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0 毫秒
1.
陈小玲 《甘肃科技》2011,27(20):165-166
了解天水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规律,探讨恰当正确的应对措施。使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监测2008~2010年天水市手足口病发病情况。2008年5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天水市手足口病病例共3254例,年发病率居高不下,发病趋势在2009年转高,2010年有所下降。手足口病发病以幼儿为主,尤其是散居儿童。1~3岁内儿童为高危人群,时间分布以4~7月份发病数最多。手足口病的发生存在明显的季节、地区、性别、年龄差异,应加强疫情监测,防控工作的重点为散居儿童。手足口病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是彻底落实居家隔离与消毒。开展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研究,将有助于提出更好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005年至2012年宾川县流行性腮腺炎报告发病情况,为开展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宾川县2005年至2012年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宾川县2005年至2012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670例,无死亡病例,年平均发病率15.98/10万,发病季节主要集中在11~12月份,以3~15岁儿童发病为主,职业分布以学生、幼托儿童居多。结论:宾川县流行性腮腺炎常年均有发病,以11~12月份居多,发病人群以<15岁青少年为主,提示今后防治的重点场所是学校和托幼机构。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玉溪市红塔区2009~2011年手足口病病例分布特征和流行特点,认识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运用SPSS软件对红塔区2009~2011年报告的手足口病流行特征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1年共报告手足口病5659例,年均发病率为383.23/10万,每年4~7月为发病高峰期,乡村儿童发病率高于城市儿童,发病人群集中在散居儿童和4岁以下年龄组儿童,男、女发病数比例为1.32:1,男性高于女性(P<0.05).结论红塔区2009~2011年手足口病呈高发、散发态势,需要进一步加强诊断、治疗和防治.  相似文献   

4.
王珠民 《甘肃科技》2012,28(17):155-156,168
了解景泰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口病科学防治提供依据。应用描述了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景泰县2009-2011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资料进行了分析。2009-2011年共报告手足口病337例,平均发病率46.82/10万。6-9月份为发病高峰;发病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年龄组,职业以散居和托幼儿童为主,发病性别比2.01∶1,有明显性别差异;各乡镇均有发病。加强疫情监测,管好传染源是做好手足口病防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手足口病流行趋势,为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提供可行性依据.方法 通过疾病控制中心获得所在区手足口病发病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手足口病发病多以3岁以下儿童为主,男女性别比为1.53:1.2011年检测临床诊断手足口病例112例,其中EV71核酸阳性61例,阳性率为54.46%,3例为CoxA16,阳性率为2.60%,其他肠道病毒11例,阳性率为10.26%.2012年检测临床诊断手足口病例80例,其中EV71核酸阳性8例,阳性率为10.01%,26例CoxA16,阳性率33.06%,其他肠道病毒26例,阳性率为32.50%.2011年和2012年病例发病主要集中在5~9月份,以夏秋季突出.结论 根据手足口病流行趋势,加强对目标人群健康教育是防控手足口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杨珍 《甘肃科技》2012,28(7):151-152
对168例儿童手足口病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为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对兰州市妇幼保健院2010年诊治的168例儿童手足口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流行病学特征.在168例确诊病例中,托幼儿童94例(55.95%);发病年龄多集中于5岁及以下儿童,占全部病例的84.52%;5月份病例明显增加,7月份达到一个高峰,之后病例数明显下降;住院治疗12例,无重症病例与死亡病例发生.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托幼儿童是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2011年宜春市各医院疑似重症手足口病病例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分析,从而为本地区手足口病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对宜春市各医院采集的218份疑似重症手足口病患者的咽拭子、疱疹液、粪便、肛拭样本,进行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 A16(COX16)以及肠道病毒通用型(EV)的核酸检测.结果218份不同类型样本中,EV71病毒114例、COX16病毒4例、EV病毒20例.阳性率分别为52.29%、1.83%、9.17%.病例人群男性高于女性(1.38:1),1~2岁年龄段病例数最多,4~6月份为本年度重症报告病例最多的月份.结论2011年宜春市手足口病引起重症病例的病毒株主要以EV71型为主,应特别加强对EV71引起的重症病例的监测,提前落实抢救措施,防止病情恶化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兰州市2014年上半年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资料分析,了解兰州市法定传染病发病情况,为今后的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兰州市2014年1-6月疫情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4年上半年全市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病例数较多的病种主要以手足口病、病毒性肝炎和其他感染性腹泻为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发生在托幼机构,以水痘和手足口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主.结论:手足口病的防控以及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的防控将成为我市传染病防控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9.
汪佐铭  赵春桃  马玉安 《甘肃科技》2009,25(16):127-128
了解甘南州麻疹流行特征,有效控制麻疹发病;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甘南州麻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2008年麻疹监测病例数为334例,发病率为49.93/10万,全年各月均有病例分布,3、4、5、6月占82.33%,(275/334);发病最小年龄为4月龄、最大为60岁,15岁以下儿童占75.44%(252例);未免疫或免疫史不详占56.58%(189例);发病7d内报告率97.30%(325例),报告后48h调查率86.52%(289例),病例标本采集率85.32%(285例),标本及时送达率85.02%(284例),送达标本合格率82.03%(274例);2008年甘南州麻疹发病与往年相比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应认真落实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的各项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祥云县HIV/AIDS流行趋势,为制订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祥云县2004年至2011年报告的祥云籍HIV/AIDS疫情资料。结果:2004年至2011年祥云县共报告祥云籍HIV/AIDS389例,年平均报告率10.61/10万,死亡58例;其发病率的分布特征为:2004年至2007年呈快速增长趋势,2008年至2010年趋于平缓;县城高于坝区,坝区高于山区;男性(14.62/10万,年均)大于女性(6.89/10万,年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82,P<0.05),在男性和女性中的比例为2.27∶1;以20~40岁为主,占79.69%;以农民(293例)为主,占82.4%;以初中以下学历为主,占97.13%;以非婚性接触和静脉吸毒为主,分别占病例总数的45.76%、38.56%。结论:祥云县艾滋病疫情经过实施全球基金艾滋病控制项目后,疫情已得到初步遏制。由于HIV/AIDS疫情的复杂性,感染途径的多样性,必须加强对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提高全民预防艾滋病的意识;重点应对农民、待业青年开展宣传和教育,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进一步完善咨询检测网络,提高艾滋病的发现,以有效控制艾滋病的蔓延。  相似文献   

