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通常的惯性导航冗余配置及其信息融合技术,是基于相同的系统状态模型,不适合分布式惯性传感器网络的应用。针对该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惯性传感器网络的分布式导航方法,将多个惯性测量单元配置在载体不同部位,不仅能提供冗余的导航信息,还能提供局部运动测量。在惯性网络结构分析基础上,建立了惯性网络动态测量模型,采用最大似然估计和信息滤波法,设计了分布式惯性测量融合与导航状态融合的分阶段信息融合算法,通过仿真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充分利用了其他节点的惯性传感器信息和同类导航状态信息,可以提高整个惯性传感器网络的估计性能和故障容错能力,在提高低性能节点导航精度的同时实现对高性能节点的自动对准。  相似文献   

2.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多传感器自适应融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非线性、大时滞的复杂工业控制系统中单传感器信息检测的单一性和不全面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多传感器自适应融合的方法.根据采用的多传感器是检测同一信息还是多源信息,提出了相应的两种结构模型,这种采用多传感器自适应融合的控制方法具有较强的容错性,较高的检测与控制的精度,因而增强了系统的灵活性和智能性.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基本BP算法,引入具有全局游动性的混沌机制设计了混沌神经网络。将其用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设计了混沌神经网络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系统。该系统能完善地、精确地反映检测对象,提高信息融合的质量。压力传感器数据融合系统的仿真证明了此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系统设计简单,适合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模糊综合函数的故障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决策级信息融合的故障诊断中,根据各传感器所作决策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性和模糊性。针对这种情况,如何准确地判断是否存在故障并尽快找到故障源就取决于合适的融合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属于决策级的信息融合方法,即:先求出各传感器所作决策的可能性分布,然后利用模糊综合函数来进行融合故障识别与诊断,从而可解决多信息源信息融合中普遍关心的信息可信度以及融合准则问题。  相似文献   

5.
检测信息最优融合算法及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分布式多传感器检测信息融合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在局部检测器规则已知的情况下,系统地研究了融合中心规则的优化问题。推导了不同性能指标下检测信息最优融合算法,在此基础上对各种方法的检测性能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一种N P检验准则下的融合算法,并研究了典型瑞利分布环境下的检测融合系统性能,给出了系统的对比结果。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可变模糊方法及其在工件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提出的以相对差异函数为基础的可变模糊方法,可根据事物关于特征的量值来判断事物吸引与排斥特性的程度,从而为解决识别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建立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系统中的可变模糊识别模型,把可变模糊方法应用到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工件识别中,并用一个具体的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最后证明了可拓学中以“距”与“位值”概念为基础的关联函数基本公式的错误,从理论与应用两个方面,指出其不能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及其相关领域中应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FCM的多传感器融合多目标跟踪的数据关联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数据关联是实现多目标跟踪的核心技术之一,也是实现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前提。本文采用改进的模糊c-均值法求解关联概率,并通过在不同的传感器所对应的观测空间上建立多目标运动状态的投影,将单传感器数据关联算法推广到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系统,从而可在密集杂波环境中实现对多目标的数据关联和精确跟踪。仿真实验结果说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不完全观测数据的多速率多传感器数据融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一类时变线性动态系统,在不同传感器以不同采样率对同一目标进行观测,并且各个传感器的观测数据存在不规律丢失情况下,给出了一种有效的信息融合方法。该方法通过数学推导,将多速率传感器数据融合转化为单速率传感器数据融合问题,并采用修正的联邦Kalman滤波器进行状态估计。新算法不需要对状态或观测进行扩维,计算量适当,从而保证了算法的实时性。在观测数据丢失的时刻,采用外推的观测值代替错误的观测数据,从而避免了传统算法的发散。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多传感器分布式检测信息融合系统 ,研究了在N P检验准则下的融合算法。该算法在局部检测时使用了似然比检验 ,而在融合中心则使用了N P检验。针对典型瑞利分布环境给出了融合中心采用AND、OR和K/N三种融合规则时 ,检测门限、检测概率Pd、虚警概率Pf 和信噪比之间的对应关系。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并证实了三种融合规则均可提高全局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10.
王洪瑞  梁铁  刘秀玲 《系统仿真学报》2012,24(11):2285-2289
为准确快速的分析人体的健康状况,将多智能体技术引入多源异构的生理信息融合领域,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多智能体技术的人体生理指标融合系统的功能结构,在此基础上,针对同类与异质的多传感器系统分别采用了最小二乘法和三次样条插值算法完成了时间校准,实现了生理数据的同步化,并通过实验仿真,证实了算法的可行性,为特征融合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基于反面选择原理的智能融合故障检测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反面选择算法用于故障检测所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反面选择原理的智能融合故障检测模型.该模型利用人工免疫系统的反面选择原理来构建神经网络检测器,通过训练将系统的异常模式信息存储在分布的检测器中,根据检测器的激活来发现系统的故障.通过混沌时间序列的异常检测仿真实验,研究了模型参数对故障检测性能的影响.最后以发动机压气机失速检测实验为例,证实该方法对失速信号的模式特征具有较强的分辨能力,同时表明神经网络检测器比常规的二进制编码检测器具有更好的故障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12.
