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智能合约的数量越来越多,因合约漏洞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愈发严重,智能合约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基于深度学习的漏洞检测方法能够解决早期传统智能合约漏洞检测方法检测效率低、准确率不足的问题,但大多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漏洞检测方法都是直接使用智能合约源代码、操作码序列或字节码序列作为深度学习模型的输入,会因引入过多无效信息而削弱有效信息。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胶囊网络和注意力机制的智能合约漏洞检测方法。考虑到程序的执行时序信息,文中通过提取智能合约的关键操作码序列作为源代码特征,然后利用胶囊网络和注意力机制的混合网络进行训练,其中胶囊网络模块用于提取智能合约的上下文信息以及局部与整体的联系,注意力机制用于给不同的操作码按照其重要程度分配不同的权重。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算法在智能合约数据集中的F1分数和准确率分别为94.48%和97.15%,与其他传统检测方法和深度学习方法相比有较明显的性能提升。  相似文献   

2.
针对漏洞检测领域面临的实验平台不统一、数据集异构等问题,研究词向量模型在C/C++函数漏洞检测方面的应用.用5种词向量模型对源代码生成的抽象语法树结构进行知识表示,用6种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漏洞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函数级代码具有浅层的语义关系,代码块内部联系紧密.  相似文献   

3.
智能合约是区块链三大特点之一,也是区块链具有应用价值和灵活性的领域.本质上,智能合约是一段用特定脚本语言实现的代码,不可避免地存在安全漏洞风险.如何及时准确地检查出各种智能合约的漏洞,就成为区块链安全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为了检测智能合约漏洞,研究者提出了各种分析方法,包括符号执行、形式化验证和模糊测试等.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被提出,并且在多个研究领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针对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合约漏洞检测方法并没有被详细地调查和分析.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智能合约的概念以及智能合约漏洞相关的安全事件;然后对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中常用的智能合约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对智能合约漏洞检测中常用的深度学习模型进行描述.此外,为了进一步推动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合约漏洞检测方法的研究,本文将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合约漏洞检测方法根据其特征提取形式进行了总结分类,从文本处理、静态分析和图像处理3个角度进行了分析介绍;最后,总结了该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以太坊是当下最流行的区块链平台之一,目前已部署数千万个智能合约,控制了价值数千亿美元的以太坊加密货币。由智能合约漏洞引起的安全事件层出不穷,资金损失尤为严重。针对当前智能合约漏洞检测率较低、检测性能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合约漏洞检测方法。编译以太坊智能合约源码,解析其对应的字节码得到操作码数据流,根据以太坊黄皮书中操作码与16进制数的对应关系构建字典,将操作码数据流转化为用16进制数表示的操作码序列。通过对操作码序列进行分析,设计循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和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3种不同的深度学习网络结构进行漏洞检测。在真实环境中采集了47 527个智能合约,针对智能合约6种漏洞的检测,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的Macro-F1达到了82.1%。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和方法可实现高效的智能合约漏洞检测。  相似文献   

5.
将地理知识融入空间地址,研究空间信息与语义信息融合的知识表示学习方法;将空间地址数据集在TransE模型和TransH模型上进行训练,通过元组分类和向量间距离评估的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在地址实体的表示学习任务中,TransH模型在对复杂关系的建模任务上明显优于TransE模型;(2)在语义知识基础上融入空间关系,能够有效地解决地址实体语义相似而空间距离不相近和空间距离相近而语义不相似的两大问题.语义关系与空间关系的融合,将能够挖掘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有利于进一步开展地理知识图谱的补全工作,可为地理知识图谱表示学习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6.
为了准确地挑选出微带青烟叶,提出了基于MobileNet和迁移学习的微带青烟叶图像识别方法.首先收集烟叶图像建立样本数据集;其次,对在ImageNet数据集上训练好的MobileNet进行微调,以使其适应烟叶图像识别;最后,基于迁移学习方法利用烟草样本训练集对微调后的MoblieNet模型进行训练,从而准确识别微带青烟叶.  相似文献   

