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朝鲜自成为清朝的藩属国后,清政府对朝鲜表现出极大的诚意,积极推行儒家倡导的道德外交路线,成功地解决了朝鲜尊崇明朝与事俸清朝并行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朝鲜的敌对心理,逐渐赢得了朝鲜的尊重和信任。乾隆时期,清朝走向强盛的事实,也使朝鲜不得不重新认识同清政府的关系,从而回到传统外交的事大立场上来。  相似文献   

2.
朝鲜为袁世凯提供了早期政治活动的舞台。他在朝鲜的活动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各个方面,尤其是他在出任"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时,这些活动得到突显。也就是在这一时期,清政府通过袁世凯对朝鲜的经济实行干涉之策,袁也在朝忠实地履行了清朝最高统治者的意愿。  相似文献   

3.
中朝传统的宗藩关系随着甲午战争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尽管朝鲜的独立自主是短暂的,但中韩关系还是开始了向近代外交的迈进。这一变化,从清政府驻韩使节的变化就可以得到印证。  相似文献   

4.
鸦片战争之后的二十余年间是清政府外交由传统的“华夷”秩序格局1向近代半殖民地式妥协外交的转变相.鸦片战争仅仅把清政府的传统外交格局撞开了一道裂痕,而在战后,随着列强侵华的扩展以及随之而来的一系列新因素的出现,这道裂痕慢慢扩大,最终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裂变为一种新的半殖民地式外交格局.多年来对这个裂变过程缺乏系统研究,未免可借。本文从中外关系形势、清政府对外政策以及清政府外交机构的变化这儿个方面来论述两次鸦片战争之间清政府外交的新动向,冀有助于人们认识清政府的外交格局在近代之初的转变过程n一、今9供…  相似文献   

5.
以“两金会晤”为转折点,朝鲜外交渐易常态,日益呈现出明显的全方位特征。朝鲜外交模式由保守单一到多边开放的转变是以后冷战时期朝鲜的一系列错综而深刻的国际国内因素为背景的。这决定了朝鲜推行全方位外交路线的战略性而非策略性。  相似文献   

6.
在1885年到1887年的英国入侵朝鲜巨文岛事件中,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应对举措,实质性地加强了中国宗主权,为全面干涉朝鲜内政外交拉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7.
“友好”姿态新年伊始,美国“非官方代表团”访问朝鲜并参观宁边核设施一事非常引人注目。代表团一行由美国前任朝鲜半岛问题特使、核问题专家及参议院外交助理等五人组成,这也是朝鲜自2003年1月驱逐国际原子能机构武器核查人员以来,允许参观其核设施的第一个代表团。代表团于2004年1月6日~10日从北京启程对朝鲜进行了为期五天的访问,返回北京后在北京机场接受了大批媒体的采访。代表团成员赫克表示,朝鲜方面非常配合代表团考察核设施的工作,代表团除了实际考察核设施外,还与朝鲜军事、外交、经济、科学等领域的官员见了面,并广泛交换了意…  相似文献   

8.
清政府就排华大案与美国政府的交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世纪中期以后,清政府对海外华人的态度由海禁特为保护。面对在美国出现的排华运动和暴力排华大案,清政府通过外交交涉以保护旅美华人的利益。由于当时中国积贫积弱,倍受列强欺侮,所以清政府官员虽竭力交涉,最终只取得了一些微薄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标签新闻     
新事新言"52英寸液晶电视是作为卢武铉总统在访问朝鲜期间而准备的,等从朝鲜返回时,将捐赠给百花园宾馆。"——据韩国《朝鲜日报》报道,韩国总统卢武铉在这次朝韩首脑会谈期间,送给朝鲜人士的礼物引起美国驻韩大使馆的关注。因为在卢武铉的礼物中,有联合国决议禁止运入朝鲜的物品。首尔一外交人士说。  相似文献   

10.
王木克 《世界知识》2011,(20):65-65
今年以来,朝鲜全力推进经济外交,势头很猛,形成了新的套路。  相似文献   

11.
袁世凯驻朝鲜期间,对中国在朝鲜商务的开展采取了政治保护和商权扩张的政策。他的这些政策促进了清政府在朝鲜商务的发展,并扩大了中国对朝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袁世凯驻朝鲜期间,对中国在朝鲜商务的开展采取了政治保护和商权扩张的政策。他的这些政策促进了清政府在朝鲜商务的发展,并扩大了中国对朝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李良 《当代地方科技》2010,(12):172-172
晚清时期是国内外矛盾错综复杂的一个社会转型时期,是中西文化互相碰撞时期。在内外交困列强环伺的威胁下,清政府不得不改变原有的"朝贡"外交体制,把外交专门化提上议事日程。借鉴西方的外交理念,促进近代外交转型。这是清政府主动学习西方,重新审视确定对外关系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14.
2000年后朝鲜的外交政策有了一定程度的转变,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全方位的务实性外交特点初见端倪。这种转变一方面受到国际社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有朝鲜国内的原因。由于朝鲜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地位,其外交政策的变化对相关地区和国家产生了一定影响。然而,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朝鲜外交的未来走向还并不明确,还存在较大的变数。时于朝鲜来说未来的出路需要一方面发展国家实力,另一方面形成新的外交思想与机制。  相似文献   

15.
封建社会的财政制度是历代王朝行政管理制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清朝的财政制度、财政措施始终是清政府重要国策中的组成部分。清朝260多年的演变都与其财政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研究清朝财政制度,有助于全面认识清朝社会。本文仅就清朝的财政管理体制、财政管理机构、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做些粗浅概述,从而认识它不同时期的财政制度性质。  相似文献   

16.
清朝康熙年间,何国柱等人到朝鲜进行测绘,停留期问,朝鲜数学家洪正夏、刘寿锡曾与何国柱“论算”,根据中朝历史资料。阐述了何国柱与洪正夏讨论数学问题的由来。  相似文献   

17.
据朝方最新统计数字,2011年到访朝鲜的游客总数已经达到10万人.如何让外国人了解朝鲜、喜爱朝鲜?如何打破外界对朝鲜固有的观感?这已经成为朝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作为应对,朝鲜早已启动包括"文化外交"、"媒体外交"等在内的"公共外交",通过文化交流等方式,向国外公众进行传播和宣介,努力提升国家形象和国际影响力,以此缓慢而坚定地缓冲着外部世界的压力.  相似文献   

18.
“间岛”交涉是近代中日关系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其结果对东北时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吉林绅民对此交涉表示了极大的关注,通过各种方式参与清政府的官方外交活动,要求清政府顺应民意,维护“间岛”主权,显示出以国民为主体的外交意识。  相似文献   

19.
在1885年到1887年的英国入侵朝鲜巨文岛事件中,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应对举措,实质性地加强了中国宗主权,为全面干涉朝鲜内政外交拉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20.
清末新政时期,有近50万左右的朝鲜移民迁入中国东北境内。据史料分析可知,大批朝鲜移民迁入的原因主要有:清末新政期间东北地区原有封禁政策的废弛;晚清政府为加速东北开发,抵抗外国侵略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朝鲜境内自然灾害的连年频发;朝鲜国内"势道政治"时期的不良政治生态环境;朝鲜民众饱受日本侵略者的欺压与凌辱,等等。众多朝鲜人移入中国东北地区后,在诸多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加速开发了久经封禁的中国东北土地,为促进东北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为朝鲜族移民文学的发展与成熟奠定了基础;萌生了不同类型的朝鲜移民社会团体;加剧了清政府与日本之间的国际争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