针对实际检测过程中本地检测器至融合中心传输信道的非理想性,提出了基于两种非理想信道模型的分布式检测算法:第一种为融合中心已知非理想信道的瞬时状态信息;第二种为融合中心已知非理想信道的统计特性。通过最小化平均贝叶斯风险来设计本地检测器和融合中心的优化判决算法,其判决形式都可简化为似然比判决。最后通过仿真表明第二种模型的检测性能略低于第一种模型,但其计算量却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3.
基于双探测器点迹融合的机载多目标跟踪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目标跟踪是多目标攻击的重要前提条件。基于数据融合技术的多目标跟踪处理分为两级 :前级为点迹融合级 ,用极大似然法设计了机载火控雷达和红外探测器的点迹融合算法。后级为融合跟踪级 ,其跟踪波门大小可调。针对近飞目标和交叉飞行目标的情况 ,点迹与航迹的关联采用了分块处理技术 ,并融合了目标的速度信息。给出了基于多探测器点迹融合的机载多目标跟踪系统的结构模型———ATSOMTA模型 ,并分析了系统的工作机制。仿真研究的结果表明了该模型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D-S证据推理在信息融合应用中的存在问题及改进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在不确定性处理算法中 ,D -S证据推理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结果。阐述了D -S证据推理及其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中的应用 ,重点论述了证据理论中尚待解决的问题。针对D -S组合规则无法解决冲突证据这一情况 ,提出了引入修正因子的改进方法来体现证据子集大小。仿真结果表明 ,该方法能够将证据权重聚焦到集合中更小的子集 ,并解决了不一致证据的合成问题 ,使组合结果更加直观。最后讨论了D -S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SAR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针对不同传感器数据融合这一难题 ,提出了一种SAR与可见光图像数据融合算法 ,它包括三个部分 :几何配准、SAR斑点噪声消除及SAR与可见光图像数据融合。运用相关算法进行几何配准 ;运用数学形态学滤波技术进行SAR斑点噪声消除 ;运用调制法进行SAR与可见光图像的数据融合。实验结果证明了本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模糊推理的多模导引头数据融合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应用模糊集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推理的多模导引头准判决级数据融合模型,给出了模型中参数的选取方法。该模型的特点是融合规则灵活,能兼顾系统的检测性能和抗干扰性能,能较好地处理系统各探测器获取信息的冲突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深度学习小目标检测算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漏检率高、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人眼视点图的特征融合小目标检测算法。基于多类别单阶检测器(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ion, SSD)算法通过不同扩张率的空洞卷积融合,在基础网络上获得具有类似人眼感受野的浅层特征层;对附加网络中的特征层进行信息融合,合并上下文信息,增加位置信息和全局语义信息,从而提升小目标检测精度。通过PASCAL VOC 2007数据集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较传统SSD算法检测精度提升了3.7%,较改进的小目标检测算法Bi-SSD精度提升了0.8%,验证了选择更有表征能力的特征层是有效提升小目标检测精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信息融合技术在可靠性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针对复杂大系统可靠性评估中所遇到的困难 ,提出了采用信息融合技术解决该问题的思路 ,并就其实现形式及途径加以探讨。通过分析信息融合技术和可靠性评估有关的特点 ,得出了信息融合技术必将推动可靠性评估发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In order to take full advantage of federated filter in fault-tolerant design of integrated navigation system, the limitation of fault detection algorithm for gradual changing fault detection and the poor fault tolerance of global optimal fusion algorithm are the key problems to deal with. Based on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federated filtering fault tolerance, global fault-tolerant fusion algorithm and information sharing algorithm are proposed based on fuzzy assessment. It achieves intelligent fault-tolerant structure with two-stage and feedback, including real-time fault detection in sub-filters, and fault-tolerant fusion and information sharing in main filter. The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algorithm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fault-tolerant ability and ensure relatively high positioning precision of integrated navigation system when a subsystem having gradual changing fault.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讨论一种分布检测系统,在这种系统中包括一组相互独立的检测器和一个中心处理器。此系统有高可靠性、强的生存能力和较短的判决时间。在对付电子干扰影响方面系统也较单站要好。 每一单站的检测性能(发现概率和虚警概率)都假设为己知,本文得出了分布检测时最佳检测器形式、分布检测器性能。并得出随着单站数目增加而检测性能提高的数字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