7.
为加强对河道监控视频图像中散体物料采运船舶的监测和跟踪,从而辅助实现智能、高效的河道采砂监管和散体物料调度,基于You Only Look Once version 3(YOLOv3)算法及迁移学习提出一种河道散体物料船舶目标检测算法。首先使用COCO数据集训练初始的YOLOv3算法,得到模型的预训练权重;然后对从广西重要河道周围监控设备采集的采砂运砂船舶影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得到高质量船舶数据集;最后以此数据集为驱动,利用迁移学习得到的预训练权重来训练针对河道采砂船等重点目标的YOLOv3检测模型。该模型采用Darknet-53作为主干网络,并融合了多尺度的特征图,从而实现对小、中、大等各类目标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测试集上的平均精度和检测速度分别达到98.00%和17.78 fps,对提高河道采砂监管效能和实现散体物料智能调度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由于传统的源代码缺陷分析技术依赖于分析人员的对安全问题的认识以及长期经验积累造成的缺陷检测误报率、漏报率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深度学习算法源代码缺陷检测方法.该方法根据深度学习算法,利用程序源代码的抽象语法树、数据流特征,通过训练源代码缺陷分类器完成源代码缺陷检测工作.其依据的关键理论是应用深度学习算法及自然语言处理中的词嵌套算法学习源代码抽象语法树和数据流中蕴含的深层次语义特征和语法特征,提出了应用于源代码缺陷检测的深度学习一般框架.使用公开数据集SARD对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代码缺陷检测的准确率、召回率、误报率和漏报率方面均优于现有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迄今为止,基于日志的异常检测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进展,然而,在现实条件下仍旧存在两个挑战:(1) 是日志数据通常以“数据孤岛”形式储存在不同的服务器上,单一公司或组织的日志数据中异常样本量不足,且异常模式较为固定,很难通过这些数据训练出一个准确率高的检测模型.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将不同来源的日志数据整合成更大的数据集可以提高模型训练的效果但可能会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产生日志数据泄露问题;(2) 是不同应用系统类型的日志数据通常在结构和语法上存在差异,简单地整合并用于训练模型效果不佳. 基于以上原因,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联邦迁移学习的日志异常检测模型训练框架LogFTL,该框架利用基于匹配平均的联邦学习算法,在保证客户端数据隐私安全的前提下于服务器聚合客户端的模型参数形成全局模型,再将全局模型分发给客户端并基于客户端的本地数据进行迁移学习,优化客户端本地模型针对自身常见异常行为的检测能力. 经过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LogFTL框架在联邦学习场景下效果超过了传统的日志异常检测方法,同时也证明了该框架中迁移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大数据集上学习的深度人脸模型在实践中的相关问题,提出一种通过迁移一个预训练的深度人脸模型到特定的任务来解决该问题的方案:将深度人脸模型学习的分层表示作为源模型,然后在一个小训练集上学习高层表示以得到一个特定于任务的目标模型;在公共的小数据集及采集的真实人脸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所采用的迁移学习方法有效且高效;经验性地探索了一个重要的开放问题——深度模型不同层特征的特点及其可迁移能力,认为越底层的特征越局部、越通用,而越高层的特征则越全局、越特定,具有更好的类内不变性和类间区分性;无监督的特征可视化与有监督的人脸识别实验结果都能较好地支持上述观点.  相似文献   

11.
深度学习中卷积神经网络在行为识别领域有着良好的识别效果,但是由于深度学习需要较大数据集训练模型,而现今公开数据集中危险行为识别相关方向没有大量数据集。针对危险行为识别领域样本少、无法进行深度学习训练等问题,建立了危险行为识别数据集,并采用迁移学习方法对C3D网络模型进行迁移训练。结果表明,迁移学习后C3D网络模型对危险行为识别数据集平均识别率达到了83. 2%,可以有效识别危险行为动作。  相似文献   

12.
李鑫  杜景林  陈子文  王坤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34):14651-14659
智能合约因漏洞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受到了广泛关注。针对现有的智能合约漏洞检测方法检测精度不高的问题,结合动态卷积神经网络(dynamic 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DCNN)、双向门控递归单元(bidirectional gate recurrent unit,Bi GRU)、图传递神经网络(message passing neural network,MPNN)、注意力机制提出了基于双通道的漏洞检测方法DBTA(DCNN-BiGRU-MPNN-Attention)。首先利用Word2vec词嵌入技术和图归一化方法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将获得的词向量表示传入改进DCNN-BiGRU,并引入了R-Drop(regularized dropout for neural networks)正则化方法提高模型泛化能力。将图归一化表示传入图传递神经网络,通过两个通道分别提取序列特征和图特征,然后结合自注意力机制和交叉注意力机制捕捉不同特征间的相关性,从而突出关键特征对漏洞检测的重要性。最后通过全连接层得到输出向量,利用sigmoid函数输出结果。通过消融实验和对比实验表明...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纹理图像识别方法主要对底层的视觉特征进行检测,从而导致对高层语义特征的识别能力不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纹理图像语义特征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把在ImageNet数据集上预先训练的模型作为骨干网络构建模型,然后对输入的纹理图像进行数据增强和预处理,并输入模型进行训练和验证,最后利用训练获得的最佳...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脑脊液病理图像中部分细胞膜较为模糊,与图像背景难以区分的问题,采用了基于注意力机制的U-Net深度学习方法对脑脊液病理图像做全自动分割.在深度学习网络中加入注意力机制对细胞进行定位,抑制无关信息,提高语义的特征表达,提高对细胞整体分割的精确性.通过镜像、旋转等操作对数据集进行扩充预处理.采用VGG16预训练模型进行迁移学习,交叉熵与Dice损失相结合作为损失函数,分别在脑脊液临床图像与公开数据集2018 Data Science Bowl上进行验证;并与Otsu, PSPnet, Segnet, DeeplabV3+, U-Net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本文方法在各项指标上均优于其他分割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软件缺陷预测过程中未充分使用源代码语义特征以及训练数据集中的类重叠问题, 提出一种面向类重叠的跨版本软件缺陷深度特征学习方法. 该方法采用混合式最近邻清理策略缓解深度学习语义特征中存在的类重叠问题. 在PROMISE公开数据集上进行测试的结果表明, 该策略能提升基于深度语义学习的软件缺陷预测性能, 分类性能最多在中值上提升14.8%. 实验结果表明, 在跨版本深度缺陷预测问题中可采用混合式最近邻清理策略缓解类重叠问题.  相似文献   

