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康拉德《黑暗的心》中,能看到他对西方殖民主义侵略扩张所进行的无情谴责,但是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霸权和对黑人形象的扭曲也恰恰迎合了殖民主义意识形态的需要,为殖民主义者提供了文化支持。  相似文献   

2.
康拉德的殖民主义话语问题,从《黑暗的心脏》问世伊始就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在后殖民主义时代,这一争议又加入了新内容,但观点繁多,莫衷一是。在中国也有不同的观点,但得出的结论仍然带有片面性。在此,通过“他者”的角度透视这一争议的双重话语性质,论述其殖民主义话语与殖民主义批评话语的双重话语性质。  相似文献   

3.
在康拉德《黑暗的心》中,能看到他对西方殖民主义侵略扩张所进行的无情谴责,但是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霸权和对黑人形象的扭曲也恰恰迎合了殖民主义意识形态的需要,为殖民主义者提供了文化支持。  相似文献   

4.
《黑暗的心》和《奥斯卡和露辛达》分别是英国著名作家康拉德和澳洲杰出作家彼得.凯里的代表作。本文在后殖民主义的视角下,探究了两位作家对揭露殖民历史中的创伤所作的贡献;也指出并分析了由于写作时代的不同所展现出的不同的文本:《黑暗的心》不可避免的带有东方主义色彩,而《奥斯卡和露辛达》却能在颠覆历史的基础上,更深刻地反观殖民历史。  相似文献   

5.
研究约瑟夫·康拉德在当代中国已成为一门显学,成果丰硕.本文试图将这些成果划为两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国内对康拉德的研究和90年代以后国内学者对其的研究,从而梳理和总结我国康拉德研究的得失,探析我国康拉德研究的走势,反思中国学者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进而考察康拉德在中国学术界这一范围内的理解和接受状况.  相似文献   

6.
丛林小说《进步前哨》作为康拉德刚果之行的产物,揭示了西方文明的伪善,及其对人性的异化。通过对小说中几个重要意象——"进步前哨"、"十字架"、董事及其他的象征意义的分析,可以看出康拉德在这部小说中,独巨匠心地运用了象征手法,丰富了小说的内涵和意蕴,突出了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在以往的殖民主义研究中,存在把殖民主义简化为西方对东方单向行为的倾向。这种研究视角的选择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不顾及东方自身的发展特点而谈论殖民主义的影响,是得不到全面公允的阐释的。殖民主义的意义在于为东西方文明的相互交流提供了一种媒介和载体,而殖民主义对东方的实际影响也只能在文明相互影响的框架内才能被充分认识。  相似文献   

8.
康拉德在其小说《黑暗的心脏》中,揭露了帝国主义理想的真实面目:其打着的博爱和传道口号只不过是为疯狂的恋物主义和殖民压榨所作的掩饰而已。笔者认为康拉德的刚果之旅使他深刻地领悟了帝国主义者在殖民地的意识转变,《黑暗的心脏》真实地记录了这些帝国主义建设者起初满腹理想却最终在这片原始土地丧失信念,讽刺地揭露了帝国主义理想的破灭。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悲剧美学的角度探讨英国现代著名小说家约瑟夫·康拉德的代表作《吉姆爷》 ,认为 :康拉德在《吉姆爷》里创造了一个伟大的悲剧境界 ,塑造了一个不朽的悲剧英雄吉姆。吉姆在追求崇高伟大的人格理想的过程中进行了悲剧性搏斗 ,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与命运悲剧性的搏斗及其悲壮的死产生了撼人心魄、摧人奋发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0.
通过探讨《吉姆老爷》中吉姆与自然、吉姆与女性的关系来挖掘小说中所反映出的生态女性主义观,以便更客观、更准确地评价作者康拉德的种族意识和女性意识。在小说中,康拉德通过肯定吉姆这一人物形象表达了自己对父权制的谴责,以及对女性地位的肯定。  相似文献   

