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0 毫秒
1.
孙中山提倡"天下为公",既是对中国优秀文明的继承,又是对"天下为公"的发展与弘扬。"天下为公"是执政者构建和谐社会的先决条件。"三民主义"是实现"天下为公"的具体措施:三民主义思想的提出是当时构建和谐社会的纲领;实行三民主义的目的是为夯实社会和谐打下坚实基础。"三民主义"是中国大同理想的传承,又是对传统大同理想的超越。  相似文献   

2.
一个伟大的民族背后往往有一种优秀的民族精神作为支撑。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优秀革命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各族人民朝着共同的目标去奋斗,对于中国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将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为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统一和富强献出了毕生精力。论文着重阐述了孙中山挽救民族危亡,实现国家统一的思想和斗争实践以及他实现“振兴中华”的构想。  相似文献   

4.
林森的建国理念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为内核,并随时局变化而丰富发展。他一生坚持和平奋斗中谋求自存共存,坚决捍卫国家独立主权,同时主张承担建设世界大同的责任。在实践中,他积极倡导推行地方自治建设,以实现法治民权;强调经济建设的急迫性,以解决民生问题。尤为可贵的是,他已敏锐地看出,科学和教育是建设国家的基础,故极重视教育对人才的培养,并以身作则支持科学和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是人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化"是"人的全球化",人是具有"全球性的"人。全球化有力地推动着人类个性的丰富发展和人的鲜明个性的彰显。全球普遍交往要求个人成为开放的个人,使得人类个性的发展摆脱了民族文化的局限。人们不仅通过民族文化来塑造自己的个性,实现自我认同,也借用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来丰富和发展自己的个性,逐步使自己的个性具有集聚各民族智慧和能力的多样性文化特征;全球化使人的个性独立凸显,进取和竞争意识增强,每个人只有充分发挥以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为特征的主体性精神,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才能在全球化的竞争中把握机遇,争取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相似文献   

6.
《科技智囊》2008,(9):8-13
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建设“中华和平龙”,和在北京市密云县建设"中国印"摩崖石刻一样,是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创意、发起和推动的旨在推进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结合的重大文化项目,具有深刻的文化理念和内涵。经过长期深度研究以及大力弘扬中华龙文化精神内涵的一系列实践活动,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将这一文化理念和内涵提炼为“和谐共生、团结合力”的中华龙文化,其“和谐、包容”的内在气质与奥林匹克精神所强调的“和平、友谊、进步”相通相融。致力于中华龙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永远贯通,也致力于中华民族内部,以及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民族的深度文化沟通,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建设“中华和平龙”的创意和设计方案自去年年底向全球广泛征集后,今年进一步拓展为以“海峡两岸共建中华和平龙”为主题的第二轮征集活动。我们期待更多华裔同胞、中华儿女、国际友人团聚在一起,更持续、更深入地参与到中华龙文化的开掘、弘扬、创新中来,为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和谐共美、恒久共存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从1957年底到1958年头在开罗举行的亚非人民团结大会,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它把正非人民团结合作,为反对殖民主义、维护世界和平而进行的斗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这个会议是根据万隆精神而召开的。它反映着1955年万隆会议以来亚非人民争取和现固民族独立斗争的新的高涨。这个会议又是在世界历史出现转折点的时候举行的。去年11月莫斯科会议的“和平宣言”已经指出了社全主义国家和民族独立国家成为当代反对帝国主义、保卫世界和平的斗争中的两大力量,和平力量已经大大超过战争力量。这次亚非人民团结大会具体证明了国际形势的发展对于各国人民争取独立、自由与和平的斗争更加有利了。  相似文献   

8.
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不仅对于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提升综合国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保持国家稳定、发展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而且对于抵御和防范各种腐朽、落后的文化观念的侵蚀,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的任务是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世界和平,这与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后发表的讲话中所阐述的中国梦的内涵是一致的。在中国领土领海安全仍然受到外部势力威胁、中国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被激发的情况下,重温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了解近代以来民族主义的发展脉络,对于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梦的内涵,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要坚持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需要软国力的强有力支撑。高校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顺应“和平崛起”时代对高校传承民族精神的迫切要求,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中国“和平崛起”提供强大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1.
罗韬 《韶关学院学报》2009,30(11):45-48
随着知识经济的突飞猛进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时代潮流和客观趋势。全球化犹如一把“双刃剑”,在为我们借鉴人类文明成果,汲取世界各民族之长,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丰富民族精神的内涵,培育民族精神提供了条件的同时,也对培育民族精神带来严峻挑战:国家意识,民族文化受到冲击。如何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培育民族精神,应对时代的挑战,成为我国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2.
白先勇与西方人道主义有着深刻的精神关联,其中朴素的人本主义观念直接形成了他以人为核心构筑自己艺术世界的文学观,存在主义具有的人道主义精神内涵使其在创作中执著于对人的生存形态的关注和思考,并由此体现出浓厚的生命关怀意识,基督教的博爱精神使其创作始终流注着一股悲天悯人的情怀。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的影响也使其小说创作中的人道主义具有民族的传统色质。  相似文献   

13.
穆青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也是该理念的成功实践者。在他为新闻的一生中,无论是对新闻、新闻事业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还是对新闻业务、新闻事业的生存发展,穆青都有丰富的创新思想和实践。这些创新与他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独特的职业角色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的秦地小说家都偏好匪类题材,匪类文学的盛行与地域文化有关。杨争光的匪类小说是一个异数,他走国民性批判的路子,对乡村暴力文化及其后面的民众文化心理给予了细腻的描画和深刻的批判,揭示了民间精神世界偏执、匮乏和荒芜的一面。  相似文献   

15.
被称为"北国肖邦"的爱德华.哈格鲁普.格里格,在世界音乐舞台上留下了精美的一页。他的作品具有一种民族精神和乐观、幽默的特点,使人百听不厌。他的音乐是灵感和技术的完美结合。本文从作品的旋律动机、和声技法、节奏等三个方面分析格里格在创作中的共性与个性特点,阐述格里格"偏爱"的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16.
曹操身处汉末社会变革时期,在乱世中经历了无数的惊涛骇浪,他一生以天下为己任,始终保持着昂扬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无论是曹操的一生,还是其诗歌创作,都体现了“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乏志者也”的豪迈精神,暗含了他“天下大任,舍我其谁”的磅礴之气。  相似文献   

17.
但丁在其作品中对"人"作出了深刻的解说,其中"地狱"被描述为人类偿还尘世罪孽的场所,"炼狱"是人类精神净化的过程,"天堂"则是人类道德升华的目标。以中世纪晚期西欧的历史与社会文化为背景,考察但丁关于人性高贵的观念与当时西欧社会变化之间的关系,以说明他在西欧由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时期所处的历史地位及文化启蒙意义。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对民族精神的思考以"世界历史"为坐标系,以两点论基础上的整体性思维为方法论原则,始终在世界历史性视域下解读中华民族的主体精神。他重视民族精神的双向借鉴补充,既以开放性心态吸纳西方先进文化,也注意弘扬传统文化精神去影响世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李白游仙诗的内容是寻找、追求、漫游神仙世界,也有对现实的积极关注,叙写友情,标榜自我高洁情怀,还表现了对社会黑暗、自己仕途不顺、抱负难伸的失望、躲避以及反抗。笔者看来其游仙诗是打着出世的旗号,行在儒家入世的路途,深镌儒家精神的烙印,儒家精神才是李白终生服膺的主导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