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2016年5月12日,专家把在四川发现的恐龙足迹群落中新物种的种名命名为"刘慈欣卡利尔足迹",以感谢刘慈欣在增强公众科学兴趣方面的巨大贡献。诚然,如果不是《三体》2015年获科幻界最高荣誉雨果奖,引发大众关注,科幻文学在国内还一直是个尴尬的小众存在,长期被归类于儿童文学,从事创作的作家屈指可数且都是业余创作,因为很难靠写科幻小说养活自己。哪怕  相似文献   

2.
方方 《科学之友》2016,(4):64-67
正2015年,刘慈欣凭借小说《三体》获得世界科幻文学界最高奖项——雨果奖,在中国掀起了一股"三体热"。据了解,以《三体》为剧本制作的科幻电影正在紧张的后期制作中,相信不日即可看到它的上映。近期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大会发言人在回答朝核问题时,引用《三体》中的情节阐述国际安全形势,科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的长篇小说《三体》一炮而红,衍生了广大的粉丝群体和同人文化。小说问世以来,改编成电影的传闻就时不时要被人提一下。《三体》系列,毫无疑问是中国近年来最具商业价值和文化影响的科幻小说。  相似文献   

4.
正科幻目前在国内属热捧题材,名家是怎样看特科幻的呢?2015年度获得世界科幻文学最高奖项——雨果奖的刘慈欣认为:科学幻想是一种让想象力得到驰骋与磨砺的文学体裁,无论创作还是阅读,都是对想象力的锻炼。科幻文学是创新意识最强的一种文体。科幻文学的兴盛,将会对建设创新型国家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一粒沙中,有亿万星辰,如果你也向往无尽的远方一定要读《冷湖Ⅲ当星河如故》!关于冷湖奖和本书中国第一个以地名命名的科幻文学奖辐射1300万人的科幻奖项,1550万字作品中严选9篇原创科幻精品!名家推荐这次的参赛者主要是新面孔,在他们的作品中充满各种大胆的想象、新颖的点子和旺盛的生命力,显示出中国科幻后浪的涌动和丰厚的储备。而冷湖是一个具有独特地貌和历史的神奇之地,希望这些时空的交汇能为我们对于未来的想象和创造注入不竭的能量。  相似文献   

6.
王可 《科学之友》2003,(12):42-42
记得在很小的时候,妈妈买了一套宋庆龄儿童文学奖作品集送给我。仿佛是一种注定,我随手拿出其中一本来,那便是郑文光先生所著的《神翼》。那是一种怎样的惊喜与触碰啊!从未接触过科幻作品的我,有如走入了另一番广阔的天地,从此我爱上了科幻,也越发地走近了科幻。2003年6月17日,中国一代科幻大师郑文光静静地离开了喜爱科幻喜爱他的人们,我们缅怀他,以寄托我们的哀思……  相似文献   

7.
正朋克是看待社会的钥匙,它用符号学的方法解读过作家菲利普·迪克的"赛伯朋克"作品《血钱博士》。本季"小小科幻家,来了"的三篇作品充分体现了朋克科幻作品的精神内质。朋克宇宙的开启要真正了解朋克类科幻作品,需要认识它的起源。19 8 4年,"朋克"一词被美国作家威廉·吉布森使用在处女作《神经漫游者》中,这部被誉为"赛伯朋克"鼻祖的作品为读者呈  相似文献   

8.
早在1968年,英国科幻大师A.c.克拉克就创作出一部有史以来最著名的科幻作品——《2001:太空奥德赛》(2001:A Space Odyssey)。这部史诗般的作品场面宏大,气势雄伟,展现出人类的过去、现在以及可能的未来,与另一位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1984》分享硬软科幻最佳作品的宝座。  相似文献   

9.
正一粒沙中,有亿万星辰,如果你也向往无尽的远方一定要读《冷湖Ⅲ当星河如故》!关于冷湖奖和本书中国第一个以地名命名的科幻文学奖辐射1300万人的科幻奖项,1550万字作品中严选9篇原创科幻精品!名家推荐这次的参赛者主要是新面孔,在他们的作品中充满各种大胆的想象、新颖的点子和旺盛的生命力,显示出中国科幻后浪的涌动和丰厚的储备。而冷湖是一个具有独特地貌和历史的神奇之地,希望这些时空的交汇能为我们对于未来的想象和创造注入不竭的能量。——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冷湖奖评委严峰  相似文献   

10.
对于科幻作品的出版来说,1997年是一个硕果累累的大丰收年,全国各大出版社纷纷出版了大量的国内外科幻作品。但出于某些特殊考虑,有些出版社在图书的版权页上将1997年出版的图书划归1996年,因此在此不得不将两年的出版情况一起进行讨论。 根据有关资料,1996年正式出版的较大型科幻新作系列丛书有两套: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的“中国当代科幻小说丛书”(1996年8月)——《生死第六天》(吴岩)、《网络游戏联军》(星河)、《星星的使者》(苏学军)、《星空的诱惑》(江渐离)、《复活节岛上的海神梦》(苗虎);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天狼星丛书·中  相似文献   