11.
约瑟夫·康拉德的长篇社会小说《诺斯托罗莫》以其史诗般恢弘的场面、独特新颖的创作手法和丰富的思想内涵成为二十世纪的经典之作。我国学者对它的介绍和研究远为不够。结合康拉德的艺术主张,从结构布局部、语言和人物刻画方面对这部小说进行了阐释,指出康拉德的艺术主张不仅有利于作者多层次、多角度、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事件,再现历史,而且大大提高了作品的丰厚性、含蓄性和作品题旨的多义性。  相似文献   

12.
康拉德在经典长篇小说《诺斯托罗莫》中运用复杂多变的叙述声音,给小说带来了丰富的美学效果和文学价值.第三人称全知叙述者为主体的叙述声音构建并支撑了小说弘大的历史政治主题,灵活地调整了小说叙述者与读者之间的叙述距离,产生了反讽的艺术效果,而其它角色叙述则从多角度呈现了故事情节和人物个性,展现了康拉德对现实主义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13.
《黑暗的心》中“第三人称客观叙述者 第一人称侵扰叙述者”的叙述模式和二元对立的象征手法形成了小说主题思想上的多重指涉性。小说中颠覆性的反殖民话语和无处不在的殖民主义话语并置,但反殖民话语最终被包容在殖民主义话语的表述体系之中。因此,《黑》更是一部体现殖民主义和反殖民主义话语之间“颠覆”和“包容”的辩证关系的杰作。  相似文献   

14.
半月谈     
最近在开罗举行的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反对帝国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的精神占了上风;无条件的、实际上是向帝国主义屈服投降的“和平共处”路线,遭到了可耻的失败。会议宣言和许多国家首脑的发言着重指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是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的一个基本根源”;“不废除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就不能在全世界充分实现和平共处”;“殖民地人民可以正当地使用武力来充分运用他们的自决权和独立权”;与会国要“提供一切道义上、  相似文献   

15.
今年9月5日,法国资产阶级周刊《法兰西观察家》登载了布朗迪的文章,揭露了葡萄牙殖民主义在非洲殖民统治的残酷性、腐朽性和穷途末路;美国新殖民主义则乘机插入,阴谋取代葡萄牙老殖民主义的地位和扼杀当地非洲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下面是这篇文章的摘译。——编者  相似文献   

16.
康拉德是一位倍受争议的作家。他曾一度被认为歧视女性,有“厌女症”,其代表作《黑暗的心》也由此成为性政治批评文本。文章试图打破男性作家的创作与女权主义解读的二元对立,通过对作者生平和《黑暗的心》中几位重要女性形象的分析,旨在说明康拉德是一位具有强烈女性意识的作家,他在作品中对禁锢女性思想意识形态的父权帝制进行了嘲讽和批判。  相似文献   

17.
<吉姆爷>是康拉德又一部探讨人性、道德的小说.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书中吉姆想成为一个道德完善、意志坚强且受人尊敬的人,其实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但他在追求人类的基本需要和完成自我实现的过程中的所作所为不为当时的人们所理解,康拉德在小说中不断地为吉姆的欲望和行为辩护,为人类的基本需求正名.体现了一名人本主义者深厚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8.
《吉姆爷》是康拉德又一部探讨人性、道德的小说。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书中吉姆想成为一个道德完善、意志坚强且受人尊敬的人,其实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但他在追求人类的基本需要和完成自我实现的过程中的所作所为不为当时的人们所理解,康拉德在小说中不断地为吉姆的欲望和行为辩护,为人类的基本需求正名,体现了一名人本主义者深厚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9.
不可调和的矛盾美国新殖民主义和西欧老殖民主义国家正在非洲展开一场剧烈的取代和反取代斗争。美帝国主义为了推行它企图称霸世界的“总战略”,不断地向广大的中间地带进行扩张。由于美帝国主义早已渗入到亚洲,并控制了大部分拉丁美洲,因此非洲成了它进一步扩张的一个主要目标。它一面支持老殖民主义镇压和破坏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同时又趁老殖民主义在民族解放运动猛烈冲击下被迫败退之际,从各方面大力渗入,以图取代它们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它是将翻译研究置于后殖民主义这一大背景下的翻译理论新视角。本文主要概述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的发展和其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从正反两方面分析其理论价值和局限性,并客观分析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对中国翻译研究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