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我们通常把3D打印技术又称为快速成型技术,但事实上,二者还是有少许区别的——快速成型技术主要是指3D打印技术的形状打印功能,即“制造模型”——这也是目前3D打印技术应用得最多的领域。而3D打印技术的概念却不止于此,3D打印的概念涵盖了制造产品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
从目前技术发展现状来看,3D打印技术已经成为工业设计中的重要技术手段,对工业设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基于这一现状,我们应对3D打印快速成型技术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应从产品设计方面重点采用3D打印快速成型技术,保证产品设计成效得到进一步提高,充分满足产品设计要求,使产品设计的整体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所以,我们应对3D打印快速成型技术有正确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3.
3D打印技术作为区别于传统制造技术的一种新型技术,近年来在陶瓷制造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技术无需模具,可快速制备出形状复杂的陶瓷部件.系统综述了6种常见的3D打印技术包括浆料堆积成型技术、光固化成型技术、激光选区烧结技术、分层实体成型技术、三维打印成型技术、喷射打印成型技术在陶瓷制造领域的研究进展.综合3D打印技术在陶瓷制造领域的应用现状,展望了未来陶瓷3D打印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3D打印技术被称为快速成型技术,也称为增材制造技术,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快速成型技术。2012年4月,英国《经济学人》刊文认为,3D打印技术将与其他数字化生产模式一起,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实现。美国等发达国家高度重视3D打印技术,甚至将其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相似文献   

5.
光固化3D打印制备陶瓷和熔模铸造消失模技术近年来得到市场的青睐,现将技术涉及的关键工艺及研究进展进行整理.光固化3D打印制备陶瓷技术涉及到制备浆料、光固化成型和烧结等过程,每一步都会影响最终陶瓷产品的质量.光固化3D打印制备消失模技术的成功应用,对于缩短陶瓷型壳制造周期、提高熔模铸造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但阻碍光固化成型熔模铸造制备陶瓷型壳市场化的技术难点在于获得膨胀率低和残留低的聚合物树脂配方.  相似文献   

6.
潘慧  黄美庆 《广东科技》2014,(15):42-44
以技术优势引领中国桌面3D打印 深圳市维示泰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维示泰克)由留德博士陈文娟女士创立于2011年5月。2006年,陈文娟获首届中德DAAD精英奖学金、国家公派赴德国进修博士。在德国研修期间,陈文娟接触到欧洲先进的快速成型技术,发现快速三维成型(即3D打印)理念将会成为革命性的输出技术,对工业产品的个性化设计、制造有无法比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王雪莹 《创新科技》2012,(12):14-15
3D打印(3DPrinting)技术作为快速成型领域的一种新兴技术,目前正成为一种迅猛发展的潮流。3D打印技术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的热切关注。英国《经济学人》杂志2011年2月刊载封面文章,对3D打印技术的发展作了介绍和展望,文章认为:3D打印技术未来的发展将使大规模的爪.陛化生产成为可能,这将会带来全球制造业经济的重大变革。很多新闻媒体乐观地认为:3D打印产业将成为下一个具有宽广前景的朝阳产业。  相似文献   

8.
概述了近年来用于光固化三维快速成型(SLA)的光敏树脂研究现状,讨论了其基础树脂成分、引发剂体系对3D打印工艺及成型物性能的影响,并展望了光固化三维快速成型(SLA)材料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9.
《安徽科技》2015,(5):55-56
<正>最近几年,3D打印的曝光度越来越高,我们不时可以从媒体上看到各种3D打印的消息:3D打印房屋、3D打印汽车、3D打印骨骼,甚至3D打印食物……3D打印吸引了大众的普遍关注。那么——什么是3D打印3D打印技术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陶瓷、砂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  相似文献   

10.
3D打印技术是一种革命的、先进的加工制造技术,已经正在快速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生产加工方式,欧美等发达国家非常重视该技术,并且积极推广。从3D计算机辅助设计(3D CAD)开始,人们希望能够将设计结果直接转化为实物。3D打印技术将以其革命性的"制造灵活性"和"大幅节省原材料"在加工制造领域掀起一场革命。它适合于小批量,多品种、结构复杂,原材料价值高的机械加工制造,因此在航空制造领域,它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青年科学》2013,(5):8-13
其实,3D打印的技术并不新鲜,早在上世纪80年代,它就开始以“快速成型技术”这一名称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模型设计中。那么为何多年后才突然燃起3D打印的关注热潮?3D打印正在改变什么,未来还能改变什么?仅仅是一次概念热潮,还是真的将带来一场生产方式变革?首先还是让我们对它有个初步认识吧。  相似文献   

