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大灭绝多次涂炭地球生命,而我们对大灭绝原因的解释可能一直都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2.55亿年前的地球,一出"失落世界"大戏的帷幕正在降下。在其巅峰时期,古生代地球的茂密森林里长着今天的小小石松和木贼(一种植物)的庞大亲戚——它们当时竟然高达30米。身长2.5米的巨型百足虫在地上飞快匍匐前进,翼展达70厘米的类蜻蜓昆虫(也称巨型蜻蜓)在空中转瞬即逝(请参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一部关于昆虫演化的权威论著认为,所有昆虫化石中最令人迷惑的是蜥虱(Saurophthirus)和恐怖虫(Strashila)。对于前者,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黄迪颖课题组于2012年3月8日在英国Nature杂志报道了中国中生代巨型跳蚤的发现,并指出蜥虱实际上是白垩纪一种特化的巨型跳蚤。然而,恐怖虫仍是个谜,它由俄罗斯科学家1992年最先报  相似文献   

3.
你见过30厘米长的巨型虱子吗?最近,英国一家海洋公园展出了9只巨型虱子.个个体长超过30厘米。这些虱子名为巨型深海大虱,生活在距离海面1800米处的深海中;它们并不吸食动物的血液.而是以海洋动物的尸体为食。  相似文献   

4.
深海巨虱     
你见过30厘米长的巨型虱子吗?最近英国一家海洋公园展出了9只巨型虱子,体长只只超过30厘米。它们生活在距离海面1800米处的深海中,并不吸食动物的血液,而是以海洋动物的尸体为食。  相似文献   

5.
正一谈到昆虫,相信大家脑海中闪出的形容词恐怕不是"小"就是"多"。没错,昆虫确实是一类体形较小、数量却最为繁多的六足动物。然而,在独特的昆虫世界里,有一些体形相对庞大的类群,它们或雄霸史前昆虫界,或体形彪悍、杀戮成性,或霓裳飘展如彩旗,或隐入树荫难寻觅……实际上,科幻大片里"巨型昆虫"具有的摧毁房屋和屠杀人类的凶残能力只是人类的臆想。现实中,昆虫体形的大小是由其呼吸方式、身体结构以及最重要的地球含氧量所决定的。换句话说,如果真存在科幻片里那种变异的"巨型昆  相似文献   

6.
正昆虫被誉为未来的"超级食物"。但科学家发现,食用昆虫还存在一些棘手的问题。厨师本·里德正从厨房的一个黑暗角落里取出一个塑料盒,它已然成为一群巨型蟑螂的窝巢。如果这种情形发生在其他任何一个厨房里,人们一定会想:"该杀虫了。"但这里是位于哥本哈根的北欧食品研究机构——举世瞩目的诺玛餐厅的一个由船屋改造成的实验室,而这种巨型蟑螂不过是实验人员所饲养的许多种准备上餐盘的昆虫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7.
<正>在大约3亿年前,如现代海鸥一般大小的掠食性蜻蜓统治着地球天空。长久以来,这些家伙以及其他一些虫子怎么会长得这么大一直是一个谜。最流行的理论是,这些远古昆虫之所以长得这么大,是因为它们得益于当时地球大气层中比今天高许多的氧含量。但2011年的一项研究却暗示,太多的氧可能反而不是好事:幼虫必须长大个头,以避免氧中毒。化石记录显示,巨型蜻蜓和巨型蟑螂在石炭纪(大约3.59亿年~2.99亿年前)很常见。在这一时期,  相似文献   

8.
如果今天的昆虫令你感到害怕,想象一下在3亿年前地球的石炭纪时期统治着天空的那些巨型飞虫:某些强悍的蜻蜓展翼时堪与乌鸦相匹敌;蜉蝣则  相似文献   

9.
《大自然探索》2009,(10):4-4
所有的猪笼草都是肉食性植物,它们通过捕获动物(主要是一些昆虫)为自己提供营养。科学家最近在菲律宾发现了一种新的猪笼草,它能长到1米多高,堪称“巨型猪笼草”。这种猪笼草外表色彩鲜艳,容积更大,它们通过分泌花蜜引诱昆虫甚至一些啮齿类动物前来觅食。  相似文献   

10.
动物界的历史主要有三个大的时代:首先是生活着盾皮鱼类和巨型昆虫的古生代;然后是以“恐龙时代”著称的中生代(6500万年前发生了一次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它宣告了恐龙时代的终结);从那场浩劫的灰烬中产生了我们今天仍生活在其中的新生代,这就是“哺乳动物时代”。新生代的主宰是中生代生活在地球上的一群体形较小、  相似文献   

11.
最近,古生物学家在南美洲国家乌拉圭南部海岸峭壁岩石中发现了一只巨型雄性啮齿动物的化石。这只巨鼠生活在200万~400万年前的低地雨林中,其个头犹如公牛大小,从鼻子到尾巴体长3米,仅头骨就长达53厘米。体重达1000千克,被认定为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啮齿动物。巨鼠的牙齿巨大而有力,很可能足以对付剑齿虎和食肉鸟之类的凶猛掠食者。  相似文献   

