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在强红外激光场中,多原子分子红外多光子吸收测量不仅对研究多光子离解机制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对处理高强度辐射与分子振动能级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分子内的V-V振动弛豫过程等也起着重要作用。氘代氟里昂123(CF_3CDCl_2)是激光分离氘同位素最有前途的原材料之一。研究其多光子吸收谱对激光分离H/D同位素将有实用价值。1978年,J.B.Marling首次发表了该分子的红外线性吸收谱。本文报道用光热探测技术成功地获得了CF_2CDCl_2分子的红外多光子吸收谱,并发现线性吸收谱944cm~(-1)处的吸收峰在多光子吸收谱中分裂为947cm~(-1)和927cm~(-1)两个吸收峰。  相似文献   

2.
顾镇南 《科学通报》1988,33(2):119-119
最近十年中,激光分离碳同位素的工作在理论和实验上都有深入的研究。在对CCl_4,CF_2Cl_2,CF_3I,CF_3Br,CF_3Cl,CF_3COCF_3等体系做了研究之后,1982年以来加拿大Gauthier等人研究了CF_2HCl分子在红外多光子解离时碳同位素的分离。CF_2HCl不仅符合激光分离同位素的一般要求,还具有以下的优越性:可用能量效率较高的TEA-CO_2激光器、光解反应简单、离解能不高、在较高压力下进行光解时同位素选择性可保持较高值、CF_2HCl价  相似文献   

3.
利用时间分辨傅里叶红外发射(TR-FTIR)光谱对丙烯自由基与氧分子的基元反应进行了研究. 丙烯基是利用248 nm激光光解C3H5Br气体产生. 观察到初生的振动激发产物HCO, CO2, HCOOH和CH3CHO. 确定了基元反应通道C2H5 + CO2, CH3CHO + HCO和HCOOH + C2H3. 光谱拟合得到产物CO2的振动布居. 提出一个形成一系列三元环中间物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4.
孔繁敖 《科学通报》1980,25(21):1008-1008
近年发现强红外激光能引起多原子分子的离解,其理论体系亦逐渐形成.我们用10.6μ的TEA二氧化碳激光辐照三聚甲醛,使之发生多光子离解。这个分子的特点是振动态密度大,而且离解能又低,所以极易离解。  相似文献   

5.
董锋 《科学通报》2003,48(8):793-796
利用时间分辨傅里叶红外发射(TR-FTIR)光谱对丙烯自由基与氧分子的基元反应进行了研究. 丙烯基是利用248 nm激光光解C3H5Br气体产生. 观察到初生的振动激发产物HCO, COO2, HCOOH和CH3CHO. 确定了基元反应通道C2H5 + COO2, CH3CHO + HCO和HCOOH + CO2H3. 光谱拟合得到产物COO2的振动布居. 提出一个形成一系列三元环中间物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6.
杨立书 《科学通报》1986,31(8):632-632
热化学认为分子的离解首先是具有最低能量的键开裂。一般情况下,红外多光子离解也倾向于通过最低能量通道。如果分子具有两个或更多的在能量上接近的低能离解通道,在离解过程中将会产生通道竞争,其分支比率在某种程度上将依赖于激光强度,它也是激光脉冲宽度的函数。多频强红外场不仅能大大地提高离解选择性,而且能把分子激发至更高层的激发能级,这种高激发态则更有利于通道竞争。本文首次报道用TEACO_2激光9P(24)、9P(22)、  相似文献   

7.
杨立书 《科学通报》1988,33(17):1310-1310
在激光分离~(13)C同位素中,寻求改善多光子离解选择性的新途径同时增加其效率是当前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作者在文献[1]中首次报道用简单的办法在单台TEACO_2激光器上伺时输出9P(22),9P(20),9P(18),9P(16),9P(14)支线,并用它们辐照CF_3I,在室温下所得~(13)C的浓缩系数是单频结果的14.5倍。Letokhov等用间隔开的多支线(如9R(8),  相似文献   

8.
徐积仁 《科学通报》1979,24(4):153-153
简单多原子分子在强红外共振辐射场辐照下,引起发射可见荧光及离解的效应,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物理现象。因为CO_2激光光子的能量只有0.112eV,而发射可见荧光其光子能量至少需要几个电子伏,这意味着,分子必需有积累足够内能的过程。其中包括,共振辐射场与孤立分子的多光子相互作用引起瞬时荧光及离解现象,经过分子间多次能量交换,即通过碰  相似文献   

9.
汪正民 《科学通报》1986,31(8):630-630
用脉冲红外激光诱导或增强化学反应过程是近十多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基于多光子吸收的激光红外光化学不同于通常的热反应过程,因而也就出现了尚待深入认识的一些新课题,其前景是诱人的。用这种方法极有希望合成某些用其他方法难以得到的化合物。在这一领域,过去所做的工作几乎都是基于气相物质的单分子离解、异构化或重排,而涉及脉冲红外激光的双分子反应或更高级反应则研究得很少。特别是用强红外激光辐照气相  相似文献   

10.
胡照林 《科学通报》1980,25(17):786-786
BCl_3分子v_3振型吸收峰分别在10.5μ(~11BCl_3)和10.0μ(~(10)BCl_3)附近.利用TEA CO_2激光波长为10.6μ的强红外场,可使~(11)BCl_3分子优先发生红外多光子离解,在残留物中获得~(10_BCl_3的浓缩.Letokhov和Lyman等已发表过在BCl_3蒸汽中分别添加O_2与H_2的实验结果.本文报道利用TEA CO_2激光器的自然振荡谱线,聚焦辐照BCl_3/H_2体系所观察到的硼同位素浓  相似文献   

