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山滑雪运动由于其项目的特点,其运动损伤也与其自身的特点密切相关,本文就高山滑雪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的原因、预防以及治疗进行简要探悉,旨在有效控制和预防运动损伤在高山滑雪运动中的发生,使运动员在运动会上真正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杨子峰 《科技信息》2011,(34):318-318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与访谈等方法,探究羽毛球爱好者运动损伤的主要部位和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并且积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科学的进行羽毛球运动,合理的的安排运动负荷,在羽毛球运动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尽量减少和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使羽毛球爱好者能够更好的投入到羽毛球运动中去.  相似文献   

3.
冬奥会引发的滑雪热——实现"带动三亿人上冰雪"的宏伟目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滑雪兴趣者走进雪场,感受滑雪运动的魅力,同时安全问题和体验感也成了不可小觑的问题。该文对92名滑雪者进行随机调查研究,了解到雪场配套设施部分不足和可以增进的地方:(1)安全防护。雪道上人数过多容易发生碰撞和医疗配备不齐全。(2)体验感。视频素材模块的空缺,大大减缓了滑雪爱好者的体验感和提升技术的进程。提出通过开发雪场智能录像系统加强冬季滑雪安全防护、提高滑雪体验、促进运动技能提高、扩宽体育消费渠道的建议,积极推动我国冰雪运动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群众冰雪运动损伤的现状以及冰雪运动急救知识掌握情况.方法采取"问卷星平台"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有效问卷254份,调查时间2020年5月—2020年6月,将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吉林地区群众冰雪运动损伤率与全国其他地区冰雪运动损伤率基本相同;群众冰雪运动损伤率低于专业青年运动员的冰雪运动损伤率,造成群众运动损伤的项目主要为双板滑雪、高山滑雪、自由式滑雪;损伤的主要部位是膝关节、踝关节和腰背部,多由于运动前准备不充分和运动难度系数大造成;群众对于冰雪运动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要好于普通急救知识.结论群众冰雪运动损伤较为常见,做好运动前的准备工作及加强冰雪运动急救知识的普及可以减少冰雪运动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统计分析法对我国冰雪项目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流行病学及致因进行调查与研究,对推动我国冬季冰雪运动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优秀的冰雪项目运动员是推动我国冬季冰雪项目的主力军,但运动损伤会使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受到影响,严重会影响运动员的运动寿命.研究发现,在冰雪项目中,冰球、自由式滑雪、速度滑冰、花样滑冰运动员在运动训练和比赛中发生运动损伤比率相对较高;冰雪项目运动员身体各部位受运动损伤的比率以腰背部、膝关节、踝关节和大、小腿较高;运动损伤的类型呈现多样化,扭伤、擦伤、挫伤、摔伤及撞伤较为常见;运动损伤的致因主要表现为激烈对抗及不合理冲撞、疲劳、自我保护意识缺乏及动作技术失误等.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运动损伤对冰雪项目运动员以及冰雪项目的危害性、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以预防、避免或减少冰雪项目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滑雪运动如今成为一种时尚,在冬季也成为大众健身、休闲的首选。高校开设冰上运动课由来已久,但是开设滑雪运动还为数不多。本文主要从高校开设冰雪运动教学项目,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滑雪教学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吉林市大众滑雪者运动损伤的影响因素和运动损伤与冒险行为、安全态度的关系.方法使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吉林市万科松花湖滑雪场和北大湖滑雪场的滑雪者204人作为调查对象,使用自编的一般资料问卷收集滑雪者的人口学特征,应用简明感觉寻求量表BSSS和改编的运动安全态度量表调查滑雪者的冒险行为和安全认知、行为和情感得分,使用SPSS 24.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4名滑雪者中66人有受伤经历,滑雪运动损伤发生率为32.35%.男性、单板滑雪者和资深滑雪者的运动损伤发生率高于其他滑雪者,冒险行为也更多,有受伤经历的滑雪者的冒险倾向高于无受伤经历的滑雪者,女性和无受伤经历的滑雪者运动安全态度量表得分高于其他滑雪者.结论冒险行为和安全行为分别是滑雪运动损伤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专家访谈等方法,对网球业余爱好者运动损伤发生情况以及预防措施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得出:业余网球爱好者运动损伤发生率高达94.3%;损伤以轻度损伤和急性损伤为主;损伤部位以肘、腕、膝、踝、背居大多数;春秋两季节损伤发生率高于冬夏,主要发生在实战比赛和技术训练上;损伤的种类中以肌肉拉伤、关节扭伤、劳损3者居绝大多数,占到总数的87%;业余网球爱好者损伤次数与年龄、球龄、体重、运动频率和运动时间为正相关,损伤次数与文化程度为负相关,损伤次数与身高相关不显著。提出业余网球爱好者运动损伤预防措施,如身体素质全面训练、系统学习网球技术等。  相似文献   