12.
正在太平洋,有一个被称为北太平洋环流的循环暖水区(橙色区域),面积达800万平方英里。该环流是一片海洋混合受到阻碍的海域(尽管令它久负盛名的是浮动的巨型人类垃圾块)。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海洋研究学家菲比·伍德沃斯-杰夫科茨(Phoebe WoodworthJefcoats)表示,由于地球持续变暖,科学家认为这一区域可能会再扩大850~1000万半方英里(黄色区域)。  相似文献   

13.
昆虫抗药性是指在某一品系昆虫中发展形成的对一定剂量杀虫剂的抵抗或耐受能力,对同一物种的正常群体来说,它们中的绝大多数在上述剂量水平是致死的。昆虫抗药性是随着杀虫剂的广泛应用而逐步发展的,自从1914年梅兰德(Melander)报道美国的梨园盾蚧对石灰硫磺合剂产生抗性以来,抗性昆虫种数逐年增加,据1980年的一个统计,全世界已正式报道的产生抗性的昆虫已达432种。抗性的产生影响人们对害虫进行有效的化学防治,不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我国山东棉区自1980  相似文献   

14.
正科学家最近宣布,由于全球变暖,一种只生活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一座死火山上的巨型荧光粉色蛞蝓(俗称鼻涕虫)已严重濒危。这种奇异的玫瑰色鼻涕虫可长到20厘米长,位于澳大利亚悉尼市西北500千米的卡普塔火山是它们的唯一栖居地,它们在这里没有天敌。由于卡普塔山温度升高,潮湿环境急剧减少,因此玫瑰色鼻涕虫面临灭绝的危机。这种鼻涕虫的历史可追溯至大约1.8亿年前。它们白天藏身  相似文献   

15.
《大自然探索》2008,(2):4-4
巨型蜗牛原产于东非,其体长可达20厘米,重量可超过500克。大约是在1988年,这个外来物种被作为一种美食原材料引入巴西。巨型蜗牛不但肉多,生长迅速,而且抗病能力强,饲养成本低,因此其饲养立即在全巴西普及起来。谁料,巴西人对这种“美食”并不买账。那些蜗牛养殖场一怒之下,  相似文献   

16.
《大自然探索》2011,(9):8-8
一项新发现表明.5000万年前始新世时期的地球上生活着小鸟一般大的巨型蚂蚁。对这种蚂蚁身长大约5厘米,是已知存在过的最大蚂蚁之一。对这种蚂蚁的食物及行为科学家所知无几。  相似文献   

17.
<正>科学家最近从收藏的化石中辨认出一种此前未知的远古海洋多毛虫(蚯蚓和水蛭的海洋亲戚)。这种多毛虫很独特,它的腭在迄今已知所有海洋多毛虫中都最大,腭长度超过1厘米,裸眼也很容易看见,而一般海洋多毛虫的腭长度仅为几毫米,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见。根据腭长度判断,这种多毛虫的体长超过1米,与今天的巨型矶沙蚕(俗称博比特虫)相当。博比特虫是可怕的伏击性掠食者,  相似文献   

18.
《大自然探索》2009,(2):7-7
最近,一个探险队首次对老挝中部鲜为人知的谢邦费河洞(河洞指任何有流水源源不断通过的洞穴)进行了深入探索并绘制了地图。谢邦费河洞长达9500千米,探险队在其中见到了全球河洞中最大的洞室和最宏伟的结构。洞中的一切都堪称巨无霸,其中一种直径达25厘米的巨型蜘蛛尤其令人恐惧。1905年,一位法国探险家曾乘竹筏初探过谢邦费河洞。此后,因种种原因此洞很少被人光顾。  相似文献   

19.
腐尸花     
王霞 《科学之友》2005,(11):53-53
大自然鬼斧神工,无奇不有。在印尼的热带雨林中,生长着一种叫“巨型摩芋”的奇特植物,它的花型巨大、色彩鲜艳、气味难闻。巨型摩芋原产于苏门答腊岛雨林,最初发现于1878年。它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地下部分有硕大无比的扁球形块茎,光是茎的直径就达50cm,质量达60kg以上。每  相似文献   

20.
《科学通报》1979,24(10):480-480
1979年3月27日0600UT(世界时),太阳西边缘出现一个大的耀斑状日珥。用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Lyot型H_α(6562.8(?))色球望远镜(口径14厘米,焦距140厘米,滤光器透过带宽0.75(?)太阳像直径15毫米),得到了较完整的135毫米电影胶卷(ILFORD)资料。在0605UT(图1-1)时,可以看到太阳西边缘出现的两个亮的突出物。该耀斑状日珥迅速上升和扩大,到0609UT(图1-2)亮度达极大。0612UT(图1-3)开始呈环状结构,0617U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