11.
2010—2011年宾川县麻疹Ig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Ig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宾川县麻疹有效接种率状况,为预防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宾川县2010-2011年麻疹IgM抗体检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宾川县2010-2011年共检测麻疹血液标本781人份,其中麻疹IgM抗体阳生率95.51%,7~10岁组阳性率最高达96.36%,0~1岁组阳性率最低为94.56%。结论:宾川县近年来麻疹疫苗免疫接种工作成效明显,人群麻疹IgM抗体处于一个较高水平,下一步要继续抓好麻疹基础免疫接种工作,注重接种质量和效果,消除人群免疫空白,提高人群麻疹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为客观评估病情提供依据。方法对我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共收治20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206病例中,1~3岁138例(67%),EV71感染129例(62.6%)。1~2部位有皮疹114例(55.3%),3个部位及3个以上部位92例(44.7%)。持续高热大于3天136例(66%),精神萎靡、烦躁、易惊、惊跳、抖动、呕吐、面色苍白等症状,3个或3个以上症状128(62.1%);白细胞总数大于15×109/L 85例(41.3%)小于4×109/L21例(10.2%);血糖大于8.3 mmol/L60例(29.1%),CK-MB大于48 mmol/L56例(27.2%),痊愈194例(94.2%),神经系统后遗症10例(4.9%),肺出血死亡2例(0.9%)。结论重症手足口病中EV71型多见,以1~3岁儿童好发,皮疹典型或不典型,早期有持续高热、精神萎靡、烦躁、易惊、惊跳、抖动、呕吐、面色苍白等症状,部分白细胞、血糖、CK-Mb等明显异常,该病预后较好,少数病情危重死亡。  相似文献   

13.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 is a public health problem, and there have been increasing numbers of outbreaks in mainland China since 2008. Over 17,000 HFMD cases have been reported in Changchun between 2008 and 2011. This study characterized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disease and identified the risk factors for HFMD. The main findings were as follows: (i)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HFMD incidence among age groups, with 86.8 % of reported cases in children younger than 5 years old, and boys showed a higher incidence than girls (<6 years); (ii) The disease affected the whole region and spanned a large geographic area, but there was a higher incidence in urban areas (median = 242 per 10,000 persons) and urban–rural border areas (median = 135 per 10,000 persons), compared with rural areas (median = 75 per 10,000 persons); and (iii) the incidence of HFMD in Changchun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the distance to the nearest freeway, GDP per capita, and the type of township.  相似文献   

14.
潘细玉  胡红金 《科技资讯》2014,(29):221-221
手足口病是一类多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人群的传染性疾病。该病患儿的临床症状通常较轻,主要表现在手、足、口出现疱疹或皮疹,也有可能引发呼吸道炎症、肺水肿、心肌炎以及无菌性脑膜炎等病症。极个别患儿若病情发展十分迅猛,且处理不及时,可致死。因此,为有效预防控制手足口病在社区中流行,切实保护广大群众,尤其是儿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创造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我社区自2008年至今在手足口病的防控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5.
An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Beijing 2008 Hand-Foot-Mouth epidemic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present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epidemiological data concerning the 18445 HFMD-infected cases in Beijing in 2008.The main findings are as follows.(i) Seasonal variations in incidence were observed,with a peak observed during the summer season,especially in May.Male patients outnumber female patients by 1.57:1.(ii) Most cases occurred in children 4 years old or younger.Outperforming Weibull distribution and Gamma distribution as to model fitness when analyzing patient ages,log-normal distrib...  相似文献   

