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边坡稳定性是影响高速铁路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开展高速铁路边坡滑坡稳定性预测研究对提高高铁运行安全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以青岛-连云港高速铁路K152+300~K152+470边坡滑坡为例,通过设计合理的监测方案开展了边坡地表水平位移和土体深部水平位移监测,总结了滑坡位移规律;基于监测数据采用GM(1,1)模型、神经网络模型和灰色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了滑坡位移预测,在验证预测效果的基础上基于灰色神经网络模型构建了滑坡位移预测模型,预测了该滑坡未来3年的累计位移并建立了高铁边坡滑坡位移预警方法.研究结果表明:DB2和GY2监测点的地表水平累计位移分别为17.23 cm和21.69 cm,SB2、SB4和GY2监测点的土体深部水平累计位移分别为13.42 cm、16.05 cm和18.37 cm;DB2、SB2、SB4、GY2监测点未来3年的累计位移最大预测值分别为47.05 cm、42.53cm、46.01 cm、52.36 cm(地表)和48.15 cm(深部),该滑坡将继续保持临界稳定状态;根据滑坡累计位移量将高速铁路边坡滑坡位移预警等级分为Ⅰ、Ⅱ和Ⅲ级.  相似文献   

2.
泰宁县梅口乡吊桥新村滑坡稳定性分析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吊桥新村滑坡体的规模、类型、成因,通过定性、定量方法探讨其稳定性,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方案.研究表明,该滑坡的滑坡类型属土质、浅层、牵引式工程滑坡.滑坡体目前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在连续降雨或暴雨等的影响下,有可能造成整体快速下滑.建议采取排水、支挡护坡等综合治理方法进行治理,并进行滑坡体位移监测.  相似文献   

3.
为宝日希勒露天矿实行内排压脚滑坡防治措施,须确定合理的追踪距离,运用二维刚体极限平衡和FLAC3D数值模拟计算方法研究内排台阶与采矿台阶的跟踪距离对端帮的钳制作用的影响.分析端帮边坡应力、位移变化云图,可以看出随着跟踪距离三增大应力场、位移场发生变化的规律,即跟踪距离£越小,边坡位移越小,边坡变形范围越小,边坡越稳定.从而确定了合理的追踪距离,证明了内排压脚、煤台阶支挡对提高边坡稳定性的积极作用.因此随着采矿工程的发展,内排土场同步发展,利用内排压脚滑坡防治方法不失为一个即经济又合适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泰宁县金湖旅游学校滑坡体的规模、成因,通过定性、定量方法探讨其稳定性,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方案。研究表明,该滑坡的类型属土质、浅层、牵引式工程滑坡,滑坡体处于平衡-非平衡临界状态,在连续降雨或暴雨等的影响下,有可能造成坡体快速下滑。建议采取排水、支挡等综合方法进行治理,并进行滑坡体位移监测。  相似文献   

