分析的技术方法,对云南软米在豫南稻区的外观品质、研磨加工品质、营养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等主要性状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软米的垩白率、垩白面积、垩白度、粒长、粒宽、长宽比、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蛋白质含量、总氨基酸含量、总必需氨基酸含量、直链淀粉含量、食味值和糊化温度等品质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类型.特别是软米中的总氨基酸含量、总必需氨基酸含量、垩白性状、粒型以及糊化温度等重要品质性状在软米水稻材料中的变异范围较大.  相似文献   

9.
山栏稻是海南特有的一类旱稻种质资源。利用相关分析和灰关联分析等方法对22个海南山栏稻品种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山栏稻群体的稻穗普遍较长,结实率、千粒重、出糙率、精米率、胶稠度和碱消值普遍较高,水分含量普遍较低,糯稻品种的直链淀粉(干基)含量均未超过1.6%且胶稠度均为100;山栏稻群体有效穗数、总粒数、实粒数、垩白粒率、垩白度和透明度等性状的变异系数较大,遗传多样性较丰富;与主要品质性状有显著或极显著线性关系的农艺性状有株高、有效穗数、千粒重;穗长、千粒重、结实率与主要品质性状关联度较高,有效穗数与整精米率的关联度较高,株高与粒长(长宽比)、胶稠度、出糙率、整精米率的关联度较高。研究结果可为海南山栏稻优良品系选育和水稻不同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不同地区的晾晒方式不同,为了探求晾晒方法对粳稻稻米品质造成的影响,采用六种不同的方法对田间成熟的粳稻稻谷进行晾晒处理。结果表明,晾晒温度是影响稻米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的重要原因,高温晾晒环境使整精米率下降,垩白度增加。在晾晒过程中要注意温度不能太高,最好的办法就是置于通风,空气湿度较小的遮荫处晾干。  相似文献   

11.
Amylose content in rice endosperm is one of thekey determinants of rice eating and cooking quality, and thepoor quality of indica hybrid ric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high amylose level in rice grain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grain quality of the indica hybrid rice by genetic engineering,an antisense fragment of rice waxy gene, driven by theintroduced into three major parent lines of indica hybrid rice,all contain a high amylose level in the grains, via Agrobacte-rium, and more than 100 hygromycin-resistant plants wereregenerated. The analysis of PCR amplification and South-ern blots indicated that the T-DNA containing the antisensewaxy gene had been integrated into the genome of transgenicrice plants. Most of the primary transgenic rice plants grewnormally, and the mature seeds from these transgenic plantswere performed for analysis of the amylose content. The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mylose content in the endosperm ofsome grains was reduced and the lowest reached 7.02% inone homozygous transgenic line, 72.4% lower than that ofthe wild type. The influence of the altered amylose contenton the gelatinization temperature and gel consistency wasalso observed in several homozygous transgenic rice plants.  相似文献   

12.
研究结果表明 :籼型杂交稻米垩白面积指数为连续分布 ,分布曲线为单峰或不明显的双峰 ,在主峰与低谷之间的发生频率差别不大 ,说明杂交稻米垩白性状发生了广泛的分离 ;在大垩白 /大垩白或大垩白 /中垩白的组合中 ,其分布主峰在大垩白或中垩白处 .大垩白 /小垩白或中垩白 /小垩白的组合中 ,其分布因组合不同而异 ,但尽管主峰在无垩白处的组合中 ,大垩白或中垩白仍有相当的分布 ,而在小垩白 /小垩白的组合中 .不仅其主峰在无垩白处 ,且大、中垩白的出现频率也很低 .上述结果说明 ,提高籼型杂交稻米的外观品质必须选用双亲均属无或小垩白的品种进行组配  相似文献   

13.
连作晚稻田中的秋籼,对连晚直播粳稻的产量影响很大。含籼1%减产2.5%,但未选显著标点;含籼5%减产17.0%;含籼10%减产22.1%;含籼超过15%减产32.6%以上,均达到极显著标点。所以,连晚直播稻的含籼率临界值为1%。减产的主要原因是有效穗和每穗实粒锐减。  相似文献   

14.
垩白性状是稻米最重要的品质性状之一,阐明水稻垩白性状的遗传机理十分重要.主要对水稻垩白的遗传基础、垩白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的定位及其垩白性状相关基因的分离与克隆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相应的遗传改良措施,以期为优质水稻育种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4个早籼稻品种幼苗期耐冷性的生理特点,在人工气候箱内经26℃(对照)、12℃、10℃和6℃处理4 d后,测定分析水稻幼苗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抗坏血酸(AsA)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电解质渗漏率6个生理指标的变化及其与抗冷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相同低温胁迫条件下,株两优120和金优L2两个早籼稻品种幼苗期POD活性、CAT活性、AsA含量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准两优143和湘早籼45号,而MDA含量及电解质渗漏率均低于准两优143和湘早籼45号.上述结果说明两系法杂交稻株两优120的耐冷性最强,三系杂交水稻金优L2次之,两系法杂交稻准两优143和常规水稻湘早籼45号耐冷性稍差.  相似文献   

16.
重穗型杂交稻的产量及一些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18个不同穗重型籼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重穗型杂交稻的产量及一些主要的生理生化特性。结果表明,重穗型杂交稻具有更高产量潜力,其高产主要依赖于大“库”、籽粒的正常充实使单穗重大幅度提高。后期LAI的适当降低、高效叶面积率的增加、根、叶不早衰和净光合速率的提高是其“源”足的主要因素。齐穗后重穗型杂交稻剑叶的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中、轻穗型品种的机理是剑叶Rubisco活性的提高及叶绿素含量的增加;具有在高、低光强、高温和低CO2浓度下对C02有较强的同化能力的优势,光合“午休”现象较轻,能保持较高的净光合速率,显示其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气孔性状优良、气孔开度积(单位面积上的气孔密度乘以其气孔开度)大也是重穗型杂交稻净光合速率高的重要气孔因素。重穗型杂交稻抽穗后物质积累优势明显,且茎鞘物质向穗部的转运量、转运率和转化率也均远高于中、轻穗型品种。  相似文献   

17.
籼粳交稻米品质性状的遗传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种子性状遗传模型对籼粳交稻米8个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相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籼粳杂种中,稻米品质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主要涉及到种子直接遗传效应和母体遗传效应。其中,5个理化品质性状之间以直接效应相关为主,其次为母体效应相关;5个理化品质性状与3个外观品质性状之间只有直接加性、母体加性和母体显性相关;3个外观品质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主要归因于母体效应。尤其是母体加性效应。在所有的性状对中,仅胶稠度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