11.
草青 《科学之友》2000,(2):29-30
三、科幻文艺与科普创作的分野人们常把科幻作品刊载在科普报刊上,久而久之,便有人把科幻文艺当作科普创作的组成部分;或认为二者是同胞兄弟,相应且类同;或更甚者把科幻作品当成与科普中的"普及"相应的"提高"部分了。这些看法都不对。  相似文献   

12.
正在各种科幻小说中,笔者最中意那些温情脉脉的作品,本期的这篇微科幻就让人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善意与温情。本质上这篇作品中的科幻元素与作品主题毫无关系,作者只是将一则人性故事包装上科幻外壳,让它更具感染力。我正将水晶球装盒时,克莱姆人摁响了门铃。  相似文献   

13.
史前世界     
这里要给读者几个有关“第一”的史料:世界上第一部近代科幻小说的作者是英 国女作家玛丽·雪莱(著名诗人雪莱的妻子);中国第一位评介国外科幻小说的翻译 家是逸儒;中国第一位提倡科幻文学的人士是鲁迅;中国第一位写作科幻作品的作家 是顾均正;而新中国最早创作科幻小说的,则是郑文光。 郑文光是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的研究员,他一生致力于科切与科普创作,是一 位享誉国内外的知名作家。他在一生中创作了《火星建设者》、《太平洋人》、《飞向人马 座》、《战神的后裔》等100万字的科幻作品,无不精彩优美,脍炙人口。 这里我们选发郑文光的一篇旧作。大家都知道,描写复活恐龙的《侏罗纪公园》是1993年美国最受欢迎的科幻影片,可郑文光不但也曾写有科幻短编《侏罗纪》,而且早在1980年就写出了这篇复活古生物的科幻小说——《史前世界》。 郑文光出生于1929年4月9日,本月正好是他的70寿辰。让我们借此机会祝郑文光先生健康长寿!  相似文献   

14.
永远的奉献     
在不知不觉中与读者朋友们已经相识两年,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广大读者以极大的热情鼓励和支持着我们的栏目。1997年我们利用全年的栏目版面介绍了近代科幻发展的4个时期,并刊登出相应时期的作品梗概;1998年我们则将主要篇幅放在刊发完整的作品上面——这里面有名家的精品,也有新星的闪光;有世界著名科幻大师的经典译介,也有客居海外的中国学子的创新;有短小精悍的袖珍故事,也有气势磅礴的中篇连载……我不敢说我们的栏目赢得了多大的成功,但是至少受到了一部分读者的垂青和喜爱,因而心中十分欣慰。  相似文献   

15.
美国著名科幻作家迈克尔·克莱顿(Michael Crichton)的名字为大众所熟知,主要是《侏罗纪公园》系列的贡献。事实上这位因写作科幻而位列全球首富名单前茅的作家,早年曾孜孜不倦地苦写了多年,以笔名发表过多部作品,可惜一直默默无闻,直到1969年《安德洛墨达危机》(The Adromeda Strain)问世才使他声名大噪。1971年,该书被拍成同名电影,再次引起轰动。值得一提的是,这部轰动作品的情节一点都不精彩,叙述方式也颇为沉闷——书中充斥了大量的计划书、表格甚至分子式以及附图!当然,后来这位克莱顿先生就如日中天了,任何一部科幻作品都能够卖大…  相似文献   

16.
二月的遐想     
读者朋友好!春节过得好吗? 真的,怎么就没有一篇以春节为主题的科幻小说呢? 说到这个问题,就要提到有关科幻背景的问题,就要提到有关科幻民族性的问题,甚至还需要提到许多科幻以外的东西。“写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幻小说”这个问题一直没能很好地解决。欢迎大家就这一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陈耀 《科学24小时》2009,(10):33-33
《中国科幻小说年选》 正如该书前言所说的那样。目前世界科幻文学正面临着一个新的转型期,科幻文学无论从创作理念还是市场形势都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国内科幻作家群是一个十分年轻的群体,他们面对着众多的挑战和机遇.希望在未来的一年里,科幻创作和出版事业能够取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8.
在国际科幻大会上写下惊叹1997年7月28日至31日,中国科技会堂。来自世界各地的代表及列席宾客、记者二三百人参加了在这里举行的代表国际科幻界最高水平的’97北京国际科幻大会。科幻美术摄影作品展是大会的一个重要内容。会上,共有160多幅美术摄影作品参加这次展出,大会将从中选出最高奖——银河奖。这是一场高水平的角逐。因为美国、俄罗斯两个当今航天"超级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这么久的科幻影视艺术,总感觉有一部作品特别实在值得一提——尽管它不是一部电影,而是一部电视系列剧;尽管它不是一个科幻故事,而是一组有关科学家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从科幻到现实 人可以与机器人恋爱、结婚、生育,这一天方夜谭式的神话,过去只能在科幻作品中见到.如今,随着微电脑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紧密结合,这种神话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