5.
以土质边坡为例,建立相应的数值模型计算了边坡的水平位移与数值位移之比对稳定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该位移比与边坡的稳定性系数存在良好的对应关系。这一规律可以作为边坡稳定性评价的依据,还可以作为滑坡预警预报的手段。研究结论为滑坡地质灾害的预防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结合江苏某高速公路岩质边坡开挖监测项目,根据该工程的地质条件和特点,介绍一种监测岩质边坡的技术方案。通过对其水平位移监测、垂直位移监测等变形监测方法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对该边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7.
针对山区陡坡地形上加筋土挡墙抗滑稳定性的不足,提出抗滑桩+刚/柔组合墙面加筋土挡墙组合支挡结构,阐述该组合支挡结构的研发思路、结构形式和技术特征。采用有限差分程序FLAC3D建立该组合支挡结构的数值模型,对比分析抗滑桩和抗滑桩+承台2种结构的加筋土挡墙墙面水平位移、抗滑桩位移和桩身弯矩、土工格栅拉力及路基稳定性,重点探讨抗滑桩桩长、覆盖层模量和上覆荷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抗滑桩顶部设置承台可以有效减小墙面和桩身水平位移,提高路基稳定性;将抗滑桩和承台的连接方式由刚接改成铰接会使桩身弯矩显著减小,而对墙面和桩身位移及路基稳定性影响不大;未设置承台时墙面和桩身水平位移更容易受到抗滑桩桩长、覆盖层模量和上覆荷载变化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山地及丘陵地区因其地形起伏较大,在工程建设时常形成超高填方边坡,该类边坡高度大、变形破坏机制复杂、受施工质量影响较大,所以治理难度大。以城口县漆树坡建筑渣场填方边坡为例,对超高填方边坡稳定性评价及治理方案进行研究。根据该边坡的实际情况,采取了极限平衡法的整体稳定性计算与土体内部稳定性计算相结合的计算模式,根据稳定性分析,结合渣场边坡特征、影响因素以及保护对象的重要性,最终确定了整体支挡、坡面防护、排水箱涵及坡面水平排水孔等多种排水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案,并实施水位监测孔的风险管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邓强 《广东科技》2010,19(10):168-170
抗滑桩是一种重要的支挡结构,被广泛地应用在边坡的加固工程当中。结合工程实例,总结了抗滑桩的破坏形式及原因,并据此提出抗滑桩处治滑坡的设计要点。阐述了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滑坡的受力分析方法及过程,结果表明,有限元方法能较好地模拟桩-土共同作用,尤其对复杂结构更能体现出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受持续强降雨的影响,龙怀高速公路K112+210~+520右侧高边坡发生近200万m3的巨型滑坡﹒为进行滑坡处治设计,本文结合滑坡现场的工程地质条件、周边环境及工程建设活动特点,分析了该滑坡产生的机理及稳定性,提出了“卸载+预应力抗滑桩+钢花管注浆+排水”的综合处治措施,并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GTS建立典型断面模型分析处治方案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处治后的坡体稳定系数满足规范要求,处治方案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11.
吴军 《科技信息》2008,(12):101-102
介绍了在山区复杂地质和环境条件下,对高差达60m的滑坡采用抗滑桩与锚杆挡墙联合支挡的设计、施工、监测要求,监测表明,位移满足要求,滑坡稳定。根据此应用,总结了体会。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针对一某宿舍楼区边坡滑移事故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士钉墙支挡结构存在着土钉局部的抗拔力不足和外部整体稳定性不满足要求。分析表明,在设计时,不仅要重视士钉墙支挡结构边坡的内部整体稳定性,而且不能忽视土钉墙支挡结构边坡的外部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查清苏州阳山东侧消防通道地表变形和开裂的原因,现场钻探取凝灰岩样品进行测试,并在现场布置地表位移监测点30个、路面沉降监测点13个、深部水平位移监测点4个,对山体变形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表明,自2021年11月至2022年5月,山体表面最大位移超过80 mm,位移速度为0.5 mm/d,且地表各点位移速率不同,岩土体变形不协调,易导致岩土体破坏或滑坡事件发生。深部位移监测结果表明:山体中发生水平位移的岩体深度超过30 m,最大深部位移达14 mm;结合气象数据分析认为,降雨入渗对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小;山体稳定性主要受下部采空区塌陷影响,山体下部和坡顶有多处地表开裂和错动现象。目前山体变形正处于等速蠕变阶段,如不控制边坡变形,岩土体位移达到加速蠕变阶段后易发生灾变。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山体位移和采空区范围不断增大作用下,若阳山东侧前缘塌陷持续扩大,将对山体稳定性产生较大威胁。研究成果对阳山地区采空区影响下滑坡稳定性分析和滑坡治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解决受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和采矿空区等复杂条件影响下的边坡稳定性监测预警问题.方法以戒台寺古滑坡体为例,基于戒台寺边坡地质条件分析基础,采用边坡监测预警系统对戒台寺滑坡稳定性进行实时监测预警.研究了系统的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根据恒阻大变形锚索受力状况证明了古滑坡体下滑力监测的可行性.结果在戒台寺安装的3个边坡稳定性监测预警站点应用结果表明,滑动力相对变化值PV处于动态变化调整之中,30005#、30002#和30004#监测站点PV的最大值分别为10%、14%和7%,没有出现滑动力增量ΔP持续增大或减小且PV大于10%的情况,说明戒台寺滑坡暂时处于稳定模式状态.结论研究成果为类似滑坡监测工程提供了一种可靠、有效、崭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联合支挡结构支挡结构的稳定系数计算公式,并依托实际工程建立数值模型.通过与桩基托梁挡土墙和桩板墙进行对比,验证了联合支挡结构支挡高填方路基的优越性.分析了桩间距、桩身截面尺寸和锚固长度对抗滑桩弯矩和水平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抗滑桩的截面尺寸对桩身弯矩、位移和结构的稳定性均有较大影响;桩间距变化对桩身弯矩的影响较小,但对结构的稳定性影响较大;实际工程中应尽量减小平台与基岩交界面之间的顺坡倾角,并将挡土墙水平位移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6.
边坡土体深层水平位移预测是边坡变形监测的重要内容,对预防边坡安全事故有重要指导意义。典型的两种时间序列预测方法:ARIMA和Holt-Winters,适合预测边坡土体深层水平位移这类是既有随机性增长(或降低)又有时变性波动的非平稳时间序列。选取了648个土体深层水平位移历史数据作为实证分析的原序列,使用ARIMA模型和Holt-Winters方法对其作出了预测,并比较分析预测结果。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短期预测效果都很好,各具特点。  相似文献   