16.
针对基于传统机器学习方法设计的DR胸片肺结核检测器存在着泛化能力不强,实际检测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Focal Loss的深度学习检测方法Tuberculosis Neural Net(TBNN).医学图像的特殊性,存在带标注的数据量小导致无法充分训练深层网络模型等问题.该方法利用肺炎和肺结核同为呼吸道感染疾病且在DR胸片上有相似表征的特点,基于迁移学习原理训练特征提取子网络,减少肺结核胸片样本不足对模型训练造成的影响.首先在大型的肺炎胸片数据集上训练特征提取网络,以获取DR图像中丰富的深层图像语义信息,然后使用样本较少的肺结核数据集微调网络参数,并将多层卷积的输出作为TBNN分类子网络的输入,得到基于DR胸片的肺结核病灶检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生成的检测模型在分类精度和性能上均优于基于传统机器学习的肺结核检测器.在同等训练数据量和训练周期下,模型性能高于其他采用传统数据增强方法的深层网络肺结核检测算法,且能标识病灶区域,准度上有不低于放射科阅片医生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针对双关语样本短缺问题,研究提出了基于伪标签和迁移学习的双关语识别模型(pun detection based on Pseudo-label and transfer learning)。该模型利用上下文语义、音素向量和注意力机制生成伪标签;然后,迁移学习和置信度结合挑选可用的伪标签;最后,将伪标签数据和真实数据混合到网络中进行训练,重复伪标签标记和混合训练过程。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双关语样本量少且获取困难的问题。使用该模型在SemEval 2017 shared task 7以及Pun of the Day数据集上进行双关语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模型性能均优于现有主流双关语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18.
异常检测是数据挖掘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工业设备的各项指标以多元时间序列的形式被传感器监测,多元时间序列的异常检测对保障安全和提高服务质量至关重要,但是异常的定义相对模糊,具有异常标签的数据很稀少.此外,多元时间序列具有复杂的时间依赖性和随机性,使异常检测存在许多问题.提出CPCGAN模型,使用自监督学习的方法对多元时序数据进行异常检测.首先使用对比学习的方法得到多元时序数据的表示向量,再将具有先验信息的表示向量作为输入用来训练生成式对抗网络,通过生成式对抗网络的重构误差来确定异常.在五个数据集上与五种无监督异常检测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证明提出的方法能有效地检测两类异常,并且,在大多数数据集上的表现更好.  相似文献   

19.
针对杂草的精确喷洒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 CNN)的棉花植株和杂草的检测识别方法。首先采集不同环境下棉田中棉花植株和不同种类的杂草图像作为网络模型的数据集,对数据集进行数据增强来增加数据集的数量,将其分为训练集与测试集;然后构建CNN模型,在模型中添加Dropout层,以防止网络出现过拟合,将训练集数据输入网络模型,使模型学习棉花植株和杂草的特征信息;最后将测试集数据输入CNN模型,测试CNN模型对棉花植株和杂草的识别能力。研究结果表明CNN对于棉花植株和杂草的分类结果精度超过了99.95%,识别时间为197.2s,证明CNN可以快速高效的识别棉田中棉花植株和杂草,为农业智能精确除草装备的研发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20.
知识图谱以其错综复杂、信息密集和语义关联的特征,推动了知识应用以及神经网络学科的发展。知识表示学习方法的发展以及日益增长的认知智能需求,使得知识表示与推理成为当前知识图谱和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得益于良好的知识表示学习方法,基于表示学习的大规模知识推理已在相关数据集上得到验证。文章主要展开如下工作:(1)对已有表示学习与推理方法进行梳理,将知识图谱推理方法划分为:距离模型方法、双线性模型的语义相似度方法、神经网络学习方法和图神经网络学习方法;(2)对未来知识图谱表示学习与推理方法进行展望。知识图谱的表示学习与推理方法的发展,对推动整个知识社区和强人工智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