9.
越野滑雪战术是推进越野滑雪运动发展的动力之一,也是运动员有效发挥水平的保障,针对越野滑雪教练员所应具备战术观进行分析和研究,目的在于提高截止野滑雪的训竞赛水平,促进我国越野滑雪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叶计志 《科技信息》2009,(18):218-218
通过对长期从事网球运动的业余爱好者进行调查,分析他们在网球运动中损伤的基本特征,发现他们运动损伤主要集中在肘、肩、踝、大腿等部位,网球技术动作特点、负荷强度、及爱好者自我保护意识等因素有关。本文对网球业余爱好者强化自我保护意识提出积极的建议,对于预防和减少运动中伤病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牛长江 《科技信息》2011,(20):254-254
通常人们将在体育锻炼或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损伤或创伤称为运动损伤。一般情况下运动损伤的发生与身体素质不佳、训练水平低、不科学的运动、不重视医务监督和不良环境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了解运动损伤的原因、发生规律、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达到治疗和预防的目的,也可为科学的参加体育锻炼或运动训练提供依据。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探讨现在学校体育活动中运动损伤的成因与处理问题,并提出要加强预防意识,科学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12.
王楚雯 《科技信息》2013,(6):334-334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与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羽毛球运动爱好者运动损伤的时间、地点、部位、场地等状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总结了业余爱好者在羽毛球运动中损伤的特征,分析了其损伤的原因,并提出了预防运动损伤的办法。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滑雪运动相关损伤研究的进展,结合参与国际滑雪联合会世界杯比赛场地医疗保障工作的经历,总结了赛事中的损伤发生及处置情况,提出了对于滑雪相关损伤预防与处理以及今后同类赛事中医疗保障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陈蓉 《科技咨询导报》2011,(28):236-236
随着我国健美操运动的飞速发展,在健美操运动中发生损伤不可避免。其中运动损伤多以肌肉扭伤、韧带拉伤、关节损伤和皮肤损伤等情况为主,并且运动者对运动损伤的应急处理常识缺乏。本文通过对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使运动者提高对运动损伤的预防。  相似文献   

15.
网球是当今最流行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它可以培养人们的动作速度、力量、耐力、灵敏等诸多运动素质.由于网球运动的特点,在练习过程中,不正确的训练方法易导致运动损伤.因此,预防措施是每个网球爱好者的必备常识.对网球爱好者运动损伤的部位、类型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分析产生损伤的原因,同时提出了处理、预防网球运动损伤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排球运动损伤是从事排球运动对学生所带来的机体伤害,文章对莎车县从事排球运动的中学生和爱好者的损伤现状做了调查及分析,基本了解了中学生在排球运动过程中出现的运动损伤的特点及规律,探讨了引起中学生损伤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预防措施和针对某些薄弱关节的锻炼方法。为今后的排球训练和授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7.
网球是一项优雅又不缺乏激烈的体育运动,现在盛行全世界,被称为世界第二大球类运动.随着网球运动的风靡,越来越多的网球爱好者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地经历着由这项运动所带来的慢性损伤.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引起网球慢性运动损伤的解剖原理及病因进行介绍与分析,旨在为今后参与网球运动的人群提供一些预防与康复治疗参考依据,从而进行科学网球运动.  相似文献   

18.
孔令宇 《科技信息》2012,(13):201-201,158
在大众健身运动中,羽毛球开展的颇为广泛,且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喜欢。然而,由于缺乏专业的训练和指导,运动损伤一直困扰着广大业余爱好者,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羽毛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探索羽毛球大众健身中各种损伤的发生原因,以期对预防羽毛球业余爱好者运动中的损伤提供帮助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羽毛球业余爱好者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羽毛球业余爱好者在运动中的损伤进行调查研究,总结了业余爱好者在羽毛球运动中损伤的特征,分析其损伤的原因,并提出预防运动损伤的办法。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历届冬季奥运会运动损伤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归纳了易于发生运动损伤的项目类型、损伤发生率、损伤性质、损伤部位及人群分布特点。就损伤发生率高、在中国受关注程度高、开展广泛的滑雪、速度滑冰和花样滑冰及冰球项目的发展历史及项目特点,总结了训练比赛中各类损伤的发生率、致伤机制、项目特点,讨论了以往关注较少的冰雪运动相关头部损伤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