17.
堆积层滑坡在降雨作用下,累积位移曲线呈现不规则的“阶跃”状.针对此类型滑坡,将滑坡所处的地质条件与滑坡的变形特征相结合,进而建立合理的预警模型,是提高滑坡预警精度的必要手段.本文以王家坡滑坡为典型研究案例,在分析降雨、滑坡位移以及位移速率等监测资料的基础上,确定王家坡滑坡的位移回落时间、降雨阈值.考虑滑坡变形对降雨的响应机制,将实际降雨工况分为当期降雨和前期降雨+当期降雨两种类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降雨条件下王家坡滑坡的稳定性,对传统的经验性降雨阈值进行改进,针对当期降雨,建立降雨诱发滑坡失稳滑动的I-D阈值曲线,针对前期降雨+当期降雨,建立滑坡破坏的A-I-D阈值曲面.最后,基于改进的I-D阈值曲线和A-I-D阈值曲面建立了王家坡滑坡4级预警模型.  相似文献   

18.
结合工程实际,对陵川公路滑坡类型与成因、病害处治关键技术进行分析,提出了运用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普通抗滑桩、挡土板、挡土墙、预应力锚索框架、刷方卸载、综合排水设施等多种处治技术相结合的综合处治方案,为公路高填方大型滑坡病害处治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降雨是诱发滑坡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在暴雨条件下,更易激发滑坡.随着南帮边坡开采高陡化,滑坡发生频繁.为研究降雨条件下南山矿凹山采场南帮边坡稳定性特征,采用MSR300型雷达对边坡进行了连续4a的实时稳定性监测,基于采集到的采场降雨数据和边坡滑移数据,分析了降雨量和降雨强度与边坡变形规律,对凹山采场滑坡各阶段进行了划分,建立了凹山采场边坡失稳模型和预警阈值.结果表明:凹山采场变形与降雨量呈正相关,服从幂函数规律;边坡变形速度曲线与降雨强度有良好的一致性,滑坡一般发生在最大降雨强度之后;滑坡阶段主要包括初始变形阶段,稳定变形阶段和加速变形阶段;报警阈值分别为:6h时序内,位移阈值为20 mm,速度阈值1.5mm·h-1;12h时序内,位移阈值为30 mm,速度阈值为2.5mm·h-1.凹山采场滑坡曲线与岩土体非稳定蠕变曲线具有较高的相似性,位移曲线出现了“阶跃”现象,速度曲线出现了“尖凸”现象,这种情况易引起滑坡事故,其中在位移曲线的“拐点”处和相应速度曲线的“凸点”处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大.研究成果为类似矿山边坡稳定性监测和破坏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苏光明 《科技信息》2013,(7):367-367,369
钻前工程是钻井施工中的第一道工序,钻前工程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后续工序。水不但是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的首要诱因,更是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首要因素,因此必须建成完善、通畅的排水体系。必须注意高边坡的支挡,挡墙上部裸露边坡应采取分级设置,每级设置截水沟并入排水体系和按照一定放坡比的方式进行放坡,改善边坡平衡条件,增加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