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集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通讯技术和CRT显示技术为一体的集散控制系统,合理地吸取了仪表控制和计算机集中控制的长处,并有效地克服了二者的缺陷,代表了当前过程控制系统的发展主流。作者描述了一种简易集散系统的通讯实现方法,并从软硬件设计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解决了主机各任务之间的冲突,实现了从机对主机的主动通讯。  相似文献   

2.
基于80C320单片机双串口同时通讯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80C320单片机双串口同时通讯的实现及其在电能量自动抄表系统中的应用,同时讨论了系统实时性、可靠性的设计,该系统已可靠运行。本文对集散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一种高可靠性、低价位单片机中继通讯系统 ,详述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过程 ,并从与多点总线结构式集散控制系统的对比中得出 :该系统从物理层面上 ,根本解决了集散式控制系统在大范围内的数据通讯可靠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如何利用RS-422实现IBMPC微机与单片机的远程通讯,如何设计集散控制系统和分布式网络,并分析了分布式网络的软硬件设计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研究了FMS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技术的基础上.为实现其统计过程控制的要求,设计了质量数据采集硬件系统.该系统的核心部分是一个数据采集器,它是一种便携式仪器,该仪器以MCS-51系列单片机80C31为处理器,可做为一种通用的数据录入终端广泛地应用于机械制造以及其他许多行业的质量管理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用串行通讯构成工业控制小型集散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串行通讯为基础,由一台PC机和几台Intel51单片机构成的步型集散控制系统,使用自定义的简单通讯协议。上位机分时,循环向各下位机发送信息,被点名的下位机在时间内作出应答,传送的信息中,每一字节都包含地址信息。  相似文献   

7.
PC机与多台单片机通信构成小型集散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采用一台工业PC机与多台单片机通信组成集散控制系统的方法。单片机作为下位机,完成对现场控制参数的采集并发出控制信号;PC机作为上位机,完成各种复杂算法的运算并将运算结果传送给下位机。此种控制方式充分利用了PC机与单片机的优势,对多台退火炉的集中温度控制是非常适用的。  相似文献   

8.
集散控制系统中多机通信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以PC机作为上位机,单片机作为下位机构成的集散控制系统的特点,提出了通过PC机串行口实现与多台单片机的实时通信,并完成了相应的接口电路及通信软件的设计.该设计方案已成功的应用于等离子体渗氮控制系统,实际应用表明:系统结构简单,易于扩充,性能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9.
在分布式控制系统中,采用PC机作为上位机,调度多台下位机,从而实现计算能力强,容量大的分布式控制系统。VB5.0为新一代上位机编程工具,其具有可视化编程特点,可实现良好的人机界面。本文介绍了用VB5.0实现与多台单片机通讯的原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霍启源 《科技资讯》2011,(24):70-70
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实现了在控制方面的最新技术的发展和利用,本设计利用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完成客房控制系统的设计就是基于DCS(集散控制系统)对无线通讯技术的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简便的异步串行口扩展方案。该方案采用纯软件的办法利用单片机等一类微控制器的一个外部中断源和一个(或两个)I/O引脚,成功地扩展了一个异步串行口,满足了很多实际应用对串行通信口扩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开放型集散控制系统的发展及其通信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开放型集散控制系统(DCS)发展规模受到测控实时性限制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开放型DCS通信速度的全面解决方案。该方案从软、硬件两方面着手提高上层监控站与下层控制器之间的通信速度:在硬件方面,通过监控站与通信站的分离、智能通信卡的使用、采用多串口通信以及合理的下位控制器选型等来提高系统的测控实时性,并加强了通信的安全性;在软件方面,采用多线程技术以及通信数据的优化组织,以提高开放型DCS的通信速度。将此方案用于某在型苯酚-丙酮生产线控制系统的技术改造,结果表明,系统通信速度提高了40多倍,充分满足了生产要求,为大规模开放型DCS的设计和实现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3.
基于滑动轴承实验台的工作要求、结构与工作原理,笔设计了实验台动态测试中的数据通信系统,使采样的信号经A/D转换器后,能由8031单片机正确传输到上位机中。在后续的数据处理中,结合实验系统的特点,采用的是数据的稳定测试和曲线拟合等特殊的处理方法。这些方法很难由前端的单片机或测试电路实现。可见,利用数据通信和上位机的强大分析功能可以使系统资源得到最大可能的利用。  相似文献   

14.
对燃耗测量过程的自动管理是10MW球床式高温气冷堆集散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元件球的燃耗只能采用手动模式进行测量。为提高运行效率,该文设计了燃耗自动测量流程。采用串行异步的方式实现实时数据通信,通过组态软件在上位机开发用户监控界面,由此实现了燃耗测量流程的全数字化控制,替代了原模拟屏与操作台结合的监控方式。现场调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功能完整,界面友好,能够满足实际运行需要。  相似文献   

15.
对燃耗测量过程的自动管理是10 MW球床式高温气冷堆集散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元件球的燃耗只能采用手动模式进行测量。为提高运行效率,该文设计了燃耗自动测量流程。采用串行异步的方式实现实时数据通信,通过组态软件在上位机开发用户监控界面,由此实现了燃耗测量流程的全数字化控制,替代了原模拟屏与操作台结合的监控方式。现场调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功能完整,界面友好,能够满足实际运行需要。  相似文献   

16.
本文叙述了如何对IntelINS8250进行直接编程,以实现微机与8031单片机组成分布式测控系统以及用软件设计的方法解决通讯数据检错、防止总线竞争、确定回传等待时间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利用单片机串行口的多机通讯功能,实现多台微电脑霓虹灯全彩扫描器同步运行的方法,给出了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软件设计的思路.该方法以便捷的方式,有效地解决了多台扫描器在运行过程中的不同步现象.  相似文献   

18.
分别阐述了STD总线工控机和IBM-PC机串行口的使用要点,介绍了CPU模板采用8031片机的STD5000系列工控机与IBM-PC机二者之间串行通信的一种实用方法,并阐述了通信接口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19.
接口设计中一般软件编解码方法抗干扰能力不强,针对这一问题,采用模拟80C51单片机异步串行口解码的方法来解决。实际应用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设计的异步串行通讯解决了高速通讯情况下误码率高的问题,不仅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而且使得多串口通讯易于实现。该设计方法可以应用到SPI、IIC等串行总线中。  相似文献   

20.
商丹  高永清  陈义平 《应用科技》2004,31(5):31-33,50
为解决TMS320C6000系列DSPs的异步串行通信能力,提出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即利用多通道缓冲串行接口(McBSPs)与专用串行异步收发器来扩展异步串行接口.其硬件电路及软件编程简单、方便,可节省程序代码空间和CPU运行时间,是一种使用广泛的串行总线接口标准.通过对应用系统的配置,可支持多种速率和多种方式的SPI,可以方便地用于各种不同的SPI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