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活动更是有史以来空前的活跃。在建筑发展的进程中,对建筑影响最大的不仅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还有人们对美的本质的追求、人类文化艺术的发展以及时代思潮的沿革。追求美与和谐是建筑活动的内在力量。建筑艺术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内涵丰富的综合性艺术,是艺术和技术的综合体现。建筑艺术的成败不仅是建筑师的问题,还在于使用欣赏者对于建筑艺术语言的共识程度,在于人们建筑文化水平的高低。作为人类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部分,建筑艺术有着自己的发展历…  相似文献   

2.
巫勇  苏继会 《工程与建设》2007,21(4):528-530
建筑作为一种再现性艺术,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对建筑在技术与艺术两个维面的双重评价标准却始终存在,建筑艺术既非单纯建筑技术的客观化或物质化,也与其它艺术形式(诸如音乐、绘画、雕塑、舞蹈等)纯粹地追求人类情感的表达有着本质的区别.建筑艺术的特殊性之一在于艺术形式的表达需要技术的支撑.文章通过对技术在建筑发展中所起作用的分析,试图揭示技术全面渗透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本质,以此来唤醒人们重新树立全面、科学的技术观,返回现代建筑的原点--技术.  相似文献   

3.
建筑就成了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体,但艺术与技术是一对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人们审美情趣不断提高的今天,这对矛盾显得尤为突出。文章阐述了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关系,提出了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两者结合的必要性以及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4.
艺术教育除了包含审美教育的内容之外,还包括非审美教育的内容。建筑艺术被包含在环境艺术之中,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要素,因为它在环境艺术的综合体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进行建筑艺术教育的基础上,使受教育者在建筑艺术的修养和素质方面得到提高是进行建筑艺术教育的基本功能。它涉及审美教育和非审美教育。在对建筑艺术审美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和重视非审美教育的功能和效应。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古代建筑技术与艺术的辩证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古建筑中一系列造型与构造的探讨,揭示建筑技术与艺术这对矛盾运动的规律,即建筑技术决定建筑艺术;建筑艺术能动地影响建筑技术的发展.建筑技术与艺术是民族文化和科技的表征,反映了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时,论证了建筑正是在不断地解决技术与艺术矛盾的过程中发展。建筑技术与艺术的矛盾运动是建筑发展的一大动力。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古今中外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关系的阐述,论述了建筑技术对建筑艺术发展变化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建筑材料与建筑空间艺术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试图从建筑空间的角度对材料的文化价值提供新的理解。为此通过分析传统与现代建筑中有关材料与建筑空间艺术表现的关系,剖析了现代建筑中材料的运用对建筑空间艺术表现的重要性以及建筑材料发展的动力。并探讨了有关材料与建筑空间艺术表现的新视角和新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8.
通过简单梳理建筑空间跨越式的演变历程,分析了空间艺术与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提出了当代建筑空间对"直观形象与动态发展、时代精神与民族文化、生态意识与科学技术"等艺术审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9.
建筑本身是一门艺术,而球场建筑往往作为一个城市的标志性景观,引起观光客和球迷的驻足流连。怎样对球场建筑进行艺术审视?下面,我们拟从哲学、心理学、数学等学科方面来对球场建筑作一番全方位的审美分析。1、哲学审视:球场建筑的象征意义正如文学界有经典文学与通...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别对童、杨廷宝、齐康三位建筑大师的绘画风格进行评析,从绘画艺术的角度了解作为建筑大师的人格风范,了解并思考绘画艺术作为爱好及工作手段对建筑学习可能产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与建筑设计发展的辨正关系的分析,以及对几位现代建筑大师的建筑作品中艺术元素的探讨,阐述了作者对当代建筑设计中建筑与艺术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建筑是什么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笔者从技术和艺术两个方面出发来阐释建筑的发展。认为技术和艺术共同推动了建筑不断地向前进步。但是,笔者同时认识到技术和艺术毕竟不能和建筑划等号,只有使技术和艺术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好的建筑。  相似文献   

13.
厦门近代建筑中的装饰艺术派风格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实地调查和范例分析发现,装饰艺术派作为20世纪20—30年代世界范围内一种重要的建筑风格,对厦门近代建筑产生了巨大影响,使得厦门相当一部分的近代建筑在建筑立面构成方式与建筑装饰上,呈现出鲜明的装饰艺术派色彩。同时,厦门近代建筑又紧密结合了当地原有的闽南传统风格、欧洲古典主义、南洋殖民地等风格和工匠传统,在建筑元素上出现了地域化、时代化、符号化的变体,呈现出多重折衷主义的特征,成为装饰艺术派风格发展过程中地域化的一个重要样本。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精神功能的内涵,着重指出正因为具备了物质功能之外的精神功能,才使建筑成其为文化和艺术;精神功能更深刻地反映着建筑的价值。论述了时代性、地方性、个性是建筑文化和艺术的生命,提出对建筑进行评价的功能、环境、技术经济三大综合标准。  相似文献   

15.
刘美英 《科技信息》2007,(9):138-138
在多数人的认识中,北京故宫、江南园林、乌镇街道、水乡民居等传统建筑是属于建筑艺术的,国家性的、纪念性以及标志性的建筑也被认为属于建筑艺术。那些为解决实际的物质功能要求而建造的住宅、公寓、厂房以及围墙和大棚`等大众建筑,它们的艺术成份却被大多数人忽略了。  相似文献   

16.
对大理宾川悬空寺古代的建筑艺术进行描述,认为其建筑风格独特,建筑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是白族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  相似文献   

17.
可以说建筑艺术是一种造型艺术,建筑美主要体现在建筑造型上。建筑造型从空间到平面、从整体到细部,达到建筑造型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以求表现出当今建筑科技和建筑艺术的进步。  相似文献   

18.
壁画艺术要想与建筑艺术形成完整综合体,壁画艺术必需顺应建筑的功能,还要在建筑所形成的空间环境中发挥独特的艺术作用,成为统一的和谐体。本文通过三个方面:建筑的功能、建筑的空间、建筑的使用材料,来论述壁画与建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建筑和音乐分属于不同的艺术文化,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它们有着十分重要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使这两种艺术可以相互借鉴。本文从音乐与建筑具有情感表达形式、审美艺术的相通性以及两者相互影响三个方面阐释艺术文化学在建筑和音乐韵律设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一、几个基本概念建筑是艺术,是为解决人们的生活、生产及精神等方面的活动而营造房屋和构筑物及他们的羣体的艺术。因此它与绘画、雕刻等艺术形式是有所不同,建筑艺术除了对人产生美感,增加人们的精神感受外,还有它主要的一面,卽满足人的生活、生产等活动要求,有它使用的一面;另外建筑的艺术性是通过建筑实体表现出来,它的艺术形式的产生是建立生物质技术的基础上,如结构、材料等。所以我们说建筑具有二重性,卽有物质功能的一面,又有艺术的一面,创作的过程也是综合解决这两个方面的过程,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