16.
该调查于2009年6月至2010年5月采集山东省青岛地区880份疑似病兔的结痂和皮屑,用沙堡弱培养基培养,镜检其菌丝特点,并收集兔群的相关流行病学资料,最后对这一地区兔皮肤真菌病的流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确诊兔皮肤真菌病病例为162例(18.4%),其中须毛癣菌73例(45.1%),犬小孢子菌56例(34.6%),石膏样小孢子菌31例(19.1%);兔群在0-3月龄时最易感染该病,感染率高达14.3%,夏季为本病的高发季节(3.0%).  相似文献   

17.
考虑到手足口病为出疹性疾病,大部分早期就会出现相应的皮疹症状,如果有清晰的图片,并结合家属描述的临床症状,线上问诊将成为可能,因此本研究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研究设计出针对小儿手足口病的线上预诊系统,系统首先对出现相关症状者进行线上无接触诊断,给出就诊建议,然后结合诊断数据对患者的活动范围进行收集统计,并对附近的用户发出防控预警,以期减少手足口病对少儿带来的威胁。同时,此次研究也为如何在减少人群流动、人群聚集的基础上,做好相关传染性疾病的分流与救治指明了一个新方向,对类似的传染病的防控提出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2008年4-6月,在浙江北部沿岸禁渔区线内(28°30′-30°45′N,121°30′-123°15′E)进行了产卵场生态调查,共设置45个调查站位,鱼卵和仔稚鱼的采集分别使用水平和垂直浮游生物拖网,结果表明:凤鲚卵占该海区各种鱼卵总数量的第四位。表层网和垂直网采集到的凤鲚卵占同网型鱼卵总量的6.08%和2.56%,凤鲚卵出现在5-6月,以5月数量最多,5月份平均分布密度4.82粒/网(表层网),最高密度值150粒/网,6月平均分布密度3.02粒/网(表层网)、0.11粒/m(2垂直网),最高分布密度110粒/网。产卵场主要在杭州湾水域,表层水温17~23℃,表层盐度13~31.5,最适表温21~23℃,最适表盐13~26,水深15 m以内,透明度0.02~0.3 m。凤鲚仔稚鱼在表层网的4-6月和垂直网的6月均采集到,分布面较广,其中表层网采集的凤鲚仔、稚鱼累计居各鱼种仔稚鱼首位,最高分布密度值分别为4月8尾/网、5月2尾/网、6月696尾/网(表层网)和5.9尾/m(2垂直网)。仔、稚鱼分布的表层温度和盐度分别为14~23.5℃、13~33,透明度0.05~1 m。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泻患者诺如病毒感染的流行状况及临床特点.方法选取肠道门诊收治的腹泻患者1 904例,采集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诺如病毒核酸检测,同时整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和症状表现.结果 1 904例腹泻患者中,诺如病毒感染阳性271例(14.23%),以寒冷月份感染阳性率较高.不同性别患者之间诺如病毒感染阳性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月龄~5岁年龄段的诺如病毒感染阳性率最高,5~18岁年龄段阳性率最低,各年龄段之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散居和托幼儿童中感染阳性率最高,服务业感染阳性率最低,不同职业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诊断的患者中诺如病毒感染阳性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诺如病毒感染阳性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阴性患者,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发热、腹痛的发生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以及腹痛部位、腹泻次数、粪便性状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诺如病毒是本地区肠道门诊腹泻患者的重要病原菌,6月龄~5岁年龄段儿童诺如病毒感染风险最高,恶心、呕吐为诺如病毒感染的多发症状.  相似文献   

20.
孙宗建  熊伟  张春莲 《科技信息》2009,(31):J0379-J0380
目的:了解某市法定报告传染病工作总体质量,为进一步改善工作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调查方案》要求,于2008年采用多级抽样方法抽取某市市级医疗机构1所,宁陕县、石泉县、汉阴县的县、乡、村及个体诊所4级医疗机构各1所,共13所医疗机构。核查2008年1-9月的法定传染病报告资料。结果:2008年共报告269例,漏报27例,漏报率为9.12%,与2007年比较明显下降。结论:2008年传染病漏报情况有所改善,还需提高各基层医疗单位诊断报告传染病病例的积极性、准确性,减少漏报误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