11.
关一夫 《科学通报》1987,32(11):870-870
本文报道了利用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检测分子在XeCl准分子激光作用下产生的离子产物的结果,与四极质谱技术相比,飞行时间质谱检测手段充分体现了快速、微量的特色,这将使得飞行时间质谱检测技术得到广泛的实际应用。 当与脉冲激光相互作用时,分子通过选择性激光多光子电离及离解过程生成母体离子和  相似文献   

12.
关一夫 《科学通报》1987,32(6):422-422
为了搞清激光辐照酒以加速其醇化过程的机理,我们利用XeCl准分子激光进行了CH_3OH和C_2H_5OH的多光子电离质谱实验,初步了解了其中的一些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13.
马培华 《科学通报》1990,35(2):102-102
~(13)C标记化合物作为示踪剂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科学,特别是生命科学中,现行的低温蒸馏法难以简便地富集天然丰度为1.1%的~(13)C到90%以上,并且设备庞大、分离系数低、成本昂贵,多原子分子的红外多光子离解反应在选择性激发条件下常显示出同位素效应,且已被利  相似文献   

14.
沈琪 《科学通报》1986,31(7):521-521
迄今为止,有关Ce Ⅳ络合物的化学反应研究得不多。我们首次报道了当(HPY)_2CeCl_6和取代环戊二烯碱金属盐反应时,Ce Ⅳ完全被还原成Ce Ⅲ。为了进一步了解这类反应的特点,本文研究了另一个Ce Ⅳ络合物[HPEt_3]_2CeCl_6和C_5Me_5Li的反应,发现从这一体系中也只能分离到Ce Ⅲ的阴离子型络合物Li[(C_5Me_5)_2CeCl_2](THF)_2。比较了本反应和(HPY)_2CeCl_6与C_5Me_5Li的反应结果观察到,(HL)_2CeCl_6中L的性质对这类反应的产物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由于富勒烯C_(60)特别的结构以及物理化学性质,受到日益广泛的研究.自从C_(60)能够大量制备以来,很多的研究工作都集中在其作为功能材料的应用方面.在C_(60)的化学修饰方面,如氧化、卤化和氢化等,常常得到难以分离的混合物.1993年,Friedman,Wudl等人提出了C_(60).的衍生物可以抑制艾滋病毒酶HIV,给C_(60)的应用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本文研究了C_(60)和生物活性物质8-叠氮基腺苷的反应,合成了水溶性C_(60)衍生物C_(70)H_(12)N_6O_4.并用质谱、紫外可见光谱、~(13)C核磁共振谱、~1H核磁共振谱和红外光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iedman,Wudl等人提出了C_(60).的衍生物可以抑制艾滋病毒酶HIV,给C_(60)的应用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本文研究了C_(60)和生物活性物质8-叠氮基腺苷的反应,合成了水溶性C_(60)衍生物C_(70)H_(12)N_6O_4.并用质谱、紫外可见光谱、~(13)C核磁共振谱、~1H核磁共振谱和红外光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6.
用分子束实验装置,对CCl_4 Ba(~1S)(或Ba(~3D))反应进行了激光诱导荧光与化学发光的研究。在Ba(~1S) CCl_4→BaCl CCl_3反应中,测得了BaCl(C~2Π—X~2∑~ )跃迁△V=—1带系的激光激发谱,求出了BaCl基态的振动态分布,发现振动布居非常窄,并强烈反转,最大布居的振动能级约为v″=44。用在Ba原子束中放电的方法,激发部分Ba原子至亚稳态~3D态(大约占总束强的10%),并在收集光路上加干涉滤光片消除背景光干扰,测得了包含有Ba(~3D)原子反应的激光激发谱,发现激光诱  相似文献   

17.
鲍亦汉 《科学通报》1987,32(6):433-433
一、引言 多原子分子经红外多光子吸收,被激发到高振动激发态达到“准连续态”而解离,因而人们对处于高振动激发态分子的性质,特别是对其能量贮存和转移过程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获得有关高振动激发态分子能量转移信息的一个较为简便方法是研究该分子红外多光子解离  相似文献   

18.
孔繁敖 《科学通报》1980,25(10):450-450
近年来国内外报道了许多通过红外多光子离解使SF_6中硫同位素发生浓缩的实验,这些实验都是以红外光谱或质谱鉴定残存SF_6气体中~(34)SF_6与~(32)SF_6相对含量的变化。本文报道在此基础上,将已浓缩的同位素SF_6经过水解、分离、钠还原、碘氧化等程序,提取成元素硫,  相似文献   

19.
王稳定 《科学通报》1988,33(7):512-512
随着二苯甲酮与质子给体光化夺氢反应研究的广泛深入,人们对二苯乙烯与质子给体的光化夺氢反应也给予了一定的关注。1970年,Rosenberg针对(C_6H_5)_2C=CH_2/(CH_3)_2CHOH体系光照产物的分析,指出存在如下反应:  相似文献   

20.
马振中 《科学通报》1966,11(7):299-299
对Wanzlick等所报导的双体I与具有活泼氢化合物H—Y的反应,我们曾提出下列机理(另见文献[3,4b]):为了进一步验证此一机理的一般性,我们进行了全卤酸CCI_3COOH、CF_3COOH、n一C_3F_7COOH与双体I的反应.另一方面,如双体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