12.
3D打印技术又称为快速成型技术和增材制造技术,是上世纪80年代起源于美国的一项新技术。3D打印技术是指利用三维设计数据在一台设备上可快速而精确地制造出任意复杂形状的零件,从而实现"自由制造",解决许多过去难以制造的复杂结构零件的成形,并大大减少了加工工序,缩短了加工周期。如同蒸气机、福特汽车流水线引发的工业革命,3D打印技术因是"一项将要改变世界的技术",已引起全球关注。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认为3D打印技术将"与其他数字化生产模式一起推动实现第三次工业革命",3D打印技术正在快速改变我们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研究这一技术,发展至今,从总体上看,我国3D打印装备的部分技术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相当,但在成形材料、智能化控制和应用范围等方面较国外先进水平落后。目前,我国制造业产值已跃居世界第一位,经济发展已经从产品匮乏到产品极大丰富,产过于求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矛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需要探索的首要问题,3D打印技术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这样的契机。  相似文献   

13.
谢静 《科技资讯》2014,(3):161-162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3D打印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几种快速成形技术的使用方法及其工作原理,介绍了3D打印技术在国内外航空领域中的研究状况和实际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4.
3D打印金属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D打印技术是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的一种,也被称为增材制造技术,被誉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其中金属3D打印被认为是将来制造业的主导方向.金属粉末材料是金属打印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3D打印技术发展的突破点.综述了3D打印金属粉体材料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钛合金、铝合金、不锈钢、高温合金和镁合金等5种金属粉体材料在3D打印技术中的应用,并对金属粉体材料的运用进行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5.
混凝土3D打印技术是一项新型的增材制造技术,为了实现采用混凝土3D打印技术来快速打印高质量的成型构件,综合利用迭代最近点(iterative closest point, ICP)算法和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来分析3D打印构件的整体偏差、局部边界偏差和圆弧角半径,并根据整体偏差和边界偏差对成型精度及可建造性进行研究,最后利用边界偏差和圆弧角半径对打印模型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在混凝土3D打印配合比为水泥∶砂∶粉煤灰∶减水剂∶混凝剂∶水=1∶1.12∶0.09∶0.004∶0.006∶0.32,打印速度Vd为45 mm/s,最佳挤出速度Vj为138 mm/s时构件成型精度最高;对倾斜摄影模型拟合对齐,并对其具体位置偏差标注色谱图,可知混凝土3D打印构件在第4层时压缩变形较大,可建造性较低;利用预测模型与混凝土3D打印实体构件进行拟合,可知预测模型与基准模型相比误差约1 mm,验证了所提方法及预测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光固化成型技术(SLA)是目前应用较多的快速成型技术之一,有成型精度高、表面质量好,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SLA的后处理是光固化成型技术的重要环节,然而目前缺乏系统的研究。以管道为试验模型,结合试验数据分析了切片层厚、打印功率、二次固化功率和时间等重要参数对成品打印件质量的影响;分析了试验中光固化打印件在二次固化后会变黄的现象。为光固化液压管路后处理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可行的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7.
 3D打印是基于材料累加原理,将计算机中的三维模型通过分层添加材料打印出实物的一种增材制造技术。2020年,3D打印研究在打印机理、技术改进及应用拓展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从打印方法改进、新型墨水研发、新型结构制备和应用,以及金属3D打印机理研究等方面回顾了3D打印的年度研究热点和代表性成果。  相似文献   

18.
分别采用激光快速成型(3D打印)技术、锻造和铸造方法制备了TC4钛合金试样.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以及力学性能测试设备分别分析了不同制备方式成型样品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D打印成型的钛合金组织和性能有明显的取向性.3D打印横向样品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1 013 MPa和8%,纵向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972 MPa和15%;锻造样品抗拉强度和断后延伸率分别为877 MPa和18%;铸造样品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836 MPa和4%.不同成型方式样品力学性能的差异来自于其形成的不同微观组织和晶粒大小.3D打印TC4钛合金样品会在其成型快速冷却过程中形成网篮组织,且晶粒非常细小,约为2~3μm.锻造样品成型时形成等轴组织,晶粒尺寸约为10μm,且微观组织比3D打印和铸态合金更加均匀,因而具有更高的延伸率.铸造样品中形成魏氏组织,晶粒尺寸达到20~25μm,组织分布亦不均匀,因而,其具有更低的力学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9.
2012年,XPRIZE公司的CEO Diamandis博士在谈到未来电子及工业创新时,重点提到了3D打印技术。在2013年的意法半导体传感器设计大赛中,获得最高奖的西电代表队的作品外形也是用3D打印技术制造出来的。在中国北京DRC基地的首家3D打印体验馆里,  相似文献   

20.
依据生物学理论,以3D打印技术为研究对象,从物种概念及形成机理入手,具体围绕3D打印技术物种特性、物种形成的内外因及形成路径进行深入分析,清晰追溯3D打印技术的形成过程,理清3D打印技术物种形成的内部机理,为后续开展3D打印技术演化等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